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区域互联系统最优无功价格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朱继忠 徐国禹 颜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19-21,26,共4页
提出了一种研究多区域互联系统优化无功价格的方法。系统内的无功支持除了能减少网损和改善电压安全性外,还能增加系统向外传送功率的能力,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提出以无功支持取得经济效益的大小来决定多区域互联系统的无功价格... 提出了一种研究多区域互联系统优化无功价格的方法。系统内的无功支持除了能减少网损和改善电压安全性外,还能增加系统向外传送功率的能力,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提出以无功支持取得经济效益的大小来决定多区域互联系统的无功价格。并以3 区域互联的 I E E E118 节点系统为例,进行了相应的计算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优化 多区域互联系统 无功价格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断面信息的多区域互联系统频率响应模型参数估计方法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洵阳 李霞林 +3 位作者 郭力 赵梓含 王洪达 王成山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277-4287,共11页
针对计及新能源惯量和频率支撑的多区域互联系统等效频率响应模型的参数估计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联络线断面信息的简单方法,用以估计各区域等值机组与新能源场站的频率响应特性。首先基于区域内新能源场站至并网点联络线的断面有功... 针对计及新能源惯量和频率支撑的多区域互联系统等效频率响应模型的参数估计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联络线断面信息的简单方法,用以估计各区域等值机组与新能源场站的频率响应特性。首先基于区域内新能源场站至并网点联络线的断面有功功率与频率信息,估计区域内新能源场站虚拟惯量与有功-频率下垂系数。在此基础上,基于区域间联络线断面在惯量响应和一次调频时间尺度上的频率与传输有功功率数据,估计区域等值机组惯量与一次调频参数。然后结合各区域参数估计结果,构建完整系统频率响应模型。最后通过在PSCAD/EMTDC中搭建标准IEEE 5区68节点算例验证了所提频率响应模型及其参数估计方法的有效性。此外,在含50k W的柴油发电机和50k W基于虚拟同步控制技术的储能变流器的实际微电网系统中,进一步验证了所提估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区域互联系统 频率响应模型 同步机组 新能源场站 惯量估计 一次调频参数估计 断面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状态估计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永 郭志忠 +1 位作者 彭茂君 任江波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27-31,共5页
研究了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的状态估计问题,提出了基于灵敏度分析的互联电力系统的状态估计方法。该方法将互联系统联络线两端子系统状态估计独立计算所得线路功率不匹配量作为各子系统的虚拟变化量测量,基于各子系统量测量、状态量和功... 研究了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的状态估计问题,提出了基于灵敏度分析的互联电力系统的状态估计方法。该方法将互联系统联络线两端子系统状态估计独立计算所得线路功率不匹配量作为各子系统的虚拟变化量测量,基于各子系统量测量、状态量和功率估计值之间的灵敏度关系,计算修正各子系统状态量和功率估计值,迭代求解互联系统状态估计解。仿真试验结果充分说明该状态估计方法计算结果准确、速度快,且在互联系统计算中心无法获得部分子系统数据情况下,能够最大限度地准确给出互联的可观测系统状态估计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估计 多区域互联系统 灵敏度分析 变化量测 加权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攻击下基于容积卡尔曼滤波的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的检测与防御
4
作者 常梦言 刘永慧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9,共9页
以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为研究对象,对混合攻击下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的检测与防御进行研究。首先,建立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遭受网络攻击的位置及其类型,建立虚假数据注入攻击和拒绝服务攻击模型,接着根... 以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为研究对象,对混合攻击下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的检测与防御进行研究。首先,建立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遭受网络攻击的位置及其类型,建立虚假数据注入攻击和拒绝服务攻击模型,接着根据是否收到数据包诊断拒绝服务攻击,并用最新接收的数据对丢失的数据进行补偿,实现拒绝服务攻击的防御;然后,基于容积卡尔曼滤波算法检测虚假数据注入攻击,并采用指数平滑法对虚假数据注入攻击进行防御;最后,以两区域互联电力系统为例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算法能有效克服混合攻击对系统造成的不良影响,实现电力系统功率平衡和频率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 容积卡尔曼滤波 虚假数据注入攻击 拒绝服务攻击 状态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内点法的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最优潮流分散式求解 被引量:17
5
作者 陆文甜 刘明波 +1 位作者 林舜江 冯汉中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6828-6837,共10页
针对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分层分区调度的特点,将由上层控制中心管理的区域之间的联络线及其端节点定义为边界网络,从而构建区域变量之间存在重叠部分而区域之间不显含耦合约束的分散最优潮流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内点法的多区域互联... 针对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分层分区调度的特点,将由上层控制中心管理的区域之间的联络线及其端节点定义为边界网络,从而构建区域变量之间存在重叠部分而区域之间不显含耦合约束的分散最优潮流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内点法的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最优潮流分散式优化算法。首先,采用内点法将得到各区域的线性修正方程,从而可将其等价表示为各区域的二次规划模型。基于分层协调模式,信息在上层控制中心和各区域的本地控制中心之间进行交换,可实现二次规划模型的分散优化,且所交换的信息不涉及各个区域的私有数据。该算法在继承内点法二次收敛性优势的同时,其计算精度与集中式内点法的相当,且无需参数调整。以4个IEEE标准测试系统和一个6056节点实际系统作为测试系统,并与其它分散优化算法进行对比分析,检验新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 最优潮流 分布式内点法 分散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区域多能源系统集群协同优化的联合需求侧响应模型 被引量:41
6
作者 滕云 刘硕 +1 位作者 回茜 陈哲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7282-7295,共14页
风电、光伏发电等波动电源接入比例不断提高,使得区域多能源系统中能量转化和协调能力减弱。基于此,该文提出一种多个区域级多能源系统互联后多目标协同优化的联合需求侧响应模型及响应策略求解算法。首先提出联合需求侧响应概念及模型... 风电、光伏发电等波动电源接入比例不断提高,使得区域多能源系统中能量转化和协调能力减弱。基于此,该文提出一种多个区域级多能源系统互联后多目标协同优化的联合需求侧响应模型及响应策略求解算法。首先提出联合需求侧响应概念及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多区域电气热(冷)互联系统中的多种能源形式间的能量转化模型;以多个区域多能源系统运行总成本最小、碳排放最小为目标,建立多区域电气热(冷)互联系统多目标优化模型;然后,研究多区域电气热(冷)互联系统多目标运行优化调度策略,建立基于NSGA-Ⅱ算法的多区域能源互联系统协同优化算法。最后,基于东北3个地区电热气多能源系统,建立联合需求侧响应及其优化运行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联合需求侧响应模及其优化运行策略,能够有效提高多个区域能源系统间的能量协调能力,增强多能源互联系统总体需求侧响应能力,并降低需求侧响应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需求侧响应 多区域能源互联系统 互联系统集群 多目标协调优化 NSGA-Ⅱ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模控制的多区域V2G系统的负荷频率控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政豪 刘永慧 苏庆堂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981-1988,共8页
新能源背景下,电动汽车(EV)作为可调度的储能装置能够辅助参与电力系统的负荷频率控制。以含风电及电动汽车的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作为对象,对多系统的负荷频率控制问题展开研究。首先,针对风电与电动汽车并网(V2G)引起的系统状态难以准... 新能源背景下,电动汽车(EV)作为可调度的储能装置能够辅助参与电力系统的负荷频率控制。以含风电及电动汽车的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作为对象,对多系统的负荷频率控制问题展开研究。首先,针对风电与电动汽车并网(V2G)引起的系统状态难以准确监测的问题,设计状态观测器对系统状态进行估计;然后,设计了基于观测器的积分滑模控制器,并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求解控制器参数;最后,以两个区域的电力系统为例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够有效克服负荷需求扰动对系统造成的影响,验证了电动汽车参与辅助调频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 频率控制 状态观测器 积分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滑模的多区域时滞电力系统负荷频率控制 被引量:8
8
作者 王政豪 刘永慧 韩美杰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9-134,共6页
针对电力系统存在频率偏差的问题,以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考虑电力系统存在通信时滞,建立互联电力系统的负荷频率控制模型。在已知扰动上下界时设计一般的滑模控制器,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在线估计参数,... 针对电力系统存在频率偏差的问题,以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考虑电力系统存在通信时滞,建立互联电力系统的负荷频率控制模型。在已知扰动上下界时设计一般的滑模控制器,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在线估计参数,设计自适应滑模控制器,最后通过MATLAB软件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滑模控制器能够有效地抑制通信时滞及扰动对系统性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实现电力系统的负荷频率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 时滞 频率控制 滑模控制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风电的多域互联电力系统负荷频率控制方法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峰 余为杰 张周胜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5-199,共5页
为确保风机参与调整系统负荷频率,建立了三区域含风力发电的互联电力系统负荷频率控制模型;同时,为抑制整个系统内部参数的变化、风能波动及负荷扰动所造成的负荷频率波动,又设计出一个分散的滑模控制器并用于仿真分析,当整个系统在进... 为确保风机参与调整系统负荷频率,建立了三区域含风力发电的互联电力系统负荷频率控制模型;同时,为抑制整个系统内部参数的变化、风能波动及负荷扰动所造成的负荷频率波动,又设计出一个分散的滑模控制器并用于仿真分析,当整个系统在进入滑动模态后,对外界的参数变化具有时不变性。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滑模控制器比传统的控制器响应更快、超调量小,有效抑制了负荷频率波动,且当考虑发电机变化率约束条件时,所设计的滑模控制器仍能有效控制系统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 风力发电 负荷频率控制 滑模控制 电机变化率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新能源不确定性的互联电网交换功率鲁棒优化模型 被引量:5
10
作者 樊小伟 孙荣富 +4 位作者 王靖然 马悦 孙宏文 陈全 董晓明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90-197,共8页
高比例新能源及其不确定性增加了多区域交流互联系统交换功率控制的难度,为保证区域间联络线传输功率的协调分布及其波动相对均衡,提出了一种考虑互联电网外特性的交换功率稳定控制模型。考虑互联系统自动发电控制(AGC)参与因子与联络... 高比例新能源及其不确定性增加了多区域交流互联系统交换功率控制的难度,为保证区域间联络线传输功率的协调分布及其波动相对均衡,提出了一种考虑互联电网外特性的交换功率稳定控制模型。考虑互联系统自动发电控制(AGC)参与因子与联络线潮流分布的关联关系,推导并构建了互联系统AGC下的潮流模型。进而,以联络线功率波动幅值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基于鲁棒优化的区域交换功率稳定控制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松弛法的协同演化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以双IEEE 14节点和IEEE 118节点测试系统为例进行仿真分析,将无优化与鲁棒优化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鲁棒优化可以有效应对新能源随机出力的影响,对于外特性的稳定性具有明显改善效果,并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多区域互联系统 自动发电控制 联络线功率波动 鲁棒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区间振荡的自适应模糊广域阻尼控制设计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柔伊 张尧 +1 位作者 钟庆 蔡广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1期14-20,共7页
针对多区域互联系统的区间振荡,提出一种自适应模糊广域阻尼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首先,通过传函留数确定控制回路的安装地点,并以"模式可观惯量中心"等值的区间角速度偏差作为各回路的反馈信号。然后,以提升不同故障激... 针对多区域互联系统的区间振荡,提出一种自适应模糊广域阻尼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首先,通过传函留数确定控制回路的安装地点,并以"模式可观惯量中心"等值的区间角速度偏差作为各回路的反馈信号。然后,以提升不同故障激发的主导区间振荡模式的阻尼为目的,将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转化为带不等式约束的规划问题。最后,采用遗传算法求解规划模型,对多个控制回路的参数进行协调和优化。在优化过程中引入多区域单机等效法辨识故障后系统振荡的主导模式,并进行阻尼评估。算例采用IEEE5区域16机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控制系统显著改善了不同区间振荡模式的阻尼,有效抑制了故障后系统的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区域互联系统 区间振荡 自适应 模糊控制 广域阻尼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目标级联分析法的输电网结构优化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旋 张玉敏 +3 位作者 吉兴全 杨子震 刘健 杨建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8-224,共7页
为了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增强电力系统各区域间的互联协调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级联分析(ATC)法的输电网结构优化模型。首先,利用母线撕裂法将电力系统解耦为多区域互联系统;其次,建立含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输电网结构优化模型,在此基础... 为了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增强电力系统各区域间的互联协调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级联分析(ATC)法的输电网结构优化模型。首先,利用母线撕裂法将电力系统解耦为多区域互联系统;其次,建立含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输电网结构优化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的统一分析和决策;再次,采用ATC法将模型分解为主问题和子问题进行并行计算,实现源网荷协同的输电网结构优化。最后,通过对IEEE 14节点及IEEE 118节点系统的测试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可有效协调互联电网的运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多区域互联系统 输电网结构优化 目标级联分析法 可再生能源 源荷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