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参数核磁共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附110例报告) 被引量:3
1
作者 艾麦提阿吉·喀迪尔 鄢阳 +5 位作者 于洋 郭长城 王帅 赵炳辉 彭波 姚旭东 《淮海医药》 CAS 2021年第4期336-340,共5页
目的:分析前列腺穿刺前多参数核磁共振(mp-MRI)影像学表现,探讨mp-MRI在前列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19年12月于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110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mp-MRI影像学资料... 目的:分析前列腺穿刺前多参数核磁共振(mp-MRI)影像学表现,探讨mp-MRI在前列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19年12月于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110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mp-MRI影像学资料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参照穿刺病理和根治术后病理,评估mp-MRI在前列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110例患者中,病理结果提示前列腺癌5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60例,前列腺mp-MRI对前列腺癌患者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86%、80%、78%、87%;对于临床显著前列腺癌(csPCa)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PPV、NPV分别为88%、74%、69%、91%;ROC曲线分析mp-MRI诊断前列腺癌AUC值为0.830(95%CI为0.749~0.911);mp-MRI引导下的靶向联合系统穿刺组csPCa检出率(48%)高于系统穿刺组(26%),2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MRI对于TNM分期的预测准确率为64.55%(71/110),诊断前列腺癌包膜外侵犯、精囊侵犯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50%、71%和33%、91%。结论:mp-MRI对前列腺癌检出率高,可以引导靶向穿刺活检,用于评估前列腺癌临床分期,在PCa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多参数核磁共振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版前列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联合PSA对前列腺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2
作者 徐加利 陈守康 +3 位作者 马宜传 朱广辉 沈俊杰 于娟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12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第二版前列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PI-RADS v2)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进行多参数MRI(Mp-MRI)检查的前列腺疾病患者90例,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良性病变55例,恶性病变35例。采用双盲法回顾性分... 目的探讨第二版前列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PI-RADS v2)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进行多参数MRI(Mp-MRI)检查的前列腺疾病患者90例,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良性病变55例,恶性病变35例。采用双盲法回顾性分析患者的Mp-MRI影像资料,分别由A(不提供患者血清PSA值)、B(提供患者血清PSA值)医师采用PI-RADS v2系统进行评分;判断两位医师评分的一致性及诊断正确率。结果两位医师诊断一致性评价的kappa系数为0.486,具有中度一致性;二者对PI-RADS v2评分为1分和5分的患者具有高度一致性,评分不同主要在3分患者,A医师评分为3分患者百分比高于B医师(P<0.05)。与诊断金标准比较,A医师诊断正确率为69%(62/90),B医师为76%(68/90),两者比较P>0.05。结论 PI-RADS v2是完全基于Mp-MRI影像的评分系统,对前列腺病变诊断具有一定价值,联合PSA对提高该评分的诊断准确率有一定帮助,并可降低PI-RADS 3分的出现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良性疾病 多参数核磁共振 第二版前列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