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泻青丸结合清心平肝法针刺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肝亢风动证)临床效果研究
1
作者 吕小静 王海燕 +3 位作者 赵莉 崔家齐 周亚倩 崔尧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0-213,共4页
目的观察泻青丸结合清心平肝法针刺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肝亢风动证)临床效果。方法研究纳入106例多发性抽动症(肝亢风动证)儿童,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氟哌啶醇片),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观察泻青丸结合清心平肝法针刺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肝亢风动证)临床效果。方法研究纳入106例多发性抽动症(肝亢风动证)儿童,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氟哌啶醇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泻青丸及清心平肝法针刺治疗,两组数据观察:治疗前后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ale global tie severityb scale,YGTSS)评分变化、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中医证候积分变化、血清多巴胺(Dopamine,DA)以及5-羟色胺(5-Hydroxytryptophan,5-HT)、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水平变化、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 list,CBCL)及生活质量量表(Short form 36 questionnaire,SF-36)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96.23%,51/53)比对照组患儿(84.91%,45/53)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YGT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DA及5-HT、GABA水平、CBCL及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YGT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DA及5-HT、GABA水平、CBCL及SF-36评分等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患儿治疗后YGT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DA及5-HT、GABA水平、CBCL及SF-36评分等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率(3.77%,2/53)比对照组患儿(16.98%,9/53)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泻青丸结合清心平肝法针刺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肝亢风动证)临床效果显著,且患儿症状改善,恢复较好,患儿行为改善,生活质量提升,不良反应率降低,较为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多发性抽动 肝亢风动证 清心平肝法针刺 泻青丸 疗效 YGTSS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酮调控BDNF/NF-κB信号通路对多发性抽动症大鼠行为学和神经炎症的影响
2
作者 吴春霞 刘洋 +3 位作者 牡兰 宝高娃 苏布德格日乐 斯琴格日勒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5-790,共6页
目的研究麝香酮对多发性抽动症(Tourette syndrome,TS)大鼠行为学和神经炎症的影响,并分析相关作用机制。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TS组)、麝香酮低剂量组(L-Mus组)、麝香酮高剂量组(H-Mus组)、阳性药物组(泰必利... 目的研究麝香酮对多发性抽动症(Tourette syndrome,TS)大鼠行为学和神经炎症的影响,并分析相关作用机制。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TS组)、麝香酮低剂量组(L-Mus组)、麝香酮高剂量组(H-Mus组)、阳性药物组(泰必利组),每组12只。Control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大鼠腹腔注射3,3-亚氨基二丙腈(IDPN)建立TS大鼠模型。采用双盲法检测大鼠行为学,ELISA法检测5-羟色胺(5-HT)、多巴胺(DA)、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TS组大鼠运动行为学评分和刻板行为学评分升高,血清和纹状体中IL-6、IL-1β、TNF-α水平均升高,纹状体中5-HT、DA水平均降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表达量降低,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 p65(p-NF-κB p65)和磷酸化NF-κB抑制蛋白α(p-IκBα)蛋白表达量均增加(均P<0.05);与TS组比较,L-Mus组、H-Mus组和泰必利组大鼠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且H-Mus组和泰必利组大鼠各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L-Mus组(均P<0.05)。结论麝香酮能够改善TS大鼠行为学和神经炎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BDNF/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酮 多发性抽动 神经炎症 纹状体 BDNF/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止动汤对多发性抽动症模型大鼠组胺及组胺脱羧酶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于文静 王素梅 +5 位作者 史晓伟 白雪 张雯 王倩 赵颖 崔霞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265-2270,共6页
目的:探讨健脾止动汤对多发性抽动症(TS)模型大鼠纹状体及血清组胺(HA)、组胺脱羧酶(HDC)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6只。除空白组外,其他组均给予250 mg/kg IDPN腹腔注射... 目的:探讨健脾止动汤对多发性抽动症(TS)模型大鼠纹状体及血清组胺(HA)、组胺脱羧酶(HDC)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6只。除空白组外,其他组均给予250 mg/kg IDPN腹腔注射7 d构建TS模型。空白组、模型组用15 mL/kg生理盐水灌胃,中药组用16 g/kg健脾止动汤灌胃,西药组给予21 mg/kg盐酸硫必利灌胃,1次/d,连续干预6周。对比各组大鼠体质量、行为学变化。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纹状体及血清HA,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大鼠纹状体HDC mRNA表达,用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纹状体HDC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健脾止动汤组、西药组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周,与模型组比较,健脾止动汤组、西药组体质量均低(P<0.05)。模型组、健脾止动汤组、西药组行为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周,与模型组比较,健脾止动汤组、西药组行为学评分均低(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HA水平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健脾止动汤组大鼠血清HA水平高(P<0.05),西药组血清HA水平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纹状体HA水平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健脾止动汤组及西药组大鼠纹状体HA水平高(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纹状体HDC mRNA表达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健脾止动汤组及西药组大鼠纹状体HDC mRNA表达量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纹状体HDC蛋白表达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健脾止动汤组纹状体HDC蛋白表达高(P<0.05),西药组纹状体HDC蛋白表达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纹状体组胺脱羧酶IOD值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健脾止动汤组纹状体HDC IOD值高(P<0.05),西药组HDC IOD值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止动汤可提高TS大鼠血清、纹状体HA水平及纹状体HDC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止动汤 抑木扶土 大鼠 多发性抽动 血清 纹状体 组胺脱羧酶 组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肝健脾化痰法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285例 被引量:34
4
作者 王素梅 吴力群 +3 位作者 崔霞 刘奕 薛晓娜 吴琼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431-1432,共2页
关键词 多发性抽动 儿童 平肝健脾化痰法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抽动症患者脑SPECT与CT/MR及EEG比较性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梁九根 吕斌 +5 位作者 毕伟 吴北燕 蒋宁一 卢献平 刘幸光 陈少雄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72-173,共2页
目的探讨脑SPECT、CT/MR、EEG对多发性抽动症(TS)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35例TS患者进行99m锝-双半胱乙酯(9mTc-ECD)脑SPECT显像,并于2周内行CT/MR和EEG检查。结果脑SPECT对T... 目的探讨脑SPECT、CT/MR、EEG对多发性抽动症(TS)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35例TS患者进行99m锝-双半胱乙酯(9mTc-ECD)脑SPECT显像,并于2周内行CT/MR和EEG检查。结果脑SPECT对TS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14%、100%、8367%;EEG检查的阳性率486%,明显低于SPECT(P<005);CT仅发现1例侧脑室轻度增大。结论SPECT脑显像对确定TS的病变部位优于EEG和CT/M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抽动 SPECT 对比研究 CT MR EEG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滋阴潜阳、调肝熄风方治疗阴虚风动型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卢芳 张旭升 +2 位作者 顾琴 王宇玲 杨晓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9-353,共5页
目的探讨滋阴潜阳、调肝熄风方治疗阴虚风动型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患者80例,且中医辨证分型为阴虚风动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目的探讨滋阴潜阳、调肝熄风方治疗阴虚风动型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患者80例,且中医辨证分型为阴虚风动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肌苷合并维生素B6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滋阴益肺、调肝熄风方治疗,2组均以1月为1个疗程,均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采用美国儿童精神病研究院的耶鲁抽动程度综合量表(YGTSS),对治疗前后2组的YGTSS分值进行测定,依据YGTSS量表的减分率,对临床疗效评定。并对2组的细胞免疫(CD3+、CD4+、CD8+、CD4+/CD8+)及体液免疫(血清IgG、IgA、IgM)水平进行检测,随访3月统计2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显著下降(P<0.01),但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治疗后2组运动抽动、发生抽动、综合损害、总评分的YGTS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但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P<0.05);观察组复发率(5%)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P<0.05)。治疗后2组CD3^+、CD4^+、CD8^+、CD4^+/CD8^+均显著改善(P<0.01),但观察组CD3^+、CD4^+、CD8^+、CD4^+/CD8^+改善更为明显(P<0.01)。治疗后2组IgA、IgG、IgM均显著升高(P<0.01),但观察组升高更为明显(P<0.01)。结论滋阴潜阳、调肝熄风方可显著改善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的临床症状,减少患儿的发生抽动、运动抽动及综合损害,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免疫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阴潜阳 调肝熄风方 阴虚风动型 小儿多发性抽动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安口服液为主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张骠 孔群 +4 位作者 林节 隆红艳 刘大为 司振阳 刘全胜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56-159,共4页
目的观察静安口服液为主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以泰必利作为阳性对照组,从疾病症状、中医证候、起效率、病证疗效的相关性等方面比较2组的疗效,并做出评价。结果①2组的疾病临床症状和中医症候的综... 目的观察静安口服液为主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以泰必利作为阳性对照组,从疾病症状、中医证候、起效率、病证疗效的相关性等方面比较2组的疗效,并做出评价。结果①2组的疾病临床症状和中医症候的综合疗效、愈显率、有效率、起效率均有显著差异(P<0.01)。②治疗组经治4周后病证疗效未见同步趋向性,经治12周后却显示出良的相关性。③治疗组起效较快。结论静安口服液是治疗肾虚肝旺、痰盛风动型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有效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安口服液 多发性抽动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汪受传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经验 被引量:41
8
作者 王文革 孟宪军 汪受传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81-182,共2页
汪受传认为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是由先天禀赋不足 ,后天调养失宜 ,导致肝肾阴虚 ,心脾两虚 ,阴阳失衡的病证 ,临证分别以杞菊地黄丸、归脾汤为主方加减治疗 。
关键词 汪受传 多发性抽动 治疗经验 中医药治疗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阳平衡”与多发性抽动症氨基酸类神经递质调控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雯 崔霞 +3 位作者 于文静 卫利 丁一芸 王素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5-277,共3页
阴阳平衡是中医整体观的核心内容。任何疾病的发生都可以概括为阴阳失衡,而恢复阴阳平衡是治疗疾病的总则。正常情况下,脑内兴奋性与抑制性氨基酸类递质处于动态的"阴阳平衡",而多发性抽动症患儿因感受外邪或机体内环境的改变... 阴阳平衡是中医整体观的核心内容。任何疾病的发生都可以概括为阴阳失衡,而恢复阴阳平衡是治疗疾病的总则。正常情况下,脑内兴奋性与抑制性氨基酸类递质处于动态的"阴阳平衡",而多发性抽动症患儿因感受外邪或机体内环境的改变,扰乱了正常的功能,这种平衡遭到破坏,表现为阳证或阴证,治疗宜调节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恢复动态的"阴阳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抽动 兴奋性氨基酸 抑制性氨基酸 阴阳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察耳穴贴压联合心理疗法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心肝火旺)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1
10
作者 冯璐 张琦 +5 位作者 郝乔 孙爽 门国浩 宋好 李东旭 赵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47-1648,共2页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联合心理疗法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心肝火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儿科治疗的100例儿童多发性抽动症(心肝火旺)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耳穴贴压治疗,观察组采用耳穴贴压联合心理疗法治...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联合心理疗法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心肝火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儿科治疗的100例儿童多发性抽动症(心肝火旺)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耳穴贴压治疗,观察组采用耳穴贴压联合心理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抽动症状改善情况、总体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运动性抽动评分及发声性抽动评分明显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YGTSS积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联合心理疗法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心肝火旺)效果显著,有助于抽动症状及全身症状的快速改善,患儿使用安全性高,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多发性抽动症(心肝火旺) 耳穴贴压 心理疗法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常健 李海波 +3 位作者 梁东 陈银波 鲁继荣 赵红霞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9-350,共2页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与儿童多发性抽动症(tourette s syndrome,TS)发病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微粒凝集(microparticle agglutination,MAG)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60例TS患儿和60名对照组儿童血浆MP抗体滴度和M...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与儿童多发性抽动症(tourette s syndrome,TS)发病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微粒凝集(microparticle agglutination,MAG)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60例TS患儿和60名对照组儿童血浆MP抗体滴度和MP特异性抗体IgA、IgM、IgG的阳性率,观察MP感染与TS发病的相关性。结果TS组患儿的MP抗体滴度和特异性抗体IgA阳性率明显较对照组高,分别是18∶0和21∶2,差异性显著(P<0·01);而MP特异性抗体IgM和IgG阳性率在研究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分别为15∶11和43∶48;此外,TS患儿中MAG法MP抗体滴度阳性组与阴性组间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度评分的比较,差异性不显著(P>0·05)。结论MP感染可能在TS的发病中起到一定的作用,而且或许涉及自身免疫反应,但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多发性抽动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灸对多发性抽动症儿童发声性抽动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莫珊 邓丽莎 +1 位作者 李伟元 滕绘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7期1559-1560,共2页
目的:观察天灸对多发性抽动症儿童发声性抽动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20例多发性抽动症儿童以天灸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结果:天灸治疗后,患儿的发声性抽动的症状评分、症状总分在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均明显低于... 目的:观察天灸对多发性抽动症儿童发声性抽动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20例多发性抽动症儿童以天灸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结果:天灸治疗后,患儿的发声性抽动的症状评分、症状总分在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比较均有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运动性抽动的症状评分在治疗后1个月有明显下降(P<0.01),在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灸对多发性抽动症儿童的发声性抽动有确切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灸 多发性抽动 发声性抽动 运动性抽动 症状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止动汤对多发性抽动症模型大鼠细胞因子表达变化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道涵 王素梅 +3 位作者 赵荣华 付宗燕 卫利 丁杰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22期3316-3320,共5页
目的:研究健脾止动汤对多发性抽动症(TS)模型大鼠外周血、结肠、皮质、纹状体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亚氨基二丙腈(IDPN)腹腔注射法建立TS动物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泰必利组、健脾止动汤组。模型组和空... 目的:研究健脾止动汤对多发性抽动症(TS)模型大鼠外周血、结肠、皮质、纹状体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亚氨基二丙腈(IDPN)腹腔注射法建立TS动物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泰必利组、健脾止动汤组。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给予0.9%生理盐水灌胃,其余2组分别给予等体积的泰必利混悬液和健脾止动汤颗粒溶液,连续给药6周。给药结束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分别检测大鼠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结肠、皮质、纹状体IFN-γ与TNF-α表达水平。结果:1)健脾止动汤组IL-1、IL-2、IL-6、IFN-γ、TNF-α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和泰必利组(P<0.05);2)健脾止动汤组IFN-γ、TNF-α表达较模型组(P<0.05)和泰必利组(P<0.05)显著下降;3)健脾止动汤组IFN-γ、TNF-α表达较模型组(P<0.05)和泰必利组(P<0.05)显著下降,泰必利组IFN-γ、TNF-α表达较模型组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IDPN诱导TS模型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健脾止动汤可抑制外周和中枢组织多种炎症介质释放,其抑炎作用可能对控制TS发作具有一定辅助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止动汤 多发性抽动 亚氨基二丙腈 外周血 结肠 纹状体 皮质 白细胞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郁脾虚证多发性抽动症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晓芳 薛小娜 +4 位作者 王素梅 张雯 卫利 王道涵 尹英敏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2期3091-3094,共4页
目的:建立肝郁脾虚证多发性抽动症大鼠动物模型,初步了解该模型的一般特征。方法:亚氨基二丙腈(IDPN)腹腔注射诱导法后,用饮食失节、慢性束缚以及过度疲劳法建立多发性抽动症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通过自主活动计数、刻板运动评分、体重... 目的:建立肝郁脾虚证多发性抽动症大鼠动物模型,初步了解该模型的一般特征。方法:亚氨基二丙腈(IDPN)腹腔注射诱导法后,用饮食失节、慢性束缚以及过度疲劳法建立多发性抽动症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通过自主活动计数、刻板运动评分、体重、食量、胸腺及脾脏指数、胃泌素、D-木糖等指标对肝郁脾虚证多发性抽动症大鼠进行评价。结果:模型组、肝郁脾虚组大鼠造模后在相同的时间内活动路程及平均速度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加。肝郁脾虚组大鼠的进食量减少,胸腺与脾脏指数,胃泌素及D-木糖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本模型有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动作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的症状,同时具有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中医证型中的肝郁脾虚证中情志抑郁,神疲气短,少气懒言,食少便溏等相似症状。动物模型的表面效度方面具有较大的相似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止动汤 多发性抽动 肝郁脾虚证 胃泌素 D-木糖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素梅从肝脾论治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经验 被引量:46
15
作者 郑宏 王素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284-2285,共2页
多发性抽动症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中医辨治本病效果良好。王素梅教授根据万全"脾常不足""肝常有余"等理论,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治疗小儿抽动症多从肝脾论治,以抑木扶土、平肝息风为治疗大法,... 多发性抽动症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中医辨治本病效果良好。王素梅教授根据万全"脾常不足""肝常有余"等理论,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治疗小儿抽动症多从肝脾论治,以抑木扶土、平肝息风为治疗大法,贯穿治疗始终,临证效如桴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抽动 肝脾 抑木扶土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弼臣辨治多发性抽动症思路浅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陈自佳 吴琼 王素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16,共3页
刘弼臣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儿科专家,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品德被誉为"京城小儿王"。刘弼臣教授在其近70年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和独到的治疗方法。不泥常道,独辟蹊径,匠心独运,对于一些疑难杂... 刘弼臣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儿科专家,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品德被誉为"京城小儿王"。刘弼臣教授在其近70年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和独到的治疗方法。不泥常道,独辟蹊径,匠心独运,对于一些疑难杂症从常人意想不到之处入手,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每多巧发而奇中,收到了较好的疗效。就其对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的诊疗经过进行分析介绍,以此体现其学术思想和用药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弼臣教授 多发性抽动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素梅治疗多发性抽动症方药配伍的复杂网络法分析初探 被引量:10
17
作者 郝宏文 张润顺 +2 位作者 周雪忠 王素梅 王倩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97-1301,共5页
目的: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分析王素梅教授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的核心方药。方法:选取王素梅教授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病例102份病历共757诊次,将全部病例录入结构化临床诊疗信息采集系统,转化为可分析的数据,利用复杂网络分析算法和复杂网络... 目的: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分析王素梅教授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的核心方药。方法:选取王素梅教授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病例102份病历共757诊次,将全部病例录入结构化临床诊疗信息采集系统,转化为可分析的数据,利用复杂网络分析算法和复杂网络分析系统进行中药配伍规律研究。结果:王素梅教授治疗本病的核心方药组,一组为防风、地龙、木瓜、葛根、伸筋草、菊花、谷精草、陈皮、胆南星、半夏等熄风通络、平肝化痰药物,另一组由茯苓、白术、山药组成,具有益气健脾的作用。结论:本法可揭示名老中医的核心经验方药,从而进一步分析专家对本病病机的认识及辨证思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理总结名老中医经验更具有客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素梅 多发性抽动 核心方药 复杂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志组方对多发性抽动症复合恐惧行为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金枝 阎兆君 +3 位作者 李亚群 赵兴友 吴金勇 袭雷鸣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1-76,82,共7页
目的探究强志组方治疗多发性抽动症(TS)复合恐惧行为的作用机制。方法腹腔注射亚氨基二丙腈(IDPN)建立TS大鼠模型后,进一步声电刺激建立TS复合恐惧大鼠模型,给予不同药物灌胃治疗后,采用旷场试验、行为学检测大鼠行为变化,高效液相法(HP... 目的探究强志组方治疗多发性抽动症(TS)复合恐惧行为的作用机制。方法腹腔注射亚氨基二丙腈(IDPN)建立TS大鼠模型后,进一步声电刺激建立TS复合恐惧大鼠模型,给予不同药物灌胃治疗后,采用旷场试验、行为学检测大鼠行为变化,高效液相法(HPLC)检测脑组织中多巴胺(DA)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酪氨酸羟化酶(TH)的含量,RT-PCR检测TH m 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刻板行为、运动行为增加,冻结时间延长,脑组织中DA、TH、TH m RNA含量无明显变化;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强志组方组刻板行为、运动行为减少,冻结时间缩短,脑组织中DA、TH、TH m RNA含量减少。结论强志组方可改善模型大鼠抽动复合恐惧行为,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TH m RNA表达,降低TH含量,减少DA合成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志组方 多发性抽动 恐惧行为 多巴胺 酪氨酸羟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吡酯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效果初探 被引量:15
19
作者 蔡晓华 谢城 +1 位作者 吴铭瑜 彭文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702-1704,共3页
目的:研究长期应用托吡酯治疗儿童抽动症的临床疗效以及氟哌啶醇治疗无效后的替代疗效。方法 :选择多发性抽动症77例,随机分为托吡酯组38例,氟哌啶醇组39例。用增量法给药,托吡酯组起始剂量0.5 mg/(kg·d),每周增加0.5 mg/(kg·... 目的:研究长期应用托吡酯治疗儿童抽动症的临床疗效以及氟哌啶醇治疗无效后的替代疗效。方法 :选择多发性抽动症77例,随机分为托吡酯组38例,氟哌啶醇组39例。用增量法给药,托吡酯组起始剂量0.5 mg/(kg·d),每周增加0.5 mg/(kg·d),最大剂量为6 mg/(kg·d);氟哌啶醇组起始剂量0.5 mg/(kg·d),每周增加0.25 mg/d,最大剂量为2 mg/d。氟哌啶醇无效病例改用托吡酯同托吡酯组。治疗前和治疗后应用耶鲁抽动症严重程度评分量表评分,副反应用耶鲁副反应严重程度评分量表评分,于治疗第2、4、8、12及24、48周对两组的疗效和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经过12周治疗后,托吡酯组有效率为86.84%,副反应发生率为36.84%;氟哌啶醇组有效率为64.10%,副反应发生率为61.54%,两组有效率及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托吡酯组48周总有效率为89.47%,总控制率42.11%;氟哌啶醇无效病例改用托吡酯后,12周替代治疗有效率达75.00%.替代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长期使用托吡酯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疗效肯定,副反应轻,对氟哌啶醇治疗无效者使用托吡酯替代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吡酯 小儿多发性抽动 远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抽动的记忆功能和记忆模式缺陷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刘智胜 杨立志 +1 位作者 王芳琳 唐菊莲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61-361,共1页
关键词 多发性抽动 记忆功能 记忆模式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