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膜孔多向交汇入渗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李发文 费良军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5-109,共5页
通过大量膜孔多向交汇入渗试验资料,分析了膜孔多向交汇入渗特性和影响因素,研究了膜孔直径、膜孔间距、土壤质地、土壤容重和土壤初始含水率等因素对膜孔多向交汇入渗的影响,提出了各影响因素与膜孔交汇入渗量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膜孔... 通过大量膜孔多向交汇入渗试验资料,分析了膜孔多向交汇入渗特性和影响因素,研究了膜孔直径、膜孔间距、土壤质地、土壤容重和土壤初始含水率等因素对膜孔多向交汇入渗的影响,提出了各影响因素与膜孔交汇入渗量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膜孔多向交汇入渗机理,该研究成果可为进一步研究膜孔交汇入渗规律和膜孔灌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孔多向交汇入渗特性 影响因素 机理 膜孔灌溉 土壤水分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孔灌多向交汇入渗交汇界面面积特性和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呼唤 程东娟 +1 位作者 高然 费良军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6-29,共4页
通过室内膜孔入渗试验资料,分析了膜孔多向交汇入渗量、减渗量和交汇界面面积的变化规律,研究了膜孔交汇入渗相对膜孔自由入渗的减渗特性,建立了膜孔多向交汇入渗减渗率与交汇界面面积的线性函数关系,由此建立了膜孔灌多向交汇入渗量的... 通过室内膜孔入渗试验资料,分析了膜孔多向交汇入渗量、减渗量和交汇界面面积的变化规律,研究了膜孔交汇入渗相对膜孔自由入渗的减渗特性,建立了膜孔多向交汇入渗减渗率与交汇界面面积的线性函数关系,由此建立了膜孔灌多向交汇入渗量的计算公式。以上研究成果为膜孔灌理论与技术要素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孔灌溉 多向交汇入渗 汇减特性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浑水膜孔灌多向交汇入渗湿润体特征数值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姜瑞瑞 费良军 康守旋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90-195,共6页
为了研究浑水膜孔灌不同膜孔直径对多点源交汇入渗湿润体特征的影响,设置4种不同大小的膜孔直径,通过室内试验,在膜孔灌入渗方式下,测量不同膜孔直径多向交汇湿润体特征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膜孔直径越大,相同入渗时间内水平和垂直湿... 为了研究浑水膜孔灌不同膜孔直径对多点源交汇入渗湿润体特征的影响,设置4种不同大小的膜孔直径,通过室内试验,在膜孔灌入渗方式下,测量不同膜孔直径多向交汇湿润体特征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膜孔直径越大,相同入渗时间内水平和垂直湿润锋运移距离越大;自由入渗剖面,水平和垂直湿润锋运移距离均与入渗时间符合幂函数模型,运移参数随膜孔直径的增大而增大,运移指数则减小;交汇剖面水平和垂直湿润锋运移距离与入渗时间符合对数函数模型;随着膜孔直径的增大,膜孔周围土壤含水率均接近土壤饱和含水率,其他相同位置土壤含水率增大,发生单向交汇和多向交汇的时间逐渐减小;浑水膜孔灌湿润体内灌水均匀系数均大于90%,灌水均匀度非常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水膜孔灌 多向交汇入渗 湿润体 膜孔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