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弱耦合多原子半无限晶体中磁极化子的激发能量 被引量:1
1
作者 胡文弢 赵向军 +1 位作者 戈华 肖景林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9-153,共5页
近年来国内外对多原子极性晶体中磁极化子性质的研究十分活跃,Zorkan i等采用变分法计算了束缚磁极化子的基态能量,Kandem ir等采用束缚朗道态讨论了二维大磁极化子的基态和第一激发态能量,国内一些学者采用微扰法和新颖算符法讨论了多... 近年来国内外对多原子极性晶体中磁极化子性质的研究十分活跃,Zorkan i等采用变分法计算了束缚磁极化子的基态能量,Kandem ir等采用束缚朗道态讨论了二维大磁极化子的基态和第一激发态能量,国内一些学者采用微扰法和新颖算符法讨论了多原子极性晶体中表面和体磁极化子的性质。采用线性组合算符和幺正变换,研究磁场中多原子半无限极性晶体中电子和光学声子弱耦合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极化子的第一激发态能量及平均声子数。结果表明:当电子无限接近晶体表面时,磁极化子的基态能量仅为Landau能量;第一激发态能量为Landau基态能量的2倍;平均声子数等于各支与电子耦合的体光学声子数和表面光学声子数之和。而当电子处于晶体深处时,磁极化子的基态能量却为Landau基态能量与各支体光学声子以及表面光学声子分别耦合的能量之和;第一激发态能量仍为Landau基态能量的2倍;平均声子数等于各支与电子耦合的体光学声子数和与所处深度有关的各支体光学声子数之和,而与各支表面光学声子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原子半无限晶体 磁极化子 弱耦合 激发能量 平均声子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原子半无限晶体中表面极化子的内部激发态 被引量:2
2
作者 任保友 肖景林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62-666,共5页
研究多原子半无限晶体中电子与表面光学(SO)声子耦合强,而与体纵光学(LO)声子耦合弱的极化子的激发态性质。采用线性组合算符和幺正变换方法导出与SO声子耦合强而与LO声子耦合弱情形下极化子的基态能量、第一内部激发态能量和激发能量... 研究多原子半无限晶体中电子与表面光学(SO)声子耦合强,而与体纵光学(LO)声子耦合弱的极化子的激发态性质。采用线性组合算符和幺正变换方法导出与SO声子耦合强而与LO声子耦合弱情形下极化子的基态能量、第一内部激发态能量和激发能量。结果表明,多原子半无限晶体中与SO声子耦合强,而与LO声子耦合弱的极化子的基态能量、第一内部激发态能量不仅包含不同支LO声子和不同支SO声子与电子耦合的能量,而且也包含不同支SO声子之间相互作用贡献的附加能量。激发能量与体纵光学声子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原子半无限晶体 线性组合算符 表面极化子 第一内部激发态能量 激发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原子半无限晶体中极化子的激发能量 被引量:1
3
作者 任保友 肖景林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52-456,共5页
研究多原子半无限晶体中电子与表面光学SO声子和体纵光学LO声子强耦合的极化子的激发态的性质。采用线性组合算符和幺正变换方法导出强耦合情形下极化子的基态能量、第一内部激发态能量和激发能量。结果表明,多原子半无限晶体中强耦合... 研究多原子半无限晶体中电子与表面光学SO声子和体纵光学LO声子强耦合的极化子的激发态的性质。采用线性组合算符和幺正变换方法导出强耦合情形下极化子的基态能量、第一内部激发态能量和激发能量。结果表明,多原子半无限晶体中强耦合极化子的基态能量、第一内部激发态能量和激发能量不仅包含不同支LO声子和不同支SO声子与电子耦合的能量,而且还包含不同支LO声子之间和不同支SO声子之间相互作用贡献的附加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原子半无限晶体 线性组合算符 极化子 第一内部激发态 激发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耦合多原子半无限晶体中的表面极化子的有效势 被引量:6
4
作者 尹辑文 丁朝华 肖景林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8-270,共3页
本文研究弱耦合多原子半无限晶体中表面极化子的性质。采用线性组合算符和幺正变换导出表面极化子的的有效势。
关键词 多原子半无限晶体 表面极化子 有效势 导体 线性组合算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原子半无限晶体中表面极化子的有效质量 被引量:12
5
作者 照那木拉 肖景林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7-29,共3页
本文采用线性组合算符和拉格朗日乘子法研究弱耦合多原子半无限晶体中表面极化子的有效质量及其性质。
关键词 多原子半无限晶体 表面极化子 有效质量 线性组合算法 拉格朗日乘子 弱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晶体、液晶
6
《中国光学》 EI CAS 2001年第4期95-97,共3页
O734//O471.5 2001042898二维光子晶体的带隙分析=Analysis on band gap of two-dimensional photonic crystal[刊,中]/宋俊峰,付艳萍,刘扬,常玉春,康博男,李雪梅,杜国同(吉林大学电子工程与集成光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2... O734//O471.5 2001042898二维光子晶体的带隙分析=Analysis on band gap of two-dimensional photonic crystal[刊,中]/宋俊峰,付艳萍,刘扬,常玉春,康博男,李雪梅,杜国同(吉林大学电子工程与集成光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23))//半导体光电.-2000,21(3).-214-217研究了三角形二维光子晶体的带隙随结构参数的变化规律。计算表明,对于空气柱等边三角形二维光子晶体,当介电常数比为13:1时,最佳填充比为0.78,最大带宽是0.094(△ωα/2πc);当填充比固定时,介电常数比大于8才会有带隙出现,且介电常数比越大,带隙越宽;两个晶格矢量的夹角与最佳夹角偏离60°,向上最大达到74°、向下最大达到46°时带隙消失。图5参9(任延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光子晶体 介电常数比 多原子半无限晶体 光学性质 带隙 内蒙古 变化规律 填充比 集成光学 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