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mith预估和遗传算法的低温场神经网络控制
1
作者 朱志祥 王学庆 +2 位作者 李旭 刘海波 王永青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0-194,200,共6页
低温度场广泛存在于生物医疗、低温加工等过程中,热传导和传质等导致系统存在滞后特性。针对低温度场调控系统中时滞特性导致的系统超调、振荡等问题,在Smith预估结合PID控制基础上,引入了BP神经网络,实现了控制器增益的自适应调整。针... 低温度场广泛存在于生物医疗、低温加工等过程中,热传导和传质等导致系统存在滞后特性。针对低温度场调控系统中时滞特性导致的系统超调、振荡等问题,在Smith预估结合PID控制基础上,引入了BP神经网络,实现了控制器增益的自适应调整。针对传统神经网络学习算法增益调整速度慢、结果不稳定等问题,在充分考虑系统的动态模型下,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权值优化方法,实现了控制器增益的快速稳定调整。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较PID-Smith控制、NNPID-Smith控制等,在低温度场时滞系统调控中超调较小,调整时间短,有效改善了低温度场调控过程中的系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度场 时滞系统 smith预估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mith预估器的振动台子结构试验方法研究
2
作者 纪金豹 徐建琛 王东岳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4-21,共8页
振动台子结构试验是一种有效的实时结构混合试验方法,利用振动台和其他加载装置进行联合加载,可以提升振动台的加载能力。针对试验过程中受到干扰影响的振动台子结构试验控制系统,提出一种基于Smith预估器的控制方法。介绍了基于主动质... 振动台子结构试验是一种有效的实时结构混合试验方法,利用振动台和其他加载装置进行联合加载,可以提升振动台的加载能力。针对试验过程中受到干扰影响的振动台子结构试验控制系统,提出一种基于Smith预估器的控制方法。介绍了基于主动质量驱动器加载方法的振动台子结构试验装置和工作原理以及Smith预估器的实现方式。分析了时滞对控制系统的影响,当控制系统引入4 ms的时滞时,仿真结果发散,系统模型存在纯滞后环节,因此容易发生较严重的震荡。为解决此问题,引入Smith预估器与改进的Smith预估器并进行相应的数值仿真工作。仿真结果表明:基于传统Smith预估器的振动台子结构试验方法能够保证系统仿真结果不再发散,但其结果较为一般;而基于改进Smith预估器的振动台子结构试验方法结果更为理想,其峰值误差与均方根误差等相关评价指标都相对较小,说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解决时滞系统的稳定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台试验 子结构试验方法 实时混合试验 smith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mith预估器的模糊PID调车自动驾驶系统速度控制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浩然 王兴有 +1 位作者 盛玉 尚涛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3-100,共8页
针对铁路站场调车作业的复杂性,研发基于调车的自动驾驶系统可降低劳动强度并提高车站作业效率,而速度控制策略是系统的重点和难点。根据调车牵引控制系统和制动控制系统特性,建立传递函数模型,并对模型参数的不稳定因素进行分析;利用Sm... 针对铁路站场调车作业的复杂性,研发基于调车的自动驾驶系统可降低劳动强度并提高车站作业效率,而速度控制策略是系统的重点和难点。根据调车牵引控制系统和制动控制系统特性,建立传递函数模型,并对模型参数的不稳定因素进行分析;利用Smith预估方法处理时滞系统的优势,结合模糊PID算法,设计基于Smith预估器的模糊PID控制器(简称新型控制器);通过模拟模型参数不稳定,分别使用阶跃响应曲线和司机实操速度曲线进行仿真,对比传统的PID控制器、模糊PID控制器与新型控制器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新型控制器适应能力更强,速度跟踪效果和停车精度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车ATO系统 smith预估 模糊控制 PID 速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mith-模糊PID的风干区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赵亮 陈惠贤 姚运萍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28-935,共8页
为实现硬胶囊生产线风干区域的温度精确控制,并解决惯性大、延时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Smith-模糊PID控制器的温度控制系统。首先,根据生产线相关温度控制的经验和实际情况,构建温度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其次,结合数学模型设计PID温... 为实现硬胶囊生产线风干区域的温度精确控制,并解决惯性大、延时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Smith-模糊PID控制器的温度控制系统。首先,根据生产线相关温度控制的经验和实际情况,构建温度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其次,结合数学模型设计PID温度控制器,利用模糊控制算法对PID的3个参数进行模糊自调节,进而引入Smith预估算法进行延时补偿,设计出Smith-模糊PID控制温度控制系统。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进行3种PID控制器的仿真比较。结果显示:Smith-模糊PID控制系统具有超调量基本为零、调节时间较快、稳定性更好的优点。再结合实验,整个过程中风干区温度被控制在(40±0.5)℃范围内,进一步证明了该温度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干区 温度控制 模糊算法 smith预估算法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部参数自适应Smith预估补偿的永磁同步电机滑模前馈控制及扰动抑制 被引量:3
5
作者 朱其新 王嘉祺 朱永红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7-428,共12页
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中,逆变器的延迟效应会降低系统的跟踪性能和稳定裕度。引入Smith预估补偿器可以补偿延迟环节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但Smith预估补偿器要求延迟时间和被控对象模型参数已知,这不符合实际情况。为此提出时变模型自适... 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中,逆变器的延迟效应会降低系统的跟踪性能和稳定裕度。引入Smith预估补偿器可以补偿延迟环节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但Smith预估补偿器要求延迟时间和被控对象模型参数已知,这不符合实际情况。为此提出时变模型自适应预估方法,分别对延迟时间和被控对象模型参数进行自适应估计,实现Smith预估补偿器的全参数自适应。设计基于位置输出超前值预测和扰动抑制的滑模前馈控制器,与全参数自适应Smith预估补偿控制相结合,确保控制系统的全局稳定,降低系统对参数不确定的敏感性,并提高系统的抗扰性。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及多种改进的Smith预估补偿方法相比,该方法有着更高的跟踪精度,即使在非理想条件下,对参数不确定依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对随机扰动依然具有较强的干扰抑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smith预估补偿 全参数自适应估计 位置输出超前值预测 滑模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抗扰动Smith预估补偿的磨煤机出口风粉温度优化控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刚 尹瑞麟 +2 位作者 范常浩 华山 孙立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1-139,共9页
“双碳”背景下,作为高能耗高排放的火电机组,其燃烧性能直接影响发电效率和碳排放量。锅炉燃烧优化控制对运行优化和灵活调峰是有重要意义。电站锅炉磨煤机的出口风粉温度控制面临大延迟、多干扰问题,对燃煤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 “双碳”背景下,作为高能耗高排放的火电机组,其燃烧性能直接影响发电效率和碳排放量。锅炉燃烧优化控制对运行优化和灵活调峰是有重要意义。电站锅炉磨煤机的出口风粉温度控制面临大延迟、多干扰问题,对燃煤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影响。基于Smith预估控制器,在补偿回路中增设反馈环节,实现了高效抗干扰,提升磨煤机风粉温度控制性能。通过Taylor级数展开和待定系数法求取模型近似转换参数,获得一阶惯性纯滞后模型,进而设计抗扰动型Smith预估补偿控制器。通过与单回路PID控制试验对比,发现Smith预估补偿控制算法可有效补偿控制对象的纯延迟滞后环节,单位阶跃响应超调量降低36.5%,调节时间缩短65.8%。相比经典Smith预估补偿控制算法,抗扰动Smith预估补偿控制算法可提高控制算法的抗扰动性能,并显著改善控制对象的动态特性,单位阶跃响应超调量减小44.7%,调节时间缩短15.7%。同时,实现了扰动最大偏差和收敛时间的降低。最后,在某660 MW超临界一次再热燃煤机组上应用该方法,实现了磨煤机出口风粉温度实际值对设定值的平稳跟踪,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扰动 smith预估补偿 控制 模型转换 非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燃烧室温度场低阶预估模型
7
作者 吴子恒 张弛 +1 位作者 张广岩 王柏森 《燃烧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7-310,共14页
温度场空间分布是燃气轮机燃烧室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参数,通常由三维数值模拟和高精度实验测量手段获得,然而对于几何形状复杂的燃烧器,实验和模拟耗时长、成本高,导致燃烧器迭代设计过程效率低.本文研究了基于高斯羽流模型的混合分... 温度场空间分布是燃气轮机燃烧室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参数,通常由三维数值模拟和高精度实验测量手段获得,然而对于几何形状复杂的燃烧器,实验和模拟耗时长、成本高,导致燃烧器迭代设计过程效率低.本文研究了基于高斯羽流模型的混合分数空间分布低阶模型,基于Ⅴ型火焰面几何结构假设和湍流火焰厚度函数发展化学反应进度变量空间分布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温度、混合分数、化学反应进度变量的强关联函数,构建温度场预估模型.基于DLR燃烧室高精度实验数据和三维数值模拟数据开展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混合分数场和温度场的空间分布.将该预估模型应用于实际旋流杯燃烧室,同样具备良好的预估效果.上述对比结果表明,该预估模型在燃气轮机燃烧室设计和方案评估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分数 反应进度变量 温度场 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mith-模糊PID解耦的固井水泥浆密度大滞后控制研究
8
作者 李勇 樊恒 +2 位作者 冀宇 程思达 蒙健升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2-41,共10页
固井水泥浆混浆系统具有非线性、时变性和大滞后特性,使得传统控制方法难以实现自动化固井装置的稳定和精确控制。为此,提出一种基于Smith预估补偿和模糊PID解耦控制的先进策略。通过对固井水泥浆混浆系统进行数学建模和耦合性分析,采... 固井水泥浆混浆系统具有非线性、时变性和大滞后特性,使得传统控制方法难以实现自动化固井装置的稳定和精确控制。为此,提出一种基于Smith预估补偿和模糊PID解耦控制的先进策略。通过对固井水泥浆混浆系统进行数学建模和耦合性分析,采用前馈补偿器预先对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扰动进行补偿,有效降低耦合效应。继而设计了Smith-模糊PID解耦控制器,通过模糊逻辑调整PID参数,以适应系统的非线性和时变性特点,从而实现对密度的精确控制。利用MATLAB/Simulink平台进行仿真试验和抗干扰能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Smith预估补偿和模糊PID控制,提出的Smith-模糊PID解耦控制算法在动态性能、稳态性能以及抗干扰能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同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该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减少超调量,加快系统调节速度,并提高系统稳定性,可为固井水泥浆密度精确控制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对固井水泥浆混浆系统的智能化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井水泥浆 smith预估控制 密度控制 大滞后 模糊PID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冷系统的改进Smith预估补偿和解耦控制 被引量:28
9
作者 李兆博 吴爱国 +1 位作者 何熠 翟文鹏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117,共7页
首先,本文在实验的基础上对制冷系统进行了模型辨识,得到并验证了双输入双输出的二阶传递函数矩阵.其次,提出了制冷系统的改进Smith预估补偿和解耦控制方法,并进行了仿真验证.最后,提出恒定蒸发温度控制和变最小过热度控制相结合的双闭... 首先,本文在实验的基础上对制冷系统进行了模型辨识,得到并验证了双输入双输出的二阶传递函数矩阵.其次,提出了制冷系统的改进Smith预估补偿和解耦控制方法,并进行了仿真验证.最后,提出恒定蒸发温度控制和变最小过热度控制相结合的双闭环控制方案.此外,本文给出了最小过热度曲线的实验获取方法.结果表明,与常规PID控制相比,该方法在辨识模型存在强耦合和纯滞后以及模型参数存在一定偏差时仍能保证较好的稳态和动态性能,满足制冷系统变负荷变最小过热度的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装置 压缩机 变频器 纯滞后 smith预估 变负荷 过热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ith预估补偿控制策略在转炉煤气回收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0
作者 章家岩 马中海 +2 位作者 李绍铭 常发 郎佳红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28-633,共6页
通过分析转炉烟气生成机理和煤气回收工艺特点,以及影响回收效果重要参数,并针对转炉炉口压差控制系统对象具有非线性、纯滞后、不确定、干扰大的特点,提出了基于Smith预估补偿的非线性PID控制策略。应用此控制算法对实际转炉对象的辨... 通过分析转炉烟气生成机理和煤气回收工艺特点,以及影响回收效果重要参数,并针对转炉炉口压差控制系统对象具有非线性、纯滞后、不确定、干扰大的特点,提出了基于Smith预估补偿的非线性PID控制策略。应用此控制算法对实际转炉对象的辨识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并投入应用,结果表明此控制策略能够明显地改善控制系统的动态品质和抗干扰性能,达到了较好的生产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ith预估 非线性PID 差压控制 煤气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Smith预估器的反馈式AGC厚度控制系统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迅 宋东球 +1 位作者 喻寿益 桂卫华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99-1003,共5页
针对具有纯时间延迟特性的反馈式AGC(automatic gauge control)系统,利用Smith预估器对纯时间延迟具有补偿作用的原理,建立了模型参考自适应Smith预估器反馈式AGC控制系统模型,给出了控制系统结构.推导了自适应调节律和设计算法,结合预... 针对具有纯时间延迟特性的反馈式AGC(automatic gauge control)系统,利用Smith预估器对纯时间延迟具有补偿作用的原理,建立了模型参考自适应Smith预估器反馈式AGC控制系统模型,给出了控制系统结构.推导了自适应调节律和设计算法,结合预估器模型,计算得到轧件出口厚度偏差值的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模型参考自适应Smith预估器反馈式AGC系统对铝薄板带材轧制出口厚度偏差控制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解决了反馈式AGC厚度控制由于纯时间延迟特性对控制性能产生很大影响的问题,消除了出口厚度波动现象,响应速度加快,可以满足高精度铝薄板带材轧制生产的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制 smith预估 反馈式AGC 模型参考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mith预估的纯滞后系统的控制 被引量:36
12
作者 朱晓东 王军 万红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77-81,共5页
针对具有纯时间滞后的系统,分析了PID算法、Dahlin算法和Smith预估算法的特点,指出只要对Smith预估控制器进行适当的设计,就能等效于Dahlin算法.提出了利用Smith预估器补偿时间滞后,按Dahlin算法原理设计控制器的Dahlin-Smith算法和将Sm... 针对具有纯时间滞后的系统,分析了PID算法、Dahlin算法和Smith预估算法的特点,指出只要对Smith预估控制器进行适当的设计,就能等效于Dahlin算法.提出了利用Smith预估器补偿时间滞后,按Dahlin算法原理设计控制器的Dahlin-Smith算法和将Smith预估系统结构变换为内模控制器(IMC)结构,再按内模控制原理进行控制器设计的IMC-Smith算法.在模型匹配和失配情况下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新控制算法在系统模型不精确的情况下,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对于大时间滞后系统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ith预估 纯滞后系统 DAHLIN算法 内模控制 控制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时变大滞后系统的Smith预估控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季春光 王朋 +1 位作者 李士勇 吴锐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03-306,共4页
针对大滞后不确定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改进型smith预估控制方案 ,设计了一个基于神经网络的补偿器来克服不确定的大延迟对控制性能的不利影响 ,解决了传统Smith预估控制鲁棒性差及需要预先知道受控对象精确数学模型的问题 ... 针对大滞后不确定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改进型smith预估控制方案 ,设计了一个基于神经网络的补偿器来克服不确定的大延迟对控制性能的不利影响 ,解决了传统Smith预估控制鲁棒性差及需要预先知道受控对象精确数学模型的问题 .数字仿真结果表明 ,此方案可以在被控对象数学模型未知的情况下对时滞对象进行控制 ,特别是当时滞对象的特性发生变化时 ,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大滞后 不确定系统 smith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厂锅炉主汽温模糊免疫PID-Smith预估控制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杨延西 刘丁 高异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756-2758,共3页
针对火电厂锅炉主汽温控制对象的大纯滞后、模型不确定等特性,设计了模糊免疫PID-Smith预估控制系统,并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系统比常规Smith预估控制系统具有较强鲁棒性,系统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适用于缺乏精确数... 针对火电厂锅炉主汽温控制对象的大纯滞后、模型不确定等特性,设计了模糊免疫PID-Smith预估控制系统,并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系统比常规Smith预估控制系统具有较强鲁棒性,系统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适用于缺乏精确数学模型且参数变化的大纯滞后工业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滞后 smith预估 模糊免疫PID 主汽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益自适应Smith预估器的鲁棒AQM拥塞控制算法 被引量:7
15
作者 向少华 胥布工 +1 位作者 彭达洲 武塞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40-44,共5页
根据Lyapunov渐近稳定定理,提出了一种基于增益自适应Sm ith预估器的鲁棒主动队列管理(AQM)拥塞控制算法(GAS-PI).该算法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网络控制性能,同时克服了大时滞给队列稳定性造成的不利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采用GAS-P... 根据Lyapunov渐近稳定定理,提出了一种基于增益自适应Sm ith预估器的鲁棒主动队列管理(AQM)拥塞控制算法(GAS-PI).该算法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网络控制性能,同时克服了大时滞给队列稳定性造成的不利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采用GAS-PI算法,对于限制系统振荡超调量的作用非常明显,同时能使网络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及更平稳的队列———在HTTP扰动和负载变动较大的情况下,算法使得缓存队列迅速收敛到稳定值;当网络时延增大时,算法能使网络的动态性能依然保持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拥塞控制 主动队列管理 大时滞 增益 smith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mith-模糊PID控制的变量喷药系统设计及试验 被引量:37
16
作者 郭娜 胡静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6-64,共9页
为实现精准变量喷药技术,该文设计了旁路节流式变量喷药控制系统用于变量喷药和幅宽调节控制,运用流体网络理论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将模糊PID控制与基于喷药流体网络模型的Smith预估控制结合起来喷药量的调节,并对国产3W-250型喷杆喷雾... 为实现精准变量喷药技术,该文设计了旁路节流式变量喷药控制系统用于变量喷药和幅宽调节控制,运用流体网络理论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将模糊PID控制与基于喷药流体网络模型的Smith预估控制结合起来喷药量的调节,并对国产3W-250型喷杆喷雾机进行改造并构建喷药试验平台。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喷药流体网络模型的Smith-模糊PID控制算法的动态响应更快,降低了变量喷药系统滞后性和非线性的不利影响,超调量小于13.1%,稳态误差小于3.52%,且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和鲁棒性,为精准变量喷药控制提供一种实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喷药 模糊控制 smith预估控制 流体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mith预估补偿的连铸结晶器液位控制策略 被引量:6
17
作者 章家岩 钱宏 +1 位作者 冯旭刚 李绍铭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947-1951,共5页
连铸结晶器液位控制系统具有非线性、强耦合和纯滞后等特点,且扰动因素较多,因而传统控制方案难以获得满意的效果。通过研究基于Smith预估补偿的非线性PID控制策略,在对连铸结晶器液位控制系统的辨识模型进行MATLAB仿真分析的基础上,将... 连铸结晶器液位控制系统具有非线性、强耦合和纯滞后等特点,且扰动因素较多,因而传统控制方案难以获得满意的效果。通过研究基于Smith预估补偿的非线性PID控制策略,在对连铸结晶器液位控制系统的辨识模型进行MATLAB仿真分析的基础上,将该控制策略应用于生产实践。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够明显地改善控制系统的动态品质和抗干扰性能,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 结晶器 液位控制 smith预估补偿 非线性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衡和非自衡时滞对象Smith预估器解析设计 被引量:15
18
作者 张卫东 何星 许晓鸣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85-491,共7页
在频域最优控制理论的基础上针对具有时滞的自衡对象和非自衡对象讨论两个问题 :1 .在严格处理时滞的前提下如何通过解析的方法设计 Smith预估器 .2 .
关键词 时滞系统 自衡对象 非自衡对象 smith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mith预估的模糊自适应主汽温控制系统 被引量:14
19
作者 平玉环 管志敏 李宗耀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14,共6页
针对火电厂主汽温被控对象大滞后、大惯性、模型不确定,采用常规的串级PID控制难以获得良好控制效果的特点。结合模糊理论与Smith预估技术,提出了基于Smith预估的模糊自适应主汽温控制系统,即采用Smith预估内回路广义被控对象,以模糊自... 针对火电厂主汽温被控对象大滞后、大惯性、模型不确定,采用常规的串级PID控制难以获得良好控制效果的特点。结合模糊理论与Smith预估技术,提出了基于Smith预估的模糊自适应主汽温控制系统,即采用Smith预估内回路广义被控对象,以模糊自适应控制器对预估后的广义被控对象进行控制。该控制系统容易实现,对工况变化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对某主汽温系统5种工况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此外,该控制方法在现有的集散控制系统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中容易实现,不需要增加硬件投资,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蒸汽温度 模糊自适应 smith预估 系统仿真 多模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整定和模糊自校正技术的改进Smith预估控制系统 被引量:16
20
作者 刘红波 李少远 贾磊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9期2086-2090,共5页
针对常规Smith预估控制系统难于整定和对过程参数敏感的缺点,将模糊自校正与继电反馈自整定技术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改进的Smith预估控制系统。大量仿真测试表明这种新的系统与常规系统相比可显著改善控制性能和适应能力。这种新的系统... 针对常规Smith预估控制系统难于整定和对过程参数敏感的缺点,将模糊自校正与继电反馈自整定技术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改进的Smith预估控制系统。大量仿真测试表明这种新的系统与常规系统相比可显著改善控制性能和适应能力。这种新的系统不仅对纯迟延占优势的大迟延对象有效,而且还适用于过程控制中大量存在的具有类似于纯迟延占优势对象特性的高阶对象和非最小相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ith预估 模糊自校正 自整定 热工过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