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四种NIR仪器类型的清开灵注射液中黄芩苷成分的多变量检测限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彭严芳 史新元 +4 位作者 周璐薇 裴艳玲 李洋 吴志生 乔延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363-2368,共6页
选取a,b,c和d四种类型近红外光谱仪,分别采用透射模式测定清开灵注射液近红外光谱,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值作为参考值,建立不同仪器类型清开灵注射液中黄芩苷偏最小二乘(PLS)和间隔偏最小二乘(iPLS)定量模型,并计算模型的多变量检测限(M... 选取a,b,c和d四种类型近红外光谱仪,分别采用透射模式测定清开灵注射液近红外光谱,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值作为参考值,建立不同仪器类型清开灵注射液中黄芩苷偏最小二乘(PLS)和间隔偏最小二乘(iPLS)定量模型,并计算模型的多变量检测限(MDL)。四种仪器的PLS模型决定系数(R2)和预测均方差(SEP)分别为0.976 2和230.4μg·mL-1(a),0.956 1和246.4μg·mL-1(b),0.966 2和264.4μg·mL-1(c),0.998 5和71.5μg·mL-1(d),其中d型仪器较其他三种类型能获得更好的模型性能。经iPLS变量筛选后,a和b两种类型仪器得到的iPLS模型R2pre和SEP分别为0.977 1和218.4μg·mL-1,0.975 4和219.4μg·mL-1,相较其PLS模型预测性能未见明显提高;c和d未筛选出变量。不同仪器的MDL(Δ0.05,0.05)均低于250μg·mL-1,其中c和d型MDL分别低至58和2.9μg·mL-1。表明不同类型仪器定量预测性能和MDL不同。创新性采用多变量检测限理论探讨了不同类型近红外仪器的检测性能,这一方法具有可行性。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研究载体的特征选择合适的仪器类型,以确保定量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 清开灵注射液 偏最小二乘 间隔偏最小二乘 多变量检测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变量检测限的模型变量筛选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彭严芳 史新元 +5 位作者 李洋 周璐薇 裴艳玲 华国栋 吴志生 乔延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60-965,共6页
目的:优选清开灵注射液中黄芩苷含量的偏最小二乘模型的变量筛选方法。方法:以近红外透射模式,采集清开灵注射液近红外光谱,分别采用间隔偏最最小二乘算法(iPLS)、向后间隔偏最小二乘算法(BiPLS)、移动窗口间隔偏最小二乘算法(mwPLS)对... 目的:优选清开灵注射液中黄芩苷含量的偏最小二乘模型的变量筛选方法。方法:以近红外透射模式,采集清开灵注射液近红外光谱,分别采用间隔偏最最小二乘算法(iPLS)、向后间隔偏最小二乘算法(BiPLS)、移动窗口间隔偏最小二乘算法(mwPLS)对光谱进行变量筛选,建立清开灵中黄芩苷定量模型,与全谱PLS模型进行比较,优选出最佳变量筛选方法;计算不同变量筛选方法下的多变量检测限(MDL),以MDL值优选出最佳变量筛选方法,验证经典化学指示参数得出的结果。结果:经不同变量筛选方法处理后所建PLS定量模型的预测性能不同,其中iPLS算法所建模型预测能力最好,预测集决定系数(Rpre2)和校正均方根误差(SEP)分别为0.996 5和602.3μg·mL-1;iPLS变量筛选所得MDL值最低(1.19 mg·mL-1),MDL值计算结果与经典化学指示参数结果一致。结论:本文以MDL值作为最佳变量筛选方法评价指标,多变量检测限同时考虑了待测成分校正集样本相应误差,测试集样本相应误差以及未知样品的杠杆率,作为一个综合量化指标,能够用于中药分析体系变量筛选方法的优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开灵注射液 间隔偏最小二乘 向后间隔偏最小二乘 移动窗口间隔偏最小二乘 多变量检测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