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匠培育的多元矛盾与职业教育表达方式 被引量:6
1
作者 方绪军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5-30,共6页
工匠培育的实质是自然人塑造社会化角色的嬗变过程,一般会经历"匠人""匠技""匠艺""匠心"四层渐进的发展境界,在培育过程中面临着"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取舍的问题、"... 工匠培育的实质是自然人塑造社会化角色的嬗变过程,一般会经历"匠人""匠技""匠艺""匠心"四层渐进的发展境界,在培育过程中面临着"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取舍的问题、"实用标准"与"完美标准"追求的问题、"大脑"与"双手"碎化的问题以及"知识"与"经验"学科的问题。基于此,工匠培育的职业教育表达方式包括树立劳动之美、追求工艺之美、塑造身心合一之美、融合理实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匠精神 工匠培育 多元矛盾 职业教育 表达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在社区的建构——以杭州的实践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陈宇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2010年第1期119-125,共7页
合理、有效化解基层社会矛盾,既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又是成熟法治社会的标志。杭州市对此已有积极有效的探索,并形成一张基层矛盾化解之网。本文以杭州市法院调解进社区、"警民联调机制"、"和事佬"化解社区... 合理、有效化解基层社会矛盾,既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又是成熟法治社会的标志。杭州市对此已有积极有效的探索,并形成一张基层矛盾化解之网。本文以杭州市法院调解进社区、"警民联调机制"、"和事佬"化解社区纠纷等实践为例,分析了杭州实践的特点,论述了多元化解纠纷机制在社区建构的必要性,提出多元化解纠纷机制是社区走向善治的重要途径。文章对社区矛盾纠纷解决的机制建设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多元矛盾 化解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组织的多元矛盾及其对校长负责制的影响
3
作者 张立忠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04年第5期3-6,共4页
关键词 学校组织 组织权力 校长负责制 教师 学生 多元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的实践探索--以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大鳌镇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志锋 《农村农业农民》 2022年第24期41-43,共3页
基层矛盾纠纷治理是法治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乡村矛盾纠纷解决是实现新乡村治理的保障。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大鳌镇建立的乡村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在司法所的牵头下,携领多部门共同解决当地矛盾纠纷,较好地对矛盾纠纷和社会风险进行了... 基层矛盾纠纷治理是法治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乡村矛盾纠纷解决是实现新乡村治理的保障。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大鳌镇建立的乡村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在司法所的牵头下,携领多部门共同解决当地矛盾纠纷,较好地对矛盾纠纷和社会风险进行了化解。经验表明,单一纠纷解决方式已难以适应复杂社会关系下的农村发展需要。乡村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既能发挥各种纠纷解决方式的长处,还能通过跨部门的联合调解,让当事人拥有纠纷解决过程的参与感以及公正的获得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多元矛盾纠纷化解 大鳌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矛盾与法国唯物辩证法——以阿尔都塞和巴迪欧对毛泽东《矛盾论》解读为视角
5
作者 肖宛直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5期21-28,166,167,共10页
《矛盾论》是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哲学并落实于中国革命实践的理论成果。以往国内学界将毛泽东的矛盾辩证法简单地纳入源自黑格尔哲学的单一矛盾体系,从而遮蔽了毛泽东辩证法的内在"多元"矛盾的独特意... 《矛盾论》是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哲学并落实于中国革命实践的理论成果。以往国内学界将毛泽东的矛盾辩证法简单地纳入源自黑格尔哲学的单一矛盾体系,从而遮蔽了毛泽东辩证法的内在"多元"矛盾的独特意蕴,而当代法国哲学则紧紧抓住了矛盾"多元"的本质特征:阿尔都塞在毛泽东不平衡的矛盾对立统一原则的启发下,在"多元决定论"的进路上突破了黑格尔"位"的"颠倒"困境,形成结构方法论的阐释进路;巴迪欧则在毛泽东"一分为二"矛盾原则的推动下,立足"位"与"力"的双重逻辑,超越了阿尔都塞无主体的结构辩证法进路,在位与力的辩证进程中力迫出偶然主体的必然性意蕴,内在地呈现出主体的现实样态。借助毛泽东的辩证法思想,法国哲学总体上走出了黑格尔哲学的单一矛盾体系,迈向了异质性"多元"的思想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矛盾论》 毛泽东 阿尔都塞 巴迪欧 差异性 多元矛盾 主体可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方新闻传播的多元矛盾与导向特征
6
作者 张惠仁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14-20,共7页
几年以来,社会上有这么一种论调,似乎当代西方国家存在着新闻传播的“完全客观”和“绝对自由”。实际情况究竟如何?本文拟利用一些比较新近的西方新闻学著作中的材料予以论述,揭露其维护垄断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本质。 与新闻传播共生... 几年以来,社会上有这么一种论调,似乎当代西方国家存在着新闻传播的“完全客观”和“绝对自由”。实际情况究竟如何?本文拟利用一些比较新近的西方新闻学著作中的材料予以论述,揭露其维护垄断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本质。 与新闻传播共生的多元矛盾 在西方曾经有人认为新闻是“第三势力”或“第四权力”。但近年来一些西方新闻传播专家们已经提出了根本性的怀疑。法国的贝尔纳说:“很多人经常说新闻是‘第四权力’,甚至他们似乎认为这个权力已成了第一位,因为它实际上统治着其它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者 西方新闻传播 多元矛盾 受众 软新闻 垄断者 新闻信息 第四权力 合点 传播媒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体验:现代文学史中的踪迹与幻象的生成——论《多元矛盾中的个性选择——中国现代作家的生命体验与创作》
7
作者 乔焕江 《中文自学指导》 2004年第3期53-54,共2页
在《多元矛盾中的个性选择——中国现代作家的生命体验与创作》(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年1月)问世以前,刘雨教授已经著有《写作心理学》和《艺术经验论》两书,在文艺心理学研究中逐步构建起自己的理论体系,因此,把《多元矛盾中... 在《多元矛盾中的个性选择——中国现代作家的生命体验与创作》(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年1月)问世以前,刘雨教授已经著有《写作心理学》和《艺术经验论》两书,在文艺心理学研究中逐步构建起自己的理论体系,因此,把《多元矛盾中的个性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矛盾中的个性选择——中国现代作家的生命体验与创作》 刘雨 人本主义 时代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还原主义和反经济主义的历史辩证法诠释——阿尔都塞论“矛盾的多元决定”
8
作者 彭赟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24-30,116,共8页
矛盾的多元决定是阿尔都塞诠释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的一个主要命题.本文对这个命题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进行了扼要考察,并从这一命题的理论背景,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等方面评价其得失.本文认为,正确考察和评价这一论题,有助于深化历史辩... 矛盾的多元决定是阿尔都塞诠释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的一个主要命题.本文对这个命题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进行了扼要考察,并从这一命题的理论背景,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等方面评价其得失.本文认为,正确考察和评价这一论题,有助于深化历史辩证法的思考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论断裂 矛盾多元决定 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 反还原主义 反经济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多元社会矛盾的法治化解机制 被引量:4
9
作者 唐卓 赵天娥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45,共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既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民族凝聚力日益增强的时代,也是多元社会矛盾交织叠加、国家治理能力不断面临挑战的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直面新时代的多元社会矛盾,坚持以法治化解机制取代人治化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既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民族凝聚力日益增强的时代,也是多元社会矛盾交织叠加、国家治理能力不断面临挑战的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直面新时代的多元社会矛盾,坚持以法治化解机制取代人治化解机制。究其着力点,一是加强重点领域的风险评估,完善化解多元社会矛盾的立法机制;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完善化解多元社会矛盾的执法机制;三是践行公平正义的价值原则,完善化解多元社会矛盾的司法机制;四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完善化解多元社会矛盾的普法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多元社会矛盾 人治化解机制 法治化解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识与分歧:矛盾冲突化解方式的干群认知及其比较——基于X省的调查 被引量:1
10
作者 袁迎春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6-83,共8页
研究发现,基层干部对群众选择"调解""信访""媒体投诉或上网"和"采取过激手段直接面对冲突"解决矛盾冲突等方式的认知达成了基本共识,而基本分歧则主要表现为不同职级、不同行政层级的基层干部... 研究发现,基层干部对群众选择"调解""信访""媒体投诉或上网"和"采取过激手段直接面对冲突"解决矛盾冲突等方式的认知达成了基本共识,而基本分歧则主要表现为不同职级、不同行政层级的基层干部群体对群众所选择的具体矛盾冲突解决方式的判断有显著差异。通过"调解"来解决自身遭遇的矛盾冲突是最有效的方式是群众的基本共识,而基本分歧则是群众对化解矛盾冲突有效方式的认知上存在社会经济因素差异,而折射出矛盾冲突解决的社会经济不平等。基层干部与群众对不同矛盾冲突化解方式的判断有分歧,则反映出现实中社会矛盾冲突解决过程的艰难及其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识与分歧 矛盾冲突 化解方式 基层干部 群众 多元矛盾化解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决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取向 被引量:2
11
作者 卢春雷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2-76,共5页
西方马克思主义总是试图在颠覆和消解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应然关系中阐述各自的政治理论主张。如果说在传统左派的政治理论中,"多元决定"是种潜伏状态的话,那么,在新左派的政治理论中,"多元决定"... 西方马克思主义总是试图在颠覆和消解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应然关系中阐述各自的政治理论主张。如果说在传统左派的政治理论中,"多元决定"是种潜伏状态的话,那么,在新左派的政治理论中,"多元决定"则成为了公开的诉求。从阿尔都塞的"矛盾"多元政治到普兰查斯的"国家"多元政治再到拉克劳、莫菲的"多元的、竞争性"民主政治见证并参与了这一演变过程。"多元决定"成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矛盾多元政治 “国家”多元政治 多元的、竞争性”民主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意识形态的伦理学何以可能——论阿尔都塞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思想贡献
12
作者 晏扩明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21,148,共7页
阿尔都塞基于对马克思哲学存在认识论断裂的理论判断,提出了一种马克思主义的反人道主义立场,并以矛盾的多元决定论为依托,从根本上动摇了以人道主义为基础建立一种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合法性,由此为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上建立起一种... 阿尔都塞基于对马克思哲学存在认识论断裂的理论判断,提出了一种马克思主义的反人道主义立场,并以矛盾的多元决定论为依托,从根本上动摇了以人道主义为基础建立一种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合法性,由此为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上建立起一种非意识形态的伦理学提供了理论视域。这种伦理学完全超出了既往西方哲学史框架下对伦理学的认知和印象,并具有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论断裂 矛盾多元决定论 反人道主义 伦理学 阿尔都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唯科学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观评析
13
作者 郑忆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7-120,共4页
唯科学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形态的存在状态是同时性的社会整体结构,具有整体性、结构性、次序性、依存性、转换性、自调性的特征;发展动力是矛盾的多元决定。其观点既有助于全面认识社会机体、从横向剖析社会生活的不同层面、说明... 唯科学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形态的存在状态是同时性的社会整体结构,具有整体性、结构性、次序性、依存性、转换性、自调性的特征;发展动力是矛盾的多元决定。其观点既有助于全面认识社会机体、从横向剖析社会生活的不同层面、说明社会形态的发展原因等合理性,又有曲解历史必然性与历史偶然性、历史动力论与历史合力论、社会形态的横向静态与纵向动态等关系,以及社会机体自身建构性的片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科学马克思主义 社会形态 同时性 多元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从文、郁达夫的文艺观及创作之比较
14
作者 邓宇萍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X期35-36,共2页
沈从文、郁达夫都曾主张文学要审美自律,他们的创作实践也都体现了根源自真实人性的"自然而然"的情感的审美特质。不同的是,沈从文始终保持了这种异质文化理念的一贯性,因而也保持了其创作的纯粹性。而郁达夫多元矛盾的文艺... 沈从文、郁达夫都曾主张文学要审美自律,他们的创作实践也都体现了根源自真实人性的"自然而然"的情感的审美特质。不同的是,沈从文始终保持了这种异质文化理念的一贯性,因而也保持了其创作的纯粹性。而郁达夫多元矛盾的文艺观使其创作呈现出大胆挑战与刻意契合主流意识的两面性。文学审美特质的核心应是"真"——对人性和社会生活世态不带功利色彩的纯粹表达。尊重文学的这种本原性特征,才能够获得"善"的理智内容和概念意义——对人的本质意义的探讨、对更合格的人、更合理的人生和社会的创造这种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功能。工具性思维必然导致对文学本质的偏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自律 纯粹性 多元矛盾 两面性 工具性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阿尔都塞对马克思理论的非历史主义论辩
15
作者 彭赟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2期37-42,共6页
“马克思是理论的反历史主义”论题,是法国当代哲学家路易·阿尔都塞在“保卫马克思”的论战中提出的“马克思是理论的反还原主义、反经济主义、反经验主义、反历史主义和反人道主义”的“五反”论题之一,它从一个重要方面反映出... “马克思是理论的反历史主义”论题,是法国当代哲学家路易·阿尔都塞在“保卫马克思”的论战中提出的“马克思是理论的反还原主义、反经济主义、反经验主义、反历史主义和反人道主义”的“五反”论题之一,它从一个重要方面反映出阿尔都塞的理论特点。本文扼要概述了阿尔都塞“反历史主义”论题的基本观.点,考察了此论题提出的思想底蕴和理论参照系,肯定了其理论动机和论证的成功之处,同时也分析了失误及其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都寨 反历史主义 矛盾多元决定理论实践 实在的客体 认识的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