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43篇文章
< 1 2 19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太阳光谱辐照度超分辨率重建方法
1
作者 张鹏 翁建文 +1 位作者 康晴 李健军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1-230,共10页
针对现有天基参考太阳光谱辐照度数据分辨率不足,限制其应用范围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太阳光谱辐照度超分辨率重建方法。该网络由一个基于物理模型的全连通层、一维卷积层、非线性层和一系列具有跳跃连接的残差网络组成。... 针对现有天基参考太阳光谱辐照度数据分辨率不足,限制其应用范围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太阳光谱辐照度超分辨率重建方法。该网络由一个基于物理模型的全连通层、一维卷积层、非线性层和一系列具有跳跃连接的残差网络组成。同时考虑现有均方误差损失函数无法捕捉太阳光谱峰谷特征的问题,提出将光谱相对于波长的一阶、二阶导数加入损失函数,使残差的特征更集中于关键的光谱内容。将所提方法应用于TSIS-1 SIM测量太阳光谱辐照度可见光波段的超分辨率重建,结果表明该方法重建光谱与TSIS-1 HSRS产品的测量结果质量相当,且重建耗时仅需0.9421 s,可有效提高天基观测太阳光谱辐照度数据的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辨率 太阳光谱辐照度 卷积神经网络 残差网络 光谱超分辨率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率神经网络的双护盾TBM隧道双模态围岩精准分级
2
作者 龙海涛 张世殊 +3 位作者 马春驰 李天斌 刘庄源 刘洋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68-181,共14页
为实现更精确、更实时的智能围岩分级以匹配双护盾TBM高效掘进,基于先进的HRNet高分辨率神经网络,通过分析地质与掘进参数2类指标的强关联性,构建基于该2类指标融合的高分辨率TBM隧道双模态围岩精准智能分级模型,开展实时的围岩分级工... 为实现更精确、更实时的智能围岩分级以匹配双护盾TBM高效掘进,基于先进的HRNet高分辨率神经网络,通过分析地质与掘进参数2类指标的强关联性,构建基于该2类指标融合的高分辨率TBM隧道双模态围岩精准智能分级模型,开展实时的围岩分级工作。结果表明:1)推进速度与刀盘转矩2个参数与围岩坚硬度有较强的关联性,通过这2个掘进参数二维组合的线性趋势以及拐点区间可以区分不同的岩石坚硬程度;2)刀盘滚动角和撑靴俯仰角2个参数与岩体完整性有较强的关联性,通过这2个掘进参数的摆动幅度和角度可区分不同的岩体完整性;3)通过将2个模态单一的HRNet高分辨率神经网络进行拼接和全连接,构建的双模态围岩分级模型能够实现离散型数值的地质模态数据与连续型数值的掘进模态数据融合,该模型能够从围岩稳定性与岩机交互等多方面更加精确地反映围岩分级,应用准确率可达95.0%;4)相比仅用掘进指标的单模态模型,双模态模型在测试集上表现效果更好,其Macro F1 Score为0.9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护盾TBM 分辨率神经网络 智能围岩分级 双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和Swin Transformer的露天矿遥感图像超分辨率重建 被引量:1
3
作者 聂雅琳 王海军 +1 位作者 石念峰 刘保罗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0-245,共6页
针对现有露天矿遥感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模型提取特征能力弱、特征利用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和Swin Transformer网络的露天矿遥感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首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和Swin Transformer网络将露天矿遥感... 针对现有露天矿遥感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模型提取特征能力弱、特征利用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和Swin Transformer网络的露天矿遥感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首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和Swin Transformer网络将露天矿遥感图像映射到全局和局部特征空间,充分提取遥感图像的深层特征;然后,构造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多尺度特征融合网络,实现遥感图像局部和全局特征的深度融合,强化有效特征表达的区分能力;最后,将深度融合特征作为超分辨率解码模块的输入,重建出高分辨率的露天矿遥感图像。通过在自建露天矿区图像数据集和开源数据集上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与当前主流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相比,所提方法重构出的超分辨率图像具有较好的视觉感知,在均方根误差方面也低于其他对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分辨率重建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Swin Transfor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降噪的神经网络盾构泥水分离系统参数预测方法
4
作者 周翠红 周富强 +1 位作者 刘兆赫 翟志国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7,共7页
泥水盾构穿越复合地层时,掘进控制参数和泥水分离系统参数往往出现大幅波动,影响施工安全和掘进效率。为提升施工过程的安全稳定性,实现异常工况预测,依托望京隧道盾构工程,针对地层状况采用筛分、双旋流、离心/压滤固液分离协同控制技... 泥水盾构穿越复合地层时,掘进控制参数和泥水分离系统参数往往出现大幅波动,影响施工安全和掘进效率。为提升施工过程的安全稳定性,实现异常工况预测,依托望京隧道盾构工程,针对地层状况采用筛分、双旋流、离心/压滤固液分离协同控制技术,采集盾构机掘进参数(掘进速度、刀盘转速和总推进力等)和泥水分离系统运行参数(进浆量、进浆密度和进浆黏度等),通过Cook距离离群检测和小波阈值去噪处理提升数据质量;以双旋流分离密度比值、黏度比值等12个参数为输入,排浆量、排浆密度和排浆黏度为输出,建立BP神经网络泥水分离系统参数的预测模型,并选取3个不同地层环段进行预测对比分析。预测结果表明:预测平均绝对误差均在5%以内,该预测模型在复合地层下仍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泥水分离 COOK距离 小波去噪 BP神经网络 参数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钢轨波磨迁移诊断方法
5
作者 王阳 肖宏 +3 位作者 张智海 迟义浩 魏绍磊 方树薇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5-123,共9页
监测钢轨表面波磨状态是控制铁路环境振动与噪声的必要措施,利用安装在运营列车车体上的加速度传感器实现对钢轨波磨的实时监测,具有低成本、高效和便携的优点。为实现利用车体动态响应识别钢轨波磨,通过小波变换等手段分析钢轨波磨激... 监测钢轨表面波磨状态是控制铁路环境振动与噪声的必要措施,利用安装在运营列车车体上的加速度传感器实现对钢轨波磨的实时监测,具有低成本、高效和便携的优点。为实现利用车体动态响应识别钢轨波磨,通过小波变换等手段分析钢轨波磨激励下车体振动特性,建立车辆-轨道刚柔耦合模型,获取车体垂向加速度仿真数据集。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搭建钢轨波磨检测模型并在仿真数据集上进行训练,与其他几种常见的检测模型进行对比,最后将模型迁移到实测车体垂向加速度数据集上实现对钢轨波磨的诊断。研究结果表明,钢轨波磨激励的振动能量在运行方向左侧和右侧空气弹簧对应的地板表面位置基本相同,通过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信号无法区分左右两股钢轨的差异。与SVM、LSTM及2D-CNN相比,本文提出的钢轨波磨检测模型精度最高,单个样本推理时间仅为1.00 ms,钢轨波磨识别准确度达92.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 车载检测 数据驱动 迁移学习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通道小波核-卷积神经网络轧机设备轴承诊断方法
6
作者 时培明 肖立峰 +2 位作者 许学方 何俊杰 彭荣荣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5-344,共10页
轧机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信号和声音信号包含丰富的状况信息,而使用单类传感器采集信号难以捕获轧机的全面信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通道异源信息融合的小波核-卷积神经网络算法。首先,将采集的振动信号转换成二维小波时... 轧机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信号和声音信号包含丰富的状况信息,而使用单类传感器采集信号难以捕获轧机的全面信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通道异源信息融合的小波核-卷积神经网络算法。首先,将采集的振动信号转换成二维小波时频图作为二维卷积神经网络通道的输入;再设计一种小波核网络Wavelet kernel network (WKN)作为一维通道对声音信号进行处理;最后,将各通道提取的特征向量在汇聚层进行拼接,信息融合后实现对轧机设备的轴承状况诊断。为了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搭建轧机状况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在变工况下,双通道小波核-卷积神经融合网络对轧机轴承故障诊断准确率可达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轧机轴承 双通道卷积神经网络 小波卷积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网络加速PSO算法的超材料吸波体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戴书浩 孙俊 +2 位作者 彭艺 罗会龙 张莉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94,共5页
在超材料吸波体的设计过程中,研究人员常采用耗时长的全波仿真方法,设计思路主要以耗时长的参数扫描和经验设计为主。为了减少设计耗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加速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快速设计方法。该方法利用神经网络对超材料... 在超材料吸波体的设计过程中,研究人员常采用耗时长的全波仿真方法,设计思路主要以耗时长的参数扫描和经验设计为主。为了减少设计耗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加速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快速设计方法。该方法利用神经网络对超材料吸波体的电磁参数进行准确地预测,其预测结果与仿真结果均方误差(MSE)不超过0.0011。在PSO算法对结构参数空间进行搜索的过程中,预测结果被用于算法优化过程中的适应度计算,PSO算法能够根据不同的适应度值自动调节结构参数以到达电磁波宽频带吸收的目的。该方法将设计耗时缩短为全波仿真设计耗时的0.3%。通过该方法设计的超材料吸波体在8.5~17.9 GHz频段内的吸波率大于90%,吸波带宽为9.4 GHz。此外该方法优化过程避免了人工干扰,能够移植到超材料的其他应用设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材料吸 神经网络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超分辨率格子Boltzmann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罗仁宇 李奇志 +3 位作者 祖公博 黄云进 杨耿超 姚清河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612-3624,共13页
对于隧道突涌水、飞行器和汽车外形设计等与流动相关的问题,通常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来预测流场特征和分析结构性能,为设计的快速迭代提供技术支撑.然而,高精度CFD仿真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近年来,基于机器学习的超分辨率流场重构方法... 对于隧道突涌水、飞行器和汽车外形设计等与流动相关的问题,通常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来预测流场特征和分析结构性能,为设计的快速迭代提供技术支撑.然而,高精度CFD仿真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近年来,基于机器学习的超分辨率流场重构方法在流体力学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首次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LBM),结合卷积神经网络,建立新的超分辨率流场重构模型(SRLBM),将介观分布函数从低分辨率重建至高分辨率,进而还原宏观速度场与涡量场.首先,使用LBM模拟了不同雷诺数下的二维圆柱绕流,从多方面与文献进行对比,验证了LBM的准确性.然后,将二维圆柱绕流数据作为SRLBM的训练集,并对比不同缩放系数下SRLBM的重建效果.结果表明,SRLBM在不同缩放系数下均能准确恢复高分辨率分布函数.在8倍缩放系数下,相比双三次插值重建方法,SRLBM重建的分布函数误差降低了近60%,宏观场误差降低了近70%.即使在32倍缩放系数下,SRLBM还原的宏观场与直接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保持一致.固体体积分数作为额外输入通道可有效提高SRLBM的预测能力,在32倍缩放系数下,可使圆柱区域相对误差降低近40%.SRLBM具有一定的泛化能力,当缩放系数为8时,在一定雷诺数范围内重建的高分辨率流场误差小于3%.因此,SRLBM在经过充分训练后,具备成为高精度复杂流场快速重构方法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子玻尔兹曼方法 深度学习 分辨率 卷积神经网络 流场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积神经网络在图像超分辨上的应用
9
作者 田春伟 宋明键 +3 位作者 左旺孟 杜博 张艳宁 张师超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9-749,共31页
卷积神经网络因强大的学习能力,已成为解决图像超分辨问题的主流方法。然而,用于解决图像超分辨的不同类型深度学习方法存在巨大的差异。目前,仅有少量文献能根据不同缩放方法来总结不同深度学习技术在图像超分辨上的区别和联系。因此,... 卷积神经网络因强大的学习能力,已成为解决图像超分辨问题的主流方法。然而,用于解决图像超分辨的不同类型深度学习方法存在巨大的差异。目前,仅有少量文献能根据不同缩放方法来总结不同深度学习技术在图像超分辨上的区别和联系。因此,根据设备的负载能力和执行速度等介绍面向图像超分辨方法的卷积神经网络尤为重要。本文首先介绍面向图像超分辨的卷积神经网络基础,随后通过介绍基于双三次插值、最近邻插值、双线性插值、转置卷积、亚像素层、元上采样的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超分辨方法,分析基于插值和模块化的卷积神经网络图像超分辨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并通过实验比较这些方法的性能。本文对潜在的研究方向和挑战进行阐述并总结全文,旨在促进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超分辨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图像重建 图像处理 图像复原 图像分辨率 神经网络 底层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续小波变换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水稻SPAD值估测
10
作者 胡文瑞 高倩文 +1 位作者 阳会兵 高志强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4-162,共9页
为构建水稻叶片SPAD值的高光谱精确估算模型,本试验以“晶两优华占”为供试材料,设置3个施肥处理,于全生育期内连续定期测定高光谱反射率与SPAD值数据,利用植被指数和连续小波变换(CWT)提取光谱的敏感信息,再利用传统的线性和非线性拟... 为构建水稻叶片SPAD值的高光谱精确估算模型,本试验以“晶两优华占”为供试材料,设置3个施肥处理,于全生育期内连续定期测定高光谱反射率与SPAD值数据,利用植被指数和连续小波变换(CWT)提取光谱的敏感信息,再利用传统的线性和非线性拟合以及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算法建立水稻叶片SPAD值的估测模型,并利用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和相对分析误差(RPD)对模型的估测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基于传统方法(线性函数、对数函数、指数函数、二次函数拟合),以9个常用植被指数为自变量构建的SPAD值反演单变量模型精度较低(RPD<1.4);选用6种母小波函数进行CWT,可以有效提高叶片高光谱反射率与SPAD值之间的相关性,以各母小波函数的最佳小波系数为自变量构建单变量模型,精度明显提高,可以达到SPAD值的粗略评估水平(RPD在1.523~1.581之间)。基于BPNN算法构建的水稻叶片SPAD值估测模型精度较单变量模型明显提高,RPD均在1.823~2.342,其中以bior3.3、gaus4作为母小波函数构建的BPNN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RPD分别为2.342、2.178,但以gaus4作为母小波函数构建的BPNN模型存在过拟合现象。综合来看,用bior3.3作为母小波函数分解得到的前10个最佳小波系数构建的BPNN模型精度最高,R2、RMSE分别为0.818、1.441,可以对水稻叶片SPAD值进行良好的预测。本研究证明了CWT可以有效提取水稻叶片光谱特征中的敏感信息,建立的bior3.3-BPNN模型可用于其SPAD值的监测,这可为后续水稻全生育期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快速无损监测提供参考,并为水稻生长发育动态的实时监测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SPAD值 高光谱 植被指数 连续小波变换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逆神经网络的小波域抗屏摄数字水印
11
作者 程森茂 郭玳豆 +2 位作者 栗风永 韩彦芳 秦川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0-229,共10页
屏摄信道传输中的多媒体安全问题是数字水印研究领域中的一大难点。鉴于屏摄过程中存在光照度差异和采样失真的问题,基于数字信道设计的水印方法并不适用于屏摄信道,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可逆神经网络的小波域抗屏摄水印方法,以解决“跨... 屏摄信道传输中的多媒体安全问题是数字水印研究领域中的一大难点。鉴于屏摄过程中存在光照度差异和采样失真的问题,基于数字信道设计的水印方法并不适用于屏摄信道,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可逆神经网络的小波域抗屏摄水印方法,以解决“跨媒介鲁棒性”问题。通过基于U-Net网络结构的预处理网络对水印信息和原始图像进行预编码生成残差图像,将该残差图像与原始图像进行离散小波变换,并利用可逆神经网络实现在小波域的水印嵌入和提取。在模型训练过程中加入噪声池,以提升抵抗屏摄噪声攻击的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所提方法生成的含水印图像具有更好的视觉质量,且在不同距离、角度和光照度的屏摄情况下,均有着较高的水印信息提取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棒水印 屏幕拍摄 可逆神经网络 小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超分辨率失真控制图像重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舒忠 郑波儿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2-233,共12页
目的解决超分辨率图像重构模型中存在的功能单元之间关联性差,图像色度特征提取完整性不强、超分辨率重构失真控制和采样过程残差控制偏弱等问题。方法通过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引入双激活函数,提高模型中各功能单元之间的兼容连接性;引... 目的解决超分辨率图像重构模型中存在的功能单元之间关联性差,图像色度特征提取完整性不强、超分辨率重构失真控制和采样过程残差控制偏弱等问题。方法通过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引入双激活函数,提高模型中各功能单元之间的兼容连接性;引用密集连接卷积神经网络构建超分辨率失真控制单元,分别实现对4个色度分量进行卷积补偿运算;将残差插值函数应用于上采样单元中,使用深度反投影网络规则实现超分辨率色度特征插值运算。结果设计的模型集联了内部多个卷积核,实现了超分辨率色度失真补偿,使用了统一的处理权值,确保了整个模型内部组成单元的有机融合。结论相关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图像重构模型具有良好可靠性、稳定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分辨率 激活函数 转置卷积 深度反投影网络模型 图像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长距离分布式光纤传感高空间分辨率定位算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金琢然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3,共8页
为解决基于数字编码移相-积分测距系统中,因发送序列与本地序列之间的真实相位差非1 bit码长的整数倍而影响测量结果准确性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长距离分布式光纤传感高空间分辨率定位算法。该算法根据BP神经网络判断1 ... 为解决基于数字编码移相-积分测距系统中,因发送序列与本地序列之间的真实相位差非1 bit码长的整数倍而影响测量结果准确性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长距离分布式光纤传感高空间分辨率定位算法。该算法根据BP神经网络判断1 bit内细分程度并与传统算法相结合实现动态测距。实验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长距离分布式光纤传感高空间分辨率定位算法的长距离定位精度平均相对误差从0.23降低到0.035,弥补了空间分辨率与准确率受数字码本身局限性的问题,为大规模基础设施的长距离、高精度实时监测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传感 移相-积分测距 光时域反射 BP神经网络 空间分辨率 定位测距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小波与递归神经网络的低分辨率人脸识别 被引量:6
14
作者 欧阳宁 王先傲 +1 位作者 蔡晓东 林乐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5-101,111,共8页
针对低分辨率人脸图像缺少有效信息而导致识别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哈尔小波与递归神经网络的低分辨率人脸识别方法。首先,通过深层网络直接预测小波系数,经过小波逆变换得到高分辨率人脸图像,可以有效地重建高频信息;其次,在卷积... 针对低分辨率人脸图像缺少有效信息而导致识别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哈尔小波与递归神经网络的低分辨率人脸识别方法。首先,通过深层网络直接预测小波系数,经过小波逆变换得到高分辨率人脸图像,可以有效地重建高频信息;其次,在卷积神经网络中加入递归模块,在增加网络深度的同时减少参数冗余,提升模型的映射能力;最后,提出一种优化的重建与感知损失融合方法,将小波系数重建损失与感知损失进行加权融合,用以生成有利于识别的人脸图像。基于公开数据集,对图像重建质量与识别性能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即使在极低的分辨率条件下(8×8,16×16),仍然能够重建出更加锐利的人脸图像。在此基础上,其识别能力优于目前领先的超分辨率重建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尔小波 递归神经网络 人脸识别 融合损失 分辨率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去噪和神经网络相融合的超分辨率图像重建 被引量:21
15
作者 郭丙华 岑志松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1-64,共4页
图像重建是提高图像质量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了提高超分辨率图像的重建效果,提出一种小波去噪和神经网络相融合的超分辨率图像重建算法。首先采用小波变换去除图像中的噪声,提高图像质量,并获取网络训练所需的学习样本,然后采用神经网络... 图像重建是提高图像质量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了提高超分辨率图像的重建效果,提出一种小波去噪和神经网络相融合的超分辨率图像重建算法。首先采用小波变换去除图像中的噪声,提高图像质量,并获取网络训练所需的学习样本,然后采用神经网络对学习样本进行训练,并采用人工鱼群算法确定神经网络关键参数,最后对本文超分辨率图像重建算法有效性进行测试,并采用对比实验对其优越性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可以取得理想的图像去噪效果,提高了图像的重建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辨率图像 重建技术 小波去噪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分辨率学习的正交基小波神经网络设计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增强 任东 +1 位作者 袁著祉 杜升之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218-223,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正交基函数的小波神经网络设计方法,采用多分辨率学习确定隐含层结构,并用收敛较快的阻尼最小二乘法训练权值.该方法可灵活调整隐含层结构,有效地克服神经网络中常见的过拟合和泛化能力差等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逼... 提出一种基于正交基函数的小波神经网络设计方法,采用多分辨率学习确定隐含层结构,并用收敛较快的阻尼最小二乘法训练权值.该方法可灵活调整隐含层结构,有效地克服神经网络中常见的过拟合和泛化能力差等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逼近精度高,泛化能力好,网络结构冗余度小,参数优化收敛快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设计 正交基小波 多分辨率学习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子群优化小波神经网络的功率预测研究
17
作者 柴赟 刘志仁 +2 位作者 曹卫青 杨勤胜 陈公海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9-138,共10页
电力系统的复杂化及可再生能源的集成增加,对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功率预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准确的功率预测对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优化发电计划以及减少运营成本非常关键.为应对这一挑战,本文设计了一种将改进后的小波神经网络(WNN... 电力系统的复杂化及可再生能源的集成增加,对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功率预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准确的功率预测对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优化发电计划以及减少运营成本非常关键.为应对这一挑战,本文设计了一种将改进后的小波神经网络(WNN)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相结合的混合模型,有效提升了功率预测的精度与效率.小波神经网络的优势在于其能够处理非线性和非平稳时间序列数据,而粒子群优化则通过其全局搜索能力优化网络参数,从而避免局部最优问题,加速训练过程,改进的Gaussian小波函数增强了模型的多尺度能力.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小波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改进后的PSO-WNN模型在预测精度和收敛速度方面均有显著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优化 小波神经网络 功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分辨率分析正交小波神经网络的紧急直流功率支援预测 被引量:2
18
作者 谢惠藩 王广军 +1 位作者 张尧 林凌雪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17,共6页
紧急直流功率支援能在交直流系统受到大扰动后快速调制HVDC的直流功率,利用HVDC短时过载能力提高电网的暂态稳定性,因此如何利用广域信号实现紧急直流功率支援的在线预测意义重大。文中构造了一种基于多分辨率分析理论的新结构正交小波... 紧急直流功率支援能在交直流系统受到大扰动后快速调制HVDC的直流功率,利用HVDC短时过载能力提高电网的暂态稳定性,因此如何利用广域信号实现紧急直流功率支援的在线预测意义重大。文中构造了一种基于多分辨率分析理论的新结构正交小波神经网络,并将其应用于云广特高压直流的紧急直流功率支援在线预测。该多分辨率正交小波神经网络采用正交尺度函数作为激励函数,能保证逼近函数表达式的唯一,收敛迅速。实验结果表明:该多分辨率分析正交小波神经网络能依据主成分降维后的输入数据准确并可靠地给出紧急直流功率支援控制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尺度函数 多分辨率分析 正交小波神经网络 紧急直流功率支援 特高压直流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分解与动态密集空洞卷积的双分支神经网络水印算法
19
作者 李敬有 席晓天 +1 位作者 魏荣乐 张光妲 《信息网络安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28-839,共12页
基于深度学习的数字水印算法主要倾向于向载体图像的中高频区域嵌入水印信息,只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将水印信息映射到载体图像的特征空间中,忽略了频域算法的作用。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分解与动态密集空洞卷积的双分支神经网络水印算法,... 基于深度学习的数字水印算法主要倾向于向载体图像的中高频区域嵌入水印信息,只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将水印信息映射到载体图像的特征空间中,忽略了频域算法的作用。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分解与动态密集空洞卷积的双分支神经网络水印算法,通过使用小波分解,更好地引导水印信息的嵌入和提取。该算法运用离散小波变换处理载体图像与水印图像,将其分解为高频信息和低频信息,再使用神经网络进行针对性学习,使用动态密集空洞卷积在减少神经网络层数的情况下,扩大感受野,增强捕捉全局信息的能力,也能避免使用过多的池化层影响重建图像的质量。实验表明,该算法拥有良好的不可见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分支神经网络 离散小波变换 空洞卷积 数字水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新型角度传感器补偿技术
20
作者 赵伦 张靖 +3 位作者 周路遥 季丹 尹蝶 普春芬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100,共5页
针对现有霍尔角度传感器、光电编码器等存在编码难度较大、成本较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角度传感器,主要由激光器、摄像头、转盘和转轴组成,转轴带动转盘转动时,转盘上的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在摄像头中的成像上形成光斑,利用二阶矩... 针对现有霍尔角度传感器、光电编码器等存在编码难度较大、成本较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角度传感器,主要由激光器、摄像头、转盘和转轴组成,转轴带动转盘转动时,转盘上的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在摄像头中的成像上形成光斑,利用二阶矩法识别出光斑中心点坐标,并将其转换为对应的旋转角度值。利用傅里叶级数拟合法对旋转角度与光斑中心点坐标进行拟合分析,以确定传感器的非线性特性。并采用小波神经网络(WNN)对传感器存在的非线性问题进行补偿。实验结果表明:经WNN补偿后,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从2.39降低至1.56,测量精度达到了0.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度传感器 小波神经网络 二阶矩法 傅里叶级数 非线性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