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变量数据分析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吴小培 李晓辉 张道信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04年第1期51-56,共6页
在统计信号处理及其相关领域 ,多变量数据的描述和分析一直是人们广泛关注的研究课题。在现有的多变量数据分析方法中 ,基于二阶统计特性的主分量分析 (PCA)和基于高阶统计特性的独立分量分析 (ICA)是两种非常有代表性的方法。本文在简... 在统计信号处理及其相关领域 ,多变量数据的描述和分析一直是人们广泛关注的研究课题。在现有的多变量数据分析方法中 ,基于二阶统计特性的主分量分析 (PCA)和基于高阶统计特性的独立分量分析 (ICA)是两种非常有代表性的方法。本文在简要介绍PCA和ICA基本原理的基础上 ,结合脑电消噪问题 ,对两种方法的性能和特点进行了较深入地比较。实验结果表明 ,在非高斯信号处理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变量数据分析 主分量分析 独立分量分析 统计信号处理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变量数据分析模型在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检测中的应用
2
作者 陈曦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7期8100-8105,共6页
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是引起中风的主要原因。而无症状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心脏病发病率、吸烟、糖尿病、久坐不动等。为了明确无症状颈动脉狭窄的重要影响因素,利用多变量数据分析技术研究探讨了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检测中可能... 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是引起中风的主要原因。而无症状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心脏病发病率、吸烟、糖尿病、久坐不动等。为了明确无症状颈动脉狭窄的重要影响因素,利用多变量数据分析技术研究探讨了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检测中可能存在的规则和关系。通过采用遗传算法、逻辑回归算法及卡方检验,对372位病人的临床特征进行了检测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是诱发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最主要的两个因素,相比逻辑回归、卡方检测,遗传算法产生的简单规则更适用于医生的日常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颈动脉狭窄 多变量数据分析 数据挖掘 遗传算法 逻辑回归算法 卡方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组学分析技术平台和数据处理的新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任洪灿 王广基 +4 位作者 阿基业 郝海平 孙建国 查伟斌 严蓓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1332-1338,共7页
分析技术和生物计量学促进了代谢组学的飞速发展。代谢组学快速、灵敏、可定量、非侵入性以及系统性的特点,使其在新药研发、药物毒性筛选、疾病诊断等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前景。本文综述了代谢组学研究中的某些关键问题:样品处理方法,分... 分析技术和生物计量学促进了代谢组学的飞速发展。代谢组学快速、灵敏、可定量、非侵入性以及系统性的特点,使其在新药研发、药物毒性筛选、疾病诊断等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前景。本文综述了代谢组学研究中的某些关键问题:样品处理方法,分析技术和数据处理的方法和原则,代谢组动态变化、生物标记物的鉴定和代谢途径的检索近年来的进展。评价了各种分析手段的优缺点,并展望代谢组学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核磁共振 GC/MS LC/MS1 生物标记物 多变量数据分析 模式识别 代谢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预处理对近红外光谱预测木材纤维素结晶度的影响 被引量:39
4
作者 江泽慧 费本华 杨忠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35-438,共4页
木材纤维素结晶度是木质材料的一个重要性质,它与树木的生长特性、结构与化学组成均有密切关系,并对木材的杨氏模量、尺寸稳定性、密度和硬度等具有重要的影响,文章研究了利用近红外光谱结合多变量数据分析技术对人工林木材纤维素的结... 木材纤维素结晶度是木质材料的一个重要性质,它与树木的生长特性、结构与化学组成均有密切关系,并对木材的杨氏模量、尺寸稳定性、密度和硬度等具有重要的影响,文章研究了利用近红外光谱结合多变量数据分析技术对人工林木材纤维素的结晶度进行预测的能力。本研究从人工林湿地松木粉试样的表面采集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并利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木材纤维素的结晶度。研究表明,采用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光谱预处理没有提高近红外模型的预测效果,而采用原始光谱的预测效果最好,预测值与X射线衍射测定值的相关系数r可以达到0.950,各项预测误差值较低,说明采用近红外光谱结合多变量数据分析方法建立的结晶度预测模型具有理想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多变量数据分析 木材纤维素 结晶度 光谱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粉体学性质的流化床制粒质量一致性评价方法 被引量:8
5
作者 赵洁 瞿海斌 +1 位作者 田埂 魏燕定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74-380,共7页
为了评价流化床脉冲喷雾制粒(PSFBG)产品的质量,采用粉体学评价方法表征颗粒的堆积特性、可压性、流动性等物理属性.构建由休止角、空隙率、粒径等12个指标构成的物理指纹谱.基于物理指纹谱对PSFBG产品进行质量一致性评价,并通过构建参... 为了评价流化床脉冲喷雾制粒(PSFBG)产品的质量,采用粉体学评价方法表征颗粒的堆积特性、可压性、流动性等物理属性.构建由休止角、空隙率、粒径等12个指标构成的物理指纹谱.基于物理指纹谱对PSFBG产品进行质量一致性评价,并通过构建参数指数、参数轮廓指数和良好可压性指数分析颗粒的压缩特性;运用多变量数据分析对不同批次颗粒的质量属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物理指纹谱不仅可以反映不同制备工艺所获得颗粒的粉体学性质的异同,还能辅助判断颗粒压缩特性,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多个指标互相关联的情况下分析它们之间的规律.物理指纹谱是评价产品粉体学性质的有效工具,为PSFBG产品质量一致性的综合评价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 脉冲喷雾 物理属性 物理指纹谱 压缩特性 多变量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氮冻结软壳青蟹在冻藏期间的营养物质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郭丽萍 张丽敏 +2 位作者 母昌考 叶央芳 王春琳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36-1146,共11页
为探讨液氮(LN)冻结拟穴青蟹软壳蟹在冻藏期间的营养物质变化,本研究采用基于核磁共振(NMR)的代谢组学技术分析了LN冻结软壳蟹可食组织代谢谱在短期(7 d)和长期(8个月)冻藏期间的变化。结果表明,-20℃冻藏和LN冻结均对短期冻藏的软壳蟹... 为探讨液氮(LN)冻结拟穴青蟹软壳蟹在冻藏期间的营养物质变化,本研究采用基于核磁共振(NMR)的代谢组学技术分析了LN冻结软壳蟹可食组织代谢谱在短期(7 d)和长期(8个月)冻藏期间的变化。结果表明,-20℃冻藏和LN冻结均对短期冻藏的软壳蟹代谢谱无显著影响(P>0.05),但-20℃冻藏导致软壳蟹肌肉的二甲胺和肝胰腺的肌苷水平倍增,而LN冻结能抑制这两种物质的增加。长期冻藏可导致LN冻结软壳蟹肌肉的肌苷、麦芽糖和葡萄糖以及肝胰腺的肌苷、谷氨酰胺和尿苷水平显著升高(P<0.05)。表明LN冻结可有效缓解长期冻藏软壳蟹的质量下降。本研究结果为揭示软壳蟹冻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穴青蟹 软壳蟹 液氮冻结 核磁共振 多变量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发酵对脊尾白虾小分子营养物质的影响
7
作者 曾廷兰 陈小芳 +1 位作者 娄永江 叶央芳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42-1350,共9页
为探讨植物乳杆菌发酵对脊尾白虾小分子物质组成的影响,采用基于核磁共振(NMR)的代谢组学技术和多变量数据分析方法对发酵前后脊尾白虾肌肉的甲醇水提取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发酵可导致脊尾白虾中延胡索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 为探讨植物乳杆菌发酵对脊尾白虾小分子物质组成的影响,采用基于核磁共振(NMR)的代谢组学技术和多变量数据分析方法对发酵前后脊尾白虾肌肉的甲醇水提取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发酵可导致脊尾白虾中延胡索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肌苷三磷酸、3',5'-二磷酸腺苷、2-吡啶甲醇和葫芦巴碱含量显著下降,同时导致乳酸、β-羟基异丁酸、胆碱和次黄嘌呤含量显著升高,表明植物乳杆菌发酵对虾的小分子营养物质组成和风味产生了显著影响。本研究为基于NMR的代谢组学技术在食品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尾白虾 植物乳杆菌 发酵 核磁共振 多变量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il–water two-phase flow pattern analysis with ERT based measurement and multivariate maximum Lyapunov exponent 被引量:9
8
作者 谭超 王娜娜 董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期240-248,共9页
Oil–water two-phase flow patterns in a horizontal pipe are analyzed with a 16-electrode electrical resistance tomography(ERT) system. The measurement data of the ERT are treated as a multivariate time-series, thus th... Oil–water two-phase flow patterns in a horizontal pipe are analyzed with a 16-electrode electrical resistance tomography(ERT) system. The measurement data of the ERT are treated as a multivariate time-series, thus the information extracted from each electrode represents the local phase distribution and fraction change at that location. The multivariate maximum Lyapunov exponent(MMLE) is extracted from the 16-dimension time-series to demonstrate the change of flow pattern versus the superficial velocity ratio of oil to water. The correlation dimension of the multivariate time-series is further introduced to jointly characterize and finally separate the flow patterns with MMLE. The change of flow patterns with superficial oil velocity at different water superficial velocities is studied with MMLE and correlation dimension, respectively, and the flow pattern transition can also be characterized with these two features. The proposed MMLE and correlation dimension map could effectively separate the flow patterns, thus is an effective tool for flow pattern identification and transition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il-water two-phase flow flow patterns electrical resistance tomography (ERT) multivariate time-series multivariate maximum Lyapunov exponent correlation dimen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