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8型疱疹病毒感染在多发性骨髓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1
作者 张春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81-84,共4页
多发性骨髓瘤是以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恶性增殖和异常聚集为特征的一种B细胞肿瘤。最近 ,一些实验室在骨髓瘤患者骨髓树突状细胞中检测到人类 8型疱疹病毒 (HHV 8)DNA序列。研究表明 ,HHV 8基因表达产物vIRF ,vIL 8R和vIL 6可能参与多发... 多发性骨髓瘤是以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恶性增殖和异常聚集为特征的一种B细胞肿瘤。最近 ,一些实验室在骨髓瘤患者骨髓树突状细胞中检测到人类 8型疱疹病毒 (HHV 8)DNA序列。研究表明 ,HHV 8基因表达产物vIRF ,vIL 8R和vIL 6可能参与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机制 ,但绝大多数欧洲实验室报告在骨髓瘤骨髓标本中未找到HHV 8感染的证据。目前的研究还没有确定HHV 8与多发性骨髓瘤之间是必然联系 ,还是一种地区性的机会感染。骨髓瘤感染的HHV 8特异病毒株在其发病机制中处于何种地位及有无因果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8型疱疹病毒 病毒感染 多发性骨髓 发病机制 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细胞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M2巨噬细胞极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彭逸伦 李杨 王晓桃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78-984,994,共8页
背景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长期居高不下,但目前关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信号通路和M2巨噬细胞极化促进多发性骨髓瘤发生进展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M2巨噬细胞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表达及PI3K/AKT信号通路促... 背景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长期居高不下,但目前关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信号通路和M2巨噬细胞极化促进多发性骨髓瘤发生进展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M2巨噬细胞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表达及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M2巨噬细胞极化的机制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4月于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确诊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48例为试验组,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血液内科骨髓移植健康供者)30名为对照组。取2组研究对象外周血并分离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M2巨噬细胞比例。采用细胞传代培养RPMI8226细胞,通过佛波酯分化培养单核巨噬细胞THP-1为巨噬细胞。根据实验需要将瘤细胞培养并采用siRNA转染沉默磷酸酶基因(PTEN)分成3组:空白组、siRNA-PTEN实验组、siRNA对照组;收集以上3组细胞培养基上清液加入巨噬细胞共培养体系后分为4组:M0巨噬细胞组、瘤细胞上清液组、siRNA-PTEN上清液组、siRNA上清液组。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培养的空白组、siRNA-PTEN实验组、siRNA对照组的AKT、p-AKT、PI3K-p85、p-PI3K-p85蛋白表达水平。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培养的空白组、siRNA-PTEN实验组、siRNA对照组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多发性骨髓瘤上清液共培养的M0巨噬细胞组、瘤细胞上清液组、siRNA-PTEN上清液组、siRNA上清液组M2巨噬细胞中特异性抗体CD163、CD206、F4/80表达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多发性骨髓瘤上清液共培养的M0巨噬细胞组、瘤细胞上清液组、siRNA-PTEN上清液组、siRNA上清液组M2巨噬细胞特异标志物精氨酸酶1(ARG-1)、白介素10(IL-10)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试验组M2巨噬细胞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t=0.855,P<0.001)。siRNA-PTEN实验组中p-AKT/AKT、p-PI3K-p85/PI3K-p85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组和siRNA对照组(P<0.05)。siRNA-PTEN实验组中MMP2、MMP9的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组和siRNA对照组(P<0.05)。siRNA-PTEN上清液组M2巨噬细胞特异性抗体CD163+F4/80、CD206+F4/80表达水平高于瘤细胞上清液组和siRNA上清液组(P<0.05)。siRNA-PTEN上清液组M2巨噬细胞特异标志物ARG-1、IL-10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瘤细胞上清液组和siRNA上清液组(P<0.0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M2巨噬细胞表达上调,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M2巨噬细胞极化,调控骨髓瘤细胞微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 巨噬细胞 信号传导 微环境 生物标记 细胞极化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多发性骨髓瘤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刘青青 李宜蔷 程纬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2-296,共5页
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转归预后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多发性骨髓瘤(MM)的发病密切相关。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参与调节MM,如调控MM细胞生存的肿瘤微环境,影响肿瘤发展、迁移,调控MM细胞增殖、凋... 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转归预后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多发性骨髓瘤(MM)的发病密切相关。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参与调节MM,如调控MM细胞生存的肿瘤微环境,影响肿瘤发展、迁移,调控MM细胞增殖、凋亡、自噬。研究表明,PI3K/AKT/mTOR信号通路被抑制后,MM细胞的凋亡、自噬被激活,促进MM细胞的死亡,抑制MM细胞的转移及复发。因此,深入研究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MM中的作用机制有助于阐明MM的发病机理及转归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3K/AKT/MTOR 多发性骨髓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瘀解毒汤抑制多发性骨髓瘤恶性生物学特性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祚涛 李海亮 +4 位作者 严志民 林洁 陈小芸 刘彦权 王钇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38-1443,共6页
目的:探讨化瘀解毒汤对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恶性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为抗MM的中医替代治疗提供实验基础与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不同浓度化瘀解毒汤干预骨髓瘤U266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改变情况,Annexin V/PI双染流式... 目的:探讨化瘀解毒汤对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恶性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为抗MM的中医替代治疗提供实验基础与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不同浓度化瘀解毒汤干预骨髓瘤U266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改变情况,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凋亡及相关信号通路蛋白表达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化瘀解毒汤可抑制U266细胞的增殖活性,并诱导其发生凋亡,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r=-0.713,r=-0.827)。化瘀解毒汤干预U266细胞48 h后,可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survivin的表达,并上调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同时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的磷酸化水平。化瘀解毒汤干预U266细胞后,可显著降低HMGB1、IL-6 mRNA的表达,但对CXCR4 mRNA的表达基本无影响。结论:化瘀解毒汤能抑制U266细胞增殖活性并诱发程序性死亡,其分子机制可能与调控各凋亡蛋白表达以及抑制TLR4/NF-κB通路激活并下调HMGB1、IL-6 mRN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瘀解毒汤 多发性骨髓 恶性生物学特性 抗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18
5
作者 李勇华 侯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8期1492-1495,共4页
多发性骨髓瘤是造血系统常见的恶性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受累器官较多,临床表现复杂,易造成误诊、误治。本期对此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思维提示及社区预防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 发病机制 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7
6
作者 高维 李惠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77-1279,共3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进行性的骨质破坏是其突出的临床特点之一,约90%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骨损害。与其他实体瘤骨转移所致的骨质破坏不同,60%的MM患者在确诊时就伴有明显的骨痛.并逐...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进行性的骨质破坏是其突出的临床特点之一,约90%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骨损害。与其他实体瘤骨转移所致的骨质破坏不同,60%的MM患者在确诊时就伴有明显的骨痛.并逐渐发展为病理性骨折。一项大规模的回顾性调查显示.MM患者发生病理性骨折的发病率高达43%,同时发生过病理性骨折的MM患者病死率比没有病理性骨折的患者高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 骨髓骨病 发病机制 病理性骨折 血液系统恶性肿 实体骨转移 骨质破坏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4例多发性骨髓瘤骨病发病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关晶 付蓉 +11 位作者 阮二宝 王晓明 王国锦 梁勇 瞿文 宋嘉 刘鸿 吴玉红 王化泉 邢莉民 李丽娟 邵宗鸿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骨病发病及其相关因素。方法:统计1983年1月至2007年6月确诊的84例MM患者骨病发病率,并对性别、年龄以及血清白蛋白、球蛋白、β2-微球蛋白、M蛋白、血钙、血磷、C-反应蛋白、尿酸、肌苷、尿素氮,骨髓浆细胞...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骨病发病及其相关因素。方法:统计1983年1月至2007年6月确诊的84例MM患者骨病发病率,并对性别、年龄以及血清白蛋白、球蛋白、β2-微球蛋白、M蛋白、血钙、血磷、C-反应蛋白、尿酸、肌苷、尿素氮,骨髓浆细胞比例等骨病发生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MM骨病发生率83.3%;按骨病类型统计溶骨性病变发生率60.9%、病理性骨折为32.8%,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按骨病发生部位统计,颅骨骨病发生率58%、肋骨骨病发病率42.0%,均高于四肢长骨(20.3%)(P<0.05)。2)实验室检查:MM骨病患者血清白蛋白平均为33.13±6.09g/L、不伴骨病者为39±4.38g/L,有统计学差异(P<0.05);伴有骨病的MM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平均为8.11±5.64mg/L、不伴骨病者为0.953±0.34mg/L,有统计学差异(P<0.05);伴有骨病的MM患者血清球蛋白平均为53.40±28.39g/L、不伴骨病者为33.09±20.02g/L,有统计学差异(P<0.05);骨髓分类有不成熟浆细胞者骨病发生率96.1%、无不成熟浆细胞者为81.3%,有统计学差异(P<0.05);伴有骨病的IgG型MM患者血清IgG平均为6818.64±2822.57mg/dL、不伴骨病者为2425.5±1430.48mg/dL,有统计学差异(P<0.05);伴有骨病的MM患者血钙平均为4.86±3.19mmol/L、不伴骨病者为1.93±0.37mmol/L,有统计学差异(P<0.05);伴有骨病的MM患者血尿酸平均为392.59±171.61umol/L、不伴骨病者为242.5±219.45umol/L,有统计学差异(P<0.05)。3)多因素分析:球蛋白和β2-微球蛋白是MM骨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骨病是MM的常见并发症,以II期、III期MM多见,扁骨受累多见,骨质疏松和溶骨性改变多见,且主要与肿瘤负荷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 发病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病发病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关晶 付蓉 +11 位作者 阮二宝 王晓明 王国锦 梁勇 瞿文 宋嘉 刘鸿 吴玉红 王化泉 邢莉民 李丽娟 邵宗鸿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655-656,共2页
背景与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骨病发病及其相关因素。 方法自1983年1月起确诊的MM患者84例,统计其骨病发病率,并对性别、年龄以及血清白蛋白、球蛋白、β2-微球蛋白、M蛋白、血钙、血磷、C-反应蛋白、尿酸、肌苷、尿素氮,骨髓浆... 背景与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骨病发病及其相关因素。 方法自1983年1月起确诊的MM患者84例,统计其骨病发病率,并对性别、年龄以及血清白蛋白、球蛋白、β2-微球蛋白、M蛋白、血钙、血磷、C-反应蛋白、尿酸、肌苷、尿素氮,骨髓浆细胞比例等骨病发生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 发病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髓外复发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汪娟 傅琤琤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61-1266,共6页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以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生、积聚,并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M蛋白)为特征。目前认为,MM仍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近年来MM患者髓外复发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尤其是在接受造血干...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以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生、积聚,并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M蛋白)为特征。目前认为,MM仍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近年来MM患者髓外复发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尤其是在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和新型靶向药物治疗后。本文重点就MM髓外复发的发病率和发病机制、髓外骨髓瘤细胞的特征及其对治疗的反应和预后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 多发性骨髓髓外复发 多发性骨髓瘤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血栓形成机制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艳 杨林花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581-584,共4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MM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实体瘤,且血栓的发展影响患者预后及远期生存率。MM患者血栓的形成原因除了包括疾病本身的合并症、瘤细胞因素,相关治疗药物...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MM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实体瘤,且血栓的发展影响患者预后及远期生存率。MM患者血栓的形成原因除了包括疾病本身的合并症、瘤细胞因素,相关治疗药物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了解骨髓瘤患者血栓形成相关机制及预防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 血栓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ngiferin抑制多发性骨髓瘤恶性生物学特性与发挥抗癌效应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彦权 殷悦 +2 位作者 陈玉婷 沈建箴 唐焕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94-800,共7页
目的:探讨纯中药提取物Mangiferin对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分析Mangiferin抗骨髓瘤效应的分子机制,为MM替代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不同浓度Mangiferin干预人MM细胞株U266、RPMI8226细胞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An... 目的:探讨纯中药提取物Mangiferin对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分析Mangiferin抗骨髓瘤效应的分子机制,为MM替代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不同浓度Mangiferin干预人MM细胞株U266、RPMI8226细胞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凋亡及相关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CXC趋化因子受体(CXCR)家族的表达变化。结果:Mangiferin可抑制U266、RPMI8226细胞增殖活性,并诱导其凋亡。当Mangiferin干预U266和RPMI8226细胞48 h后,U266和RPMI8226细胞中Bcl-2家族促凋亡蛋白Bax表达上调,并下调survivin、Bcl-xL蛋白的表达同时水解活化caspase-3以促进细胞凋亡,且显著下调U266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以诱导细胞凋亡(P<0.05)。在Mangiferin干预MM细胞后,其不仅可增加肿瘤抑制因子p53的表达水平,同时通过抑制抗凋亡分子的表达并下调AKT、NF-κB磷酸化水平继而诱发MM细胞程序性死亡。Mangiferin干预后可明显下调U266细胞CXCR4、MMP2及MMP9的表达(P<0.05),对CXCR2、CXCR7以及MMP13的表达基本无影响(P>0.05);而干预RPMI8226细胞后可下调CXCR4、MMP9、MMP13的表达(P<0.01),对MMP2表达影响微弱,对CXCR2、CXCR7的表达基本无影响(P>0.05)。结论:Mangiferin能抑制MM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激活并通过影响Bcl-2家族蛋白表达以及使MMP、CXCR家族核心成员表达受抑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 MANGIFERIN 恶性生物学行为 程序性细胞死亡 抗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消安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恶性生物学特性的分子机制
12
作者 黄涛 殷悦 +2 位作者 骆云龙 林方珩 刘德斌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26-1431,共6页
目的:探讨白消安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恶性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并探索其分子机制。方法:予不同浓度梯度白消安干预多发性骨髓瘤RPMI8226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Annexin V/PI双染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 目的:探讨白消安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恶性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并探索其分子机制。方法:予不同浓度梯度白消安干预多发性骨髓瘤RPMI8226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Annexin V/PI双染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凋亡调控分子Bax、Bcl-2及Wnt3a/β-catenin通路信号分子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技术检测Bax、Bcl-2及Wnt3a/β-catenin通路蛋白的表达改变。结果:白消安可明显抑制骨髓瘤RPMI8226细胞细胞增殖活性,并诱导其凋亡(P<0.05)。予不同浓度白消安干预细胞48 h后,可使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减低,并上调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同时抑制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以诱导RPMI8226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P<0.05)。结论:白消安可抑制骨髓瘤RPMI8226细胞恶性生物学特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Bcl-2家族蛋白表达及抑制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 白消安 恶性生物学特性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骨病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3
作者 夏祖耀 杨惠娟 陈宝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75-278,共4页
多发性骨髓瘤骨病(multiple myeloma bone disease,MBD)以破骨细胞(osteoclast OC)活性增强及成骨细胞(osteoblast,OB)功能受抑制致广泛骨质溶解为特征,临床表现为骨痛、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以及相关神经压迫症状等。MBD是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骨病(multiple myeloma bone disease,MBD)以破骨细胞(osteoclast OC)活性增强及成骨细胞(osteoblast,OB)功能受抑制致广泛骨质溶解为特征,临床表现为骨痛、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以及相关神经压迫症状等。MBD是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但其发病隐匿,误诊率较高,临床上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较差。本文通过对其发病机制及最新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MBD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骨病 发病机制 新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是多发性骨髓瘤基因治疗潜在的靶标(英文)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艳杰 李振宇 徐开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18-1325,共8页
近几年研究发现,miRNA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包括细胞的分化,增殖,凋亡,转移,存活等方面。很多研究将异常表达的miRNA作为恶性肿瘤发病、进展和转移的重要调控因子。miRNA通过多种途径调节转录后因子,从而起到抑癌或致... 近几年研究发现,miRNA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包括细胞的分化,增殖,凋亡,转移,存活等方面。很多研究将异常表达的miRNA作为恶性肿瘤发病、进展和转移的重要调控因子。miRNA通过多种途径调节转录后因子,从而起到抑癌或致癌的作用。本文总结当前关于miRNA在多发性骨髓瘤发生发展、转移及耐药中的研究进展,为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开辟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多发性骨髓 发病机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VP方案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5
作者 唐婷婷 施贝德 陈小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27-1030,共4页
目的:研究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VP方案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临床疗效。方法:将医院血液科41例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纳入研究样本,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VP方案(V:注射用硼替佐米,P:地塞米松... 目的:研究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VP方案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临床疗效。方法:将医院血液科41例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纳入研究样本,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VP方案(V:注射用硼替佐米,P:地塞米松)干预,V:1.3 mg/m^2推注,于1、4、8、11 d给药,21 d/疗程;P:15 mg静注,1、2、4、5、8、9、11、12 d给药。观察组另给予桃红四物汤加减干预,2疗程后比较两组西医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直接病理指标(破骨细胞、成骨细胞、浆细胞比率)及间接病理指标(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血沉、血尿素氮、血钙、血红蛋白)的差异,以分析中西联合治疗的疗效及桃红四物汤可能的治疗机制。结果:观察组西医有效率、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均为90.47%,与对照组65%、55%比较显著较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破骨细胞及浆细胞比率分别为(0.17±0.05)个/mm^2、(4.69±2.06)%与对照组及治疗前比较显著较低(P<0.05),观察组成骨细胞治疗后为(1.31±0.42)个/mm^2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分别为(2.79±1.02)×10~9/L、(42.16±9.15)×10~9/L、(91.74±11.32)g/L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高(P<0.05),两组血沉、血钙、血尿素氮治疗后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42.86%与对照组65%比较较低,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具有显著增效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方内多味活血药物可提高血小板、血红蛋白以及白细胞水平相关,同时可减少化疗不良反应,远期疗效及对复发的控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 VP方案 多发性骨髓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相关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治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兴 吴院学 +1 位作者 李晓娟 王文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813-814,共2页
骨质疏松是多发性骨髓瘤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积极诊治骨髓瘤的同时, 须重视肿瘤相关性骨质疏松症问题。本文从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等方面较系统地分析了多发性骨髓瘤的骨质疏松问题, 总结... 骨质疏松是多发性骨髓瘤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积极诊治骨髓瘤的同时, 须重视肿瘤相关性骨质疏松症问题。本文从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等方面较系统地分析了多发性骨髓瘤的骨质疏松问题, 总结了多发性骨髓瘤相关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治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 骨质疏松症 相关性 影像学表现 实验室检查 发病机理 临床表现 鉴别诊断 诊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葵总提取物对多发性骨髓瘤U266细胞株的作用 被引量:27
17
作者 王蔚 陆道培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0-244,共5页
目的:研究龙葵总提取物对U266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及其机制。方法:U266细胞株与龙葵总提取物共同培养,用CCK 8试剂检测细胞毒作用;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及凋亡。结果:龙葵总提取物对U266细胞有细胞毒作用,半数抑制(质量)浓度约为117mg... 目的:研究龙葵总提取物对U266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及其机制。方法:U266细胞株与龙葵总提取物共同培养,用CCK 8试剂检测细胞毒作用;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及凋亡。结果:龙葵总提取物对U266细胞有细胞毒作用,半数抑制(质量)浓度约为117mg/L;龙葵总提取物影响U266细胞周期,G0 /G1 期细胞减少,S期、G2 /M期细胞增加,凋亡细胞增加。用AnnexinV/PI染色及TFAR19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均显示细胞凋亡与龙葵总提取物有剂量依赖关系。结论:龙葵总提取物对U266细胞有体外细胞毒作用,其作用机制部分是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提取物 多发性骨髓 细胞株 龙葵 U266细胞 Annexin 流式细胞仪检测 体外细胞毒作用 TFAR19 剂量依赖关系 诱导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CCK-8 共同培养 半数抑制 细胞减少 PI染色 作用机制 细胞增 G1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轻链逃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香雪 陈慧玲 +4 位作者 王鑫 马成成 高英 李亮亮 柴晔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31-1535,共5页
近些年,随着硼替佐米、来那度胺等新药的应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得到了极大提高,预后得到改善,但复发仍是骨髓瘤患者不可避免的难题,且复发后治疗效果差异较大。目前,通过对预后指标的监测,发现了一种异常生物学行为,即经治... 近些年,随着硼替佐米、来那度胺等新药的应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得到了极大提高,预后得到改善,但复发仍是骨髓瘤患者不可避免的难题,且复发后治疗效果差异较大。目前,通过对预后指标的监测,发现了一种异常生物学行为,即经治疗缓解后再复发的部分患者未出现完整的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升高,仅表现为血清游离轻链(sFLC)的升高,称为“轻链逃逸”(LCE)。LCE的出现往往提示早期复发且预后更差,因此早期发现LCE非常重要,而持续动态监测sFLC是一项可用于早期发现、进而早期治疗LCE的方法。最新研究显示监测病程中sFLC升高有无伴随其他免疫球蛋白的升高,对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存在负面影响。本文就LCE的发病机制、诊疗、预后、临床意义研究进展为重点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 轻链逃逸 发病机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骨髓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程璐 宋丽敏 +1 位作者 薛茹 马艳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1-145,共5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合并骨髓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1日本院血液内科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263例(其中92例患者合并骨髓纤维化)的临床资料,并将患者分为合并组及未合并组。观察合并...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合并骨髓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1日本院血液内科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263例(其中92例患者合并骨髓纤维化)的临床资料,并将患者分为合并组及未合并组。观察合并组及未合并组患者的MM分期、MM分型、细胞遗传学特征、疗效,并分析合并组的疗效与骨髓纤维化变化的相关性。结果:多发性骨髓瘤合并骨髓纤维化患者的MM分期、分型与未合并骨髓纤维化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骨髓纤维化组FISH结果阳性率明显高于未合并组,且与1q21扩增、D13S319缺失、IgH断裂有明显相关性(P<0.05);治疗后未合并骨髓纤维化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合并组,且合并组治疗有效患者的纤维化程度明显下降。结论:多发性骨髓瘤合并骨髓纤维化患者的生存率较未合并骨髓纤维化患者短,整体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 发性骨髓纤维化 疗效 预后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P3炎症小体与多发性骨髓瘤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姜琳 张浩然 +2 位作者 李肖如 黄伟 罗雅琴 《生理科学进展》 2025年第4期381-387,共7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是由于骨髓中的浆细胞异常增生,产生大量异常免疫球蛋白而导致的一种进行性的肿瘤性疾病,其发病与免疫微环境的失调息息相关。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不可治愈的血液肿瘤疾病,目前的治疗手段仍存在耐药和复...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是由于骨髓中的浆细胞异常增生,产生大量异常免疫球蛋白而导致的一种进行性的肿瘤性疾病,其发病与免疫微环境的失调息息相关。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不可治愈的血液肿瘤疾病,目前的治疗手段仍存在耐药和复发等局限性,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作为一种在细胞内发挥重要免疫调节作用的多蛋白复合物,在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进展及耐药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系统总结了NLRP3炎症小体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调控机制和研究进展,并探讨以NLRP3炎症小体为靶点的多发性骨髓瘤的潜在治疗策略,为其后续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LRP3炎症小体 癌症 多发性骨髓 发病机制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