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标准正交基的随机过程展开法 被引量:37
1
作者 李杰 刘章军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79-1283,共5页
建议了一类基于标准正交基的随机过程展开方法.提出此方法的主要目的,在于希望能用少量的独立随机变量来反映随机过程的主要概率特性,以便为工程结构的随机动力响应及可靠度分析奠定基础.该方法是在随机过程相关特性或频谱特性的基础上... 建议了一类基于标准正交基的随机过程展开方法.提出此方法的主要目的,在于希望能用少量的独立随机变量来反映随机过程的主要概率特性,以便为工程结构的随机动力响应及可靠度分析奠定基础.该方法是在随机过程相关特性或频谱特性的基础上,预先指定标准正交基的形式,通过随机向量的相关分解对展开系数实施正交化,它在形式上等价于Karhunen-Loeve分解法.研究表明,随机过程正交展开所需独立随机变量的数量,主要取决于随机过程的频谱特性与持续时间,同时与标准正交基的选取也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结构 随机过程 随机变量 标准 自相关函数 展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动随机过程的正交展开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章军 李杰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53-1159,共7页
介绍了随机过程Karhunen-Loeve分解的基本原理,指出了其在随机过程展开中所具有的优势与局限性.针对Karhunen-Loeve分解在求解特征问题中存在的困难,采用Hartley正交基作为展开函数,发展了一类基于Hartley正交基的随机过程展开方法.考... 介绍了随机过程Karhunen-Loeve分解的基本原理,指出了其在随机过程展开中所具有的优势与局限性.针对Karhunen-Loeve分解在求解特征问题中存在的困难,采用Hartley正交基作为展开函数,发展了一类基于Hartley正交基的随机过程展开方法.考虑到直接对地震动加速度随机过程实施正交展开,很难达到以较少展开项数反映原随机过程的目的.为此,提出了从地震动位移过程的正交展开出发,引入一类能量等效原理,获得了地震动加速度随机过程的正交展开式,进而将地震动随机过程展开为由10个独立随机变量所调制的确定性函数的线性组合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地面运动 随机过程 随机变量 功率谱密度函数 展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OF/PCA诊断气象变量场问题的新探讨 被引量:33
3
作者 丁裕国 梁建茵 刘吉峰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07-313,共7页
进一步论证了经验正交函数 /主分量分析 (EOF PCA)在气象变量场诊断中的物理内涵 ,证明基于EOF PCA的R型和Q型展开 ,可描述为气象变量场主要振荡型分解和主要空间分布型分解两种方案。前者表明 ,气象变量场的准周期振荡可分解为各主分... 进一步论证了经验正交函数 /主分量分析 (EOF PCA)在气象变量场诊断中的物理内涵 ,证明基于EOF PCA的R型和Q型展开 ,可描述为气象变量场主要振荡型分解和主要空间分布型分解两种方案。前者表明 ,气象变量场的准周期振荡可分解为各主分量的周期振荡 ,它们各自等价于不同网格点 (或站点 )以其载荷为权重的迭加周期振荡 ,因此 ,气象变量场准周期振荡可视为来自不同周期源 (网格点或站点 )的准周期振荡逐层叠加的结果 ;后者表明 ,气象变量场的水平空间分布可视为各种主要空间分布型的叠加 ,而Q型展开才是对各种主要空间分布型的正交分解。由此深化了EOF PCA气象变量场诊断的物理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A EOF 变量 气象 诊断 场问题 空间分布型 准周期振荡 经验函数 物理内涵 主分量分析 分解 网格点 振荡型 可分解 Q型 站点 叠加 可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流域区域干旱风险评估 被引量:12
4
作者 黄强 陈子燊 +1 位作者 刘占明 孔兰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0-147,152,共9页
利用珠江流域42个气象站点1951-2011年的月降水与气温数据,计算了3个月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采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时空分解方法,将珠江流域划分成了5个干旱变化特征均质性区域。并根据游程理论选取历时和强度2个特征变量,基于多... 利用珠江流域42个气象站点1951-2011年的月降水与气温数据,计算了3个月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采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时空分解方法,将珠江流域划分成了5个干旱变化特征均质性区域。并根据游程理论选取历时和强度2个特征变量,基于多变量区域频率分析的方法对珠江流域的干旱风险进行了评估。广义正态分布和皮尔逊三型分布分别优选为不同分区的干旱历时边缘分布,广义帕雷托分布优选为干旱强度边缘分布,区域copula函数则分别为Clayton和Arch13 copula。从区域的角度,贺江、桂江、左江和右江流域地区遭遇的干旱风险较大,应视为珠江流域的重点干旱风险区。而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广西为干旱风险管理的重点省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 旋转经验函数 干旱风险 COPULA函数 多变量区域频率分析 珠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45a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的区域特征 被引量:27
5
作者 张天宇 孙照渤 +1 位作者 倪东鸿 杨生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0-537,共8页
利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otated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REOF)展开方法,分析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六省一市1960—2004年78站夏季(6—8月)降水场,并将降水场分为5个主要区域,在此基础上揭示了长江中下游5个区域夏季降水的时间演变特征... 利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otated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REOF)展开方法,分析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六省一市1960—2004年78站夏季(6—8月)降水场,并将降水场分为5个主要区域,在此基础上揭示了长江中下游5个区域夏季降水的时间演变特征。5个区域夏季降水序列的Mann-Kendall突变检验表明,各区代表站中只有衢州和南通发生了突变,且突变时间不同;5个区域夏季降水长期变化呈现增加趋势,Ⅰ区和Ⅴ区表现出较强的增加趋势,Ⅲ区次之,Ⅱ区和Ⅳ区较弱;5个区域夏季降水的周期振荡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夏季降水 旋转经验函数(REOF)展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夏季6,7,8月降水与全国雨型变化关系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那济海 周秀杰 吴玉影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1-160,共10页
利用全国160个站1951-2010年近60年的降水资料,对6,7,8月全国的降水进行EOF展开,深入分析了对黑龙江降水及全国雨型变化有影响作用的6月的第4特征向量,7月的第2,3特征向量,8月的第5特征向量。同时分析了特征向量时间系数与黑龙江降水的... 利用全国160个站1951-2010年近60年的降水资料,对6,7,8月全国的降水进行EOF展开,深入分析了对黑龙江降水及全国雨型变化有影响作用的6月的第4特征向量,7月的第2,3特征向量,8月的第5特征向量。同时分析了特征向量时间系数与黑龙江降水的年际变化特点。计算了黑龙江省与全国同期降水相关系数空间分布。分析表明,6月全国降水大部偏少,主要雨带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南岸区域;7月黑龙江省多水,我国主雨带分布在长江以北黄、淮河流域;8月黑龙江省多水,在我国盛行两条雨带,即东北雨带和西南雨带。6月、7月、8月相关系数场的分布,基本相似于全国降水主要特征向量空间的结构,特别是我国主要雨带的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降水 经验函数展开 雨带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夏季风影响下的中国东部降雨空间特征格局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欣欣 邵雪梅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29-732,共4页
应用地理统计学分析中的统计分析方法以及地统分析手段,以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观测气象站点的降雨资料及东亚夏季风指数作为地理统计分析的空间要素变量,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展开法(EOF)、相关分析以及普通克里金空间插值等方法,研究我国... 应用地理统计学分析中的统计分析方法以及地统分析手段,以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观测气象站点的降雨资料及东亚夏季风指数作为地理统计分析的空间要素变量,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展开法(EOF)、相关分析以及普通克里金空间插值等方法,研究我国夏季降雨与季风指数之间的时空关系,分析中国受东亚夏季风影响地区降雨类型分布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量 东亚夏季风指数 经验函数展开 空间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季风的时间变化及其预报探讨 被引量:4
8
作者 颜映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26,共6页
利用全球降水气候学计划(Global Precipitation Climatology Project,GPCP)月平均降水资料和美国环境预报中心再分析资料(National Centers for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CEP-2),结合东亚季风指数、多变量经验正交函数展开分析(MV-EOF... 利用全球降水气候学计划(Global Precipitation Climatology Project,GPCP)月平均降水资料和美国环境预报中心再分析资料(National Centers for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CEP-2),结合东亚季风指数、多变量经验正交函数展开分析(MV-EOF)等方法探讨了东亚季风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结果表明:东亚季风存在明显年周期变化,夏季风盛行于5—9月,在8月达到最大值,冬季风则在1月最强;东亚夏季风指数的年际变化与东亚地区夏季降雨有着密切关系。最后运用基于MVEOF分析方法的Markov统计预报模型预报了1998年夏季降水异常,其结果与观测值较符,说明其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季风 季风指数 多变量经验函数展开(mv- EOF) MARKOV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道太平洋障碍层的年际演变及其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事件的关联
9
作者 梁昌硕 潘爱军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3-380,共8页
利用2004-2017年BOA_Argo网格数据集系统分析了赤道太平洋障碍层厚度的年际演变及其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事件的关联.在年平均意义上,热带太平洋障碍层在暖池区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动,其厚度变化幅度可达15m以上.多变量经验正交函数... 利用2004-2017年BOA_Argo网格数据集系统分析了赤道太平洋障碍层厚度的年际演变及其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事件的关联.在年平均意义上,热带太平洋障碍层在暖池区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动,其厚度变化幅度可达15m以上.多变量经验正交函数分解的主模态表明:西太平洋暖池区降水与障碍层的异常场分布型态吻合,都呈现明显的东(正)西(负)反相位分布,降水的正(负)异常造成了障碍层的正(负)异常;且与ENSO事件高度相关(相关系数0.87),存在显著的2~4年的年际变化主周期信号.针对赤道太平洋障碍层的纬向迁移分析表明:对应于厄尔尼诺(拉尼娜)年,赤道太平洋偏厚的障碍层位置显著东(西)移,且与暖池东部边缘和海表盐度(SSS)锋的纬向迁移大致处于同一位相.在大多数情况下,较厚的障碍层局限于暖池的东部边缘内(170°W以西),位于SSS锋附近或偏西;SSS锋附近的障碍层可能归因于水平平流、强降水及开尔文波.在2015年9月至2016年2月期间,赤道中太平洋的SSS锋消失,对应着厚障碍层的消失,表明厚障碍层的位置与西太平洋暖池东部边缘内SSS锋的纬向位置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道太平洋 障碍层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 多变量经验函数 海表盐度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