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尿液代谢组学的玉米须治疗Ⅱ型糖尿病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
8
1
作者
吴晨曦
董文婷
+1 位作者
霍金海
王伟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5-272,共8页
目的观察玉米须水煎液对Ⅱ型糖尿病大鼠尿液内源性代谢物的干扰规律,从代谢组学方面探讨玉米须的降糖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并结合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复制Ⅱ型糖尿病模型。将成模后的大鼠分成模型...
目的观察玉米须水煎液对Ⅱ型糖尿病大鼠尿液内源性代谢物的干扰规律,从代谢组学方面探讨玉米须的降糖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并结合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复制Ⅱ型糖尿病模型。将成模后的大鼠分成模型对照组和玉米须给药组,玉米须给药组灌胃玉米须水煎液(10.8 g·kg^(-1))4周,给药期间观察大鼠状态,并每两周监测1次血糖值。给药治疗后,收集禁食12 h尿样,采用UPLC/Q-TOF-MS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方法,分析其代谢谱的变化。结果玉米须水煎液可以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值并改善相关症状。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共筛选出12个差异性标志物,这些差异标志物包括鹅去氧胆酸、甘氨胆酸、精氨琥珀酸等。结论玉米须水煎液降糖作用机制可能与三羧酸循环、胆汁酸生物合成、色氨基酸代谢等代谢有关,并提示可能对肝肾功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糖尿病
玉米须
作用机制
代谢组学
多元统计比较分析
差异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尿液代谢组学的玉米须治疗Ⅱ型糖尿病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
8
1
作者
吴晨曦
董文婷
霍金海
王伟明
机构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中药所分析室
出处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5-272,共8页
基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No CARS-21)
哈尔滨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No 2017RAGYJ009)
文摘
目的观察玉米须水煎液对Ⅱ型糖尿病大鼠尿液内源性代谢物的干扰规律,从代谢组学方面探讨玉米须的降糖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并结合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复制Ⅱ型糖尿病模型。将成模后的大鼠分成模型对照组和玉米须给药组,玉米须给药组灌胃玉米须水煎液(10.8 g·kg^(-1))4周,给药期间观察大鼠状态,并每两周监测1次血糖值。给药治疗后,收集禁食12 h尿样,采用UPLC/Q-TOF-MS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方法,分析其代谢谱的变化。结果玉米须水煎液可以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值并改善相关症状。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共筛选出12个差异性标志物,这些差异标志物包括鹅去氧胆酸、甘氨胆酸、精氨琥珀酸等。结论玉米须水煎液降糖作用机制可能与三羧酸循环、胆汁酸生物合成、色氨基酸代谢等代谢有关,并提示可能对肝肾功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关键词
Ⅱ型糖尿病
玉米须
作用机制
代谢组学
多元统计比较分析
差异标志物
Keywords
type Ⅱ diabetes
corn silk
mechanism of action
metabonomics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differential marker
分类号
R332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R282.7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尿液代谢组学的玉米须治疗Ⅱ型糖尿病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
吴晨曦
董文婷
霍金海
王伟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