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长三角地区农业虚拟水流动格局研究——基于水资源拓展的多地区投入产出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沈晓梅
孔千慧
+1 位作者
于欣鑫
戴梦圆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25,34,共10页
研究农业虚拟水跨域流动格局,可以揭示贸易与区域水资源短缺问题之间更深层次的关系,对保障粮食安全,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作为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三角地区内部资源要素流动频繁,且与国内其他地区间农产品贸...
研究农业虚拟水跨域流动格局,可以揭示贸易与区域水资源短缺问题之间更深层次的关系,对保障粮食安全,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作为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三角地区内部资源要素流动频繁,且与国内其他地区间农产品贸易往来密切;但同时也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等风险。以长三角地区为例,构建水资源拓展的投入产出模型对农业虚拟水流动量进行计算,并结合虚拟水平衡状态和水资源压力状态探究国内城市群农产品贸易所驱动的虚拟水流动关系的影响。结果发现:从区域水资源状态来看,长三角地区水资源压力状态整体偏高,用水矛盾突出;虚拟水平衡状态表现为高度依赖区域外农业虚拟水流入。从时间维度看,自经济新常态以来,长三角地区始终表现为农业虚拟水净输入状态,虚拟水资源输入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而虚拟水的自给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后,长三角内部农业虚拟水流动结构出现变动,江苏省替代安徽省成为上海市最重要的虚拟水来源。从空间维度看,长三角内部虚拟水流动呈现“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的链状结构;长三角和全国其他地区间呈现出“北方单向流入,南方双向互动”的虚拟水流动特征。最后,基于虚拟水战略实施视角,从引导区域内资源要素有序流动、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区域间贸易结构等视角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调整优化区域农产品生产及贸易格局,促进人水和谐的城市群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水流动
多区域投入产出法
水资源配置
长三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京津冀城市群虚拟水流动格局变化对区域水资源压力的影响
被引量:
4
2
作者
任江楠
吕小瑜
+2 位作者
李伟峰
陈利顶
韩立建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8-158,共11页
【目的】合理的虚拟水调动是缓解水压力的重要途径,尤其在人口聚集的城市群地区,用水需求激增导致区域缺水问题严重。城市群内部不同地区间的紧密关联有助于促进虚拟水贸易,对优化城市群水资源配置、缓解水资源压力具有重要意义。【方...
【目的】合理的虚拟水调动是缓解水压力的重要途径,尤其在人口聚集的城市群地区,用水需求激增导致区域缺水问题严重。城市群内部不同地区间的紧密关联有助于促进虚拟水贸易,对优化城市群水资源配置、缓解水资源压力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法,解析极端缺水的京津冀城市群内外间及其内部的虚拟水流动格局与变化,并揭示其对缓解区域水压力的作用。【结果】结果表明:(1)2012—2017年京津冀城市群与外部地区的虚拟水贸易量先增加后减少,而城市群内部虚拟水自给量却先减少后增加,2015年后京津冀内部虚拟水贸易增强;(2)京津冀城市群内部虚拟水流动格局呈现明显的时空异质性,虚拟水主要由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周边城市流入经济相对发达的中心城市(北京市、天津市、石家庄市和廊坊市),且随时间的推移,流动强度和向中心城市的集中程度均不断加强;(3)虚拟水流动明显缓解了京津冀中心城市的水资源压力,其实际水压力指数比虚拟水流动后的假定水压力指数年均下降12.12%,且下降程度逐年增加,但却加重了周边城市的水资源压力。【结论】京津冀城市群虚拟水流动有效缓解了中心城市的缺水压力,但不同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虚拟水流动格局优化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区域投入产出法
城市群
不同城市
虚拟水流动
水压力指数
水资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业数字经济对农产品出口隐含碳的影响研究——以49个国家的面板数据为例
3
作者
朱再清
张冰洁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49-1359,共11页
【目的】研究农业数字经济与农产品出口隐含碳的关系,为减少全球贸易隐含碳排放,同时为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新思路。【方法】运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测算2001-2020年49个国家的农产品出口隐含碳,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机制检...
【目的】研究农业数字经济与农产品出口隐含碳的关系,为减少全球贸易隐含碳排放,同时为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新思路。【方法】运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测算2001-2020年49个国家的农产品出口隐含碳,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机制检验模型实证分析样本国家农业数字经济对农产品出口隐含碳的影响效应。【结果】①农业数字经济与农产品出口隐含碳排放量呈现显著的先增后减倒U形关系。②中低收入国家和亚洲大洋洲欧洲地区国家农业数字经济对农产品出口隐含碳的影响更大。③农业数字经济通过扩大农产品出口规模、促进绿色技术进步、优化能源结构3条路径影响农产品出口隐含碳。【结论】从农业数字经济发展、技术创新、能源结构优化等角度,进一步发挥农业数字经济的碳减排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数字经济
贸易隐含碳
多区域投入产出法
双向固定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三角地区农业虚拟水流动格局研究——基于水资源拓展的多地区投入产出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沈晓梅
孔千慧
于欣鑫
戴梦圆
机构
盐城工学院盐城绿色低碳发展研究院
河海大学商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社科与法学学院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出处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25,34,共10页
基金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2EYA001)
盐城工学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项课题(2022-24)
+1 种基金
盐城绿色低碳发展研究院开放课题重点项目(2022ZD03)
盐城市社科基金项目(23kA99)。
文摘
研究农业虚拟水跨域流动格局,可以揭示贸易与区域水资源短缺问题之间更深层次的关系,对保障粮食安全,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作为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三角地区内部资源要素流动频繁,且与国内其他地区间农产品贸易往来密切;但同时也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等风险。以长三角地区为例,构建水资源拓展的投入产出模型对农业虚拟水流动量进行计算,并结合虚拟水平衡状态和水资源压力状态探究国内城市群农产品贸易所驱动的虚拟水流动关系的影响。结果发现:从区域水资源状态来看,长三角地区水资源压力状态整体偏高,用水矛盾突出;虚拟水平衡状态表现为高度依赖区域外农业虚拟水流入。从时间维度看,自经济新常态以来,长三角地区始终表现为农业虚拟水净输入状态,虚拟水资源输入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而虚拟水的自给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后,长三角内部农业虚拟水流动结构出现变动,江苏省替代安徽省成为上海市最重要的虚拟水来源。从空间维度看,长三角内部虚拟水流动呈现“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的链状结构;长三角和全国其他地区间呈现出“北方单向流入,南方双向互动”的虚拟水流动特征。最后,基于虚拟水战略实施视角,从引导区域内资源要素有序流动、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区域间贸易结构等视角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调整优化区域农产品生产及贸易格局,促进人水和谐的城市群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虚拟水流动
多区域投入产出法
水资源配置
长三角地区
Keywords
virtual water flow
multi-regional input-output method
water resources allocation
Yangtze River Delta
分类号
TV213.4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京津冀城市群虚拟水流动格局变化对区域水资源压力的影响
被引量:
4
2
作者
任江楠
吕小瑜
李伟峰
陈利顶
韩立建
机构
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8-158,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7148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503004)。
文摘
【目的】合理的虚拟水调动是缓解水压力的重要途径,尤其在人口聚集的城市群地区,用水需求激增导致区域缺水问题严重。城市群内部不同地区间的紧密关联有助于促进虚拟水贸易,对优化城市群水资源配置、缓解水资源压力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法,解析极端缺水的京津冀城市群内外间及其内部的虚拟水流动格局与变化,并揭示其对缓解区域水压力的作用。【结果】结果表明:(1)2012—2017年京津冀城市群与外部地区的虚拟水贸易量先增加后减少,而城市群内部虚拟水自给量却先减少后增加,2015年后京津冀内部虚拟水贸易增强;(2)京津冀城市群内部虚拟水流动格局呈现明显的时空异质性,虚拟水主要由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周边城市流入经济相对发达的中心城市(北京市、天津市、石家庄市和廊坊市),且随时间的推移,流动强度和向中心城市的集中程度均不断加强;(3)虚拟水流动明显缓解了京津冀中心城市的水资源压力,其实际水压力指数比虚拟水流动后的假定水压力指数年均下降12.12%,且下降程度逐年增加,但却加重了周边城市的水资源压力。【结论】京津冀城市群虚拟水流动有效缓解了中心城市的缺水压力,但不同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虚拟水流动格局优化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关键词
多区域投入产出法
城市群
不同城市
虚拟水流动
水压力指数
水资源承载力
Keywords
multi-regional input-output method
urban agglomeration
various cities
virtual water flows
water stress index
water resource carrying capacity
分类号
TV213.9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业数字经济对农产品出口隐含碳的影响研究——以49个国家的面板数据为例
3
作者
朱再清
张冰洁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49-1359,共11页
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油菜,CARS-12)。
文摘
【目的】研究农业数字经济与农产品出口隐含碳的关系,为减少全球贸易隐含碳排放,同时为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新思路。【方法】运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测算2001-2020年49个国家的农产品出口隐含碳,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机制检验模型实证分析样本国家农业数字经济对农产品出口隐含碳的影响效应。【结果】①农业数字经济与农产品出口隐含碳排放量呈现显著的先增后减倒U形关系。②中低收入国家和亚洲大洋洲欧洲地区国家农业数字经济对农产品出口隐含碳的影响更大。③农业数字经济通过扩大农产品出口规模、促进绿色技术进步、优化能源结构3条路径影响农产品出口隐含碳。【结论】从农业数字经济发展、技术创新、能源结构优化等角度,进一步发挥农业数字经济的碳减排效应。
关键词
农业数字经济
贸易隐含碳
多区域投入产出法
双向固定效应
Keywords
agriculture digital economy
embodied carbon in trade
multi-regional input-output method
two-way fixed effect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长三角地区农业虚拟水流动格局研究——基于水资源拓展的多地区投入产出分析
沈晓梅
孔千慧
于欣鑫
戴梦圆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京津冀城市群虚拟水流动格局变化对区域水资源压力的影响
任江楠
吕小瑜
李伟峰
陈利顶
韩立建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农业数字经济对农产品出口隐含碳的影响研究——以49个国家的面板数据为例
朱再清
张冰洁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