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的重庆市三甲医院可达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会秋 陈长瑶 李君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66,共3页
目的:以重庆市为研究单元,梳理大型城市三甲医院卫生资源分布公平性及医院的可达性规律,为三甲医院布局规划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基尼系数和集聚度分析重庆市三甲医院医疗卫生资源的空间分布公平性,利用改进的两步移动... 目的:以重庆市为研究单元,梳理大型城市三甲医院卫生资源分布公平性及医院的可达性规律,为三甲医院布局规划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基尼系数和集聚度分析重庆市三甲医院医疗卫生资源的空间分布公平性,利用改进的两步移动搜索法测算医疗服务设施的空间可达性,并探讨影响重庆市三甲医院空间可达性的主要因素。结果:重庆市三甲医院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床位资源的基尼系数从人口分布和地理分布分别为0.56和0.82;卫生资源集聚度与人口集聚度的比值为0~11;重庆市三甲医院的可达性受到人口维度、地区维度以及经济维度因素的影响。结论:重庆市三甲医院资源分布集中于主城区,空间可达性呈1个主中心、多个副中心的格局,空间可达性差异大。建议通过不断优化三甲医院的空间布局以满足城乡居民对三甲医院医疗卫生资源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卫生资源 集聚度 移动搜索 空间可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的西南山地乡村居民医疗设施可达性评价——以重庆市九龙坡区为例
2
作者 徐苗 廖箐 谢卓铭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56,共7页
近年来,乡村医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显著提升,但不同地区乡村居民在获得医疗机会、就医成本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医疗设施布局不合理问题仍存在。医疗设施可达性作为衡量医疗设施空间布局是否合理的关键指标,为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 近年来,乡村医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显著提升,但不同地区乡村居民在获得医疗机会、就医成本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医疗设施布局不合理问题仍存在。医疗设施可达性作为衡量医疗设施空间布局是否合理的关键指标,为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和改善医疗资源分配不公等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针对传统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Gaussian-Based 2SFCA)对于山地乡村地区医疗资源可达性在供给与需求思考不足的问题,将其进行改进,从而更为科学客观地评价可达性。研究选取重庆市九龙坡区乡村地区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平台分析乡村医疗设施供需情况,引介改进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分析设施可达性,在此基础上,借助SPSS软件进行K聚类分析,揭示乡村医疗设施可达性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第一,各类医疗设施的可达性数值综合层面上的高可达性区域主要是由于临近医疗资源高供给能力的县综合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所贡献的,而村级医疗设施对综合可达性空间差异影响较小;第二,山地乡村地区公共医疗设施配置存在医疗资源与人口分布的空间不匹配的情况,主要体现在村级医疗设施;第三,区域可达性水平与交通通达性高低没有必然联系,受人口需求(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医疗设施供给服务能力及分布的影响更大。最后针对不同可达性区域提出优化策略。本研究为西南山地乡村地区医疗设施可达性评价提供了一套具有实践操作性的方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山地乡村地区 医疗设施 空间可达性 改进移动搜索 重庆市九龙坡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的合肥市中心城区综合公园可达性评价 被引量:9
3
作者 王诚 张云彬 +2 位作者 陈静媛 李丹 朱萌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9,共11页
为提高城市综合公园布局均衡性地定量评估的准确性,以合肥市中心城区为例,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多出行模式的两步移动搜索法,利用高德地图的路径规划模型,结合双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洛伦兹曲线以及基尼系数等方法,在手机信令数据的基础上... 为提高城市综合公园布局均衡性地定量评估的准确性,以合肥市中心城区为例,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多出行模式的两步移动搜索法,利用高德地图的路径规划模型,结合双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洛伦兹曲线以及基尼系数等方法,在手机信令数据的基础上对不同时间阈值下的城市综合公园的可达性及供需情况进行分析,进一步揭示中心城区综合公园布局的合理性。结果显示:合肥市中心城区综合公园的可达性空间差异显著,可达性较高区域通常分布在新城区以及综合公园周边地区,并且随着时间阈值的提高,可达性水平的空间分布呈现均衡态势;合肥市中心城区在15 min与30 min时间阈值下均只有近5%的居住网格处于供需匹配状态;近7%的居住网格处于供需显著不匹配状态,主要集中于老城区西部以及滨湖区北部区域,居住区密度与综合公园数量是影响供需匹配的重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利用手机信令数据与高德路径规划数据作为数据源对传统可达性的计算方法以及两步移动搜索模型进行改进,建立微观尺度下城市综合公园的可达性评价框架,能够精确地评估城市综合公园的可达性;通过优化城市交通的通达程度以提高居民综合公园游憩出行的阈值,能够显著促进城市综合公园整体的空间分布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信令数据 绿地 综合公园 可达性 移动搜索 合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公共住房居民就医可达性——基于互联网地图服务和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 被引量:7
4
作者 胡莉蓉 何深静 苏世亮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6-235,共10页
基于互联网地图服务测算人才住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在步行、公共交通和驾车3种出行方式下到达不同等级医院的通勤时间,通过引入高斯距离衰减函数、设立多级搜索半径、考虑供给和需求方竞争效应并利用实时交通大数据改进两步移动... 基于互联网地图服务测算人才住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在步行、公共交通和驾车3种出行方式下到达不同等级医院的通勤时间,通过引入高斯距离衰减函数、设立多级搜索半径、考虑供给和需求方竞争效应并利用实时交通大数据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对深圳市公共住房居民就医可达性进行多维度评价。研究发现:1)紧急就医情境下15%公共住房点驾车30 min内不可抵达三甲医院,普通就医情境下仅10%公共住房点实现15 min就医目标;2)可达性由老经济特区向非经济特区逐渐衰减;3)人才住房可达性最优,其次是经济适用房,最后是公共租赁房;4)公共交通和步行相比于驾车模式下的可达性空间分异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设施 保障性住房 可达性 移动搜索 “交通+” 出行方式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步移动搜索法的福州市公园绿地主客观可达性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饶钰飞 邹亚锋 +4 位作者 罗锋 易呈锋 杜平平 吴聘奇 吕昌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064-4080,共17页
公园绿地的可达性对于提升民生福祉、环境公平及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综合考虑公园绿地的主观和客观供给能力,基于公园绿地规模、网络好评度、高德地图API路径规划等数据,运用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测度了居民单一出行及多交通出... 公园绿地的可达性对于提升民生福祉、环境公平及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综合考虑公园绿地的主观和客观供给能力,基于公园绿地规模、网络好评度、高德地图API路径规划等数据,运用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测度了居民单一出行及多交通出行模式下福州市公园绿地的客观和主观可达性,得出以下结论:(1)同一出行模式下公园绿地的主客观可达性差异大,客观可达性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非中心城区,而主观可达性的高值区大多分布在中心城区;(2)不同交通出行模式下主观和客观可达性也存在差异,步行出行模式下的公园绿地可达性低于驾车和公共交通出行模式的可达性,综合出行模式的可达性分布与驾车可达性分布相似,尚未形成公共交通主导的公园绿地发展模式;(3)公园绿地主客观供需平衡的县域少,供需不平衡的县域多,高人口密度县域存在公园绿地供给小于需求问题,非中心城区县域公园绿地主客观供需比普遍较低;(4)步行、驾车、公共交通出行模式下的高客观供需比-高主观供需比的公园绿地仅三坊七巷和福州市贵安新天地休闲旅游度假区,超过70%的公园绿地属低客观供需比-低主观供需比类型。本研究不仅关注公园绿地的空间可达性,也基于人的感受对公园绿地的主观可达性加以测度,为可达性评价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同时也为福州市公园绿地资源配置和存量绿地的质量提升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搜索 可达性 公园绿地 供需匹配 福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步移动搜索法的成都市托育机构空间分布特征及可达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谭万丽 赵媛 鄢继尧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9,共10页
托育服务是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有力支撑.对托育机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科学评价是合理配置托育服务资源的前提.本文运用核密度分析法,研究成都市托育机构空间分布特征,应用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测算成都市托育机构的空间可达性,并重点分析20... 托育服务是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有力支撑.对托育机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科学评价是合理配置托育服务资源的前提.本文运用核密度分析法,研究成都市托育机构空间分布特征,应用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测算成都市托育机构的空间可达性,并重点分析20 min单一有效服务阈值和按托育机构规模划分的3级有效服务阈值.研究结果显示:(1)成都市托育机构总体呈现中心城区集中、郊区新城分散的特征.(2)不同性质托育机构空间布局存在较大差异,中心城区非普惠性托育机构比例较高,郊区新城不同性质托育机构较均衡.(3)成都市中西部托育机构可达性优于东部,按规模划分3级有效服务阈值评价成都市托育机构空间可达性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育机构 空间分布 可达性 移动搜索 成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两步移动搜索法的医疗设施可达性评价——以西安市长安区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伍眉函 井晓鹏 +1 位作者 王博 赵鑫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4,共6页
医疗设施作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公平开放的医疗设施布局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和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可达性是评价医疗设施布局合理与否的重要指标,以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医疗设施为例,引入改进型两步移动搜索法,代入不同的搜索阈... 医疗设施作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公平开放的医疗设施布局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和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可达性是评价医疗设施布局合理与否的重要指标,以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医疗设施为例,引入改进型两步移动搜索法,代入不同的搜索阈值,客观测度各居民点就医可达性,并进行空间插值分析,然后利用空间自相关法探讨区域可达性聚集差异。结果表明,长安区医疗设施可达性区际及街道内部差异显著,可达性差的地区较多,农村地区与较偏远地区可达性普遍较低;可达性峰值区域与医疗设施聚集区局部错位;道路交通距离、人口规模等要素对可达性的影响较大。同时验证了改进型两步移动搜索法在可达性评价中的可行性,并通过不同搜索半径阈值对比分析确定了合理搜索半径阈值。最后提出针对性建议和展望,以期为医疗设施公平性规划布局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设施 改进型移动搜索 可达性 西安市长安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出行模式两步移动搜索法的广州多尺度绿地可达性与公平性研究 被引量:60
8
作者 杨文越 李昕 +1 位作者 陈慧灵 曹小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6064-6074,共11页
绿地可达性与公平性是衡量城市居民接触和使用绿地便捷程度与机会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和反映城市绿地资源空间配置科学性与合理性的重要体现,并与城市环境、生态、健康、社会和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已有研究较少从多个尺度、多种出行模... 绿地可达性与公平性是衡量城市居民接触和使用绿地便捷程度与机会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和反映城市绿地资源空间配置科学性与合理性的重要体现,并与城市环境、生态、健康、社会和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已有研究较少从多个尺度、多种出行模式测度绿地可达性与公平性。以广州为研究区域,结合出行O-D点智能查询系统(Travel O-D Point Intelligent Query System,TIQS)构建了多出行模式两步移动搜索法模型(Multi-mode Two-step Floating Catchment Area Method,M2SFCA)和绿地公平性模型,对广州绿地可达性和公平性空间格局与差异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1)广州多尺度绿地可达性水平存在明显的“城郊两极化”空间差异,低绿地可达性区域集聚于人口密度较高的中心城区,而人口较少的外围城市区域绿地可达性值普遍较高。(2)广州市域绿地资源空间分布处于严重不公平状态(绿地公平性指数为0.58),且各行政区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南沙区、天河区和花都区绿地公平性相对较好,其他区域绿地资源空间分配均有待提高与优化。(3)在镇街层面,有73.29%的镇街绿地资源空间分配处于高度平均水平(绿地公平性指数≤0.2);在社区层面,低可达性-公平类型的社区数量最多(占社区总量的39.85%),高可达性类型的社区分布最少:有15.91%的社区属于高可达性-公平类型,有12.94%的社区属于高可达性-不公平类型。研究结论将为优化城市区域绿地空间结构、保障绿地空间公平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地 空间公平 绿地公平性 可达性 多出行模式移动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空间可达性研究 被引量:96
9
作者 柳泽 杨宏宇 +1 位作者 熊维康 陈光辉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28-737,共10页
针对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问题,应用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对德清县医疗卫生服务的空间可达性进行评价。具体改进包括:引入核密度型距离衰减函数对两步移动搜索法进行扩展、考虑医疗设施资源的未充分利用、对不同规模等级医疗机... 针对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问题,应用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对德清县医疗卫生服务的空间可达性进行评价。具体改进包括:引入核密度型距离衰减函数对两步移动搜索法进行扩展、考虑医疗设施资源的未充分利用、对不同规模等级医疗机构设置不同服务阈值。计算结果表明:(1)浙江省德清县域医疗卫生服务空间可达性呈圈层式空间分布特征,高可达性区域主要集中于县城及邻接区域,边缘地区缺医明显;(2)基于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和传统两步移动搜索法的可达性计算结果具有不同的整体特征,但前者可达性计算结果及空间分布更符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设施 空间可达性 改进移动搜索(O-2SFCA) 德清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空间可达性模型的医院布局评价 被引量:22
10
作者 车莲鸿 《中国医院管理》 2014年第2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空间可达性模型在医院布局评价中的应用。方法借助搜狗网络地图服务应用程序接口,使用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测算街道/乡镇尺度下上海市三级医院空间可达性指数,评价其空间分布。结果距离阈值为60分钟时,"5... 目的探讨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空间可达性模型在医院布局评价中的应用。方法借助搜狗网络地图服务应用程序接口,使用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测算街道/乡镇尺度下上海市三级医院空间可达性指数,评价其空间分布。结果距离阈值为60分钟时,"5+3+1"项目实施使上海市三级医院空间可达性指数均值从1.65提升至1.98,中心城区该指标均值为3.63,郊区(县)为1.03。结论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空间可达性模型评价医院布局具有方法学优越性;"5+3+1"项目改善上海市三级医院水平与布局,但地区差异依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布局 高斯移动搜索 空间可达性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地图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出行方式的老龄人公园绿地公平性研究——以广东省湛江市中心城区为例
11
作者 高英杰 吴帛阳 +2 位作者 谢秋兰 张誉 范凌云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99,共7页
在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的基础上加入多出行方式的考量,以广东省湛江市中心城区为例,从供给、需求两方面综合测度公园绿地可达性,探究公园绿地分布在老龄群体及其不同经济群体间的关系,并探讨其公平性。结果表明:(1)公园绿地可达性呈显著... 在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的基础上加入多出行方式的考量,以广东省湛江市中心城区为例,从供给、需求两方面综合测度公园绿地可达性,探究公园绿地分布在老龄群体及其不同经济群体间的关系,并探讨其公平性。结果表明:(1)公园绿地可达性呈显著“核心-边缘”结构,由中心向外围递减,集聚特征明显,存在16.34%的“隐性盲区”。(2)根据绿地需求和资源供给分布情况,公园绿地空间可分为享有型、一般型和稀缺型3种类型,供需不平衡是造成其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3)整体上,公园绿地在老龄群体间存在较大分配差距,而不同经济群体间分配差距较小。(4)中心城区存在的低可达、不公平单元需通过更新单元规划布局、提升道路建设和优化公园绿地布局等差异化方式实现向高可达-公平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人 公园绿地 可达性 公平性 多出行方式两步移动搜索法 湛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的轨道交通接驳可达性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袁红霞 徐菱 +1 位作者 严余松 江文辉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3-119,共7页
研究城市轨道交通接驳可达性对提升轨道交通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居民出发地角度,运用基于距离衰减的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计算并对比分析从居民出发地分别采取步行、共享单车和公交这3种接驳方式到达轨道交通站点的接驳可达性... 研究城市轨道交通接驳可达性对提升轨道交通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居民出发地角度,运用基于距离衰减的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计算并对比分析从居民出发地分别采取步行、共享单车和公交这3种接驳方式到达轨道交通站点的接驳可达性。以成都三环外地铁2号线和6号线沿线区域为例,运用ArcGIS工具分析区域居民出发地的可达性空间分布差异和不同接驳方式的可达性差异,并结合人口分布梳理轨道交通出行重点区域,挖掘出行盲区。计算结果表明:越靠近轨道交通站和越靠近城市中心的区域,3种接驳方式的平均可达性越高;总体上,步行接驳可达性最小,空间分布差异最明显;步行、共享单车和公交接驳可达性高的区域分别集中在轨道站0.8,1.5,3.0 km服务半径范围内;公交沿线接驳可达性高于非沿线接驳可达性;通过对比可达性和人口空间分布,有效识别区域轨道交通出行的重点盲区、次要盲区、一般盲区和隐性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接驳可达性 改进移动搜索 距离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两步移动搜索法的广州市南沙区公园绿地可达性及公平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珊珊 柳翠明 +2 位作者 桂大伟 陈可蕴 丁叶 《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6期207-214,219,共9页
公园绿地是城市建成环境和综合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公园绿地的空间分布和分配均等化水平对公园布局规划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广州市南沙区为例,利用融合了多种出行模式、多级时间阈值及高斯函数的改进型两步移动搜索法,... 公园绿地是城市建成环境和综合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公园绿地的空间分布和分配均等化水平对公园布局规划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广州市南沙区为例,利用融合了多种出行模式、多级时间阈值及高斯函数的改进型两步移动搜索法,分析南沙区各类型公园绿地可达性空间格局,并在全区综合可达性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公园绿地资源分配公平性探究。结果表明,南沙区不同规模公园的可达性具有差异化的空间格局,其中生态公园和城市公园的整体可达性值高且高值区域存在空间集聚现象,而社区公园和游园因服务范围较小使得整体可达性值较低且空间差异较大;南沙区所有类型公园的综合可达性存在“西北部低、东南部高”的分布格局,空间集聚特征显著;在基于基尼系数的公园绿地公平性测度中,有4个街镇达到高度平均分配水平,3个街镇达到分配相对平均水平,东涌镇基尼系数值最高,但其分配也属于相对合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绿地 改进型移动搜索 基尼系数 可达性 公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宁市社区卫生服务的空间可及性评估: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 被引量:7
14
作者 徐斌 覃青连 +5 位作者 韦雪 李峤 林越东 颜星星 成曼 唐咸艳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52-859,共8页
目的探索南宁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的空间可及性,为南宁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理布局和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参考。方法以南宁市城区街道办为研究单元,收集行政区划图,交通网络矢量图,人口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经纬度以及临床、... 目的探索南宁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的空间可及性,为南宁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理布局和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参考。方法以南宁市城区街道办为研究单元,收集行政区划图,交通网络矢量图,人口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经纬度以及临床、中医、口腔和公共卫生等卫生技术人员数,利用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计算可及性得分,进而评估社区卫生服务的空间可及性。结果南宁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的空间可及性呈现从城区中心向四周衰减的特征,高可及性得分区域(A>0.98)聚集在青秀区新竹街道、西乡塘区北湖街道、兴宁区民生街道等城区,低可及性得分区域(A<0.56)集中在江南区金凯街道、西乡塘区安宁街道、良庆区玉洞街道等城乡结合部。居民获得临床服务和中医服务的可及性整体上比口腔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好。青秀区新竹街道居民获得各类社区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均较好,而西乡塘区安宁街道和江南区金凯街道居民均较差。结论南宁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的空间可及性整体水平偏低,服务可及性在城区间的空间分异性明显。同一区域居民获得临床、中医、口腔和公共卫生等四类社区卫生服务的空间可及性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卫生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空间可及性 高斯移动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分析法和两步移动搜索法的永济市医疗设施点可达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高子晗 《农业与技术》 2022年第1期176-180,共5页
当前,我国正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其中医疗服务设施的振兴是重要的一部分。医疗设施点的可达性即前往医疗设施点的便捷程度,反映城市医疗设施的服务公平性。本文使用ARCGIS网络分析以及两步移动搜索法,建立服务区和O-D矩阵对永济市的... 当前,我国正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其中医疗服务设施的振兴是重要的一部分。医疗设施点的可达性即前往医疗设施点的便捷程度,反映城市医疗设施的服务公平性。本文使用ARCGIS网络分析以及两步移动搜索法,建立服务区和O-D矩阵对永济市的医疗设施可达性进行研究。将医疗设施点分为2个等级,分别采用3种通行方式进行可达性分析。结果表明,空间可达性情况下,城西街道和城北街道的可达性最好,但是栲栳镇和卿头镇的局部地区可达性较差;非空间可达性下,城市中心的城西、城北街道医疗点等级较低,而周边地区的供需情况较好。根据分析的结果,针对医疗设施点布局不完善、等级不高的情况,对永济市未来医疗设施点的布局发展提出建议,有助于继续推进乡村振兴政策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分析 医疗设施点 移动搜索 可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的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以石林县城为例
16
作者 张晓娜 张懋琳 张继兰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7期41-47,共7页
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居民日常休闲游憩的主要场所,分析城市公园绿地的空间可达性,可以有效衡量城市公园绿地供给与居民需求的关系,提高城市公园绿地公共服务水平。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由于直观、运算简便,且考虑空间距离和公园绿地供给与... 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居民日常休闲游憩的主要场所,分析城市公园绿地的空间可达性,可以有效衡量城市公园绿地供给与居民需求的关系,提高城市公园绿地公共服务水平。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由于直观、运算简便,且考虑空间距离和公园绿地供给与居民需求关系,被广泛应用于可达性的研究中。以石林县中心城区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应用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分别从综合、社区、专类、游园不同类型公园设置不同服务半径搜索阈值,分析了公园绿地空间可达性差异。结果表明:①石林县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空间分布不均衡,其分布特征呈现出由中心向外围递减以及中心城区南部可达性总体比北部高的现象;②专类公园绿地的服务盲区比其他类型公园绿地多,且多聚集在中心城区南部。研究结果可为未来城市绿地规划发展与优化提供建议和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搜索 公园绿地 可达性 石林县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末端出行的城市轨道交通就业可达性
17
作者 陈越 许奇 +3 位作者 贾顺平 魏润斌 孙世一 李雯茜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0-318,共9页
在轨道交通与城市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基于地铁站点的步行影响范围和由共享单车订单数据识别所得的骑行影响范围,测算站点到居住小区和就业兴趣点(POI)的步行和骑行时间,提出考虑末端出行的两步移动搜索法.结合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测算... 在轨道交通与城市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基于地铁站点的步行影响范围和由共享单车订单数据识别所得的骑行影响范围,测算站点到居住小区和就业兴趣点(POI)的步行和骑行时间,提出考虑末端出行的两步移动搜索法.结合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测算和分析北京市六环内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就业可达性及其公平性,量化末端出行对二者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步行和骑行2种末端出行方式下,各站点的末端出行时间平均为18.6、8.6min,占总出行时间的29%、16%,且第一公里耗时略高于最后一公里.城市轨道交通就业可达性由中心城区向外围沿圈层递减,呈现明显的廊道特征.整体上基尼系数达到0.16、0.17,就业可达性分布较公平,但低房价站点存在明显的可达性劣势,局部上四环外和低房价类型站点的可达性分布相对更不均衡.相较于传统方法,利用改进方法所得的结果显示,考虑末端出行后可达性平均变化20%、9%,且外围站点变化更大,公平性的变化程度达到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可达性 交通公平性 末端出行 最后一公里 移动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生活圈公园绿地的公平性评价
18
作者 刘颂 李奕霖 《中国城市林业》 2025年第3期152-159,共8页
【目的】从“绝对公平”与“相对公平”的双重视角出发,构建社区生活圈公园绿地公平性综合评价体系,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公平的双重内涵,以上海市杨浦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改进的传统两步移动搜索法构建绝对公平... 【目的】从“绝对公平”与“相对公平”的双重视角出发,构建社区生活圈公园绿地公平性综合评价体系,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公平的双重内涵,以上海市杨浦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改进的传统两步移动搜索法构建绝对公平评价模型;创新性地引入社会弱势群体指数(SDI),运用双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耦合SDI与公园服务水平,识别相对不公平的区域。【结果】杨浦区24%的社区单元存在绝对公平的缺失;识别出19个“高SDI-低服务水平”单元,其相对不公平情况显著。【结论】1)基于“绝对公平”和“相对公平”的双重视角能更全面地反映公园配置的公平性,精准识别公园绿地服务不公平的具体单元;2)社区公园和游园是影响公平性的关键因素,需重点关注;3)应提高绝对公平性并改善相对不公平的资源错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绿地 绿地公平 改进的移动搜索 社区生活圈 社会弱势群体指数(SD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平视角下养老机构空间可达性对区域入住率的影响研究——以重庆市中心城区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金辉 黄海静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73,115,共9页
区域入住率反映了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的需求与使用情况,从空间视角探究区域入住率特征及可达性影响机理是实现健康普及的重要途径。文章以重庆中心城区为例,基于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评估不同出行方式下养老机构的空间可达性,利用Dagum基尼... 区域入住率反映了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的需求与使用情况,从空间视角探究区域入住率特征及可达性影响机理是实现健康普及的重要途径。文章以重庆中心城区为例,基于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评估不同出行方式下养老机构的空间可达性,利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探究入住率的公平性及其差异来源,并通过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量化分析空间可达性对区域入住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步行可达性对区域入住率影响最为显著,且呈现西北到东南逐级递减的空间异质性;(2)养老机构入住率存在明显不平衡性,区域间差异明显高于区域内差异,是总体不平衡性的主要来源;(3)地铁、驾车和公交车的可达性呈现以渝中区为核心的空间聚集特征,而步行可达性则呈点状分散特征。研究结果有助于优先识别养老机构发展不平衡的区域,并为制定有针对性的规划措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机构 空间可达性 入住率 高斯移动搜索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foWorks ICM的旧城区内涝避难场所可达性评估与选址研究
20
作者 肖曼 焦胜 +2 位作者 范世玉 牛彦合 卢洁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22,共10页
极端降雨引发的内涝灾害对旧城区造成了巨大损失,考虑旧城区人口密度大、建设密集的特点,合理规划应急避难场所能够安全转移受灾群众,提升旧城区应急管理能力。以长沙市旧城区典型区域为研究区,采用InfoWorks ICM雨洪模型,评估了内涝风... 极端降雨引发的内涝灾害对旧城区造成了巨大损失,考虑旧城区人口密度大、建设密集的特点,合理规划应急避难场所能够安全转移受灾群众,提升旧城区应急管理能力。以长沙市旧城区典型区域为研究区,采用InfoWorks ICM雨洪模型,评估了内涝风险等级;在此基础上确定受灾小区位置和转移人数,根据不同避难场所类型计算其容纳能力,考虑道路积水对通行性的影响,将高风险道路设置为禁止通行并重构道路拓扑结构;其次,采用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评估现状避难场所可达性,结合内涝风险筛选一批候选避难场所,建立以避难场所数量最少和避难距离最短为目标的P中值选址模型;最后根据可达性分析比较验证研究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百年一遇极端降雨下,研究区内涝淹没风险整体较高;现状内涝避难场所数量少、空间均衡不足,其可达性呈现从中部向外逐渐降低的空间特征;研究确立了10处避难场所的位置,优化后的布局方案可达性达标的小区提升了17.83%,减少了24.03%的显性盲点小区。研究结果可为旧城区洪涝灾害应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难场所可达性 内涝风险 InfoWorks ICM模型 高斯移动搜索 P中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