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参数监护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广泛性焦虑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邵莉 成孝军 任璟燚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3期96-97,共2页
目的观察多参数监护无抽搐电休克(MECT)对广泛性焦虑症的治疗效果和患者对治疗的态度。方法对象为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住院的符合CCMD-3中广泛性焦虑的患者,合并应用多参数监护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24例为研究组,未合并多参数监护无... 目的观察多参数监护无抽搐电休克(MECT)对广泛性焦虑症的治疗效果和患者对治疗的态度。方法对象为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住院的符合CCMD-3中广泛性焦虑的患者,合并应用多参数监护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24例为研究组,未合并多参数监护无抽搐电休克的24例为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并作比较。结果治疗一周对多参数监护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组HAMA减分率为72.79%较4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均未见任何副作用。结论多参数监护无抽搐电休克(MECT)对广泛性焦虑治疗显效快速、安全性高,依从性好,能缩短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参数监护无抽搐休克(MECT) 广泛性焦虑 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人格特质与无抽搐电休克疗效的关系探讨
2
作者 张彦华 吕琳 高超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12-17,共6页
目的探讨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人格特质与无抽搐电休克疗效的关系。方法将139例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145例单相重度抑郁障碍患者、136名健康人群分别设为双相抑郁组、单相抑郁组、对照组。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 目的探讨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人格特质与无抽搐电休克疗效的关系。方法将139例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145例单相重度抑郁障碍患者、136名健康人群分别设为双相抑郁组、单相抑郁组、对照组。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评估三组受试者人格特质。双相抑郁组、单相抑郁组患者均采取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根据临床疗效进一步分为总有效患者与无效患者,分析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无抽搐电休克疗效的影响因素,评估人格特质对其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双相抑郁组与单相抑郁组受试者EPQ-RSC精神质、神经质分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双相抑郁组受试者神经质、内外向性分量表评分高于单相抑郁组、对照组(P<0.01),单相抑郁组受试者内外向性分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双相抑郁组中治疗无效患者EPQ-RSC精神质、神经质分量表评分高于总有效患者(P<0.01);双相抑郁组总有效患者EPQ-RSC内外向性分量表评分高于单相抑郁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PQ-RSC的精神质、神经质分量表评分高是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EPQ-RSC的精神质、神经质分量表评分联合预测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无效的曲线下面积(AUC)高于各项单独预测(P<0.05)。结论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具有高精神质、高神经质、外向性的人格特质,且高精神质、高神经质可增加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无效的风险,并对无抽搐电休克疗效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抑郁 人格特质 无抽搐休克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联合不同剂量氯化琥珀胆碱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麻醉效果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费海涛 商芬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5期41-43,共3页
目的:分析丙泊酚联合不同剂量氯化琥珀胆碱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3年8月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 目的:分析丙泊酚联合不同剂量氯化琥珀胆碱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3年8月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琥珀胆碱1.0 mg/kg,观察组给予琥珀胆碱1.4 mg/kg。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电击后即刻、电击后5 min,观察组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电击前和电击后5 min,观察组舒张压(DB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击后即刻,观察组DB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电击前,观察组心率(H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电击后5 min,观察组H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观察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丙泊酚联合1.4 mg/kg氯化琥珀胆碱在精神分裂症患者MECT中的麻醉效果显著,能够稳定患者生命体征,改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氯化琥珀胆碱 无抽搐休克治疗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城乡差异
4
作者 谢宏成 冯双双 +7 位作者 王婷婷 梁峻钒 仁佳俊 张虹俐 林资圆 王思入 向波 刘可智 《四川精神卫生》 2024年第6期497-501,556,共6页
背景 抗精神病药物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是目前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常用方法,但其疗效在不同患者群体之间可能存在差异。目的 比较MECT对在城镇和农村居住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以期为城乡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2... 背景 抗精神病药物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是目前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常用方法,但其疗效在不同患者群体之间可能存在差异。目的 比较MECT对在城镇和农村居住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以期为城乡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2018年5月—2022年8月在泸州市精神卫生中心、自贡市精神卫生中心和宜宾市第四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58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单纯药物组(n=106)和MECT联合药物组(n=481)。在MECT联合药物组中,剔除24例居住地为城镇的农村籍患者,将剩余患者按居住地分为城镇组(n=103)和农村组(n=354)。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采用PANSS评分减分率评定临床疗效。采用协方差分析比较城乡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 MECT联合药物组和单纯药物组PANSS总评分减分率、阳性症状分量表评分减分率、阴性症状分量表评分减分率以及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149、12.111、31.725,χ^(2)=14.010,P均<0.01)。MECT联合药物组中的城镇和农村患者PANSS总评分减分率、阳性症状分量表评分减分率以及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946、4.523,χ^(2)=4.033,P均<0.05)。结论 在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中,MECT联合药物的疗效可能优于单纯药物治疗。MECT联合药物对城镇患者的疗效可能优于农村患者,且城镇患者阳性症状的改善可能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无抽搐休克治疗 城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程管理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护理配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刘秀娥 刘一 +3 位作者 仇艳苗 杜红然 李敬敬 邢书生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5期383-384,共2页
目的探讨流程管理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ic convulsive therapy,MECT)护理配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制定并实施MECT护理配合流程,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及医生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施MECT流程管理后,配合护士人数减少,患者等... 目的探讨流程管理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ic convulsive therapy,MECT)护理配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制定并实施MECT护理配合流程,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及医生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施MECT流程管理后,配合护士人数减少,患者等待及治疗时间缩短,风险事件减少,医生满意度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流程管理应用于MECT护理配合,是一种科学、高效、安全的护理管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程管理 无抽搐休克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杨和增 万凤 +1 位作者 荣晗 杨孔军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目的 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将27例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依据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减分率判定临床疗效,将有效病例设为有效组,无效病例设为无效组,对... 目的 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将27例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依据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减分率判定临床疗效,将有效病例设为有效组,无效病例设为无效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治疗有效率为44.44%.有效组患者受教育年限、病前性格、症状特点、首发年龄、服药种类、用药是否为二苯二氮(艹卓)类、经济水平、社会支持度、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有效发作次数、发作时间、婚姻及简明精神病量表思维障碍、激活性、敌对猜疑因子减分等与无效组差异均有显著或极显著性(P<0.05或0.01).其主要影响因素有患者受教育年限、婚姻、病前性格、经济水平、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有效发作次数以及简明精神病量表思维障碍、激活性、敌对猜疑因子减分等.结论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显著,但影响因素较多,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特别重视抽搐发作质量,必要时可联合二苯二氮(艹卓)类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无抽搐休克治疗 临床疗效 影响因素 简明精神病量表 抽搐发作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精神病药物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陈曲亮 翁客华 +1 位作者 许振强 王兴隆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04-206,共3页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常规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观察12周。...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常规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观察12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各时段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O.05);治疗12周末,研究组显效率52.0%、总有效率88.0%,对照组分别为27.5%、72.5%,研究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精神病药物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起效快,显著优于单用抗精神病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无抽搐休克 抗精神病药物 联合治疗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郭平选 李辛洁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5期109-110,共2页
关键词 无抽搐休克治疗 复合丙泊酚 精神疾病 瑞芬太尼 疾病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氮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对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周雅君 姜静 毛燕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1-13,16,共4页
目的:探讨米氮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4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8例,对照组36例,两组均口服米氮平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 目的:探讨米氮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4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8例,对照组36例,两组均口服米氮平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末研究组有效率为78.9%,对照组为52.8%,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66,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米氮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抑郁症起效快,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优于单用米氮平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抑郁症 米氮平 无抽搐休克 联合治疗 汉密顿焦虑量表 汉密顿抑郁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科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交接核查表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潘小芳 陈海勤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第24期2221-2222,共2页
为保证患者安全,根据精神科MECT护理常规和SBAR沟通方式的要求,设计精神科MECT交接核查表,规范了治疗前后的交接流程,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了低年资护士的病情掌握和沟通能力,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促进了团队和谐。
关键词 精神科 无抽搐休克治疗 SBAR 沟通方式 交接核查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精神分裂症事件相关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韩翠兰 刘波 《浙江临床医学》 2011年第7期760-763,共4页
目的观察多参数监护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精神分裂症事件相关电位(ERP)[P300潜伏期(P3-PL)、N2~P3峰峰波幅(N2-P3-Amp)、N2-P3峰峰潜伏期(N2-P3-PL)]的改变,探讨MECT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对临床症状的改变情况,进一... 目的观察多参数监护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精神分裂症事件相关电位(ERP)[P300潜伏期(P3-PL)、N2~P3峰峰波幅(N2-P3-Amp)、N2-P3峰峰潜伏期(N2-P3-PL)]的改变,探讨MECT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对临床症状的改变情况,进一步探讨MECT治疗精神病的机制。方法以36例MECT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组(MECT组),36例同期住院相匹配的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对照组。在治疗前及治疗1~2、4、8周均进行ERP检测。同时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结果MECT治疗1~2周P3-PL缩短、N2-P3-PL缩短、N2-P3-Amp增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P3-PL缩短在8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PANSS评分显示:MECT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ECT组在治疗的第1~2周PANSS总分、精神病理分、阳性症状中的怪异行为、思维形式障碍分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有显著下降(P〈0.05或P〈0.01);而阳性症状中的幻觉、妄想和阴性症状在治疗早期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MECT较早地改善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MECT较早地改善精神病理症状和阳性症状中的怪异行为、思维形式障碍,而阳性症状中的幻觉、妄想症状消失较晚且较难;阴性症状也较晚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参数监护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精神分裂症 事件相关 认知功能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2
作者 钱卫娟 范俭雄 +1 位作者 周群 高晓宁 《四川精神卫生》 2009年第2期78-80,共3页
目的评价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4例精神疾病患者在MECT前及MECT后5~7天内进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连线试验A和B、数字广度、数字符号和临床记忆量表等神经心理学测验。结果①威斯康星卡片分类中,患者完成的... 目的评价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4例精神疾病患者在MECT前及MECT后5~7天内进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连线试验A和B、数字广度、数字符号和临床记忆量表等神经心理学测验。结果①威斯康星卡片分类中,患者完成的总应答数(Ra)在MECT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②连线试验A和B中,患者完成时间在MECT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缩短(P<0.05);③数字广度中,患者在MECT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④数字符号中,患者在MECT治疗后较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⑤临床记忆量表中各项指标,患者在MECT治疗后较治疗前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⑥精神疾病患者在MECT治疗后精神症状得到控制,病情恢复良好。结论MECT对认知功能无明显损害,对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抽搐休克治疗 神经心理学测验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抽搐电休克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倩倩 徐佳婷 +2 位作者 金美娜 许瑞智 汤义平 《浙江临床医学》 2022年第6期890-892,共3页
目的探讨难治性抑郁症(TRD)应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TR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文拉法辛胶囊抗抑郁治疗,对照组结合MECT,观察组实施MECT联合rTMS... 目的探讨难治性抑郁症(TRD)应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TR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文拉法辛胶囊抗抑郁治疗,对照组结合MECT,观察组实施MECT联合rTMS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以及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HAMD-24、HAMA评分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CT联合rTMS治疗TRD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抑郁症 无抽搐休克治疗 重复经颅磁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严重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护理 被引量:10
14
作者 鲁国芬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6期524-526,共3页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严重抑郁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在我科住院的符合入选标准的严重抑郁症患者90例,采用双侧电极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电刺激时间固定为2s,电量依据年龄调整。分别于...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严重抑郁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在我科住院的符合入选标准的严重抑郁症患者90例,采用双侧电极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电刺激时间固定为2s,电量依据年龄调整。分别于治疗前、急性期治疗结束1d、维持期治疗6周末、维持期治疗16周末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定。结果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严重抑郁症有效率达76.7%,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严重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抽搐休克治疗 严重抑郁症 认知功能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抽搐电休克联合药物治疗抑郁症伴有自杀未遂患者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仙 侯亚婷 +1 位作者 季长亮 曾淑娥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7期53-54,共2页
目的:探究分析在抑郁症伴有自杀未遂患者中采取无抽搐电休克联合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抑郁症伴有自杀未遂患者116例,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法分为两组。试验组59例接受无抽搐电休克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57例单纯采取... 目的:探究分析在抑郁症伴有自杀未遂患者中采取无抽搐电休克联合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抑郁症伴有自杀未遂患者116例,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法分为两组。试验组59例接受无抽搐电休克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57例单纯采取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Beck自杀意念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治疗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自杀观念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抑郁症伴有自杀未遂患者中采取无抽搐电休克联合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抽搐休克 药物治疗 抑郁症 自杀未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离子在无抽搐电休克联合抗抑郁剂治疗抑郁症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衍芳 张静 +1 位作者 曹延筠 卞清涛 《四川精神卫生》 2017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探讨锌离子(Zn^(2+))在无抽搐电休克(MECT)联合非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治疗抑郁症中的浓度变化及与抑郁症状缓解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8月-12月在北京回龙观医院住院治疗的符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 目的探讨锌离子(Zn^(2+))在无抽搐电休克(MECT)联合非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治疗抑郁症中的浓度变化及与抑郁症状缓解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8月-12月在北京回龙观医院住院治疗的符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4)诊断标准的中、重度抑郁症患者21例(脱落2例),采用重复测量设计实验,对入组患者进行MECT联合SSRIs抗抑郁药物治疗,每位患者在治疗前、治疗3次、治疗6次后进行心率、血压、脉搏、呼吸等一般生命体征评估、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24)评定并抽取外周血5 mL。采用生化法检测Zn^(2+)浓度。结果①不同时间点Zn^(2+)浓度的GLM分析结果显示,Zn^(2+)浓度呈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1)。②MECT治疗3次后Zn^(2+)浓度变化差值与HAMD-24及各因子评分无相关性(P>0.05)。③治疗6次后Zn^(2+)浓度与HAMD-24睡眠障碍因子评分变化差值有相关性(r=-0.529,P=0.020)。④MECT治疗3次后和治疗6次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9.47%、100%,临床痊愈率分别为42.11%、68.42%。结论 MECT联合SSRIs抗抑郁剂治疗抑郁症可能不是通过离子型受体发挥作用,患者血清Zn^(2+)浓度变化与睡眠改善相关,提示抑郁症患者血清Zn^(2+)浓度的变化可以反映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无抽搐休克治疗 锌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癫痫频繁发作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小东 赵毅民 +4 位作者 李建勋 侯再金 吴德华 王国界 李争鸣 《四川精神卫生》 2000年第1期25-26,共2页
目的 欲了解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技术在癫痫频繁发作的治疗领域中的作用。方法 对 5 1例癫痫频繁发作(每个月发作≥ 12次 ,连续 3个月以上 )的住院和门诊患者 ,采用单纯药物治疗与药物治疗合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方法 ,进行随机分组对照... 目的 欲了解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技术在癫痫频繁发作的治疗领域中的作用。方法 对 5 1例癫痫频繁发作(每个月发作≥ 12次 ,连续 3个月以上 )的住院和门诊患者 ,采用单纯药物治疗与药物治疗合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方法 ,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研究。以治疗结束后 ,随访 3个月 ,平均以每个月发作频率下降 2 5 %、5 0 %和 75 %为略改善 ,有效和显进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药物治疗合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 ,且副反应较轻。结论 在癫痫频繁发作的治疗方面 ,可以考虑采用合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无抽搐休克 对照研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急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激越行为的疗效对照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陶用富 丁佑萍 +3 位作者 郑崇芬 李争鸣 罗碧芳 李秀珍 《四川精神卫生》 2007年第1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无抽搐休克治疗 精神障碍患者 疗效对照 激越行为 急性期 静脉滴注 不良反应 氯丙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行为干预对精神障碍患者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夏春芝 马国惠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精神障碍患者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影响。方法将424例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10例,对照组214例,两组均给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干预。于干预前和干预后采用汉...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精神障碍患者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影响。方法将424例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10例,对照组214例,两组均给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干预。于干预前和干预后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被试的焦虑症状,于干预前和每次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评定被试的依从性。结果研究组干预后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同期两组间比较,干预前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后研究组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依从性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同期两组间比较,干预前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后研究组依从性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减轻精神障碍患者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的紧张、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 认知行为干预 无抽搐休克治疗 焦虑情绪 依从性 汉密顿焦虑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老年精神病对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范建华 王培娟 吴郁琼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老年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32例老年精神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观察组实施改良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8周。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 目的探讨改良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老年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32例老年精神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观察组实施改良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8周。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随时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呈持续性下降(P〈0.01),观察组治疗后各时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治疗8周末观察组显效率为60.6%、总有效率为92.4%,对照组分别为42.4%、78.8%,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4.37、4.98,P〈0.05)。治疗初期两组均出现轻度不良反应,观察组发生率为30.3%、对照组为51.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x^2=6.14,P〈0.05)。结论改良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老年精神病患者起效快,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精神病 改良无抽搐休克 物理治疗 抗精神类药物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不良 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