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51篇文章
< 1 2 1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癌毒理论的多发性骨髓瘤病机本质探源及方药体系构建
1
作者 倪海雯 凌冰莹 +4 位作者 薄毅文 冯小苏 孔祥图 孙善亮 杨烨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37,共8页
以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癌毒理论为指导,吸纳仝小林院士态靶学说思想,总结多发性骨髓瘤的病机为正气亏虚,蚀骨伤髓,癌毒蓄积,痰瘀互结,正邪交争,动态演变;提出将补虚扶正、抗癌解毒、化痰祛瘀的思路贯穿治疗全程的多发性骨髓瘤的抗癌解毒... 以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癌毒理论为指导,吸纳仝小林院士态靶学说思想,总结多发性骨髓瘤的病机为正气亏虚,蚀骨伤髓,癌毒蓄积,痰瘀互结,正邪交争,动态演变;提出将补虚扶正、抗癌解毒、化痰祛瘀的思路贯穿治疗全程的多发性骨髓瘤的抗癌解毒全周期防治策略。并从蛋白质过载、肿瘤微环境等多环节阐释多发性骨髓瘤“正虚癌毒”病机理论的科学内涵,构建以宣痹消瘤方为核心的方药体系,为多发性骨髓瘤中西结合临床诊疗方案和全周期防控模式提供新的思路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癌毒理论 病机本质 方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miR-424水平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硼替佐米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
2
作者 张振江 李志春 李晓宁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3期471-474,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微小RNA-424(miR-424)水平与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硼替佐米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纳入濮阳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初治MM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4个周期的含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的化疗方案,于化疗... 目的 探讨血清微小RNA-424(miR-424)水平与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硼替佐米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纳入濮阳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初治MM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4个周期的含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的化疗方案,于化疗结束后评定化疗敏感性,并分为化疗敏感组和化疗不敏感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及血清miR-424水平和其他实验室指标。通过点二列相关性和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血清miR-424水平与MM患者硼替佐米化疗敏感性的关系。结果 入组的102例MM患者中,化疗敏感81例(79.41%),化疗不敏感21例(20.59%)。化疗不敏感组总蛋白(TP)、白蛋白(ALB)水平小于化疗敏感组,血清miR-424水平高于化疗敏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424与MM患者硼替佐米化疗敏感性呈负相关(r=0.304,P=0.002)。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424会对硼替佐米化疗敏感性产生影响(P<0.05)。结论 血清miR-424与MM患者硼替佐米化疗敏感性有关,其值越高,化疗不敏感发生可能性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微小RNA-424 硼替佐米 化疗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痹消瘤方联合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观察
3
作者 冯小苏 杨雯豪 +4 位作者 王启慧 于慧 孔祥图 杨烨 倪海雯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5-20,共6页
目的观察宣痹消瘤方联合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肾虚血瘀型M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接受硼替佐米治疗的基础方案,观察组加用宣痹消瘤方,21 d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 目的观察宣痹消瘤方联合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肾虚血瘀型M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接受硼替佐米治疗的基础方案,观察组加用宣痹消瘤方,21 d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core 30,EORTC QLQ-C30)评分、生活质量问卷多发性骨髓瘤模块(Quality of life multiple myeloma questionnaire,QLQ-MY20)评分以及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中的瘀、痰、虚、睡眠、饮食维度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观察组热维度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中瘀、虚、睡眠、饮食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ORTC QLQ-C30量表中疲乏、疼痛、呼吸困难、睡眠障碍、经济压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整体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躯体功能、整体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疲乏、食欲减退、便秘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QLQ-MY20量表中疾病症状、治疗不良反应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身体意象、未来期望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治疗不良反应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宣痹消瘤方联合硼替佐米治疗MM,可显著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痹消瘤方 多发性骨髓瘤 肾虚血瘀证 硼替佐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多发性硬化康复治疗的可视化分析
4
作者 李欣恬 乙春梅 +3 位作者 许梦欣 刘姝含 张洪侠 赵美丹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3期117-124,共8页
目的分析多发性硬化康复相关研究的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关于多发性硬化康复的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3月。利用CiteSpace 6.1.R6软件对发文... 目的分析多发性硬化康复相关研究的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关于多发性硬化康复的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3月。利用CiteSpace 6.1.R6软件对发文量,作者,国家,机构,关键词共现、聚类和突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105篇,英文文献2240篇,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中文文献未发现具有显著中心性的作者,机构间合作相对有限;英文文献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Motl RW(119篇)。发文量最高的国家是美国(646篇),中心性为0.31。中文文献的研究机构构建的网络结构较为稀疏,未见具有显著中心性的机构;英文文献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伊利诺伊大学(108篇)。中文文献的热点关键词是“吞咽障碍”“缓解期”“神经康复”,发现7个关键词聚类,突现强度最高的关键词为“护理”;英文文献的热点关键词是“quality of life”“people”“disability”,发现7个关键词聚类,突现强度最高的关键词为“disability”。结论近年来,多发性硬化的康复逐渐受到关注。然而,尽管国内在该领域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与国际发展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更多多发性硬化相关的研究应该被开展,以期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康复 可视化分析 研究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中医药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用药规律
5
作者 王炯博 廖柳 王慧萍 《中国民间疗法》 2025年第4期56-59,共4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组方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gFang)、维普中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筛选中医药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相关文献并建立...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组方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gFang)、维普中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筛选中医药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相关文献并建立数据库。借助R语言与Excel软件进行频次统计、相关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等,以挖掘核心药物组合。结果:共提取中医药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方剂139首。使用频次较高的4味中药依次是钩藤、白芍、甘草、茯苓;关联规则分析得到以天麻、钩藤、白芍、茯苓、甘草为基础的核心组合;相关系数较高的前5组药对可归属为平肝息风药、理气化痰药两类。聚类分析得到两类组方,分别为钩藤饮(《幼科心法》)、二陈汤、小柴胡汤的合方加减及以豁痰息风、通络止动为主要治法的组方。结论:中医药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以天麻、钩藤、白芍、茯苓、甘草为核心组方,以平肝健脾养血为主要治法,根据病证特点佐以活血药、化痰药、理气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 中医药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有鹏教授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经验总结
6
作者 张哲媛 王佳琦 +1 位作者 刘璐佳 王有鹏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2期140-143,共4页
本文总结王有鹏教授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经验。王教授认为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属于中医“肝风”范畴,病位主要在肝,与肺、脾、心、肾相关。在当今大环境下,湿热是该病的重要病理因素,核心病机为湿热郁扰,引动肝风。根据该病机特点,将分... 本文总结王有鹏教授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经验。王教授认为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属于中医“肝风”范畴,病位主要在肝,与肺、脾、心、肾相关。在当今大环境下,湿热是该病的重要病理因素,核心病机为湿热郁扰,引动肝风。根据该病机特点,将分消走泄法用于多发性抽动症的治疗,以温胆汤为基础方,根据临床表现的侧重,在合方思想指导下创制菖郁温胆汤、天钩温胆汤、玄贝温胆汤、柴桂温胆汤等系列温胆汤合方。同时注重未病先防、医患共治,强调医家精治、病家细防,临床效果显著。文后附验案1则,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抽动症 湿热 分消走泄法 合方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微电流刺激联合氟哌啶醇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7
作者 韩露 李倩倩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144-146,共3页
目的 分析CES联合氟哌啶醇治疗TD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门诊收治TD患儿82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氟哌啶醇治疗)40例、观察组(CES联合氟哌啶醇治疗)42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抽动症状以及安全性。结... 目的 分析CES联合氟哌啶醇治疗TD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门诊收治TD患儿82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氟哌啶醇治疗)40例、观察组(CES联合氟哌啶醇治疗)42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抽动症状以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YGT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统计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经CES联合氟哌啶醇治疗TD患儿中有效改善患儿抽动症状,可提升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 氟哌啶醇 多发性抽动障碍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β_(2)-MG、免疫球蛋白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8
作者 陈万松 付明威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2期51-54,共4页
目的探究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G)、免疫球蛋白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抽取初诊初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70例为观察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设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检测血清β_(2)-MG... 目的探究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G)、免疫球蛋白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抽取初诊初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70例为观察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设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检测血清β_(2)-MG、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比较两组受检者入院后初始血清β_(2)-MG、IgA、IgG水平;比较观察组不同DS分期患者与对照组的血清β_(2)-MG、IgA、IgG水平;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β_(2)-MG、IgA、IgG水平;分析血清β_(2)-MG、IgA、IgG水平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入院后初始血清β_(2)-MG为(7.04±1.61)mg/L、IgA为(11.13±1.52)g/L、IgG为(5.33±1.28)g/L,对照组入院后初始血清β_(2)-MG为(1.35±0.36)mg/L、IgA为(3.08±0.76)g/L、IgG为(12.54±3.16)g/L。观察组入院后初始血清β_(2)-MG、Ig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g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Ⅰ、Ⅱ、Ⅲ期患者的血清β_(2)-MG、IgA水平高于对照组,Ig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Ⅰ、Ⅱ、Ⅲ期患者的血清β_(2)-MG、IgA水平呈逐渐递增的趋势,IgG水平呈逐渐递减的趋势。治疗8个疗程后,观察组血清β_(2)-MG(1.43±0.38)mg/L、IgA(4.76±0.35)g/L较治疗前显著降低,IgG(10.64±2.83)g/L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采用ECOG评分判定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预后,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ECOG评分与血清β_(2)-MG、IgA水平呈正相关(r=8.021、9.221,P<0.05),与IgG水平呈负相关(r=8.887,P<0.0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血清β_(2)-MG、IgG、IgA水平变化可以作为判断病情的重要指标,还可用于衡量治疗效果及预后,临床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血清Β2-微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G 免疫球蛋白A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在多发性骨髓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9
作者 赵凤美 孙蕾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4期108-110,共3页
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在多发性骨髓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4年7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化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 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在多发性骨髓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4年7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化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遵医行为、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在多发性骨髓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遵医行为、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化疗 延续性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测—培训—计划干预模式在急诊多发性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
10
作者 陈文 魏晶晶 邓丹妮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5年第1期58-63,共6页
目的探讨监测—培训—计划干预模式在急诊多发性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8月湖北地区某三甲综合医院急诊科收治的92例多发性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 目的探讨监测—培训—计划干预模式在急诊多发性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8月湖北地区某三甲综合医院急诊科收治的92例多发性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对照组接受常规性急诊救治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监测—培训—计划干预模式,干预时长为3个月。对两组患者的救治效果、救治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救治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和创伤严重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01),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救治成功率、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监测—培训—计划干预模式可降低患者救治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预后,提升患者救治成功率及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培训—计划干预模式 急诊多发性创伤 救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羟基维生素D与多发性骨髓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罗静 蓝梅 +2 位作者 黄玉葵 周瑞莲 韦丽华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8期112-115,共4页
维生素D(VD)是人体必需的脂溶性类固醇激素,在血液循环中存在的主要形式为25-羟基维生素D,VD与多发性骨髓瘤(MM)的关系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总结MM患者VD缺乏情况、VD对MM疾病分期和进展的影响、V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MM的发病风险的相关性... 维生素D(VD)是人体必需的脂溶性类固醇激素,在血液循环中存在的主要形式为25-羟基维生素D,VD与多发性骨髓瘤(MM)的关系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总结MM患者VD缺乏情况、VD对MM疾病分期和进展的影响、V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MM的发病风险的相关性、VD缺乏与MM骨病和周围神经病变以及VD协同抗MM药物治疗并降低MM细胞耐药性等问题,以期为MM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维生素D 25-羟基维生素D 多发性骨髓瘤骨病 骨髓瘤周围神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自定义高危群体中M蛋白定量筛查多发性骨髓瘤及相关预后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蒋志勇 俞方泉 +2 位作者 罗信国 章勇 叶宝东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2期251-253,共3页
目的探讨M蛋白定量检测在符合自定义高危群体中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及预后分层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本院所筛查出的200例符合自定义多发性骨髓瘤高危群体进行血清蛋白电泳M蛋白检测及血清游离轻链定量测定,记录... 目的探讨M蛋白定量检测在符合自定义高危群体中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及预后分层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本院所筛查出的200例符合自定义多发性骨髓瘤高危群体进行血清蛋白电泳M蛋白检测及血清游离轻链定量测定,记录入组患者血清蛋白电泳结果、血清游离轻链定量及κ/λ比值;阳性患者进一步完善检测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确诊患者再进一步行Fish检测评估预后危险分层,记录相关检测结果。结果200例高危群体中血清游离轻链比值异常共检出58例,血清蛋白电泳阳性检出39例,进一步确诊多发性骨髓瘤共34例;确诊患者血清游离轻链比值异常为34例,而血清蛋白电泳M蛋白阳性为27例,7例漏诊;免疫原位杂交(Fish)检测结果提示确诊患者血清游离轻链高比值13例中(>100或<0.01)有8例存在高危遗传学改变,其他21例有3例存在高危遗传学改变。而多发性骨髓瘤高危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贫血、球蛋白异常、血肌酐升高是高危影响因素,符合本研究中自定义多发性骨髓瘤高危群体的诊断标准。结论血清游离轻链检测相较于血清蛋白电泳检测可以明显降低多发性骨髓瘤漏诊率,是高危人群检测筛查的有效手段,并且血清游离轻链高比值跟基因风险分层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其预后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血清蛋白电泳 游离轻链 高危因素 预后风险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
13
作者 谢玉娘 廖林英 韩小玉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00-102,共3页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为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将16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按治疗期间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感染组(n=80)和未感染组(n=88)。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和危险因素。结果168例多发...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为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将16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按治疗期间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感染组(n=80)和未感染组(n=88)。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和危险因素。结果16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院期间接受化疗188例次,其中医院感染患者80例,发生感染96例次,主要为呼吸道感染及消化系统感染。年龄、糖尿病、国际分期体系分期、Durie-Salmon分期、住院时间是多发性骨髓瘤化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率较高,影响因素较多,医护人员可针对影响因素进行干预,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化疗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呼吸道感染 消化系统感染 糖尿病 护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多层螺旋CT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
14
作者 黄雪莹 党佩 +2 位作者 杨瑞 田博 王晓东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 探究全身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WB-DWI)联合多层螺旋CT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3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8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检测方式将其分为WB-DWI组(n=25)、多层螺旋CT组(n=25)、联合组(n=... 目的 探究全身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WB-DWI)联合多层螺旋CT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3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8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检测方式将其分为WB-DWI组(n=25)、多层螺旋CT组(n=25)、联合组(n=30)。分析WB-DWI、多层螺旋CT单一及联合对患者累及部位的检出率,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单一及联合对多发性骨髓瘤的检出情况,通过ROC曲线分析WB-DWI、多层螺旋CT联合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价值。结果 检测结果主要与Durie-Salmon分期、国际骨髓瘤分期相关(P<0.05)。与WB-DWI、多层螺旋CT单一检测对比,联合检测患者累及部位的检出率较高(P<0.05)。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WB-DWI、多层螺旋CT联合检测高于单一检测(P<0.05)。与WB-DWI、多层螺旋CT单项诊断对比,两项联合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性均较高(P<0.05)。结论 相较于WB-DWI、多层螺旋CT单项检测,联合检测可有效提升患者病理检出情况,提高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全身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多层螺旋CT 国际肿瘤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脱氢酶/白蛋白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硼替佐米化疗耐药的影响
15
作者 田颖 王根杰 胡青竹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0期1806-1809,共4页
目的 探讨乳酸脱氢酶(LDH)/白蛋白(ALB)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硼替佐米化疗耐药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124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已接受4个周期的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化疗。依... 目的 探讨乳酸脱氢酶(LDH)/白蛋白(ALB)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硼替佐米化疗耐药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124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已接受4个周期的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化疗。依据MM疗效评价标准评定化疗耐药情况,将发生耐药患者资料纳入发生组(16例),未发生耐药患者资料纳入未发生组(108例)。比较两组性别、Durie-Salmon分期、MM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化疗前测得的LDH、ALB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并计算LDH/ALB值。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点二列相关性分析探讨LDH/ALB对MM患者硼替佐米化疗耐药的影响。结果 发生组Ⅲ期占比、LDH、LDH/ALB高于未发生组,ALB低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显示,LDH/ALB、LDH、ALB与MM患者硼替佐米化疗耐药发生有关(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LDH、ALB、LDH/ALB预测MM患者硼替佐米化疗耐药发生的曲线下面积值分别为0.791、0.780、0.849,LDH/ALB预测价值最高。结论 LDH/ALB可对MM患者硼替佐米化疗耐药产生影响,其值越高,化疗耐药发生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乳酸脱氢酶 白蛋白 硼替佐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κB信号通路与多发性骨髓瘤发病机制的相关性及靶向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温少瑾 杨焕莹 +1 位作者 孙凤歧 申小惠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7期97-102,共6页
通过对核因子kappa B信号通路进行阐述,分析其与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发病机制的关系,及对其靶向治疗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其现存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以期为MM的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NF-ΚB信号通路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复发恐惧现状及其与心理弹性、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17
作者 刘艳 王文君 张瑞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0期1761-1765,共5页
目的 调查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复发恐惧现状,并分析其与心理弹性、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90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恐惧疾病进展量表(FoP-Q-... 目的 调查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复发恐惧现状,并分析其与心理弹性、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90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恐惧疾病进展量表(FoP-Q-SF)、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估术后复发恐惧、心理弹性及社会支持情况。Pearson检验分析FoP-Q-SF评分和CD-RISC、SSRS评分的相关性,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复发恐惧的影响因素。结果 90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术后FoP-Q-SF评分为(32.72±3.34)分、CD-RISC评分为(60.74±7.58)分、SSRS评分为(41.58±4.75)分。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韧性评定量表中文简化版(FRAS-C)评分的患者术后FoP-Q-SF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FRAS-C评分<80分是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复发恐惧的影响因素(P<0.05)。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FoP-Q-SF评分与CD-RISC、SSRS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复发恐惧主要与年龄、家庭韧性、心理弹性、社会支持等有关,需采取针对性措施消除患者术后复发恐惧,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子宫肌瘤 术后复发恐惧 心理弹性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骨水泥类型在多发性骨髓瘤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椎体后凸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
18
作者 陈超 刘永刚 +3 位作者 李慧峰 田冬冬 付宇挺 左立新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9期108-110,共3页
目的 对比不同骨水泥类型下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椎体压缩性骨折(VCF)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86例MM VCF患者(2020年5月~2023年2月),随机分为2组,各43例。2组均接受PKP治疗,其中A组术中应用高黏度骨水泥,B组术... 目的 对比不同骨水泥类型下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椎体压缩性骨折(VCF)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86例MM VCF患者(2020年5月~2023年2月),随机分为2组,各43例。2组均接受PKP治疗,其中A组术中应用高黏度骨水泥,B组术中应用低黏度骨水泥。对比2组围术期指标、骨水泥渗漏、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疼痛数字评分(NRS)、影像学指标[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AVH)]、骨代谢[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骨γ-梭基谷氨酸蛋白(BGP)、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水平。结果 2组手术用时、骨水泥注入量、术中失血量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与B组骨水泥总渗漏率23.26%(10/43)相比,A组4.65%(2/43)较更低(P<0.05);术后3个月A组ODI、NRS评分与B组相比更低(P<0.05);术后3个月A组Cobb角与B组相比更低,AVH与B组相比更高(P<0.05);术后3个月A组血清β-CTX水平与B组相比更低,血清BGP、BMP-2水平与B组相比更高(P<0.05)。结论 相较于低黏度骨水泥,MM VCF患者行PKP术治疗时,应用高黏度骨水泥注入更有助于减少骨水泥渗漏,恢复伤椎AVH、Cobb角,改善椎体功能及机体骨代谢水平,维持椎体稳定性,减轻疼痛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骨代谢 椎体压缩性骨折 骨水泥渗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克莫司治疗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19
作者 郝小军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0期90-94,共5页
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对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患者病情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0例CIDP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0例。对照... 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对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患者病情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0例CIDP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一线诱导治疗联合泼尼松治疗,研究组采用一线诱导治疗联合他克莫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病情程度、不良反应情况、肝肾功能指标及临床结局。结果 两组感觉障碍、四肢乏力、四肢疼痛、腱反射异常缓解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RC)肌力测评表分级、Barthel指数(BI)评定量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神经功能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MRC肌力测评表分级、BI评定量表评分、ASIA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病情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肝肾功能指标、复发率、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他克莫司临床疗效与泼尼松相当,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 他克莫司 神经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临床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那度胺分别联合达雷妥尤单抗、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骨病对比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成雪 訾建杰 +3 位作者 舒郁 郑倩 张成侠 鲁璐清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79-82,共4页
目的比较来那度胺、地塞米松分别联合达雷妥尤单抗、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的疗效。方法98例多发性骨髓瘤骨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观察组患者用来那度胺达雷妥尤单抗联合来那度胺、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患... 目的比较来那度胺、地塞米松分别联合达雷妥尤单抗、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的疗效。方法98例多发性骨髓瘤骨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观察组患者用来那度胺达雷妥尤单抗联合来那度胺、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硼替佐米联合来那度胺、地塞米松治疗。治疗后评估两组疗效,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总体生存期(OS)及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严格意义的完全缓解及治疗总有效率高,疾病进展比例低(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PFS及OS高(P均<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相比,P>0.05。结论与硼替佐米相比,达雷妥尤单抗联合来那度胺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的效果较好,治疗后患者生存期较长,且较少发生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化疗方案 达雷妥尤单抗 来那度胺 地塞米松 多发性骨髓瘤骨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