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电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多变量IMC-PID设计 被引量:25
1
作者 房方 刘吉臻 谭文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0-365,共6页
根据单元机组的低阶非线性模型,经过适当的简化,推导出一个双输入双输出、能够描述机组动态特性及机炉间相互耦合关系的传递函数矩阵。以该矩阵为基础,采用多变量内模控制的方法对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进行设计,为了能方便地在实际工程... 根据单元机组的低阶非线性模型,经过适当的简化,推导出一个双输入双输出、能够描述机组动态特性及机炉间相互耦合关系的传递函数矩阵。以该矩阵为基础,采用多变量内模控制的方法对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进行设计,为了能方便地在实际工程中实现,文中推导出了该控制器的PID实现形式,最终简化的控制器结构简单,需调节参数少,可调参数与系统动态性能的对应关系明确。仿真试验表明:该控制器具有良好的解耦效果和负荷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控制技术 协调控制系统 多变量IMC—PID控制 单元机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测函数控制在火电厂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侯国莲 刘洋 张建华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9-243,共5页
为解决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高精度和快速负荷跟踪控制的问题,将预测函数控制应用于多变量复杂控制系统中,提出一种基于阶跃响应模型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预测函数控制算法。该算法采用阶跃响应模型作为参考模型,并引入扰动估计,使控... 为解决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高精度和快速负荷跟踪控制的问题,将预测函数控制应用于多变量复杂控制系统中,提出一种基于阶跃响应模型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预测函数控制算法。该算法采用阶跃响应模型作为参考模型,并引入扰动估计,使控制器在线计算量小,参数调整简单,跟踪快速,具有很强的抗扰动性和鲁棒性,能实现复杂多变量过程的高质量控制。该算法应用于含时变参数的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大范围的负荷变化时,控制系统仍具有满意的控制效果。图8参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控制技术 预测函数控制 阶跃响应模型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单元机组 协调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优化整定
3
作者 董学育 陈来九 《动力工程》 CSCD 1989年第2期25-30,共6页
本文首先讨论参数优化方法在单变量系统参数整定中的应用,接着又将这种方法推广应用于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参数整定。文中,用单纯形优化算法,分别对一些典型的协调控制方案进行参数整定。结果表明,用参数优化方法解决单元机组协调控... 本文首先讨论参数优化方法在单变量系统参数整定中的应用,接着又将这种方法推广应用于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参数整定。文中,用单纯形优化算法,分别对一些典型的协调控制方案进行参数整定。结果表明,用参数优化方法解决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参数整定问题是可行的;为使系统具有较好的动态品质,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中各参数应该相互配合,但这种配合并不是唯一的;此外,结构复杂的协调控制系统,其控制性能并没有得到多大改善,因此,应该采用结构简单的控制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机组 协调控制系统 火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厂自动化系统中的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建模及其控制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孙晓东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2期75-79,共5页
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是当前电厂自动化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针对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进行模型构建与应用时,与实际情况进行了结合并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实现了该系统科学合理地控制并对相关措施进行优化,保证了... 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是当前电厂自动化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针对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进行模型构建与应用时,与实际情况进行了结合并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实现了该系统科学合理地控制并对相关措施进行优化,保证了电厂自动化系统的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厂自动化 单元机组 协调控制 系统建模 控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B协调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赵志进 姚立明 《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2年第2期90-92,共3页
分析了单元机组参数随负荷不同而变化的原因 ,以及DEB协调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控制机理 ,指出单元机组的DEB协调控制系统实际上是以参数基本不变的炉膛为控制对象 ,而将参数变化较大的的环节置于闭环之外 ,从而避免了系统在工况变动时 。
关键词 单元机组 非线性 DEB协调控制系统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分析与优化
6
作者 王建中 何同祥 +1 位作者 王超 张嵩 《能源与节能》 2012年第8期100-101,107,共3页
对某电厂7#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分析了主要控制逻辑:负荷指令控制、压力定值控制、机炉协调控制。针对该机组负荷响应能力差、主汽压力波动大进行了优化,得到了良好的控制效果,安全性和经济性得到了保证。
关键词 单元机组 协调控制系统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元机组协调系统的神经网络解耦控制仿真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嘉英 张丽萍 萧贵玲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13,共4页
神经网络控制是一种新颖的智能控制方法。应用神经网络技术,对难以精确建模的复杂非线性对象进行神经网络模型辨识作为控制器,提高了响应的快速性和准确性,可满足工业过程所提出的安全性、可靠性与易实现性的要求。大型火力发电单元机... 神经网络控制是一种新颖的智能控制方法。应用神经网络技术,对难以精确建模的复杂非线性对象进行神经网络模型辨识作为控制器,提高了响应的快速性和准确性,可满足工业过程所提出的安全性、可靠性与易实现性的要求。大型火力发电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多变量控制系统,控制对象具有大时滞、时变、非线性、强耦合的特点,传统的PID控制算法很难实现对过程参数的良好跟踪和理想的控制效果。针对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特点将神经网络解耦控制应用于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中,仿真实验表明,神经网络解耦控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较高的控制精度,提高了负荷的响应速率,控制效果优于传统的PID控制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机组 协调控制系统 神经网络 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2.5构型的混合动力汽车模式切换动态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4
8
作者 岳芸鹏 黄英 +1 位作者 曾雯文 马小康 《汽车工程学报》 2020年第3期170-179,共10页
针对一款P2.5构型并联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由纯电动驱动切换到混合驱动模式的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根据进入离合器滑磨阶段转速阈值的不同,分别设计了离合器再次滑磨时发动机转速低于目标转速的控制策略和离合器再次滑磨时发动机转速... 针对一款P2.5构型并联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由纯电动驱动切换到混合驱动模式的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根据进入离合器滑磨阶段转速阈值的不同,分别设计了离合器再次滑磨时发动机转速低于目标转速的控制策略和离合器再次滑磨时发动机转速高于目标转速的控制策略。针对第1种策略中离合器转矩从负到正突变带来较大冲击度的问题,提出了以整车纵向加速度为控制目标的电机转矩补偿控制来抑制冲击度。对提出的两种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显示两种控制策略均能实现良好的控制效果,通过仿真结果比较分析了两种控制策略的优缺点,并提出了两种控制策略的适用工况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混合动力系统 动态协调控制 整车纵向加速度 模式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机组新型协调控制策略研究
9
作者 张鹏飞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年第18期35-36,共2页
在大型火电厂,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在实现电网调度自动化、提高火电厂经济效益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该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多变量控制系统,被控对象存在着非线性特性与不确定性干扰。文章对火电厂单元机组的特点、控制要求进行了分析,提出... 在大型火电厂,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在实现电网调度自动化、提高火电厂经济效益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该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多变量控制系统,被控对象存在着非线性特性与不确定性干扰。文章对火电厂单元机组的特点、控制要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PID的协调控制方法,可以解决火电厂协调控制系统超调量大、调节时间长等问题,能够提高火电厂相应过程参数的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调控制系统 模糊PID控制 单元机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新型MMC型统一潮流器改进前馈协调控制策略
10
作者 林鸿燕 胡元君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3年第9期55-57,共3页
针对目前MMC型UPFC无法同时考虑精度、响应速度和稳定性等方面问题,提出了考虑新型MMC型统一潮流器改进前馈协调控制策略。首先在分析MMC型UPFC结构的基础上,以二维运行平面图及三维空间曲面图为工具,对UPFC主要构成要素建立潮流模型,... 针对目前MMC型UPFC无法同时考虑精度、响应速度和稳定性等方面问题,提出了考虑新型MMC型统一潮流器改进前馈协调控制策略。首先在分析MMC型UPFC结构的基础上,以二维运行平面图及三维空间曲面图为工具,对UPFC主要构成要素建立潮流模型,以确定各部功率运行范围[1];然后,建立两个前馈控制模块及必要的补偿环节为基础,提出适用于UPFC串联及并联变换器的前馈协调控制策略,并在复频域和时域中对其进行性能分析;最后,基于PSCAD建立220kV双端系统模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控制策略可在不同工况下有效提升系统的控制速度、稳定性及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调控制策略 UPFC 前馈控制 PSCAD 系统模型 响应速度 MMC 潮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整前处理电气传动控制系统
11
作者 陈立秋 《印染》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37-42,共6页
论述了染整前处理多单元速度协调控制系统的特征 ,剖析了变送器、控制器的机理 。
关键词 染整前期 电气传动控制系统 变送器 控制 多单元速度协调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摆式列车加速度检测系统中的传感器容错研究
12
作者 张宇明 林建辉 陈建政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8-32,共5页
准确可靠地获得剩余离心加速度对于摆式列车正确倾摆和安全运行至关重要。计算了加速度检测系统在给定可靠性下的最优并联传感器数 ,针对传感器的失效过程和形式 ,确定了传感器故障的决策逻辑和故障判断的门限参数。实例仿真表明 ,多单... 准确可靠地获得剩余离心加速度对于摆式列车正确倾摆和安全运行至关重要。计算了加速度检测系统在给定可靠性下的最优并联传感器数 ,针对传感器的失效过程和形式 ,确定了传感器故障的决策逻辑和故障判断的门限参数。实例仿真表明 ,多单元硬件冗余和相应的故障决策逻辑对于提高摆式列车剩余离心加速度检测的可靠性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错 可靠性 传感器 摆式列车 速度检测系统 剩余离心加速度 多单元硬件冗余 安全运行 故障决策逻辑 故障门限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单元同步系统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13
作者 潘逢春 《纺织机械》 2002年第2期27-31,共5页
本文提出了多单元同步系统设计中几个比较重要而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正确处理好这些问题 ,能够达到以较低投入提高联合机同步性能的目的 ,同时 。
关键词 纺织机械 电气设计 公称速度 调速 电机 频率 多单元同步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世生产防侧滑装置的新型制动控制单元
14
《汽车维修技师》 2008年第8期15-15,共1页
德国博世(Bosch)宣布,已从2008年5月开始生产防侧滑装置的新型制动控制单元。该控制系统嵌入了偏航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而此前则是分别配备两个传感器,以线连接至防侧滑装置控制单元,新产品将两个传感器嵌入控制单元,省去了布... 德国博世(Bosch)宣布,已从2008年5月开始生产防侧滑装置的新型制动控制单元。该控制系统嵌入了偏航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而此前则是分别配备两个传感器,以线连接至防侧滑装置控制单元,新产品将两个传感器嵌入控制单元,省去了布线,使组装作业更为容易,还可缩小系统在车内所占空间。该新型控制单元,最先由西班牙西亚特公司(Seat)的新款Ibiza所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控制单元 装置 侧滑 生产 速度传感器 控制系统 西亚特公司 组装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您会使用定速巡航控制系统吗
15
作者 刘勇 《汽车与驾驶维修》 2004年第3期94-94,共1页
现在路上装有定速巡航控制系统的车辆越来越多,可能您只是听说过“定速巡航”这个名词,而对它的功能和使用还不甚了解,那么我们就来共同认识一下它吧。
关键词 汽车驾驶 定速巡航控制系统 电子控制单元 自动驾驶 油门踏板使用 制动踏板使用 速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世全新加速度传感器助力气囊系统开发
16
《汽车工程师》 2014年第3期9-9,共1页
博世公司推出的最新一代加速度传感器系列采用的是SMA6xy传感器设计平台,不仅可以用于车载安全气囊的控制单元,而且还可以用于汽车前部、侧部以及尾部等外设应用.完全符合博世公司针对其车载安全气囊系统的ASIC监督管理机制。
关键词 安全气囊系统 速度传感器 开发 监督管理机制 博世公司 设计平台 控制单元 AS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款斯巴鲁森林人——车辆动态控制系统(VDC)故障诊断
17
作者 王鹏 《汽车维修与保养》 2008年第4期54-56,共3页
森林人汽车VDC系统主要由ABS车轮转速传感器、横摆和横向加速度传感器、转向角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车辆动态控制液压控制单元(VDCH/H)、车辆动态控制模块(VDCCM)等组成。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电路图如图2所示。VDC系统作为ABS功能... 森林人汽车VDC系统主要由ABS车轮转速传感器、横摆和横向加速度传感器、转向角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车辆动态控制液压控制单元(VDCH/H)、车辆动态控制模块(VDCCM)等组成。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电路图如图2所示。VDC系统作为ABS功能的补充,转向量和制动操作量是通过转向角传感器和制动开关被检测到的,并通过G传感器、车辆速度传感器等一些传感器确定车辆驾驶状态(转向不足/过度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控制系统 车辆驾驶 故障诊断 森林 斯巴鲁 转速传感器 速度传感器 液压控制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世底盘控制系统苏州新工厂落成启用
18
《汽车制造业》 2011年第19期12-12,共1页
2011年9月8日,博世集团在苏州工业园区举行了新工厂的落成启用典礼。新工厂总建筑面积达29000m2,超过博世在苏州运营的原有厂区面积的2倍,总投资约为2亿元人民币,将主要服务于博世底盘控制系统。除了作为重要产品的生产中心外,新... 2011年9月8日,博世集团在苏州工业园区举行了新工厂的落成启用典礼。新工厂总建筑面积达29000m2,超过博世在苏州运营的原有厂区面积的2倍,总投资约为2亿元人民币,将主要服务于博世底盘控制系统。除了作为重要产品的生产中心外,新工厂未来还将成为很多其他产品如转向角速度传感器、气囊电控单元和气囊传感器的物流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工业园区 底盘控制系统 工厂 速度传感器 建筑面积 生产中心 物流中心 电控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款奥迪Q5 e-tron纯电动汽车空调与热管理系统(四)
19
作者 刘春晖 《汽车维修与保养》 2024年第3期51-54,共4页
(接2023年第11期)1.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图52)直接与蓄电池调节控制单元J840连接。控制单元使用传感器的温度差值来控制激活高压蓄电池冷却液泵V590。蓄电池不仅在车辆行驶时冷却,还可在充电过程中冷却。这样可以大大减... (接2023年第11期)1.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图52)直接与蓄电池调节控制单元J840连接。控制单元使用传感器的温度差值来控制激活高压蓄电池冷却液泵V590。蓄电池不仅在车辆行驶时冷却,还可在充电过程中冷却。这样可以大大减缓蓄电池内部温度的升高速度,尤其是在使用直流充电时。这也不会对充电速度造成任何限制,即使是重复充电过程。高压蓄电池能同时实现冷却和加热,具体情况取决于蓄电池的内部温度。蓄电池的内部温度<8℃:由PTC加热元件3 Z132加热;蓄电池的内部温度>35℃(车辆运行期间):由冷凝器热交换器冷却;蓄电池的内部温度>30℃(充电期间):由冷凝器热交换器冷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电过程 直流充电 蓄电池 控制单元 热管理系统 热交换器 充电速度 车辆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激光陀螺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级标定方法 被引量:10
20
作者 董春梅 任顺清 +1 位作者 陈希军 李巍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18-1626,共9页
为优化激光捷联惯性导航在卧式三轴转台上的系统级标定方案,设计了卧式三轴转台外环轴整周旋转对惯性测量单元(IMU)误差参数的激励方法。基于捷联惯性导航的误差方程,阐述了速度误差与IMU误差参数间的关系,从而建立IMU系统级标定模型。... 为优化激光捷联惯性导航在卧式三轴转台上的系统级标定方案,设计了卧式三轴转台外环轴整周旋转对惯性测量单元(IMU)误差参数的激励方法。基于捷联惯性导航的误差方程,阐述了速度误差与IMU误差参数间的关系,从而建立IMU系统级标定模型。该模型具有加速度计误差参数仅反应在观测量北向分量、陀螺误差参数仅反应在观测量东向分量的特点,消除了加速度计和陀螺误差参数标定误差的相互影响。根据准D最优准则,设计了正二十面体12点计划的双轴位置单轴速率翻滚法,利用最小二乘法辨识出IMU的24项误差参数。通过给加速度计和陀螺加入不同测量噪声,对IMU标定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抑制加速度计和陀螺的测量噪声对标定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 速度 陀螺仪 系统级标定 惯性测量单元 误差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