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石质山区沟壑多功能综合治理开发模式及效益简析
- 1
-
-
作者
王福禄
计保权
吴兴华
田志凤
-
机构
辽宁省兴城市水土保持站
-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88-189,共2页
-
文摘
石质山区沟壑多功能治理开发模式是兴城市水土保持站建立的一种新型沟壑治理模式,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石质山区如何开展沟壑治理、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快速发展经济开创了一条新路。介绍了石质山区沟壑多功能治理开发模式的内涵,全面阐述了该模式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作用和效益。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发展灌溉水源,改善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2)高效利用雨洪资源,解决人畜饮水问题;3)发展舍饲养殖,带动各业开发。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关键词
沟壑
多功能综合治理开发模式
水土保持
-
Keywords
gutters
multi-function management model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九华沟流域综合治理开发途径与模式
被引量:5
- 2
-
-
作者
成昌军
-
机构
定西县关川河流域治理指挥部
-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38-39,共2页
-
文摘
属干旱半干旱山区的甘肃定西县九华沟流域 ,从上游到下游、从坡面到沟道 ,建成了完整的径流调控体系 ,把导致水土流失的降雨径流变为产业结构调整、侵蚀劣地改造、发展高效农林牧业的有效水资源。通过综合治理、综合开发 ,流域生态环境明显改观 ,治理程度达到 86 3 % ,年土壤侵蚀模数由 5 40 0t/km2 降低到 915t/km2 ,林草覆盖率由 2 4%提高到 5 7 1% ,经济效益稳步增长 。
-
关键词
九华沟流域
综合治理
开发途径
水土保持
径流调控
开发模式
-
Keywords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runoff regulation and control
-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大庆地区沙地综合治理开发模式
- 3
-
-
作者
马怀宁
王红梅
李峰
-
机构
黑龙江省肇源县林业局
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
-
出处
《防护林科技》
2013年第6期84-85,共2页
-
文摘
针对大庆地区气候及沙地土壤等条件,选择适生的治沙树种,进行带状整地及穴状整地,结合成功的造林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创建了沙地治理不同的典型和样板,为大庆地区沙地综合治理开发提供了防、治、用相结合的沙区综合治理开发模式。
-
关键词
沙地
综合治理
开发
模式
-
分类号
S775
[农业科学—森林工程]
-
-
题名沙地林果开发综合治理造林模式
- 4
-
-
作者
李延东
魏强
-
机构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龙江镇林业工作指导站
-
出处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1年第7期53-53,共1页
-
文摘
沙地林果开发综合治理造林模式就是在集中连片的沙荒、沙丘、沙岗上,发展以果树为主的林果产业,实现治理与开发并重,生态与经济效益结合,达到改善沙区生态面貌,促进沙区经济发展的目的。
-
关键词
综合治理
林果产业
造林模式
开发
沙地
经济效益
经济发展
生态
-
分类号
S72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陇中黄土丘陵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经济开发研究
被引量:1
- 5
-
-
作者
王勇
王涛
王德生
丁海霞
-
机构
甘肃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局
-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
1999年第1期38-40,共3页
-
文摘
陇中黄土丘陵区是甘肃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之一,重视和发展这一地区的水土保持,加快经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各类型区的不同特点,提出了适合区域发展的综合治理途径与模式。建立区域经济开发的基本架构是:依托综合防治→培育规模基地→形成产业龙头→建立流通体系→实现产业一体化。
-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小流域
综合治理
经济开发模式
陇中
-
Keywords
rolling gullied loess region small watershed comprehensive harness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l central Gansu
-
分类号
F127.42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论政府在大河流域综合治理开发中的作用
被引量:5
- 6
-
-
作者
宋栋
-
机构
武汉大学区域发展研究院
-
出处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7-81,共5页
-
文摘
国际上大河流域综合治理开发的成功经验告诉人们 ,即使是在完备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对于大河流域的开发 ,仍占据着重要地位 ,其集中表现为 ,政府在依法治水、管水、科学制订流域规划和保护生态环境等主要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经验无疑对我国今天进行大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开发有着积极而重要的借鉴意义。
-
关键词
田纳西河开发模式
大河流域综合治理开发
政府作用
-
Keywords
the pattern of the Tennessee River's development
large river basin's comprehensive exploitation
government's role
-
分类号
F061.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TV88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
-
题名嫩江沙地综合治理开发杜蒙基地土地利用线性规划研究
- 7
-
-
作者
李峰
毕广有
李斌
李兴业
曹志伟
-
机构
黑龙江省防护林研究所
大庆石油管理局农工商公司
-
出处
《防护林科技》
1999年第4期8-11,共4页
-
文摘
运用线性规划确定出嫩江沙地综合治理开发杜蒙基地的最佳土地利用模式,并肯定了这种模式的合理性。提出基地土地利用现状具有很好的发展基础,今后要在这种基础上朝着最优方向逐步调整农林牧比例,使基地建成一个完整的、最优的、防治用相结合的治沙模式。
-
关键词
嫩江沙地综合治理开发
杜蒙基地
土地利用
线性规划
优化模式
-
分类号
S28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F32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农村综合治理背景下宜渔乡村坑塘开发利用路径探讨
- 8
-
-
作者
类咏梅
丛晓曼
史振忠
-
机构
德州市水产果蔬发展服务中心
-
出处
《中国水产》
CAS
2023年第3期51-55,共5页
-
文摘
乡村坑塘是内陆地区重要的宜渔资源,同时也是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的重点。本文以山东省德州地区宜渔乡村坑塘开发利用模式为基础,详细阐述了乡村坑塘发展现状、经验做法、存在问题、发展方向、措施建议等,以期为农村综合治理背景下内陆地区宜渔乡村坑塘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关键词
开发利用模式
坑塘
农村人居环境
德州地区
内陆地区
经验做法
路径探讨
综合治理
-
分类号
F326.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平原风沙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初探
- 9
-
-
作者
刘延成
张立
张海燕
唐秀丽
赵士龙
-
机构
山东省临清市水务局
山东省临清市农业局
山东省临清市刘垓子镇政府
-
出处
《河北农业科技》
2008年第20期30-30,共1页
-
文摘
临清市地处鲁西北黄泛平原,历史上,由于黄河决口泛滥和改道,在市境内形成了一条长55km,面积124km^2的沙河地带,也称黄河故道。春天风沙遮日,秋天大水覆地,生态环境失去平衡,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临清市经过几年的努力,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八岔路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已于2007年8月顺利通过验收组和专家组评估鉴定,被评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小流域”。普遍认为,它是平原风沙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的模式典型,具有代表性。
-
关键词
综合治理模式
平原风沙区
小流域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
综合治理开发
黄河故道
黄泛平原
评估鉴定
-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坚持“五化”治理模式搞好农发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建设
- 10
-
-
作者
郭岐春
-
机构
陕西省绥德县农发办
-
出处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05年第11期30-31,共2页
-
文摘
一、“五化”模式是符合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实际的农业综合开发模式
“五化”模式是农业综合开发在对现有治理措施深刻理解的基础上,重新整合构置成全新的适合丘陵沟壑区农业综合开发理念而总结的一种建设模式,是针对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地区而形成的。这些地区地形破碎,沟壑纵横,峁梁相连,沟谷相通,地表径流冲刷极其严重,生态系统荡然无存。根治水土流失,恢复生态系统,发展当地经济不仅是当地政府的主要任务,也对全省乃至全国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而“五化模式”恰恰是逐步根治这些问题的一剂良方。其主要内容:
-
关键词
综合开发模式
生态综合治理
项目建设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农业综合开发
水土流失
生态系统
开发理念
黄河中游
-
分类号
S792.116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F323.2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济宁市任城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7
- 11
-
-
作者
孙光
李树志
董庆欢
李学良
-
机构
中煤科工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
出处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3-117,121,共6页
-
基金
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Z181100005118012)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创新创业资金专项重点项目(2018-2-ZD007)。
-
文摘
以济宁市任城区采煤沉陷区为工程背景,结合地质采矿条件、开采沉陷特征、区位特点及相关规划,提出了适合任城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的总体思路;从生态、农业、湿地、建筑4个方面分别介绍了4个典型的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从资金来源、利用方向、运营模式3个角度对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的见解与看法,可为矿业城市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与开发利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
关键词
采煤沉陷区
沉陷特点
综合治理
开发利用
治理模式
市场化方式
-
Keywords
coal mining subsidence area
subsidence characteristic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governance mode
marketization approach
-
分类号
TD327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X171.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
-
题名生态脆弱区抗蚀促生生态综合治理技术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无
-
机构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
2020年第10期F0003-F0003,共1页
-
文摘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科研创新"土壤侵蚀与生态治理"研究团队,依托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鄂尔多斯高原砒砂岩区生态综合治理技术"和"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黄河中游砒砂岩区抗蚀促生技术集成与示范"等1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研发出可有效恢复砒砂岩区植被的抗蚀促生新材料,实现了保水、抗蚀、增肥、促生多功能一体化,实现了阻控侵蚀与恢复植被功能一体化;研发出砒砂岩改性筑坝材料并进行了示范应用,实现了阻控砒砂岩结构遇水溃散与破坏的目标;创建了抗蚀促生材料-工程-生物措施体系与坡沟系统地貌单元高适配的二元立体配置模式,突破了砒砂岩治理措施体系与侵蚀空间分异相匹配的技术瓶颈。
-
关键词
多功能一体化
生态综合治理
生态脆弱区
砒砂岩
科研创新
示范应用
生物措施
配置模式
-
分类号
S15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综合治理盐碱湖泊 大力发展养鱼事业
- 13
-
-
作者
郑银平
罗耀泉
-
机构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水产中心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巴彦查干乡畜牧水产中心
-
出处
《黑龙江水产》
2004年第3期36-38,共3页
-
-
关键词
盐碱化
养殖技术
深度开发
湖泊治理
养鱼业
生态渔业
事业
鱼种
苗种
渔业资源
水产资源
农业生产
放养模式
资金投向
综合治理
-
分类号
F326.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低丘岗地生态开发模式运用效果浅析
- 14
-
-
作者
陈庭平
李平
-
机构
湖北省松滋市林业局
-
出处
《林业科技开发》
2003年第2期39-41,共3页
-
基金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长江中下游低丘滩地综合治理与开发"湖北试验区部分内容
-
文摘
10年来在低丘岗地综合治理与开发中 ,运用增肥改土、立体间作、种养结合、庭园林业和私营农庄多种开发模式 ,以发展高效经济树种为主 ,改善了低丘区域的生态环境 ,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生态。
-
关键词
低丘岗地
综合治理
生态开发
开发模式
生态环境
综合效益
-
分类号
S284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F323.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搞好综合开发 实现增产增收
- 15
-
-
作者
张金泉
李雁南
韩文峰
-
机构
安阳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
出处
《农村农业农民》
1998年第5期28-28,共1页
-
文摘
农业综合开发是国家对农业实行集中投入,进行综合治理,保证农业持续开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安阳市的农业综合开发。始于国家首期立项的1988年,虽然仅仅走过十年历程,但它在改善生产条件、改变旧的生产模式、增加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等诸多方面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实现粮食增产目标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一、大力进行中低产田改造,适当开垦宜农荒地,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根据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提高土地生产率是解决粮食问题的根本出路,而提高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充分发挥各种农业资源的内在潜力。十年来,安阳市项目区累计投入开发资金17642.06万元,改造中低产田108.50万亩,开垦宜农荒地6.51万亩。通过开发,建成了一批标准较高、稳产高产的优质农田,使困扰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制约因素得到根本解决。达到了小灾增产、中灾稳产、大灾小减产或少减产。
-
关键词
农业综合开发
宜农荒地
增产增收
项目区
生产模式
重要举措
根本出路
农业现代化
持续开展
综合治理
-
分类号
F323.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黄泛沙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种植模式研究
被引量:4
- 16
-
-
作者
武继承
王生厚
袁中富
-
机构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开封县科学技术委员会
-
出处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2000年第12期18-22,共5页
-
-
关键词
黄泛沙区
农业资源
综合治理
开发利用
种植模式
-
分类号
F323.2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327.6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沙地小生物经济圈营造与应用
被引量:1
- 17
-
-
作者
马金昌
马广生
白成江
赵宏伟
-
机构
通辽市科尔沁区林业工作站
林业科技推广培训中心
钱家店林工站
木里图林工站
-
出处
《内蒙古林业》
2005年第5期19-20,共2页
-
-
关键词
营造
应用
沙地
综合治理开发
生产模式
生态经济圈
生态平衡
充分利用
配套措施
生物圈
统一体
半干旱
热资源
人为
沙区
-
分类号
S725.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288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
-
题名平利县油菜一菜两用栽培技术
被引量:1
- 18
-
-
作者
李世斌
金德珍
王会杰
-
机构
陕西省平利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长江蔬菜》
2022年第24期24-25,共2页
-
文摘
平利县地处长江流域,全县油菜种植面积6000 hm^(2),为探索建立油菜多功能开发技术模式,2021年开展油菜“一菜两用”种植模式技术试验示范,取得了显著的示范效果。本文重点介绍当地在油菜“一菜两用”模式上的生产经验和技术要点,可供同类区域参考借鉴。
-
关键词
油菜种植面积
多功能开发
平利县
一菜两用
栽培技术
种植模式
示范效果
长江流域
-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实施“长治”工程 建设秀美重庆
- 19
-
-
-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F003-F003,共1页
-
文摘
重庆市自1989年开始实施“长治”工程以来,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统筹安排,做到治理水土流失与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建设精品小流域与产业开发相结合.改善生态环境与休闲旅游观光相结合、面上治理与建设水保科技示范园区相结合、人工治理与生态自我修复相结合、国家投入与大户承包相结合,创出了多种小流域治理开发模式,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532km^2。通过综合治理,
-
关键词
“长治”工程
建设
科技示范园区
治理开发模式
水土流失
1989年
小流域
统筹安排
脱贫致富
旅游观光
生态环境
产业开发
人工治理
国家投入
综合治理
重庆市
水田
-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F323.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绿色“金字塔”
- 20
-
-
作者
郝长明
-
出处
《国土绿化》
1999年第1期17-20,共4页
-
文摘
我们驱车来到令世人瞩目的辽西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登高远望:由油松、刺槐、山杏、沙棘和果园组成的绿色屏障,一山接一山,波涛起伏。 这片总面积达40万亩“亚洲最大面积的人造油松林”,曾被联合国官员称为“中国人治山改土,改造大自然的一个创举”。
-
关键词
金字塔
小流域综合治理
凌源
水土保持工程
治山治水
治理模式
土流失
水土保持区划
综合开发治理
土地利用
-
分类号
X17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