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柳泉岩性油藏低渗透储集层分类评价 被引量:12
1
作者 窦齐丰 黄述旺 王韶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7-89,共3页
在沉积微相研究及储集层参数定量研究的基础上 ,应用灰色聚类分析方法 ,对柴达木盆地红柳泉油田E13 低渗透岩性油藏的储集层进行了综合评价 ,分析了储集层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各类储集层发育的因素及其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 在沉积微相研究及储集层参数定量研究的基础上 ,应用灰色聚类分析方法 ,对柴达木盆地红柳泉油田E13 低渗透岩性油藏的储集层进行了综合评价 ,分析了储集层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各类储集层发育的因素及其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沉积相控制着各类储集层分布的总趋势 ,有利的沉积相带可以发育高质量储集层 ,但后期成岩作用的强弱对储集层质量的影响更为重要 ,有利储集相带均分布在碳酸盐含量较低、胶结作用较弱的区域 ;沉积后期成岩作用的不均一性是造成各类储集层平面不连续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图 3表 1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油藏 低渗透储集层 灰色聚类分析 多参数综合评价 分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