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性的多元之维——艾森斯塔特的“多元现代性”观念及其对中国的启发 被引量:8
1
作者 李世涛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35,共9页
艾森斯塔特阐述了多元现代性的形成及其动力,从时间与空间、事实描述与理论反思的角度阐释了“多元现代性”观念,批判了隐含于现代性、多元现代性之中的破坏性因素。艾森斯塔特的“多元现代性”观念对中国的现代性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意... 艾森斯塔特阐述了多元现代性的形成及其动力,从时间与空间、事实描述与理论反思的角度阐释了“多元现代性”观念,批判了隐含于现代性、多元现代性之中的破坏性因素。艾森斯塔特的“多元现代性”观念对中国的现代性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有助于我们认识当代世界的状况及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全面而科学地认识现代性;促使我们注重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发挥自己作为后发展国家的优势,发挥传统与历史经验的作用,趋利避害,探索有自己特色的现代性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森斯塔特 多元现代性 多重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现代性视野下的中国现代化道路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郭定平 《学习与实践》 CSSCI 2011年第6期44-50,共7页
本文在讨论西方现代性危机和全球多元现代性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多元现代性形成的不同路径,包括开发内源的现代性、引进外源的现代性和创造新型的现代性。根据多元现代性的新视野,宏观透视了中国现代化道路对全球多元现代性发展的新贡献... 本文在讨论西方现代性危机和全球多元现代性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多元现代性形成的不同路径,包括开发内源的现代性、引进外源的现代性和创造新型的现代性。根据多元现代性的新视野,宏观透视了中国现代化道路对全球多元现代性发展的新贡献,主要有实事求是的基本理念、渐进积累的改革路径、博采众长的开放机制、协调平衡的发展战略、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等方面。这些分析有助于加深对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现代性 中国 现代化道路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费孝通人类学研究的本土转向与中国的多元现代性 被引量:4
3
作者 杨文炯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8-94,共7页
费孝通的人类学中国研究代表着人类学的一次重大转型,他的"本文化"研究转向是对人类学立场的纠正和对西方人类学话语霸权的颠覆,他所开拓的本文化研究不仅展示了本土研究路径的人类学智慧,而且从多元一体的中国社会提炼出了... 费孝通的人类学中国研究代表着人类学的一次重大转型,他的"本文化"研究转向是对人类学立场的纠正和对西方人类学话语霸权的颠覆,他所开拓的本文化研究不仅展示了本土研究路径的人类学智慧,而且从多元一体的中国社会提炼出了文化自觉的现代意义和多元现代性在当代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价值,文化自觉不仅是给中国的少数民族实现自身现代化开出的一剂良方,而且也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和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孝通 人类学 文化自觉 多元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元现代性还是多元现代性:中国道路的价值观探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志勇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10,20,共5页
中国道路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辛探索的一项伟大创新。这条道路的开辟,打破了西方"一元现代性"的神话,丰富了世界"多元现代性"的历史。中国道路的成功开辟所蕴含的价值观意义是:中国人民有能力有... 中国道路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辛探索的一项伟大创新。这条道路的开辟,打破了西方"一元现代性"的神话,丰富了世界"多元现代性"的历史。中国道路的成功开辟所蕴含的价值观意义是:中国人民有能力有智慧在经济发展、政治建设、文化创新、社会进步以及人的现代转型等方面科学定义现代性与价值观,必将为世界文明和人类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道路 现代 多元现代性 价值观 中国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现代性视域下当代政治发展的挑战及其应对——艾森斯塔特政治发展思想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饶义军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2-58,共7页
当代著名政治社会学家艾森斯塔特站在批判的立场上,检视了各种权威理论,通过反思现代性的历史,阐释了当代社会多元现代性的特征,并立基于多元现代性展开的宏观背景,建构了其独特的多元现代性与政治发展理论体系。其理论尤其高度关怀发... 当代著名政治社会学家艾森斯塔特站在批判的立场上,检视了各种权威理论,通过反思现代性的历史,阐释了当代社会多元现代性的特征,并立基于多元现代性展开的宏观背景,建构了其独特的多元现代性与政治发展理论体系。其理论尤其高度关怀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因此,对其理论体系作概括性研究,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道路选择、国家建构、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现代性 政治发展 中心与边缘 非零和博弈 艾森斯塔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艾森斯塔特阐释多元现代性的逻辑 被引量:1
6
作者 饶义军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473-478,共6页
艾森斯塔特通过对自马克思及韦伯以来的社会进化理论的质疑和批判,对纷繁复杂的现代性历史的反思,采用比较历史(文明比较)的研究方法考察了现代性从起源、传播到成型的动态变化过程和发展方向,揭示了现代性沿着多样性特征展开的逻辑。... 艾森斯塔特通过对自马克思及韦伯以来的社会进化理论的质疑和批判,对纷繁复杂的现代性历史的反思,采用比较历史(文明比较)的研究方法考察了现代性从起源、传播到成型的动态变化过程和发展方向,揭示了现代性沿着多样性特征展开的逻辑。他认为理解当代世界最好的方法是将它视为文化方案多样性不断解释、选择、重释、构建和重构的一个过程。理解现代性多样性的特征对于认识当今世界及其发展方向、认识具体社会的特殊现实,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艾森斯塔特 多元现代性 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现代性?一个斯堪的纳维亚经验的故事——“第三届《哲学分析》讲堂”综述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琳 《哲学分析》 2013年第1期157-162,共6页
2012年9月18日,"第三届《哲学分析》讲堂"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分部举行。本次讲堂邀请了挪威卑尔根大学著名哲学家奎纳尔·希尔贝克(Gunnar Skirbekk)教授做题为《多元现代性?一个斯堪的纳维亚经验的故事》的演讲。
关键词 斯堪的纳维亚 多元现代性 哲学分析 讲堂 故事 经验 上海社会科学院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现代性理论及其对中国研究的启示
8
作者 张友庭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5-181,共7页
本文引入艾森斯塔特的多元现代性理论,将文明文化因素融入到中国的社会转型研究之中,旨在反思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研究的一元线性二分范式转型论倾向,创新地提出"‘结构—文化’共生共变的转型实践观"概念,即通过实践取向和文化... 本文引入艾森斯塔特的多元现代性理论,将文明文化因素融入到中国的社会转型研究之中,旨在反思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研究的一元线性二分范式转型论倾向,创新地提出"‘结构—文化’共生共变的转型实践观"概念,即通过实践取向和文化反思的理论建构以期发掘中国社会转型过程所具有的特殊性和世界意义,在理论反思基础上探索当前中国研究形成新的研究议题的可能性及其具体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现代性 社会转型 文化反思 共生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现代性视域内“民族”与“共同体”的辩证关系
9
作者 袁祖社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3-114,共12页
在现代性反思批判视域内,“民族”和“共同体”各自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其确定的内涵和所指。现代公共哲学对于民族与共同体问题的全面关注和有效介入,必须从核心理据探寻、话语逻辑确立以及实践—价值论意义辨析、澄明等方面,有效借... 在现代性反思批判视域内,“民族”和“共同体”各自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其确定的内涵和所指。现代公共哲学对于民族与共同体问题的全面关注和有效介入,必须从核心理据探寻、话语逻辑确立以及实践—价值论意义辨析、澄明等方面,有效借鉴“多元现代性”理论的理念和分析范式,确立深度全球化时代“民族”与“共同体”关系问题上应有的典范性和前瞻性意义的理论立场和相应方略。这意味着特定历史时期,历史整体性意义上民族与共同体各自的发育和成长形态,内在关涉着其自我认知和自我觉悟的水平,同时反映、代表和体现着民族与共同体主体自我的文明、进化程度。而对于现代民族和共同体之间相互冲突关系的确当性理解和处理方式,则更是全球范围内作为现实“类主体”的世界历史个人、民族国家等,基于集体行动的逻辑,对于获取、捍卫、实现其合法、正当性基本权益的觉醒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现代性 民族 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与思路:多元现代性——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关系分析入手
10
作者 李松 《重庆社会科学》 2007年第11期37-40,45,共5页
多元现代性的目的是为了更深入地认识到现代性具有内在差异的本质属性,发掘焕发其内部活力的机制与效能,同时为全球文化的转型与发展提供具有学理性的、建设性的思路。建构多元现代性应该立足于现代性基本立场,处理好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多元现代性的目的是为了更深入地认识到现代性具有内在差异的本质属性,发掘焕发其内部活力的机制与效能,同时为全球文化的转型与发展提供具有学理性的、建设性的思路。建构多元现代性应该立足于现代性基本立场,处理好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关系。现代性可以借助后现代主义的解构思维对自身局限进行反思,对缺陷进行修正,对积极因素加以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多元现代性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迈向一种兼具整全性与规范性的多元现代性——基于艾森斯塔特多元现代性论说的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国东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3-123,247,共12页
作为亨廷顿“文明冲突论”和福山“历史终结论”之外关于现代化的第三种理论视野,艾森斯塔特的“多元现代性”论说可以为非西方社会探求适合自己的“他种现代性”道路提供理论依据。该论说从现代性内在的人之能动性和“强烈反身性”、... 作为亨廷顿“文明冲突论”和福山“历史终结论”之外关于现代化的第三种理论视野,艾森斯塔特的“多元现代性”论说可以为非西方社会探求适合自己的“他种现代性”道路提供理论依据。该论说从现代性内在的人之能动性和“强烈反身性”、社会进化中的“精英功能”及“轴心文明”之超越秩序的历史延续性等方面入手,对多元现代性进行了宗教社会学和历史社会学的理论奠基,但亦被认为消解了现代性的规范性内涵。一种真正适合中国情境的多元现代性理论,应当既能保有现代性的规范性内涵,亦能确保现代性实现形态的多元性具有统合价值、制度和实践层面的整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现代性 艾森斯塔特 现代性的多样性 解放 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现代性与“民主社会学”视野下的政治发展逻辑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国东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8-128,共11页
当代政治发展理论,经历了从“政治系统”到“找回国家”、从“单一现代性”到“多元现代性”、从“宪法工程学”到“民主社会学”的理论转向。为了给非西方国家“接榫、吸纳、转化乃至超越”西方现代性提供充分的想象和探索空间,应秉持... 当代政治发展理论,经历了从“政治系统”到“找回国家”、从“单一现代性”到“多元现代性”、从“宪法工程学”到“民主社会学”的理论转向。为了给非西方国家“接榫、吸纳、转化乃至超越”西方现代性提供充分的想象和探索空间,应秉持一种兼具整全性和规范性的多元现代性论说——其中,整全性和规范性分别确保了多元现代性的民族性特色和现代性底色。与此相适应的“民主社会学”主张:把政治秩序的社会情境依赖与社会共识基础结合起来,把握现代政治秩序的建构;把民主秩序的社会经济条件与社会文化条件相结合,把握现代民主秩序的运行。由此,现代政治发展主要包括国家建设、民主建构、社会正义和社会团结等四大基本议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现代性 民主社会学 国家建设 民主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现代性”理论视域下发展与人性关系的反思与重建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鑫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25,共8页
从20世纪中叶迄今,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反思与批判不断向纵深拓展。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高度着眼,发展不仅仅是一种单一的社会经济活动,更是一种对合理性意义上人性自我实践、自我完善、自我自主探索过程。启蒙现代性以来,西方社会三四百... 从20世纪中叶迄今,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反思与批判不断向纵深拓展。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高度着眼,发展不仅仅是一种单一的社会经济活动,更是一种对合理性意义上人性自我实践、自我完善、自我自主探索过程。启蒙现代性以来,西方社会三四百年的进程中,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和财富累加的发展主义意识形态在全球蔓延,其结果是现代人在享受物质丰饶、经济繁荣和科技进步的同时,却也承受着日益功利化、疏离化和非人化发展所带来的后果。后全球化时代,日益觉醒的现代人逐渐意识到,不加约制的发展绝对不会带来美好生活与人性的完善和提升。面向未来,人类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应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增长、物质占有以及人类自身的享乐问题,而是在确立合理、优良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方向的同时,更关注优良人性的生成和化育,即通过人性生态品格的塑造,从根本上克服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生存危机、价值危机以及人性自我疏离危机,在人与自然、社会共同体、人与自身的和谐关系中,寻求一种新的与人类文明和人性演化规律相契合、相适应的永续发展的新途径,迈向一种兼具真善美的多元现代性发展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现代性 人性 发展主义 异化逻辑 生存新境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现代性:谈斯堪的纳维亚的经验
14
作者 希尔贝克 王巧贞 《哲学分析》 2013年第4期3-18,共16页
在不同的学科和学术活动中包含着多重合理性,由此得出存在着多元现代性的论点。接着,考察关于现代性的替代概念;然后,通过对斯堪的纳维亚诸国,尤其是19世纪挪威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分析,展示了有着深厚传统的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复杂而独特的... 在不同的学科和学术活动中包含着多重合理性,由此得出存在着多元现代性的论点。接着,考察关于现代性的替代概念;然后,通过对斯堪的纳维亚诸国,尤其是19世纪挪威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分析,展示了有着深厚传统的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复杂而独特的历程。结论是,对不同的现代化进程的探讨必须奠基于具体的合理性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理性 多元现代性 挪威 民众运动 精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的现代性——兼驳“文明的冲突”抑或“承认的政治”
15
作者 妥建清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4-88,共5页
现代性的多元问题是现代性研究的难点。现代性自身的多元性,即现代性因流动性的特质而产生的审美现代性、世俗现代性的分化等,因其囿于西方现代性,只能是多重的而非多元的。多元文化题旨下的多元现代性,其因西方文化特殊性而不具普遍意... 现代性的多元问题是现代性研究的难点。现代性自身的多元性,即现代性因流动性的特质而产生的审美现代性、世俗现代性的分化等,因其囿于西方现代性,只能是多重的而非多元的。多元文化题旨下的多元现代性,其因西方文化特殊性而不具普遍意义,此论割裂现代性之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本身就存在矛盾。多元现代性方案,建立在现代性之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基础上,它有别于"文明的冲突"抑或"承认的政治"的说法,以"和而不同"为典律,理应获得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现代性 和而不同 文明的冲突 承认的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的嬗变:从单一到多元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明轩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6-63,共8页
'现代性'作为被广泛运用的学术话语与解析方式,具有多种不同的面向。它既有着发轫于启蒙运动、以理性为主线形成的社会历史经验事实以及运行机制,又表现为一种因应现代性经验的意识与反思的文化心理结构。随着现代性全球化的进... '现代性'作为被广泛运用的学术话语与解析方式,具有多种不同的面向。它既有着发轫于启蒙运动、以理性为主线形成的社会历史经验事实以及运行机制,又表现为一种因应现代性经验的意识与反思的文化心理结构。随着现代性全球化的进程,以理性为核心的现代性在事实和机制、文化和心理的多重维度间的张力使得现代性在经验与意识两个层面都获得了进化,摆脱了普遍性、趋同性的原初设定,在本土化的过程中走向了形成了'具体普遍性'的嬗变——多元现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启蒙运动 理性 多元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巢老人、灵性资本与民族教会的宗教实践——一个多元宗教现代性视角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聂家昕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06-214,共9页
以多元宗教现代性为视角,以灵性资本为概念工具,文章对一个以空巢老人为主的朝鲜族教会,在宏观经济力量所产生的出国劳务的人口流出的宏观情势下,通过提供灵性资本重新凝结社会关系网络的客观结果进行呈现。并以此指明,这种社会关系网... 以多元宗教现代性为视角,以灵性资本为概念工具,文章对一个以空巢老人为主的朝鲜族教会,在宏观经济力量所产生的出国劳务的人口流出的宏观情势下,通过提供灵性资本重新凝结社会关系网络的客观结果进行呈现。并以此指明,这种社会关系网络重新编制的认同基础在于灵性资本于个体心灵层次的习性内化,但也深受盘亘于生活世界的该人群所特有的泛灵信仰的影响,因而在宗教实践中牵扯着灵验体验。这表明在经济全球化的现代化过程中,在中国社会基督教的宗教实践逻辑中存在着一种非韦伯意义上的祛魅以至理性化进而与现代性亲和从而被征用的,而可能恰恰相反是一种基督教利用现代性以争得合法性,并同时包含灵验体验的反向征用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巢化 灵性资本 多元宗教现代性 宗教实践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及其相关概念梳理 被引量:28
18
作者 尤西林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1-83,共3页
"现代性"概念已是当代思想学术基础用语,此词语用普泛却语义含混不清。这一状况已危及现代性理论的当代运用。造成这一状况的重要原因在于"现代性"与相关家族概念的混合纠缠。因而,澄清现代性理论的含糊语境,需要... "现代性"概念已是当代思想学术基础用语,此词语用普泛却语义含混不清。这一状况已危及现代性理论的当代运用。造成这一状况的重要原因在于"现代性"与相关家族概念的混合纠缠。因而,澄清现代性理论的含糊语境,需要分梳与"现代性"相关的"现代"、"现代化"、"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关系,同时澄清流行的"多元现代性"等似是而非理论概念。此亦即作为人文科学范畴的"现代性"自身涵义的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现代 现代 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 多元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反思视角下的中国道路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海滨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25,165,共7页
现代性道路的多线论,是我们从学理上谈论中国道路的逻辑前提。西方现代化历程在文化理念、生存方式、经济逻辑和政治路径等层面均溢出了其负效应。西方现代性实践的负效应不是现代性本身必然带来的。中国道路应自觉反思西方现代性实践... 现代性道路的多线论,是我们从学理上谈论中国道路的逻辑前提。西方现代化历程在文化理念、生存方式、经济逻辑和政治路径等层面均溢出了其负效应。西方现代性实践的负效应不是现代性本身必然带来的。中国道路应自觉反思西方现代性实践中可以避免的发展代价,走既充分借鉴现代性文明因素又最大限度地避免现代性负效应的道路。从理论上展望中国道路的前景,应自觉建构传统与现代相综合,物质与精神并重,党的领导下动力机制、平衡机制和优化机制相结合的新型文明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多元现代性 东亚现代性 多线论 中国道路 新型文明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出现代性:乡村教育的重新定向 被引量:4
20
作者 汤美娟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11,共4页
我国乡村教育改革和研究一直致力于寻求乡村教育的现代化道路。但是,社会理论对现代性进行反思进而指出了其中的问题。从此理论立场来看,传统和现代教育观念只是各具逻辑自主性的观念类型,乡村教育现代化过程实际是现代文明对乡土文明... 我国乡村教育改革和研究一直致力于寻求乡村教育的现代化道路。但是,社会理论对现代性进行反思进而指出了其中的问题。从此理论立场来看,传统和现代教育观念只是各具逻辑自主性的观念类型,乡村教育现代化过程实际是现代文明对乡土文明的吞噬。在此过程中,乡村学校居于"枢纽"位置。乡村教育改革和研究者应坚持"多元现代性"的立场,寻求乡村教育发展的其他可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育 现代性 多元现代性 乡村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