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现代性的多元之维——艾森斯塔特的“多元现代性”观念及其对中国的启发 |
李世涛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8
|
|
2
|
多元现代性视野下的中国现代化道路分析 |
郭定平
|
《学习与实践》
CSSCI
|
2011 |
6
|
|
3
|
费孝通人类学研究的本土转向与中国的多元现代性 |
杨文炯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4
|
一元现代性还是多元现代性:中国道路的价值观探析 |
张志勇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5
|
多元现代性视域下当代政治发展的挑战及其应对——艾森斯塔特政治发展思想探析 |
饶义军
|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6
|
论艾森斯塔特阐释多元现代性的逻辑 |
饶义军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1
|
|
7
|
多元现代性?一个斯堪的纳维亚经验的故事——“第三届《哲学分析》讲堂”综述 |
张琳
|
《哲学分析》
|
2013 |
1
|
|
8
|
多元现代性理论及其对中国研究的启示 |
张友庭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9
|
多元现代性视域内“民族”与“共同体”的辩证关系 |
袁祖社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0
|
问题与思路:多元现代性——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关系分析入手 |
李松
|
《重庆社会科学》
|
2007 |
0 |
|
11
|
迈向一种兼具整全性与规范性的多元现代性——基于艾森斯塔特多元现代性论说的分析 |
孙国东
|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5
|
|
12
|
多元现代性与“民主社会学”视野下的政治发展逻辑 |
孙国东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13
|
“多元现代性”理论视域下发展与人性关系的反思与重建 |
王鑫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4
|
多元现代性:谈斯堪的纳维亚的经验 |
希尔贝克
王巧贞
|
《哲学分析》
|
2013 |
0 |
|
15
|
多元的现代性——兼驳“文明的冲突”抑或“承认的政治” |
妥建清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6
|
现代性的嬗变:从单一到多元 |
李明轩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17
|
空巢老人、灵性资本与民族教会的宗教实践——一个多元宗教现代性视角的研究 |
聂家昕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8
|
“现代性”及其相关概念梳理 |
尤西林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8
|
|
19
|
现代性反思视角下的中国道路 |
王海滨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6
|
|
20
|
走出现代性:乡村教育的重新定向 |
汤美娟
|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