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考虑复杂裂缝网络的致密油藏水平井体积压裂改造效果评价
被引量:
22
1
作者
李宪文
刘顺
+2 位作者
陈强
苏玉亮
盛广龙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3-82,共10页
提高储层压裂改造效果对经济有效开发致密油藏至关重要,评价压裂改造效果需要考虑复杂裂缝网络分布特征。基于微地震数据,采用分形随机缝网生成算法反演得到了次生裂缝分布特征,考虑压裂水平井近井地带的物性变化,建立了压裂水平井多区...
提高储层压裂改造效果对经济有效开发致密油藏至关重要,评价压裂改造效果需要考虑复杂裂缝网络分布特征。基于微地震数据,采用分形随机缝网生成算法反演得到了次生裂缝分布特征,考虑压裂水平井近井地带的物性变化,建立了压裂水平井多区渗流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求解。基于该模型研究了次生裂缝复杂程度对流体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次生裂缝复杂程度对整个流动阶段均有较大影响,分形维数越大,产油量越高;改造带宽越大,拟稳态窜流早期线性流、双线性流持续时间越长;次生裂缝分布的压裂改造区域是生产早中期的主力区域,其产油量贡献度也最大;实际生产过程中应尽量增大改造区域体积,并使与改造区域不相邻区域的体积最小,以提高生产井的早期产油量、最大程度地提高储层采收率。研究结果可为致密油藏体积压裂效果评价及压裂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体积压裂
裂缝网络
分形表征
多区流动模型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虑复杂裂缝网络的致密油藏水平井体积压裂改造效果评价
被引量:
22
1
作者
李宪文
刘顺
陈强
苏玉亮
盛广龙
机构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油气工艺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出处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3-82,共10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开发示范工程”(编号:2017ZX05069)资助
文摘
提高储层压裂改造效果对经济有效开发致密油藏至关重要,评价压裂改造效果需要考虑复杂裂缝网络分布特征。基于微地震数据,采用分形随机缝网生成算法反演得到了次生裂缝分布特征,考虑压裂水平井近井地带的物性变化,建立了压裂水平井多区渗流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求解。基于该模型研究了次生裂缝复杂程度对流体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次生裂缝复杂程度对整个流动阶段均有较大影响,分形维数越大,产油量越高;改造带宽越大,拟稳态窜流早期线性流、双线性流持续时间越长;次生裂缝分布的压裂改造区域是生产早中期的主力区域,其产油量贡献度也最大;实际生产过程中应尽量增大改造区域体积,并使与改造区域不相邻区域的体积最小,以提高生产井的早期产油量、最大程度地提高储层采收率。研究结果可为致密油藏体积压裂效果评价及压裂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致密油藏
体积压裂
裂缝网络
分形表征
多区流动模型
效果评价
Keywords
tight reservoirs
volume fracturing
fracture network
fractal characterization
multi-zone flow model
effect evaluation
分类号
TE357.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考虑复杂裂缝网络的致密油藏水平井体积压裂改造效果评价
李宪文
刘顺
陈强
苏玉亮
盛广龙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