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质山区沟壑多功能综合治理开发模式及效益简析
1
作者 王福禄 计保权 +1 位作者 吴兴华 田志凤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88-189,共2页
石质山区沟壑多功能治理开发模式是兴城市水土保持站建立的一种新型沟壑治理模式,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石质山区如何开展沟壑治理、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快速发展经济开创了一条新路。介绍了石质山区沟壑多功能治理开发模式的内涵,全面阐... 石质山区沟壑多功能治理开发模式是兴城市水土保持站建立的一种新型沟壑治理模式,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石质山区如何开展沟壑治理、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快速发展经济开创了一条新路。介绍了石质山区沟壑多功能治理开发模式的内涵,全面阐述了该模式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作用和效益。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发展灌溉水源,改善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2)高效利用雨洪资源,解决人畜饮水问题;3)发展舍饲养殖,带动各业开发。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壑 多功能综合治理开发模式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华沟流域综合治理开发途径与模式 被引量:5
2
作者 成昌军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38-39,共2页
属干旱半干旱山区的甘肃定西县九华沟流域 ,从上游到下游、从坡面到沟道 ,建成了完整的径流调控体系 ,把导致水土流失的降雨径流变为产业结构调整、侵蚀劣地改造、发展高效农林牧业的有效水资源。通过综合治理、综合开发 ,流域生态环境... 属干旱半干旱山区的甘肃定西县九华沟流域 ,从上游到下游、从坡面到沟道 ,建成了完整的径流调控体系 ,把导致水土流失的降雨径流变为产业结构调整、侵蚀劣地改造、发展高效农林牧业的有效水资源。通过综合治理、综合开发 ,流域生态环境明显改观 ,治理程度达到 86 3 % ,年土壤侵蚀模数由 5 40 0t/km2 降低到 915t/km2 ,林草覆盖率由 2 4%提高到 5 7 1% ,经济效益稳步增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华沟流域 综合治理 开发途径 水土保持 径流调控 开发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地区沙地综合治理开发模式
3
作者 马怀宁 王红梅 李峰 《防护林科技》 2013年第6期84-85,共2页
针对大庆地区气候及沙地土壤等条件,选择适生的治沙树种,进行带状整地及穴状整地,结合成功的造林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创建了沙地治理不同的典型和样板,为大庆地区沙地综合治理开发提供了防、治、用相结合的沙区综合治理开发模式。
关键词 沙地 综合治理 开发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地林果开发综合治理造林模式
4
作者 李延东 魏强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1年第7期53-53,共1页
沙地林果开发综合治理造林模式就是在集中连片的沙荒、沙丘、沙岗上,发展以果树为主的林果产业,实现治理与开发并重,生态与经济效益结合,达到改善沙区生态面貌,促进沙区经济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综合治理 林果产业 造林模式 开发 沙地 经济效益 经济发展 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中黄土丘陵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经济开发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勇 王涛 +1 位作者 王德生 丁海霞 《中国水土保持》 1999年第1期38-40,共3页
陇中黄土丘陵区是甘肃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之一,重视和发展这一地区的水土保持,加快经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各类型区的不同特点,提出了适合区域发展的综合治理途径与模式。建立区域经济开发的基本架构是:依托综合防治→培育规模... 陇中黄土丘陵区是甘肃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之一,重视和发展这一地区的水土保持,加快经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各类型区的不同特点,提出了适合区域发展的综合治理途径与模式。建立区域经济开发的基本架构是:依托综合防治→培育规模基地→形成产业龙头→建立流通体系→实现产业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小流域 综合治理 经济开发模式 陇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政府在大河流域综合治理开发中的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宋栋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7-81,共5页
国际上大河流域综合治理开发的成功经验告诉人们 ,即使是在完备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对于大河流域的开发 ,仍占据着重要地位 ,其集中表现为 ,政府在依法治水、管水、科学制订流域规划和保护生态环境等主要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 国际上大河流域综合治理开发的成功经验告诉人们 ,即使是在完备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对于大河流域的开发 ,仍占据着重要地位 ,其集中表现为 ,政府在依法治水、管水、科学制订流域规划和保护生态环境等主要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经验无疑对我国今天进行大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开发有着积极而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纳西河开发模式 大河流域综合治理开发 政府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嫩江沙地综合治理开发杜蒙基地土地利用线性规划研究
7
作者 李峰 毕广有 +2 位作者 李斌 李兴业 曹志伟 《防护林科技》 1999年第4期8-11,共4页
运用线性规划确定出嫩江沙地综合治理开发杜蒙基地的最佳土地利用模式,并肯定了这种模式的合理性。提出基地土地利用现状具有很好的发展基础,今后要在这种基础上朝着最优方向逐步调整农林牧比例,使基地建成一个完整的、最优的、防治用... 运用线性规划确定出嫩江沙地综合治理开发杜蒙基地的最佳土地利用模式,并肯定了这种模式的合理性。提出基地土地利用现状具有很好的发展基础,今后要在这种基础上朝着最优方向逐步调整农林牧比例,使基地建成一个完整的、最优的、防治用相结合的治沙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嫩江沙地综合治理开发 杜蒙基地 土地利用 线性规划 优化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综合治理背景下宜渔乡村坑塘开发利用路径探讨
8
作者 类咏梅 丛晓曼 史振忠 《中国水产》 CAS 2023年第3期51-55,共5页
乡村坑塘是内陆地区重要的宜渔资源,同时也是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的重点。本文以山东省德州地区宜渔乡村坑塘开发利用模式为基础,详细阐述了乡村坑塘发展现状、经验做法、存在问题、发展方向、措施建议等,以期为农村综合治理背景下内... 乡村坑塘是内陆地区重要的宜渔资源,同时也是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的重点。本文以山东省德州地区宜渔乡村坑塘开发利用模式为基础,详细阐述了乡村坑塘发展现状、经验做法、存在问题、发展方向、措施建议等,以期为农村综合治理背景下内陆地区宜渔乡村坑塘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利用模式 坑塘 农村人居环境 德州地区 内陆地区 经验做法 路径探讨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原风沙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初探
9
作者 刘延成 张立 +2 位作者 张海燕 唐秀丽 赵士龙 《河北农业科技》 2008年第20期30-30,共1页
临清市地处鲁西北黄泛平原,历史上,由于黄河决口泛滥和改道,在市境内形成了一条长55km,面积124km^2的沙河地带,也称黄河故道。春天风沙遮日,秋天大水覆地,生态环境失去平衡,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临清市经过几年的努力,在水土保... 临清市地处鲁西北黄泛平原,历史上,由于黄河决口泛滥和改道,在市境内形成了一条长55km,面积124km^2的沙河地带,也称黄河故道。春天风沙遮日,秋天大水覆地,生态环境失去平衡,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临清市经过几年的努力,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八岔路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已于2007年8月顺利通过验收组和专家组评估鉴定,被评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小流域”。普遍认为,它是平原风沙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的模式典型,具有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治理模式 平原风沙区 小流域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 综合治理开发 黄河故道 黄泛平原 评估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五化”治理模式搞好农发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建设
10
作者 郭岐春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05年第11期30-31,共2页
一、“五化”模式是符合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实际的农业综合开发模式 “五化”模式是农业综合开发在对现有治理措施深刻理解的基础上,重新整合构置成全新的适合丘陵沟壑区农业综合开发理念而总结的一种建设模式,是针对黄河中游水土流... 一、“五化”模式是符合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实际的农业综合开发模式 “五化”模式是农业综合开发在对现有治理措施深刻理解的基础上,重新整合构置成全新的适合丘陵沟壑区农业综合开发理念而总结的一种建设模式,是针对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地区而形成的。这些地区地形破碎,沟壑纵横,峁梁相连,沟谷相通,地表径流冲刷极其严重,生态系统荡然无存。根治水土流失,恢复生态系统,发展当地经济不仅是当地政府的主要任务,也对全省乃至全国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而“五化模式”恰恰是逐步根治这些问题的一剂良方。其主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开发模式 生态综合治理 项目建设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农业综合开发 水土流失 生态系统 开发理念 黄河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宁市任城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7
11
作者 孙光 李树志 +1 位作者 董庆欢 李学良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3-117,121,共6页
以济宁市任城区采煤沉陷区为工程背景,结合地质采矿条件、开采沉陷特征、区位特点及相关规划,提出了适合任城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的总体思路;从生态、农业、湿地、建筑4个方面分别介绍了4个典型的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从资金来源、... 以济宁市任城区采煤沉陷区为工程背景,结合地质采矿条件、开采沉陷特征、区位特点及相关规划,提出了适合任城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的总体思路;从生态、农业、湿地、建筑4个方面分别介绍了4个典型的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从资金来源、利用方向、运营模式3个角度对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的见解与看法,可为矿业城市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与开发利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沉陷区 沉陷特点 综合治理 开发利用 治理模式 市场化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脆弱区抗蚀促生生态综合治理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中国水土保持》 2020年第10期F0003-F0003,共1页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科研创新"土壤侵蚀与生态治理"研究团队,依托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鄂尔多斯高原砒砂岩区生态综合治理技术"和"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黄河中游砒砂岩...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科研创新"土壤侵蚀与生态治理"研究团队,依托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鄂尔多斯高原砒砂岩区生态综合治理技术"和"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黄河中游砒砂岩区抗蚀促生技术集成与示范"等1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研发出可有效恢复砒砂岩区植被的抗蚀促生新材料,实现了保水、抗蚀、增肥、促生多功能一体化,实现了阻控侵蚀与恢复植被功能一体化;研发出砒砂岩改性筑坝材料并进行了示范应用,实现了阻控砒砂岩结构遇水溃散与破坏的目标;创建了抗蚀促生材料-工程-生物措施体系与坡沟系统地貌单元高适配的二元立体配置模式,突破了砒砂岩治理措施体系与侵蚀空间分异相匹配的技术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一体化 生态综合治理 生态脆弱区 砒砂岩 科研创新 示范应用 生物措施 配置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治理盐碱湖泊 大力发展养鱼事业
13
作者 郑银平 罗耀泉 《黑龙江水产》 2004年第3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盐碱化 养殖技术 深度开发 湖泊治理 养鱼业 生态渔业 事业 鱼种 苗种 渔业资源 水产资源 农业生产 放养模式 资金投向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丘岗地生态开发模式运用效果浅析
14
作者 陈庭平 李平 《林业科技开发》 2003年第2期39-41,共3页
10年来在低丘岗地综合治理与开发中 ,运用增肥改土、立体间作、种养结合、庭园林业和私营农庄多种开发模式 ,以发展高效经济树种为主 ,改善了低丘区域的生态环境 ,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生态。
关键词 低丘岗地 综合治理 生态开发 开发模式 生态环境 综合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搞好综合开发 实现增产增收
15
作者 张金泉 李雁南 韩文峰 《农村农业农民》 1998年第5期28-28,共1页
农业综合开发是国家对农业实行集中投入,进行综合治理,保证农业持续开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安阳市的农业综合开发。始于国家首期立项的1988年,虽然仅仅走过十年历程,但它在改善生产条件、改变旧的生产模式、增加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增... 农业综合开发是国家对农业实行集中投入,进行综合治理,保证农业持续开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安阳市的农业综合开发。始于国家首期立项的1988年,虽然仅仅走过十年历程,但它在改善生产条件、改变旧的生产模式、增加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等诸多方面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实现粮食增产目标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一、大力进行中低产田改造,适当开垦宜农荒地,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根据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提高土地生产率是解决粮食问题的根本出路,而提高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充分发挥各种农业资源的内在潜力。十年来,安阳市项目区累计投入开发资金17642.06万元,改造中低产田108.50万亩,开垦宜农荒地6.51万亩。通过开发,建成了一批标准较高、稳产高产的优质农田,使困扰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制约因素得到根本解决。达到了小灾增产、中灾稳产、大灾小减产或少减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综合开发 宜农荒地 增产增收 项目区 生产模式 重要举措 根本出路 农业现代化 持续开展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泛沙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种植模式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武继承 王生厚 袁中富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2000年第12期18-22,共5页
关键词 黄泛沙区 农业资源 综合治理 开发利用 种植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地小生物经济圈营造与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金昌 马广生 +1 位作者 白成江 赵宏伟 《内蒙古林业》 2005年第5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营造 应用 沙地 综合治理开发 生产模式 生态经济圈 生态平衡 充分利用 配套措施 生物圈 统一体 半干旱 热资源 人为 沙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利县油菜一菜两用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世斌 金德珍 王会杰 《长江蔬菜》 2022年第24期24-25,共2页
平利县地处长江流域,全县油菜种植面积6000 hm^(2),为探索建立油菜多功能开发技术模式,2021年开展油菜“一菜两用”种植模式技术试验示范,取得了显著的示范效果。本文重点介绍当地在油菜“一菜两用”模式上的生产经验和技术要点,可供同... 平利县地处长江流域,全县油菜种植面积6000 hm^(2),为探索建立油菜多功能开发技术模式,2021年开展油菜“一菜两用”种植模式技术试验示范,取得了显著的示范效果。本文重点介绍当地在油菜“一菜两用”模式上的生产经验和技术要点,可供同类区域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种植面积 多功能开发 平利县 一菜两用 栽培技术 种植模式 示范效果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长治”工程 建设秀美重庆
19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F003-F003,共1页
重庆市自1989年开始实施“长治”工程以来,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统筹安排,做到治理水土流失与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建设精品小流域与产业开发相结合.改善生态环境与休闲旅游观光相结合、面上治理与建设水保科技示范园区相... 重庆市自1989年开始实施“长治”工程以来,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统筹安排,做到治理水土流失与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建设精品小流域与产业开发相结合.改善生态环境与休闲旅游观光相结合、面上治理与建设水保科技示范园区相结合、人工治理与生态自我修复相结合、国家投入与大户承包相结合,创出了多种小流域治理开发模式,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532km^2。通过综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治”工程 建设 科技示范园区 治理开发模式 水土流失 1989年 小流域 统筹安排 脱贫致富 旅游观光 生态环境 产业开发 人工治理 国家投入 综合治理 重庆市 水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字塔”
20
作者 郝长明 《国土绿化》 1999年第1期17-20,共4页
我们驱车来到令世人瞩目的辽西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登高远望:由油松、刺槐、山杏、沙棘和果园组成的绿色屏障,一山接一山,波涛起伏。 这片总面积达40万亩“亚洲最大面积的人造油松林”,曾被联合国官员称为“中国人治山改土,改造大自然... 我们驱车来到令世人瞩目的辽西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登高远望:由油松、刺槐、山杏、沙棘和果园组成的绿色屏障,一山接一山,波涛起伏。 这片总面积达40万亩“亚洲最大面积的人造油松林”,曾被联合国官员称为“中国人治山改土,改造大自然的一个创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字塔 小流域综合治理 凌源 水土保持工程 治山治水 治理模式 土流失 水土保持区划 综合开发治理 土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