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肝脾论治多发性抽动症共患多动症经验 被引量:27
1
作者 丁杰 郝宏文 +4 位作者 路晨 李欣怡 王晓聪 唐艳鹏 王素梅 《环球中医药》 CAS 2020年第5期877-879,共3页
浅析从肝脾两脏论治多发性抽动症共患多动症的经验。根据小儿脏腑生理特点,笔者认为多发性抽动症共患多动症与心、肝、脾、肾有关,其中与肝脾两脏关系最为密切,辨证为脾虚肝亢,阴阳失衡,治以健脾平肝,调和阴阳为主要方法,方用健脾止动... 浅析从肝脾两脏论治多发性抽动症共患多动症的经验。根据小儿脏腑生理特点,笔者认为多发性抽动症共患多动症与心、肝、脾、肾有关,其中与肝脾两脏关系最为密切,辨证为脾虚肝亢,阴阳失衡,治以健脾平肝,调和阴阳为主要方法,方用健脾止动汤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常用药物有太子参、炒白术、茯苓、山药、半夏、陈皮、天麻、蝉蜕、钩藤、防风、桂枝、白芍、龙骨、牡蛎等,选药独特,处方精炼,明显缓解患儿的症状,缩短病程,改善预后,减少复发,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抽动症共患多动症 肝脾论治 脾虚肝亢 阴阳失衡 健脾平肝 调和阴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止动汤对多发性抽动症模型大鼠纹状体组胺受体HRH1、HRH2、HRH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史晓伟 王素梅 +4 位作者 白雪 赵颖 王倩 崔霞 于文静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2460-2466,共7页
目的探索健脾止动汤对多发性抽动症模型大鼠纹状体组胺受体1(histamine receptor H1,HRH1)、组胺受体2(histamine receptor H1,HRH2)和组胺受体3(histamine receptor H3,HRH3)表达的影响。方法首先将24只SD大鼠按体质量大小随机分为空白... 目的探索健脾止动汤对多发性抽动症模型大鼠纹状体组胺受体1(histamine receptor H1,HRH1)、组胺受体2(histamine receptor H1,HRH2)和组胺受体3(histamine receptor H3,HRH3)表达的影响。方法首先将24只SD大鼠按体质量大小随机分为空白组(6只)和造模组(18只),其中造模组应用3,3-亚氨基二丙腈腹腔注射建立多发性抽动模型;造模结束后,再根据刻板运动评分及自主活动总路程结果进行二次分组,将造模组的18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6只,干预6周。干预结束后各组进行刻板运动和自主活动等行为学评价,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免疫蛋白印迹法、免疫组化检测大鼠纹状体HRH1、HRH2和HRH3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1)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健脾止动汤可显著降低大鼠行为学评分(P<0.01)及自主活动总路程(P<0.05);(2)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健脾止动汤组及硫必利组纹状体HRH1、HRH2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健脾止动汤可明显下调纹状体HRH3的蛋白(免疫蛋白印迹法P<0.05,免疫组化累积光密度值P<0.01)和HRH3 mRNA表达水平(P<0.05)。结论健脾止动汤通过调控大鼠纹状体HRH3表达发挥抗抽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抽动 大鼠 健脾止 纹状体 组胺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止动汤对多发性抽动症模型鼠纹状体多巴胺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卫利 王素梅 +6 位作者 岳广欣 吴力群 郝宏文 张婷 陈自佳 刘岩 胡利军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2期38-40,共3页
目的研究健脾止动汤对多发性抽动症(TS)模型鼠纹状体多巴胺通路的影响,为健脾止动汤干预小儿TS提供神经生化学依据。方法9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成6组,即空白组、模型组、泰必利组、健脾止动汤组、六君子汤组、泻青汤组除空白组外,其余5... 目的研究健脾止动汤对多发性抽动症(TS)模型鼠纹状体多巴胺通路的影响,为健脾止动汤干预小儿TS提供神经生化学依据。方法9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成6组,即空白组、模型组、泰必利组、健脾止动汤组、六君子汤组、泻青汤组除空白组外,其余5组小鼠腹腔注射亚氨基二丙腈建立TS小鼠模型。除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外,其余4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药物。4周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测定TS模型鼠脑纹状体单胺类递质的含量。结果TS模型鼠表现出抽动症特征性的运动行为和刻板行为。小鼠脑纹状体单胺类递质含量,模型组较空白组脑多巴胺(DA)、二羟苯乙酸(DOPAC)、高香草酸(HVA) 、 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无明显变化(P> 0.05);泻青汤组较模型组DA、 DOPAC含量降低(P < 0.05),泻青汤组较泰必利组脑DA、 5-羟吲哚乙酸(5-HIAA)NE含量降低(P < 0.01或P < 0.05),泻青汤组较六君子汤组脑DA、 5-HIAA、 NE含量降低(P<0.0或P<0.05)。结论健脾止动汤的主要作用组分为泻青汤,其抗抽动作用可能与兴奋脑纹状体多巴胺间接通路、降低DA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抽动 纹状体 多巴胺通路 健脾止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滋阴潜阳、调肝熄风方治疗阴虚风动型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卢芳 张旭升 +2 位作者 顾琴 王宇玲 杨晓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9-353,共5页
目的探讨滋阴潜阳、调肝熄风方治疗阴虚风动型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患者80例,且中医辨证分型为阴虚风动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目的探讨滋阴潜阳、调肝熄风方治疗阴虚风动型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患者80例,且中医辨证分型为阴虚风动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肌苷合并维生素B6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滋阴益肺、调肝熄风方治疗,2组均以1月为1个疗程,均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采用美国儿童精神病研究院的耶鲁抽动程度综合量表(YGTSS),对治疗前后2组的YGTSS分值进行测定,依据YGTSS量表的减分率,对临床疗效评定。并对2组的细胞免疫(CD3+、CD4+、CD8+、CD4+/CD8+)及体液免疫(血清IgG、IgA、IgM)水平进行检测,随访3月统计2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显著下降(P<0.01),但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治疗后2组运动抽动、发生抽动、综合损害、总评分的YGTS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但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P<0.05);观察组复发率(5%)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P<0.05)。治疗后2组CD3^+、CD4^+、CD8^+、CD4^+/CD8^+均显著改善(P<0.01),但观察组CD3^+、CD4^+、CD8^+、CD4^+/CD8^+改善更为明显(P<0.01)。治疗后2组IgA、IgG、IgM均显著升高(P<0.01),但观察组升高更为明显(P<0.01)。结论滋阴潜阳、调肝熄风方可显著改善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的临床症状,减少患儿的发生抽动、运动抽动及综合损害,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免疫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阴潜阳 调肝熄风方 阴虚风 小儿多发性抽动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术止动汤联合调肝熄风针刺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脾虚肝旺证46例 被引量:14
5
作者 肖雅 许宇箐 +2 位作者 裴娟 薛丽萍 蒋颖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2期2483-2486,共4页
目的探讨参术止动汤联合调肝熄风针刺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脾虚肝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多发性抽动症脾虚肝旺证患儿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脱落1例,剩余46例患者口服盐酸硫必利片。治疗组脱落2例,剩余46例患者在对照... 目的探讨参术止动汤联合调肝熄风针刺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脾虚肝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多发性抽动症脾虚肝旺证患儿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脱落1例,剩余46例患者口服盐酸硫必利片。治疗组脱落2例,剩余46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参术止动汤联合调肝熄风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4周的总有效率。运用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ale global tic severity scale,YGTSS)评估患儿的病情程度。比较两组的中医症状积分。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多巴胺(dopamine,DA)、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的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4周的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3%,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运动性抽动、发声性抽动、YGTSS评分较治疗前减小,治疗组较对照组减少更明显,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GABA较治疗前增大,DA、NE较治疗前减小(P<0.05);治疗组的GABA大于对照组,DA、NE小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术止动汤联合调肝熄风针刺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脾虚肝旺证的确切,有助于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控制病情发展,可能与调节神经递质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术止 调肝熄风针刺 小儿多发性抽动 脾虚肝旺证 临床状:病情发展 神经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肝调肺止动汤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4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申斐 韩冠先 +1 位作者 张良 解兰琴 《国医论坛》 2019年第4期32-34,共3页
目的:观察平肝调肺止动汤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8月洛阳市第二中医院脑病门诊收治的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平肝调肺止动汤治疗,30d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临床疗... 目的:观察平肝调肺止动汤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8月洛阳市第二中医院脑病门诊收治的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平肝调肺止动汤治疗,30d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临床总有效率达92.5%(37/40)。结论:平肝调肺止动汤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安全性高,远期疗效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肝调肺止 小儿多发性抽动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在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中的应用
7
作者 李萍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13期59-62,共4页
小儿推拿手法轻巧,方便安全,故患儿易于接受。该文介绍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的方法,并举验案1例,证实运用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收效良好。
关键词 小儿多发性抽动 肝肾不足 阴虚风 脾虚肝亢 元神失养 痰火内蕴 心神受扰 推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多发性抽动的中医临床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凌子恒 朱先康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第6期994-996,共3页
小儿多发性抽动,病位在肝,同时与心、肺、脾、肾等脏关系密切,主要病理因素为肝风与痰浊。中医采用辨证分型、专方专药、中医外治、中西医结合及精神心理治疗等方法,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同时,在治疗时应增强心理疏导,加强心理卫生知... 小儿多发性抽动,病位在肝,同时与心、肺、脾、肾等脏关系密切,主要病理因素为肝风与痰浊。中医采用辨证分型、专方专药、中医外治、中西医结合及精神心理治疗等方法,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同时,在治疗时应增强心理疏导,加强心理卫生知识教育,正确认识儿童时期的心理活动特点,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多发性抽动/中医病机 辨证论治 肝阳化风 阴虚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止动汤对慢性束缚应激抽动障碍大鼠前额叶皮质神经元及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白雪 张宏贤 +4 位作者 周倩倩 马宁 闫文宏 张晶晶 崔霞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6期991-995,共5页
目的探讨健脾止动汤对慢性束缚应激抽动障碍大鼠大脑皮质区神经元及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8只3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2只、造模组36只。空白组予生理盐水[1 mL/(kg·d)]腹腔注射7天;模型组予IDPN[250 mg/kg,1 mL/... 目的探讨健脾止动汤对慢性束缚应激抽动障碍大鼠大脑皮质区神经元及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8只3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2只、造模组36只。空白组予生理盐水[1 mL/(kg·d)]腹腔注射7天;模型组予IDPN[250 mg/kg,1 mL/(kg·d)]腹腔注射7天,同时慢性束缚21天,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硫必利组、健脾止动汤组。空白组、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硫必利组予盐酸硫必利混悬液灌胃(1 mL药液中约含2.1 mg原药),中药组予健脾止动汤溶液灌胃(1 mL药液中约含1.6 g生药),灌胃体积1 mL/100 g,每天灌胃1次,连续4周。末次用药后,对大鼠断头取脑,留取标本。尼氏染色法观察大鼠前额叶皮质区神经元尼氏小体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前额叶皮质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和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前额叶皮质中尼氏小体的数量显著减少,IGF-1含量显著降低;与模型组相比,硫必利组IGF-1含量显著升高,健脾止动汤组尼氏小体显著增多,BDNF、IGF-1、NGF含量显著升高。结论健脾止动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提高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止 多发性抽动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治疗儿童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桢 彭忠碧 周浩 《儿科药学杂志》 2025年第1期56-59,共4页
牛磺酸,又称2-氨乙基磺酸,作为一种在人体组织中含硫最丰富的氨基酸,广泛分布于人体各器官,其中大脑和心脏中含量较高^([1])。牛磺酸作为非必需氨基酸,参与许多病理、生理过程,包括作为神经递质调节电解质平衡、抗氧化应激及维持细胞膜... 牛磺酸,又称2-氨乙基磺酸,作为一种在人体组织中含硫最丰富的氨基酸,广泛分布于人体各器官,其中大脑和心脏中含量较高^([1])。牛磺酸作为非必需氨基酸,参与许多病理、生理过程,包括作为神经递质调节电解质平衡、抗氧化应激及维持细胞膜稳定等重要功能。近年来,有临床研究显示,牛磺酸作为添加治疗对神经系统疾病—癫痫^([2])、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3])、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4])、多发性抽动症(Tourette’s syndrome,TS)等具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孤独谱系障碍 多发性抽动 神经系统疾病 抗氧化应激 电解质平衡 非必需氨基酸 牛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