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索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心肌应变技术在老年男性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4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行CMR检查老年男性患者50例...目的探索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心肌应变技术在老年男性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4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行CMR检查老年男性患者50例,根据是否诊断为HCM分为HCM组24例和对照组26例。使用后处理软件CVI42获得2组左心室及左心房基本功能参数及应变参数,左心室参数包括左心室心肌质量、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等,左心房参数包括左心房最小容积、左心房最小容积指数、被动应变(passive strain,εe)、左心房的舒张早期峰值负应变率(peak early negative strain rate,SRe)和左心房舒张晚期峰值负应变率(peak late negative strain rate,SRa)等,比较2组左心室及左心房基本功能参数及应变参数。结果HCM组左心室心肌质量、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左心房最小容积、左心房最小容积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2D和3D的GLS、εe、SRe、SRa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D GLS、SRa及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HCM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87(95%CI:0.766~0.959)、0.740(95%CI:0.597~0.854)、0.929(95%CI:0.820~0.983),敏感性分别为76.92%、57.69%、84.62%,特异性分别为70.83%、83.33%、91.67%,logistic回归模型的AUC、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2D GLS和SRa。结论CMR心肌应变技术对于老年男性HCM患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展开更多
目的 本研究旨在基于术前多参数MRI的深度迁移学习(deep transfer learning,DTL)特征建立模型,以预测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患者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ympho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状态。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目的 本研究旨在基于术前多参数MRI的深度迁移学习(deep transfer learning,DTL)特征建立模型,以预测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患者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ympho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状态。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2月至2023年7月本院187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EC患者的临床信息及术前MRI图像。并按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131例)和测试集(56例)。在轴位T2加权成像、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及对比增强T1加权图像上手动勾画病灶感兴趣区。采用ResNet50、ResNet101及DenseNet121网络建立12种DTL模型,接着,采用平均值、最大值及最小值三种决策级融合方法建立融合模型,并从中选取最佳模型作为最终的DTL模型。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临床特征后建立临床模型,并使用logistic回归联合DTL和临床特征建立DTL-临床联合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模型诊断EC患者LVSI的效能,通过DeLong检验比较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校准曲线分析模型的拟合优度,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探讨模型的临床适用性。结果 测试集中,基于ADC图像建立的ResNet101模型在诊断EC患者LVSI时表现出最高的AUC值,为0.850 [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736~0.963]。。采用平均值融合方法建立的融合模型,在测试集中AUC值最高,达到了0.932(95%CI:0.868~0.996),为最佳DTL模型。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是EC患者LVSI的独立危险因素。DTL-临床联合模型在测试集中AUC为0.934(95%CI:0.871~0.997),诊断效能优于临床模型[AUC为0.554 (95%CI:0.436~0.671),P<0.001],与DTL模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9)。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联合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均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P=0.814及0.402),DCA显示临床净获益更大。结论 基于术前多参数MRI建立的DTL模型,以及将DTL特征与临床特征相结合建立的联合模型,能有效预测EC患者LVSI状态,诊断效能优于临床模型。DTL在小样本EC的MRI数据中表现优异,为LVSI术前预测提供重要临床辅助工具。展开更多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因对其进行准确的分类及分期较为困难,使膀胱癌患者的诊治面临着诸多问题。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2018年,基于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r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pMRI...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因对其进行准确的分类及分期较为困难,使膀胱癌患者的诊治面临着诸多问题。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2018年,基于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r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pMRI)技术所提出的膀胱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Vesical Imaging-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VI-RADS)得到了日本腹部放射学会、欧洲泌尿外科协会及欧洲泌尿外科影像学会的共同认可。VI-RADS评分可对膀胱癌进行较为准确的分类,为临床医生对膀胱癌患者的治疗提供指导。本文就VI-RADS在膀胱癌中的诊断效能、VI-RADS参数及诊断膀胱癌时最佳临界值的选择、VI-RADS与影像组学的联合等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并对肿瘤大小和肿瘤所在部位对VI-RADS的影响等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旨在为该领域研究提供参考。展开更多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与年龄相关的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发病率不断升高。CSVD通常导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甚至痴呆,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但目前CSVD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且...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与年龄相关的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发病率不断升高。CSVD通常导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甚至痴呆,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但目前CSVD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且缺乏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手段。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多参数MRI和机器学习在CSVD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辅助诊断和发病机制探索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近年来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阐明CSVD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机制及其早期诊断提供全面、客观的影像学依据。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索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心肌应变技术在老年男性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4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行CMR检查老年男性患者50例,根据是否诊断为HCM分为HCM组24例和对照组26例。使用后处理软件CVI42获得2组左心室及左心房基本功能参数及应变参数,左心室参数包括左心室心肌质量、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等,左心房参数包括左心房最小容积、左心房最小容积指数、被动应变(passive strain,εe)、左心房的舒张早期峰值负应变率(peak early negative strain rate,SRe)和左心房舒张晚期峰值负应变率(peak late negative strain rate,SRa)等,比较2组左心室及左心房基本功能参数及应变参数。结果HCM组左心室心肌质量、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左心房最小容积、左心房最小容积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2D和3D的GLS、εe、SRe、SRa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D GLS、SRa及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HCM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87(95%CI:0.766~0.959)、0.740(95%CI:0.597~0.854)、0.929(95%CI:0.820~0.983),敏感性分别为76.92%、57.69%、84.62%,特异性分别为70.83%、83.33%、91.67%,logistic回归模型的AUC、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2D GLS和SRa。结论CMR心肌应变技术对于老年男性HCM患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文摘目的 本研究旨在基于术前多参数MRI的深度迁移学习(deep transfer learning,DTL)特征建立模型,以预测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患者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ympho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状态。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2月至2023年7月本院187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EC患者的临床信息及术前MRI图像。并按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131例)和测试集(56例)。在轴位T2加权成像、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及对比增强T1加权图像上手动勾画病灶感兴趣区。采用ResNet50、ResNet101及DenseNet121网络建立12种DTL模型,接着,采用平均值、最大值及最小值三种决策级融合方法建立融合模型,并从中选取最佳模型作为最终的DTL模型。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临床特征后建立临床模型,并使用logistic回归联合DTL和临床特征建立DTL-临床联合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模型诊断EC患者LVSI的效能,通过DeLong检验比较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校准曲线分析模型的拟合优度,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探讨模型的临床适用性。结果 测试集中,基于ADC图像建立的ResNet101模型在诊断EC患者LVSI时表现出最高的AUC值,为0.850 [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736~0.963]。。采用平均值融合方法建立的融合模型,在测试集中AUC值最高,达到了0.932(95%CI:0.868~0.996),为最佳DTL模型。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是EC患者LVSI的独立危险因素。DTL-临床联合模型在测试集中AUC为0.934(95%CI:0.871~0.997),诊断效能优于临床模型[AUC为0.554 (95%CI:0.436~0.671),P<0.001],与DTL模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9)。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联合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均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P=0.814及0.402),DCA显示临床净获益更大。结论 基于术前多参数MRI建立的DTL模型,以及将DTL特征与临床特征相结合建立的联合模型,能有效预测EC患者LVSI状态,诊断效能优于临床模型。DTL在小样本EC的MRI数据中表现优异,为LVSI术前预测提供重要临床辅助工具。
文摘目的:分析与前列腺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pelvic lymph node metastasis,PLNM)相关的临床特征,构建PLNM的术前预测模型,以减少不必要的扩大盆腔淋巴结清扫(extended pelvic lymph node dissection,ePLND)。方法: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回顾性收集2014—2024年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前列腺癌根治术和ePLND的344例患者,其中77例(22.4%)患者淋巴结阳性。收集患者的临床特征、MRI报告和组织病理结果,将数据随机分为训练集(241例,70%)和验证集(103例,30%),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PLNM的术前预测模型。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tPSA)(P=0.021)、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ree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fPSA)(P=0.002)、fPSA/tPSA(P=0.011)、穿刺阳性针数百分比(P<0.001)、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rostate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PI-RADS)评分(P=0.004)、穿刺病理Gleason评分≥8(P=0.005)、临床T分期(P<0.001)和MRI显示的淋巴结受累(MRI-indicated lymph node involvement,MRI-LNI)(P<0.001)是预测PLNM的显著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穿刺阳性针数百分比(OR=91.24,95%CI:13.34~968.68)、PI-RADS评分(OR=7.64,95%CI:1.78~138.06)和MRI-LNI(OR=4.67,95%CI:1.74~13.24)是预测PLNM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此构建列线图,多因素模型的预测效果[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0.883]显著优于单一指标[阳性针数百分比(AUC=0.806)、PI-RADS评分(AUC=0.679)和MRI-LNI(AUC=0.768)]。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表明,多因素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度和显著的净收益,在6%的截断值下只漏检了约5.2%的PLNM(4/77),而减少了约53%的ePLND(139/267),显示出较好的预测效果。结论:穿刺阳性针数百分比、PI-RADS评分和MRI-LNI是PLNM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多因素模型可显著提高预测效果,为指导临床ePLND策略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文摘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因对其进行准确的分类及分期较为困难,使膀胱癌患者的诊治面临着诸多问题。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2018年,基于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r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pMRI)技术所提出的膀胱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Vesical Imaging-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VI-RADS)得到了日本腹部放射学会、欧洲泌尿外科协会及欧洲泌尿外科影像学会的共同认可。VI-RADS评分可对膀胱癌进行较为准确的分类,为临床医生对膀胱癌患者的治疗提供指导。本文就VI-RADS在膀胱癌中的诊断效能、VI-RADS参数及诊断膀胱癌时最佳临界值的选择、VI-RADS与影像组学的联合等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并对肿瘤大小和肿瘤所在部位对VI-RADS的影响等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旨在为该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文摘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与年龄相关的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发病率不断升高。CSVD通常导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甚至痴呆,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但目前CSVD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且缺乏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手段。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多参数MRI和机器学习在CSVD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辅助诊断和发病机制探索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近年来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阐明CSVD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机制及其早期诊断提供全面、客观的影像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