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拉格朗日对偶松弛的多区域柔性直流互联电网无功优化 被引量:27
1
作者 罗天 汪可友 +2 位作者 李国杰 罗金山 周烨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8-76,共9页
现有方法对互联后的电网进行无功优化时难以满足大规模电网实时计算、快速反应的需要,并且面临全网数据收集的难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分解协调算法的思想,提出一种基于拉格朗日对偶松弛的多区域柔性直流互联电网无功优化方法。首... 现有方法对互联后的电网进行无功优化时难以满足大规模电网实时计算、快速反应的需要,并且面临全网数据收集的难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分解协调算法的思想,提出一种基于拉格朗日对偶松弛的多区域柔性直流互联电网无功优化方法。首先根据支路潮流模型,利用二阶锥松弛和二次旋转锥松弛方法建立了多区域柔性直流互联电网的集中式无功优化模型。然后利用拉格朗日对偶松弛理论在集中式优化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可以并行计算的多区域柔性直流互联电网无功优化方法。通过算例计算,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此外,还对比分析了所述的分解协调算法和基于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的分布式优化算法的计算结果,证明所用算法在计算时间上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区域柔性直流互联电网 无功优化 拉格朗日对偶松弛 支路潮流模型 分解协调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微电网柔性多状态开关统一下垂控制策略
2
作者 杨新华 王彤 +2 位作者 谢兴峰 张宇航 全相军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0-109,共10页
为解决孤岛模式下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稳定运行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柔性多状态开关(soft normally open point, SNOP)统一下垂控制策略。该策略基于系统功率平衡关系,通过归一化方法将2条馈线的频率下垂特性和直流电... 为解决孤岛模式下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稳定运行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柔性多状态开关(soft normally open point, SNOP)统一下垂控制策略。该策略基于系统功率平衡关系,通过归一化方法将2条馈线的频率下垂特性和直流电压下垂特性相结合,根据交流频率和直流电压的变化情况,判断系统的运行状态,并通过SNOP统一调节交流子网频率和直流子网电压,使交、直流微电网能够均衡承担系统总功率变化量,从而确保交流频率和直流电压稳定在系统允许范围内。同时,为了优先确保分布式电源的就近消纳,避免SNOP的非必要动作,设计了SNOP的调节死区,使得交、直流微电网能够优先利用各子网内分布式电源,从而减少SNOP交、直流侧功率的频繁交互。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所提统一下垂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混合微电网 柔性互联 柔性多状态开关(SNOP) 统一下垂控制 交流频率调节 直流电压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展边界的柔性直流输电网区域纵联保护
3
作者 薛士敏 张君婷 +1 位作者 李博通 李翔宇 《高电压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468-5481,I0006-I0008,共17页
直流保护是保证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网安全的关键。行波保护动作速度快,可满足现有柔直电网对保护速动性的要求,但存在采样频率较高、可靠性不足、在线路边界受限时灵敏性较低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充分利用换流站及其各出线上的平波电抗... 直流保护是保证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网安全的关键。行波保护动作速度快,可满足现有柔直电网对保护速动性的要求,但存在采样频率较高、可靠性不足、在线路边界受限时灵敏性较低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充分利用换流站及其各出线上的平波电抗器组成扩展边界,提出新型区域纵联方向保护原理。首先,分析扩展边界两侧电压的故障特征,利用扩展边界对电压时域波形的显著衰减形成的正反方向不同的故障特征来构造方向元件,构成纵联方向保护。该保护原理同时具备母线故障判别能力,并与相邻保护协调配合形成区域保护方案。其次,分析行波多次折反射过程对方向元件的影响,并给出保护动作时间。最后,进行仿真分析和对比验证。所提保护原理对采样频率要求低,在高阻故障、强噪声以及边界特性削弱时仍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柔性直流电网 扩展边界 故障行波分析 故障方向识别 区域保护 方向纵联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电网互联的双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小信号建模 被引量:47
4
作者 杨洁 刘开培 +2 位作者 余俞 秦亮 乐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177-2184,共8页
小信号模型是稳定性分析及控制器设计的基础。对交流系统异步互联的双端柔性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igh-voltage dc,VSC-HVDC)系统小信号模型展开研究。通过同步旋转坐标系的灵活选择与转换,构建逆变器及所连交流系... 小信号模型是稳定性分析及控制器设计的基础。对交流系统异步互联的双端柔性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igh-voltage dc,VSC-HVDC)系统小信号模型展开研究。通过同步旋转坐标系的灵活选择与转换,构建逆变器及所连交流系统、整流器及所连交流系统、控制器及直流线路的线性化方程,结合状态空间法,建立不受交流系统强度约束的双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小信号模型。通过仿真对比,证明无论交流系统强弱,该小信号模型都能精确反映双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小干扰情况,具有普遍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电网互联 电力系统 双端柔性直流输电 小信号模型 同步旋转坐标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式柔性互联的交直流低压配电网优化调度 被引量:29
5
作者 谢敏 张世平 +2 位作者 李弋升 黄莹 刘明波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9-89,共11页
利用柔性互联装置对配电网进行改造,可实现源-网-荷-储柔性高效互动,解决分布式电源大量接入带来的负载不均衡和电能质量问题。针对低压台区柔性互联,提出了基于多模式柔性互联的交直流低压配电网优化调度模型。首先,考虑背靠背和交直... 利用柔性互联装置对配电网进行改造,可实现源-网-荷-储柔性高效互动,解决分布式电源大量接入带来的负载不均衡和电能质量问题。针对低压台区柔性互联,提出了基于多模式柔性互联的交直流低压配电网优化调度模型。首先,考虑背靠背和交直流混联的低压柔性互联装置组网方式,建立柔性互联装置和光-储-充-荷元件的低压模型。然后,基于低压模型,以多层级负载不均衡度、网损、运营成本为优化目标,提出了基于多模式柔性互联的交直流低压配电网优化调度模型,并采用凸优化理论对模型进行凸化和线性化,调用Gurobi求解器得到模型的全局最优解。最后,通过交直流混合低压配电网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型和求解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互联 优化调度 直流混合低压配电网 三相四线制 负载不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多端柔性互联的交直流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 被引量:33
6
作者 彭克 张新慧 陈羽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2-27,共6页
针对采用下垂控制的多端柔性互联交直流配电系统,提出一种改进Zbus高斯算法。首先根据下垂控制曲线给定的直流电压参考值求解一次交直流潮流,确定有功功率稳态计算点,在此基础上按照下垂控制曲线更新直流电压,并采用新的直流电压稳态计... 针对采用下垂控制的多端柔性互联交直流配电系统,提出一种改进Zbus高斯算法。首先根据下垂控制曲线给定的直流电压参考值求解一次交直流潮流,确定有功功率稳态计算点,在此基础上按照下垂控制曲线更新直流电压,并采用新的直流电压稳态计算点求解交直流潮流直至收敛。改进的IEEE 123节点算例测试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计算 直流电网 下垂控制 恒压控制 多端柔性互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交直流混联配电网的多端口柔性互联开关 被引量:6
7
作者 孙勇 张建文 +3 位作者 周剑桥 施刚 杨兴武 蔡旭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5151-5162,共12页
随着分布式能源的高比例渗透和电动汽车的大量接入,传统交流配电网在电能质量、潮流调控和供电可靠性等方面面临着巨大挑战。基于柔性互联开关,构建柔性互联系统,可有效缓解上述问题。现有的中压柔性互联工程普遍采用背靠背型模块化多... 随着分布式能源的高比例渗透和电动汽车的大量接入,传统交流配电网在电能质量、潮流调控和供电可靠性等方面面临着巨大挑战。基于柔性互联开关,构建柔性互联系统,可有效缓解上述问题。现有的中压柔性互联工程普遍采用背靠背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back-to-back multilevel modular converter,BTB-MMC)方案,多个MMC通过直流链路相连实现所连馈线的互联互通,并由此构建中压直流配电网,形成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以更好的消纳直流负荷,但该方案成本高、占地面积大,不利于大规模推广。因此,该文结合MMC结构特点,提出一种适用于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多端口的柔性互联开关(multi-port flexible interconnection switch,MPFIS),通过小容量模块引出多个中压交流端口互联多条中压交流馈线,通过协调控制方式实现各馈线的有功无功解耦控制。其具有的中压直流端口,可连接中压直流配电网。围绕提出的MPFIS拓扑,分析其功率调节原理、能量平衡机制,并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接着,为阐述MPFIS方案的优势,将该方案与常规BTB-MMC方案进行对比。最后,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案及控制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互联开关 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多端口变换器 潮流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储能型柔性多状态开关的直流微电网与交流配电网柔性互联策略 被引量:27
8
作者 杨万里 涂春鸣 +3 位作者 兰征 肖凡 郭祺 王鑫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54-260,共7页
柔性多状态开关大多采用“刚性”的变流控制策略,导致其端口惯性与阻尼不足,直流微电网通过其接入时难以与交流配电网进行柔性互联,无法响应交流配电网调频调压。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储能型柔性多状态开关的直流微电网与交流配电网柔性互... 柔性多状态开关大多采用“刚性”的变流控制策略,导致其端口惯性与阻尼不足,直流微电网通过其接入时难以与交流配电网进行柔性互联,无法响应交流配电网调频调压。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储能型柔性多状态开关的直流微电网与交流配电网柔性互联策略,交直流端口统一采用虚拟电机控制,通过模拟电机的惯性和阻尼特性使交直流端口呈现柔性特性,同时针对馈线负荷不均衡问题提出一种考虑直流微电网功率交互的负荷均衡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能够降低直流微电网波动对交流配电网的冲击,增强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性,主动响应交流配电网调频调压,实现了馈线负荷均衡,提升了柔性多状态开关的调控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网 储能型柔性多状态开关 虚拟电机 柔性互联 负荷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柔性直流配电网的城市能源互联网 被引量:31
9
作者 郑建平 陈建福 +6 位作者 刘尧 屈鲁 余占清 宋强 袁志昌 赵彪 曾嵘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5-32,共8页
为推动城市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满足城市能源变革的新需求,首先提出了构建基于柔性直流配电网的城市能源互联网;接着,对城市能源互联网物理基础层的核心网络——柔性直流配电网进行了关键技术分析,建立了包含规划设计、关键设备研制、运... 为推动城市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满足城市能源变革的新需求,首先提出了构建基于柔性直流配电网的城市能源互联网;接着,对城市能源互联网物理基础层的核心网络——柔性直流配电网进行了关键技术分析,建立了包含规划设计、关键设备研制、运行控制、故障保护等多端柔性直流配网的成套技术体系,为推进柔性直流配电网的规划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最后,开展了柔性直流配电网示范工程的设计及分析,提出了工程总体建设方案,并成功投运世界容量最大、电压等级最多的珠海唐家湾三端柔性直流配电网工程,为推进柔性直流配电技术在中国落地、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城市能源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建设国际化能源变革城市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 柔性直流电网 直流断路器 直流变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直流微电网群柔性互联与控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顾后生 李霞林 +1 位作者 郭力 李鹏飞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8,共8页
为提高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和供电可靠性,本文提出一种适用于多直流微电网群柔性互联系统的功率协调控制策略。直流微电网包含平衡单元和功率单元,平衡单元采用功率-直流电压下垂控制,功率单元采用功率控制,隔离双向DC-DC变流器采... 为提高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和供电可靠性,本文提出一种适用于多直流微电网群柔性互联系统的功率协调控制策略。直流微电网包含平衡单元和功率单元,平衡单元采用功率-直流电压下垂控制,功率单元采用功率控制,隔离双向DC-DC变流器采用功率协调控制。基于上述控制策略,不仅可以控制母线电压稳定,还可实现无互联通信情况下多平衡单元并联运行时功率主动分配,满足直流微电网内多平衡单元即插即用。同时采用隔离双向DC-DC变流器柔性互联的直流微电网群可接受功率调度指令,实现多模式最优运行。最后,搭建两直流微电网柔性互联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控制策略能够实现直流微电网群功率协调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网集群 柔性互联 功率协调控制 下垂控制 隔离双向DC-DC变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低压直流配电网的双降压/升压型柔性互联开关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菁月 裴忠晨 +4 位作者 刘闯 林琳 朱帝 姜宇 李辉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47-253,共7页
柔性互联开关作为跨区域低压直流配电网的关键装备,能够实现区域间低压直流功率互联与灵活转供,有利于可再生能源的充分消纳与高效利用。通过分析目前低压直流配电网的运行特性与柔性互联开关的可靠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降压/升压变... 柔性互联开关作为跨区域低压直流配电网的关键装备,能够实现区域间低压直流功率互联与灵活转供,有利于可再生能源的充分消纳与高效利用。通过分析目前低压直流配电网的运行特性与柔性互联开关的可靠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降压/升压变换器的新型柔性互联开关拓扑结构,其具备无桥臂直通、电压利用率高、功率等级易拓展等优点。通过采取反向耦合电感技术来改善无源器件用量与内部续流问题,以柔性提升互联开关的工作效率,并给出了不同工作模式下端口电压增益的表达式。搭建一套150 V/1 kW实验样机进行实验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拓扑结构的有效性与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直流电网 双降压/升压变换器 新型柔性互联开关 反向耦合电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回柔性直流两区域异步互联系统频率一致性控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洪潮 陈雁 +2 位作者 李鹏飞 李霞林 郭力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6-46,共11页
为提高基于双回柔性直流两区域异步互联系统电网频率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就地控制”与“上层集中”相结合的频率一致性控制。“上层集中”控制层通过对就地电压及功率信息进行处理及控制,为“就地控制”层提供直流电压参考及辅助功率... 为提高基于双回柔性直流两区域异步互联系统电网频率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就地控制”与“上层集中”相结合的频率一致性控制。“上层集中”控制层通过对就地电压及功率信息进行处理及控制,为“就地控制”层提供直流电压参考及辅助功率参考;“就地控制”层在常规控制基础上,两端换流站均引入通用化频率-电压辅助控制结构;同时引入直流电压信号调整系数α。最后,通过PSCAD/EMTDC仿真,验证了所提策略可有效改善受扰电网频率动态特性,实现了系统旋转备用共享,同时实现了紧急支撑功率由双回线路依据其备用容量比进行承担,电压信号可灵活切换,提高了通信故障等紧急工况下系统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双回柔性直流区域异步互联系统 频率一致性控制 旋转备用共享 通用化控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柔性直流互联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建模与仿真分析 被引量:27
13
作者 陈亮 黄强 +1 位作者 贾萌萌 袁晓冬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10-1416,共7页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详细建模和多运行工况的仿真分析,将有效支撑主动配电网工程投运和可靠稳定运行。然而目前大规模的基于柔直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系统级仿真的时效性和实用性不足。因此,基于实时数字仿真平台RT-LAB建立交直流混合主动...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详细建模和多运行工况的仿真分析,将有效支撑主动配电网工程投运和可靠稳定运行。然而目前大规模的基于柔直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系统级仿真的时效性和实用性不足。因此,基于实时数字仿真平台RT-LAB建立交直流混合主动配电网模型,包含±20k V柔性直流互联系统、分布式光伏、分布式风电、储能系统、电动汽车、直流微网及其相应变流器控制的详细建模。针对电力盈亏优先考虑储能系统平衡的局限性问题,将柔性直流互联应用于主动配电网工程,可以在换流站一端出现功率缺口时由直流母线及时提供功率供给。利用该模型对储能系统充放电消纳工况、高峰电力缺口时由柔性直流互联从外部电网受电工况进行仿真分析,验证该系统在配电网应用的有效性。RT-LAB实时仿真平台在大规模系统级仿真中显示其时效性的优势,为交直流配电网工程建设提供前期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互联 直流混合配电网 能源消纳 电力缺口 实时数字仿真 R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微电网集群柔性控制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0
14
作者 李霞林 李志旺 +4 位作者 郭力 黄迪 李鹏飞 朱介北 王成山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5948-5961,共14页
该文重点关注柔性互联交直流微电网集群分层多尺度协调控制框架中的就地控制(即稳定控制)问题。现有的确定性控制策略一方面难以有效应对紧急情况下交直流微电网集群运行控制模式的平滑切换,另一方面为实现功率协调控制须依赖通信。为... 该文重点关注柔性互联交直流微电网集群分层多尺度协调控制框架中的就地控制(即稳定控制)问题。现有的确定性控制策略一方面难以有效应对紧急情况下交直流微电网集群运行控制模式的平滑切换,另一方面为实现功率协调控制须依赖通信。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全新的控制策略以区别于现有的确定性控制方法,称之为交直流微电网集群柔性控制方法。应用该柔性控制方法,交直流微电网集群中各装置就地控制不再依赖于某个特定的运行模式,易于实现运行模式平滑切换。更重要的是,仅依靠就地量测的电气量信息,即可实现多微电网集群功率协调控制。从稳态和小信号建模及稳定性分析两方面,论述了所提柔性控制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在PSCAD/EMTDC中搭建了包含2个直流微电网、1个交流微电网,以及隔离DC-DC和DC-AC互联装置的多微电网柔性互联集群仿真算例,对所提方法进行了有效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网集群 柔性互联 柔性控制 小信号建模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电网互联对广东电网暂态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徐蔚 林勇 +1 位作者 周煜智 徐政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34-38,共5页
广东电网是南方五省区电网中最大的受端电网,通过交直流混合联网接受区外电力,但交流系统故障和直流系统故障严重威胁其安全稳定运行。电网交流互联对原电网的暂态稳定特性有很大影响,文中以南方电网中长期规划提出的电力流方案和主网... 广东电网是南方五省区电网中最大的受端电网,通过交直流混合联网接受区外电力,但交流系统故障和直流系统故障严重威胁其安全稳定运行。电网交流互联对原电网的暂态稳定特性有很大影响,文中以南方电网中长期规划提出的电力流方案和主网架方案为基础,通过仿真研究了3种区域电网互联方案对广东电网暂态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受端电网交流互联,而送受端电网异步运行的两广同步网方案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广东电网的暂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互联 区域电网 暂态稳定 直流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串并联型潮流控制器的互联双极直流电网不平衡功率控制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洪彬 周念成 +3 位作者 廖建权 郭春生 王强钢 范炳昕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160-169,共10页
互联双极直流电网的不平衡潮流将增大网络的损耗甚至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文中提出一种基于串并联型潮流控制器(SP-PFC)的互联双极直流电网不平衡功率抑制策略。首先,介绍了SP-PFC的拓扑及工作模式,然后推导了恒功率控制下SP-PFC的输出... 互联双极直流电网的不平衡潮流将增大网络的损耗甚至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文中提出一种基于串并联型潮流控制器(SP-PFC)的互联双极直流电网不平衡功率抑制策略。首先,介绍了SP-PFC的拓扑及工作模式,然后推导了恒功率控制下SP-PFC的输出电压和线路电流表达式。由于SP-PFC的输出电压和电流呈非线性关系,在额定工作点处将SP-PFC进行线性化,并对比了线性和非线性模型的区别。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平衡负荷及受端电压对SP-PFC输出电压和线路电流的影响。建立了含SP-PFC的双极直流电网小信号模型,分析了含SP-PFC的双极直流电网的稳定性。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含SP-PFC的双极直流电网仿真模型,对SP-PFC抑制不平衡功率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互联 双极直流电网 直流电网 潮流控制器 不平衡潮流 恒功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流电容充放电双阈值判据的VSC-HVDC区域电网频率控制方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生虎 鲍正杰 +1 位作者 董王朝 张维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26-32,共7页
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切断了两侧电网的频率联系,区域电网故障时参与调频的机组减少,导致频率调节能力下降,频率波动增大。当区域电网发生频率偏移时,根据变流器容量设置直流电压变化速率的允许范围,提出直流电容充放电的双阈值判据,... 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切断了两侧电网的频率联系,区域电网故障时参与调频的机组减少,导致频率调节能力下降,频率波动增大。当区域电网发生频率偏移时,根据变流器容量设置直流电压变化速率的允许范围,提出直流电容充放电的双阈值判据,从而维持区域电网频率稳定,避免频率振荡。针对长时间有功不平衡导致的直流电容调节能力有限的问题,提出利用直流电压升降判断区域电网频率偏移的判据,通过改变VSC-HVDC线路输送的有功,参与区域电网频率调节。仿真结果表明,直流电容的有功调节能力能够减小频率波动,主网的有功支援有效弥补了直流电容容量有限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频率控制 双阈值判据 直流电容放电 区域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力电子变压器的中压直流互联配电网协调控制方法 被引量:19
18
作者 林霖 裴忠晨 +3 位作者 蔡国伟 刘闯 王菁月 孔德昊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1-59,共9页
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PET)作为柔性互联配电网关键装备,其端口解耦控制与区域协调控制是保证跨区域互联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文中以基于隔离型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I-M^(2)C)的多端口PET作为关键装备提出一种依靠中压直流(M... 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PET)作为柔性互联配电网关键装备,其端口解耦控制与区域协调控制是保证跨区域互联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文中以基于隔离型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I-M^(2)C)的多端口PET作为关键装备提出一种依靠中压直流(MVDC)馈线互联的柔性配电网架构。首先,分析基于MVDC馈线跨区域互联配电网方案的技术特点,建立基于双调制自由度的I-M^(2)C型PET端口数学模型。然后,根据端口数学模型及不同稳态运行模式需求提出各端口基于双调制自由度的解耦控制方法。同时,介绍了跨区域互联模式下区域间主从控制策略,总结了柔性配电网在各工况下的运行模式。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搭建了10 kV仿真系统模型,验证了MVDC互联的柔性配电网协调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变压器 中压直流互联 双调制自由度 协调控制 柔性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配电网柔性互联示范工程信息建模 被引量:4
19
作者 谈竹奎 班国邦 +3 位作者 徐玉韬 吕黔苏 郝正航 黄绍书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93-398,共6页
文章介绍了城市配电网柔性互联系统示范工程的基本情况和构成,并进行了信息分层;重点分析了作为核心装备的直流配电中心的具体功能,扩充了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相关逻辑节点和实例;建立了直流配电中心信息模型。示范工程调试结果验... 文章介绍了城市配电网柔性互联系统示范工程的基本情况和构成,并进行了信息分层;重点分析了作为核心装备的直流配电中心的具体功能,扩充了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相关逻辑节点和实例;建立了直流配电中心信息模型。示范工程调试结果验证了文章所建立的柔性互联系统信息分层体系结构和直流配电中心信息模型的有效性,为国内开展新型配电网架构论证和通信控制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能源 柔性互联 电网 信息分层 直流配电中心 信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互联配电网供电能力概率评估 被引量:5
20
作者 班国邦 袁旭峰 +2 位作者 徐玉韬 马晓红 欧阳泽宇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17,共8页
柔性互联配电网中接入的分布式电源有着随机性、相关性特征,给配电网供电能力研究带来巨大挑战。考虑到分布式电源的相关性,以Nataf变换及三阶多项式变换作为相关性处理方法;以最大负荷供应能力作为供电能力评估模型;以三点估计法、重... 柔性互联配电网中接入的分布式电源有着随机性、相关性特征,给配电网供电能力研究带来巨大挑战。考虑到分布式电源的相关性,以Nataf变换及三阶多项式变换作为相关性处理方法;以最大负荷供应能力作为供电能力评估模型;以三点估计法、重复潮流法结合交直流交替迭代算法作为柔性互联配电网供电能力概率评估方法。在IEEE33算例中结合3端SOP构造柔性互联配电网进行方法验证,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同时得到结论可以通过调整SOP的无功功率以及交流侧电压幅值的控制参数来提高系统的供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互联电网 供电能力 三点估计法 直流交替迭代算法 分布式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