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元机组负荷多变量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28
1
作者 雎刚 韦红旗 +1 位作者 陈绍炳 徐治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44-148,共5页
提出了一种具有输入约束的多变量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并将其应用于单元机组负荷控制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多变量约束预测控制算法是有效的,并具有算法简单,在线计算量小的优点。
关键词 单元机组 负荷 多变量模型 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灰色多变量模型预测变压器油中溶解的气体浓度 被引量:30
2
作者 肖燕彩 朱衡君 陈秀海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64-67,共4页
目前变压器油中气体浓度预测普遍采用GM(1,1)模型及其改进形式,针对其在建模时只单独考虑某种气体发展变化的不足,介绍了灰色多变量预测模型MGM(1,n),它可以综合考虑从同一信号中提取的多个诊断指标,因而预测更科学、有效。对变压器油... 目前变压器油中气体浓度预测普遍采用GM(1,1)模型及其改进形式,针对其在建模时只单独考虑某种气体发展变化的不足,介绍了灰色多变量预测模型MGM(1,n),它可以综合考虑从同一信号中提取的多个诊断指标,因而预测更科学、有效。对变压器油中溶解的7种特征气体即氢气、甲烷、乙烷、乙烯、乙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建立了相应的MGM(1,7) 模型,预测实例分析证明,与传统GM(1,1)模型及其改进形式相比,用灰色多变量模型预测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 油中溶解气体 浓度预测 灰色多变量模型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改进的灰色多变量模型预测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的浓度 被引量:16
3
作者 肖燕彩 陈秀海 朱衡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6-89,共4页
油中溶解气体分析(dissolved gas analysis,DGA)是评估变压器绝缘状态和分析变压器绝缘故障的重要依据。灰色多变量预测模型可使用从同一信号中提取的多个诊断指标同时进行预测,从系统的角度对各特征参数进行统一描述, 因而能够获得比... 油中溶解气体分析(dissolved gas analysis,DGA)是评估变压器绝缘状态和分析变压器绝缘故障的重要依据。灰色多变量预测模型可使用从同一信号中提取的多个诊断指标同时进行预测,从系统的角度对各特征参数进行统一描述, 因而能够获得比较精确的预测结果。在现有文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灰色多变量模型做了进一步改进,将灰色多变量模型中的已知条件做了适当的拓广,提出了新的预测方法, 从而使新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变压器油中七种特征气体的预测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变量模型 灰色模型 变压器 油中溶解气体分析 高电压绝缘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多变量模型的半球谐振陀螺温度漂移建模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广胜 蒋英杰 +1 位作者 孙志强 谢红卫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42-1445,共4页
在半球谐振陀螺工作过程中,环境温度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温度的变化影响陀螺的结构和谐振频率,导致陀螺产生温度漂移,为了提高半球谐振陀螺的精度,根据温度漂移和温度变化的相关性,本文利用时间序列中的AR多变量模型对温度漂移数据进... 在半球谐振陀螺工作过程中,环境温度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温度的变化影响陀螺的结构和谐振频率,导致陀螺产生温度漂移,为了提高半球谐振陀螺的精度,根据温度漂移和温度变化的相关性,本文利用时间序列中的AR多变量模型对温度漂移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漂移和温度的两个变量的随机数学模型,为温度补偿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多变量模型 半球谐振陀螺 温度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灰色多变量模型预测变压器油中气体的方法 被引量:11
5
作者 肖燕彩 陈秀海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8-101,共4页
变压器的油中溶解气体分析(DGA)是变压器绝缘寿命估计和绝缘故障诊断的重要依据,变压器油中气体体积分数的预测是周期性测试的重要补充。为此,在研究现有气体预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使用灰色多变量模型来预测变压器的油中气体体积分数,... 变压器的油中溶解气体分析(DGA)是变压器绝缘寿命估计和绝缘故障诊断的重要依据,变压器油中气体体积分数的预测是周期性测试的重要补充。为此,在研究现有气体预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使用灰色多变量模型来预测变压器的油中气体体积分数,以克服常用预测方法在预测时一般只考虑某一个特征参数或单独考虑几个特征参数发展变化的不足。灰色多变量模型可使用从同一信号中提取的多个诊断指标同时进行预测,从系统的角度统一描述各特征参数,因而能获得较准确的预测结果。另外还用绝对关联度进行了气体的相关性分析,这是使用灰色多变量模型进行预测的前提。预测实例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多变量模型 预测 油中气体 变压器 方法 特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受损飞机多变量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凌宇 冷宁 +1 位作者 张晶 申功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09-1514,共6页
针对非对称受损的常规布局飞机,对其自适应控制设计方法与适用条件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非对称结构受损飞机的非线性模型,详细讨论了模型的线性化过程以及受损造成的纵、横向间动态耦合项;结合常规布局非对称结构受损飞机的物理特性,对多... 针对非对称受损的常规布局飞机,对其自适应控制设计方法与适用条件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非对称结构受损飞机的非线性模型,详细讨论了模型的线性化过程以及受损造成的纵、横向间动态耦合项;结合常规布局非对称结构受损飞机的物理特性,对多变量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器设计的关键条件:关联矩阵和高频增益矩阵顺序主子式符号的不变性做出了证明,确立了该方法在非对称结构受损飞机上应用的理论可行性;通过仿真验证了MRAC(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Control)方法对非对称结构受损飞机控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受损飞机 多变量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高频增益矩阵 关联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MW锅炉汽温多变量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8
7
作者 王建强 郑渭建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0-63,共4页
为克服大型电站锅炉汽温的大延迟,大滞后特性,提高汽温自动控制品质,在汽温控制中应用多变量模型预测技术替代常规的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根据工程实际应用情况,分析多变量模型预测控制技术在几种典型600MW电站锅炉汽温控制系统... 为克服大型电站锅炉汽温的大延迟,大滞后特性,提高汽温自动控制品质,在汽温控制中应用多变量模型预测技术替代常规的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根据工程实际应用情况,分析多变量模型预测控制技术在几种典型600MW电站锅炉汽温控制系统中的实施效果,相比较常规的PID控制技术,应用多变量模型预测控制技术能够明显提高汽温控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变量模型 汽温控制 PID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p=L2D2S2分解的多变量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8
作者 解学军 孙宗耀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93-798,共6页
For a class of MIMO plants, using the idea of the high-frequency gain matrix Kp =L2D2S2 factorization, the problem of design and analysis for MRAC is further investigated under the single assumption of known signs of ... For a class of MIMO plants, using the idea of the high-frequency gain matrix Kp =L2D2S2 factorization, the problem of design and analysis for MRAC is further investigated under the single assumption of known signs of the leading principal minors of Kp. By proving the Lp and L2δ relationship properties between the input and the output and the multivariable swapping lemmas, the relation between all the signals in the closed-loop system and the normalized signal is obtained and the stability sand tracking performance of the adaptive system is analyzed rigorously,the proof procedure being more compa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p=L2D2S2 因数分解 多变量模型 自适应控制 多元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D-LSTM多变量输入的极端海况预报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茴栋 陈丽贤 +1 位作者 张德康 史宏达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3-200,共8页
极端海况是多种外界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传统单变量波浪预报模型无法考虑多变量的影响,因此构建EMD-LSTM多变量输入模型来预报极端海况。以浮标数据作为分析数据集,利用改进的EMD算法消除变量端点效应和时序非平稳性的影响,运用多变量... 极端海况是多种外界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传统单变量波浪预报模型无法考虑多变量的影响,因此构建EMD-LSTM多变量输入模型来预报极端海况。以浮标数据作为分析数据集,利用改进的EMD算法消除变量端点效应和时序非平稳性的影响,运用多变量输入模型对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多变量复合模型可对极端海况实现有效提前预警,输入层引入波高、风速和阵风3个关键因子后模型预报性能最佳,比对均方根误差和纳什效率系数可知多变量输入的预报性能较单变量有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传播 预测 LSTM 多变量复合模型 端点效应 非平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覆冰厚度短期多变量灰色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28
10
作者 刘宏伟 陆佳政 +3 位作者 赖旬阳 谭艳军 徐勋建 王银顺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372-3377,共6页
为了降低输电线路覆冰事故对电网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对输电线路的覆冰厚度进行预测将能够有效地指导电网抗冰工作。采用了多变量灰色模型对输电线路的短期覆冰厚度进行研究,通过与实测数据的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并与传... 为了降低输电线路覆冰事故对电网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对输电线路的覆冰厚度进行预测将能够有效地指导电网抗冰工作。采用了多变量灰色模型对输电线路的短期覆冰厚度进行研究,通过与实测数据的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并与传统的覆冰增长模型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地解决历史覆冰厚度观测数据相对较少的问题,为输电线路覆冰厚度的短期预测提供了新的途径;对于线路尚未覆冰,由天气预报得到的气象参数该模型也可以预测;该模型的预测效果优于传统的覆冰增长模型。在覆冰多发季节、多发地区,应用该预测模型能够更好的指导输电线路抗冰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变量模型 灰色模型 覆冰 重现期 输电线路 抗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MPC的燃煤发电机组多变量解耦控制策略
11
作者 周心睿 安硕 +4 位作者 王兵 谢宏星 朱玉林 赵凯 王正兵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274,共12页
针对燃煤发电机组燃烧系统的大时滞和参数时变等复杂动态特性,以及主蒸汽压力和炉膛负压间的强耦合关系,提出一种改进多变量解耦模型预测控制(Improved multivariable decoupling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IMDMPC)。根据机组历史运行数... 针对燃煤发电机组燃烧系统的大时滞和参数时变等复杂动态特性,以及主蒸汽压力和炉膛负压间的强耦合关系,提出一种改进多变量解耦模型预测控制(Improved multivariable decoupling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IMDMPC)。根据机组历史运行数据,利用蜻蜓算法优化偏最小二乘法,构建以主蒸汽压力和炉膛负压为被控量、燃煤量和引风量为控制量的多变量耦合数学模型,运用多变量动态解耦算法对其进行解耦,设计多变量模型预测控制器,按照设定目标函数得到当前时刻控制量,同时实时采集系统输出值对控制器进行反馈校正。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多变量解耦模型预测控制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和未解耦模型预测控制相比,主蒸汽压力和炉膛负压的超调量分别减少20.3%和8.6%,调节时间分别缩短2.6和29.55 s,具有更好的控制精度和鲁棒性。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改进多变量解耦模型预测控制策略能够使主蒸汽压力和炉膛负压分别稳定控制在±0.24 MPa和±0.27 Pa,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且波动幅度明显减小,符合工业现场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多变量解耦模型 预测控制 火电机组 偏最小二乘法 蜻蜓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变量AR(h)模型在地下水位动态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仵彦卿 李俊亭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66-76,共11页
地下水位动态是一种复杂的历史过程,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地质、气象、水文以及人类活动干扰等)的随机过程,试图用单交量时间序列模型对其进行预测,往往受到一定的局限。本文引入多变量AR(n)模型,在计算中利用递推公式及FPE准则估计模型... 地下水位动态是一种复杂的历史过程,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地质、气象、水文以及人类活动干扰等)的随机过程,试图用单交量时间序列模型对其进行预测,往往受到一定的局限。本文引入多变量AR(n)模型,在计算中利用递推公式及FPE准则估计模型参数,包括系数矩阵和模型阶数。该方法被用于陕西两华地区地下水位动态预测,经过理论与实践检验,该模型预报地下水位精度高,同时可预报其影响因素。该模型可作为地下水位动态短期预报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位 预测 多变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RNN的多变量水位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25
13
作者 刘青松 严华 卢文龙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4-99,共6页
影响河流水位的因素众多,鉴于传统的单变量水文预测模型无法充分考虑众多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AR-RNN的多变量水位预测模型。模型包含循环神经网络(RNN)与自回归模型(AR)两个部分。RNN部分为模型引入了大量的非线性层,帮助模型拟合水文... 影响河流水位的因素众多,鉴于传统的单变量水文预测模型无法充分考虑众多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AR-RNN的多变量水位预测模型。模型包含循环神经网络(RNN)与自回归模型(AR)两个部分。RNN部分为模型引入了大量的非线性层,帮助模型拟合水文序列中的非线性成分。但是大量的非线性层降低了模型对于线性成分的敏感性,AR部分可以提高模型对于线性成分的敏感性,使得模型在水位峰值处的预测更加准确。将AR-RNN模型应用于四川省清溪河流域的水位预测中,结果表明:相对于ARIMA模型、SVR模型和BP神经网络,AR-RNN模型的预测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预测 多变量模型 循环神经网络 自回归模型 ARIMA SVR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变量灰色模型在滚珠丝杠剩余寿命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4
作者 赵敏 高宏力 +4 位作者 许明恒 郭志平 乔宏 吴希曦 黄柏权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46-851,共6页
为研究滚珠丝杠的性能退化趋势,准确预测丝杠寿命,提出了基于多变量灰色模型的丝杠寿命预测系统。在滚珠丝杠副的不同位置安装3个加速度传感器,实时监测丝杠性能在不同加工条件下的变化趋势。通过模态分解方法分解选择对丝杠性能退化最... 为研究滚珠丝杠的性能退化趋势,准确预测丝杠寿命,提出了基于多变量灰色模型的丝杠寿命预测系统。在滚珠丝杠副的不同位置安装3个加速度传感器,实时监测丝杠性能在不同加工条件下的变化趋势。通过模态分解方法分解选择对丝杠性能退化最敏感的特征参数,利用多变量灰色模型建立丝杠寿命与切削三要素、信号特征值的非线性映射关系,最终构建了基于多变量灰色模型的丝杠寿命预测模型,实现了对丝杠剩余寿命的有效评估。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丝杠性能退化模型能够有效预测丝杠的剩余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寿命预测 多变量灰色模型 经验模式分解法 丝杠 退化 机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景值优化的多变量灰色模型在路基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0
15
作者 刘寒冰 向一鸣 阮有兴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3-181,共9页
路基沉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常用的单点预测模型不能考虑各沉降监测点间的相关性,不足以反映路基整体的变形规律。多变量灰色模型MGM(1,n)是单点GM(1,1)模型在多元变量条件下的拓展,可以实现对路基中相互影响的多个监测点变形预测模... 路基沉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常用的单点预测模型不能考虑各沉降监测点间的相关性,不足以反映路基整体的变形规律。多变量灰色模型MGM(1,n)是单点GM(1,1)模型在多元变量条件下的拓展,可以实现对路基中相互影响的多个监测点变形预测模型的建模和预测。针对传统多变量灰色模型背景值取值存在的误差,利用非齐次指数函数拟合模型中各变量的一次累加生成序列重构了背景值计算公式,提出了背景值优化的多变量灰色模型。对路基横断面上3个监测点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建立了相应的背景值优化的MGM(1,3)模型,采用新陈代谢方法预测路基沉降值。实例计算表明,与传统MGM(1,n)模型以及GM(1,1)模型相比,背景值优化的多变量灰色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显示了该方法进行路基沉降预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 沉降预测 多变量灰色模型 背景值 优化 新陈代谢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电网环境下采用关联分析和多变量灰色模型的用电量预测 被引量:36
16
作者 王允平 黄殿勋 +1 位作者 熊浩清 牛元立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6-100,共5页
智能电网的发展将给传统用电方式带来重大变化,在此背景下,基于灰色理论提出一种用电量预测新方法。首先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影响用电量的主因素变量,然后采用多变量灰色模型(multi-variable grey model,MGM)(1,n)进行用电量预测,该... 智能电网的发展将给传统用电方式带来重大变化,在此背景下,基于灰色理论提出一种用电量预测新方法。首先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影响用电量的主因素变量,然后采用多变量灰色模型(multi-variable grey model,MGM)(1,n)进行用电量预测,该方法能够反映各因素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避免了传统灰色模型GM(1,1)未考虑其他随机因素对用电量影响的局限性。对一个实际电力系统的用电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提高预测精度且适用于中长期电量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关联分析 多变量灰色模型 用电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多变量灰色模型在城市用水量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7
作者 王春超 王丽萍 +2 位作者 曹云慧 朱艳霞 张验科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29,共3页
针对传统多变量灰色模型预测城市用水量存在信息利用不充分的缺陷,依据灰色系统理论中的新信息优先原理,提出一种改进的多变量灰色模型IMGM(1,n),并在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影响城市用水量的主要因素基础上,将IMGM(1,n)应用于深圳市用水量... 针对传统多变量灰色模型预测城市用水量存在信息利用不充分的缺陷,依据灰色系统理论中的新信息优先原理,提出一种改进的多变量灰色模型IMGM(1,n),并在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影响城市用水量的主要因素基础上,将IMGM(1,n)应用于深圳市用水量预测,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多变量灰色模型 用水量预测 灰色关联分析法 深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变量线性模型不确定系统终端滑模分解控制方法 被引量:12
18
作者 冯勇 郑雪梅 鲍晟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16,共6页
针对线性多变量模型不确定系统系统,提出了一种终端滑模分解控制方法.通过状态变换和去耦合处理将系统转换为块能控标准型,它由值域空间子系统和稳定的零空间子系统组成.提出了特殊的终端滑模超曲面,采用滑模控制策略,使值域空间子系统... 针对线性多变量模型不确定系统系统,提出了一种终端滑模分解控制方法.通过状态变换和去耦合处理将系统转换为块能控标准型,它由值域空间子系统和稳定的零空间子系统组成.提出了特殊的终端滑模超曲面,采用滑模控制策略,使值域空间子系统的状态在有限时间内收敛至平衡点,随后稳定的零空间子系统渐近收敛至平衡点.所提出的方法对于维数较高系统的控制具有较大意义,可简化设计,实现递阶控制.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变量线性模型不确定系统 终端滑模 分解控制 状态反馈控制 最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ark平台和多变量L_2-Boosting回归模型的分布式能源系统短期负荷预测 被引量:34
19
作者 马天男 牛东晓 +1 位作者 黄雅莉 杜振东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42-1649,共8页
分布式能源系统负荷预测是系统规划与经济运行的可靠前提和依据,在当前海量高维数据的背景下,有效的在线数据处理平台与精确的负荷预测方法是当前的研究重点。基于分布式能源系统负荷数据特点,在缺失数据处理、坏数据分类以及特征选择... 分布式能源系统负荷预测是系统规划与经济运行的可靠前提和依据,在当前海量高维数据的背景下,有效的在线数据处理平台与精确的负荷预测方法是当前的研究重点。基于分布式能源系统负荷数据特点,在缺失数据处理、坏数据分类以及特征选择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Spark平台与多变量L_2-Boosting回归模型的分布式能源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方法。首先,利用Spark平台分割全部数据得到多个子数据模型,通过并行计算提高数据处理效率,采用特征提取方法得出模型需要的输入向量;其次,将得出的有效数据信息输入到多变量L_2-Boosting回归模型进行训练学习,得到训练后的多变量L_2-Boosting回归模型;最后,利用测试数据测试模型。算例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负荷预测 多变量L2-Boosting回归模型 分布式能源系统 Spark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变量时间序列模型的大安市地下水埋深预测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真真 卞建民 +1 位作者 韩宇 张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1-216,共6页
依据大安市2000—2009年的降水、蒸发、地下水开采量和地下水埋深等数据资料,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与地下水埋深相关性较大的影响因素,然后利用多变量时间序列CAR模型建立了大安市地下水埋深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利用模型... 依据大安市2000—2009年的降水、蒸发、地下水开采量和地下水埋深等数据资料,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与地下水埋深相关性较大的影响因素,然后利用多变量时间序列CAR模型建立了大安市地下水埋深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利用模型预测了地下水埋深。结果表明,农业用水量、降水量和蒸发量与地下水埋深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6,0.46,-0.13,三者对地下水埋深的贡献率分别为:43.09%,27.45%,21.39%,总贡献率达91.93%,是影响地下水埋深的主要因素。CAR模型预测的承压水埋深和潜水埋深与实际观测值之间的相对误差不超过5%。根据预测方案,当降水量减少10%,蒸发量增加9%,农业用水量增加11%时,承压水埋深将达到8.70 m,潜水埋深将达到4.55 m。干旱时期应适当减少农业开采量,增加地表水灌溉,减小土壤沙漠化发生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埋深 主成分分析 多变量时间序列模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