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新视野——首届“20世纪中国史学”前沿论坛综述
1
作者 公坤 《文史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3-164,共2页
2025年4月12日13日,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史学研究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20世纪中国史学通史》”课题组主办的首届“20世纪中国史学”前沿论坛在山东济南召开,共有来自全国20余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学术期刊... 2025年4月12日13日,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史学研究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20世纪中国史学通史》”课题组主办的首届“20世纪中国史学”前沿论坛在山东济南召开,共有来自全国20余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学术期刊的40余位学者与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卷本20世纪中国史学通史 山东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学话语权与20世纪的中国民族史学——兼说10卷本《中国史学思想通史》 被引量:3
2
作者 吴怀祺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13,共9页
20世纪中国社会发生变动,受到西方学术思潮的影响,中国史学进入到近代化时期。西方学术话语处在强势地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近代史学理论、思想的争论,基本是按照西方的史学理论的热点而展开,也随着西方史学理论的热点的变动而变动。这... 20世纪中国社会发生变动,受到西方学术思潮的影响,中国史学进入到近代化时期。西方学术话语处在强势地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近代史学理论、思想的争论,基本是按照西方的史学理论的热点而展开,也随着西方史学理论的热点的变动而变动。这对扩大研究视野、深化相关的史学认识有一定的意义,但另一面是,民族史学的重要思想失去应有的地位。传统民族史学思想、理论具有重要的价值,是西方史学理论不能完全替代的;民族史学话语权的失落,对于中国史学发展是不利的。进入到21世纪,史学理论发展不能忽视中国民族史学思想的研究”。认真总结民族史学思想遗产,对于当代史学具有重大的意义,是振兴民族史学的重要工作,也是民族史学走向世界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话语权 20世纪 中国民族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翻译史学史与近代史学新领域的拓展 被引量:6
3
作者 邹振环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3-72,共10页
一门学科要有开拓和突破,既需要拓展自身的研究空间,亦需要深入了解学科自身的发展史。近代史研究是这样,翻译史研究亦如此。翻译活动在中国有着近3000年不间断的历史,形成了深厚的翻译传统,但将这一翻译活动的演变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 一门学科要有开拓和突破,既需要拓展自身的研究空间,亦需要深入了解学科自身的发展史。近代史研究是这样,翻译史研究亦如此。翻译活动在中国有着近3000年不间断的历史,形成了深厚的翻译传统,但将这一翻译活动的演变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来进行考察,却是从20世纪初才开始的。新近面世的《20世纪中国翻译史学史》一书以"起承转合"为线索,将20世纪(1902—2000)中国翻译史研究的演变过程,从清末起步、发轫,到民国时期的承接、承势,至1949年后的演变、转折,并在20世纪末完成了中国两岸三地汇合、会聚的过程,作出了比较系统而全面的梳理。全书以翻译史研究论著为主要资料,结合其他文献,首次勾勒出20世纪中国翻译史研究发展演变的脉络与系谱。中国近代史学,无论在研究领域,还是研究方法上,都需要拓展自身的空间,如何拓展近代中国文化史研究的专门领域,深入到近代其他专门学科的史学史研究,该书作者作了一次初步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中国近代史学 翻译史学 起承转合 新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史学方法的发展和演变 被引量:6
4
作者 张越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2-18,共7页
进化史观的传入和唯物史观的指导 ,直接影响到了 2 0世纪中国史学方法的发展和演变。将西方学理与传统方法相结合而成的“科学方法”的提倡 ,使 2 0世纪前半期历史考证方法得到了多样化的发展。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史学方法 ,是中国马克思... 进化史观的传入和唯物史观的指导 ,直接影响到了 2 0世纪中国史学方法的发展和演变。将西方学理与传统方法相结合而成的“科学方法”的提倡 ,使 2 0世纪前半期历史考证方法得到了多样化的发展。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史学方法 ,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2 0世纪后半期对史学方法的讨论和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中国 发展 史学方法 科学方法 唯物史观 历史考证方法 史学研究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史学史:20世纪的发展道路 被引量:5
5
作者 瞿林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9-49,共11页
中国史学上关于史学史的观念有长久的历史。20世纪20年代,由于新史观的传播和学术史的发展,在这个观念的基础上,史学界提出了研究和撰写中国史学史的目标。自30年代至今,中国史学史研究经历了草创时期、活跃时期和建设时期的... 中国史学上关于史学史的观念有长久的历史。20世纪20年代,由于新史观的传播和学术史的发展,在这个观念的基础上,史学界提出了研究和撰写中国史学史的目标。自30年代至今,中国史学史研究经历了草创时期、活跃时期和建设时期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学术影响。世纪之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中国史学 发展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道路的对话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其泰 屈宁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9-109,共11页
20世纪中国史学名家辈出,成就巨大,今天对其发展道路认真地反思、总结,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首先,应当树立动态发展的眼光,从宏观上做出"新史学流派"的新概括,研究它如何由"思潮"发展到"流派"... 20世纪中国史学名家辈出,成就巨大,今天对其发展道路认真地反思、总结,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首先,应当树立动态发展的眼光,从宏观上做出"新史学流派"的新概括,研究它如何由"思潮"发展到"流派",研究这一群体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这一群体学者的共性和各自的学术个性;并进而形成20世纪史学"三大干流"(新史学流派、新历史考证学派、马克思主义史学流派)平行发展和相互影响的总体研究思路,取代以往"两大干流"的认识。其次,应进一步探究新历史考证学如何继承了乾嘉考证学的优良传统,同时又因获得进化史观等新的理论指导而成为一门近代学术;至1949年以后,又因为接受唯物史观的指导,而推进到新的境界。再次,对于马克思主义史学,应如实地总结它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深刻反思其经历过的曲折;要开掘出"传统思想的精华如何通向唯物史观"一类的新课题;对于建国后"十七年"史学,应抓住"两种对立的学风"这一关键做观察、分析,既认真总结教条主义一度盛行的深刻教训,又恰如其分地总结正直学者发扬优良学风而取得的巨大成绩,以此坚定我们坚持和发展唯物史观、用以指导史学研究的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中国史学 “新史学”流派 新历史考证学 马克思主义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梁启超“新史学”的方法论特征及其对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石莹丽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3-139,共7页
在许多研究梁启超"新史学"思想的著述中,大都就"新史学"的救亡与启蒙功能作了许多细致的挖掘,而对于"新史学"所倡导的跨学科的治史方法涉及不多。"新史学"在当时确实起到了济世救国的作用,现... 在许多研究梁启超"新史学"思想的著述中,大都就"新史学"的救亡与启蒙功能作了许多细致的挖掘,而对于"新史学"所倡导的跨学科的治史方法涉及不多。"新史学"在当时确实起到了济世救国的作用,现在重新回首"新史学"走过的百年历程发现,它在20世纪中国历史学中彰显出的魅力则在于倡导一种总体史的著史范式和多学科的治史方法,并为日后唯物史观派史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与唯物史观派史学一脉相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新史学 跨学科 20世纪中国史学 唯物史观派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4
8
作者 王玉德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97-106,共10页
本文对百年来的中国史学进行了宏观的回顾 ,排列了 2 0世纪的中国史学三个阵营 ,指出马克思主义史学是时代的主潮。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可以分为五个时期 ,取得了很多成就 ,但中国史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病症”,诸症... 本文对百年来的中国史学进行了宏观的回顾 ,排列了 2 0世纪的中国史学三个阵营 ,指出马克思主义史学是时代的主潮。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可以分为五个时期 ,取得了很多成就 ,但中国史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病症”,诸症自有其原因。虽然道路曲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马克思主义史学 资产阶级思想家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 中国 发展历史 李大钊 吕振羽 范文澜 史学 局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化论与20世纪的中国民族史学——治史学路的世纪回识 被引量:2
9
作者 杜玉亭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2期77-82,共6页
本文作者通过 2 0世纪治史学路的回识 ,认为进化论———五形态论是 2 0世纪中国民族史学通向现代化的关键环节 ,宏观共性是其学理的基本特征。而中国史学的传统特性是宏微通观 ,它可以在弘扬与兼收西学各种学理的基础上实现世界历史位... 本文作者通过 2 0世纪治史学路的回识 ,认为进化论———五形态论是 2 0世纪中国民族史学通向现代化的关键环节 ,宏观共性是其学理的基本特征。而中国史学的传统特性是宏微通观 ,它可以在弘扬与兼收西学各种学理的基础上实现世界历史位置的自然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化论 20世纪 中国 民族史学 五形态论 宏观共性 微观个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应用新闻学卷》历史思维评说 被引量:1
10
作者 夏冠英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6期784-785,共2页
关键词 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应用新闻学 历史思维 书评 新闻业 中西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的农史研究——为福建教育出版社《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农学卷》而作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直民 《古今农业》 2000年第3期57-63,共7页
农史是研究农业发生发展历程及演进规律的学科。农业生产及其多项技术内容的渊源可以上溯成千上万年,但是,农史作为独立的科学,是从公元1900年前后才开始面世的。学术界曾有人把“农业史”、“农学史”视为同义语;也有人把农学史理解成... 农史是研究农业发生发展历程及演进规律的学科。农业生产及其多项技术内容的渊源可以上溯成千上万年,但是,农史作为独立的科学,是从公元1900年前后才开始面世的。学术界曾有人把“农业史”、“农学史”视为同义语;也有人把农学史理解成农业科学、田间栽培等实用技术的历史,农业史偏重阐述农业组织、结构、土地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史研究 20世纪 农业史 史学 中国农业博物馆 中国学术 教育出版社 农学史 科学技术史 少数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史学展新颜——瞿林东、殷玮璋谈20世纪中国史学和考古学的发展演变
12
作者 瞿林东 殷玮璋 黄十庆 《人民论坛》 2000年第12期22-24,共3页
黄十庆:瞿老师是搞史学史的,殷先生是搞考古的,让我们围绕20世纪历史学与考古学本身的发展话题,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中国的历史学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古老的学科,20世纪恰恰又是由传统史学走向现代史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史学产生、发... 黄十庆:瞿老师是搞史学史的,殷先生是搞考古的,让我们围绕20世纪历史学与考古学本身的发展话题,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中国的历史学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古老的学科,20世纪恰恰又是由传统史学走向现代史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史学产生、发展的一个世纪,变化很大。中国的考古学,据我了解,它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学科。在20世纪里考古学有许多重大的发现,帮助人们认识了中华民族历史上许多原来搞不清的问题。首先请瞿教授粗线条地勾勒一下20世纪历史学研究的主要脉络和思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学 发展演变 中国史学 二十世纪 瞿林东 马克思主义史学 20世纪 史学研究 现代史学 传统史学 民族历史 史学 学科 教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寿彝先生的史家风范——读瞿林东著《白寿彝与20世纪中国史学》
13
作者 陈安民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1-143,共3页
适值北京师范大学110周年校庆之际,瞿林东教授所著《白寿彝与20世纪中国史学》一书的面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4月出版,下引此书仅于文中注明页码),白是对这位本校杰出前辈的最好缅怀。此书是作者选录数十年来学习、体味老师白寿... 适值北京师范大学110周年校庆之际,瞿林东教授所著《白寿彝与20世纪中国史学》一书的面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4月出版,下引此书仅于文中注明页码),白是对这位本校杰出前辈的最好缅怀。此书是作者选录数十年来学习、体味老师白寿彝先生(1909-2000)道德文章之心得体会的结集,依主题编次为通识和器局、治学道路和学术风格、关于《中国通史》的编撰、民族史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史学 20世纪 白寿彝 瞿林东 高等教育出版社 家风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革与创新的20世纪中国史学——《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名著》编纂者说——名家评介名著的荟萃
14
作者 周文玖 《河北学刊》 2003年第4期151-153,共3页
关键词 20世纪 中国 史学 《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名著》 编纂体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汉史学思想史研究的新视角——读汪高鑫《中国史学思想通史·秦汉卷》
15
作者 翁飞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10-111,共2页
关键词 汪高鑫 中国史学思想通史·秦汉 唯物论 经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革与创新的20世纪中国史学——《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名著》编纂者说——为了学术积累和学术创新
16
作者 徐梓 《河北学刊》 2003年第4期156-158,共3页
关键词 学术积累 学术创新 中国 20世纪 《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名著》 史料 历史观 史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革与创新的20世纪中国史学——《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名著》编纂者说——审校细则、凡例之严谨
17
作者 秦进才 《河北学刊》 2003年第4期153-156,共4页
关键词 20世纪 中国 史学 《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名著》 编纂者 校对工作 审读工作 编纂整理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20世纪末中国史学问题的几点思考
18
作者 朱清如 《湖湘论坛》 2004年第6期39-41,共3页
20世纪后 2 0年 ,中国史学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获得新生 ,并逐步走向繁荣。政治上的思想解放 ,理论上的拨乱反正 ,使史界有了良好的学术环境。 2 0世纪的中国史学尤其是后 2 0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足以证明马克思唯物史观基本理论指导... 20世纪后 2 0年 ,中国史学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获得新生 ,并逐步走向繁荣。政治上的思想解放 ,理论上的拨乱反正 ,使史界有了良好的学术环境。 2 0世纪的中国史学尤其是后 2 0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足以证明马克思唯物史观基本理论指导的正确性、科学性。 2 0世纪后 2 0年中国史学发展证明 ,在中西史学交流中 ,应恪守“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的基本原则 ,走“和而不同”的交往发展之路。 2 0世纪后 2 0年中国史学硕果累累 ,但历程艰辛。展望新世纪 ,中国史学依然坚持以马克思唯物史观基本理论为指导 ,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弘毅”精神 ,以更加开阔的胸怀 ,更为豁达的气概 ,营建富于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中国史学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西方史学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的历史条件
19
作者 瞿林东 《安徽史学》 1997年第1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中国史学 20世纪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中国历史 历史条件 唯物史观 章学诚 五四运动 辛亥革命 知人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回眸 匠心独运——《20世纪中国音乐史论文献综录·宗教音乐卷·道教音乐》读后
20
作者 胡军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9-141,共3页
史新民教授编著的《20世纪中国音乐史论文献综录·宗教音乐卷·道教音乐》,视野广阔、史料丰富、逻辑严密、思辨深入,对20世纪道教音乐历史、理论和现状进行整体把握,并全面概括和总结了20世纪中国道教音乐领域丰硕的研究成果,... 史新民教授编著的《20世纪中国音乐史论文献综录·宗教音乐卷·道教音乐》,视野广阔、史料丰富、逻辑严密、思辨深入,对20世纪道教音乐历史、理论和现状进行整体把握,并全面概括和总结了20世纪中国道教音乐领域丰硕的研究成果,又有对道教音乐发展趋向作了积极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新民 20世纪中国音乐史论文献综录·宗教音乐·道教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