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数字傅里叶滤波方法提高近红外光谱多元校正模型稳健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庆波 张广军 +1 位作者 徐可欣 汪曣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484-1488,共5页
在近红外光谱多元校正方法实际应用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近红外光谱校正模型仅适用于建模时的测量条件,而在测量条件稍有变化时就无法实现样品的准确预测。文章主要研究采用数字傅里叶滤波预处理方法提高近红外光谱多元校正模型稳健... 在近红外光谱多元校正方法实际应用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近红外光谱校正模型仅适用于建模时的测量条件,而在测量条件稍有变化时就无法实现样品的准确预测。文章主要研究采用数字傅里叶滤波预处理方法提高近红外光谱多元校正模型稳健性。文章将数字傅里叶滤波预处理方法应用于葡萄糖水溶液的温度实验,实验1和实验2分别在恒温25℃和恒温30℃进行光谱测量;实验3在未控温的室内环境下进行光谱测量。采用实验1和实验2的样品作为训练集进行模型训练和优化,模型建立完毕之后,采用实验3的样品作为验证集进行模型预测能力评价。结果表明,如果训练集样品未经过预处理而直接建立偏最小二乘(PLS)多元校正模型,则验证集样品均方根预测误差(RMSEP)为664.47 mg.dL-1。而训练集和验证集样品经过傅里叶滤波预处理之后分别进行PLS建模和预测,验证集样品均方根预测误差(RMSEP)降低为58.43 mg.dL-1,样品预测值与参考值的相关性也得到提高。可见,采用数字傅里叶滤波预处理方法可以提高多元校正模型的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傅里叶滤波 稳健性 多元校正模型 近红外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校正模型用于拼色食品中混合色素的同时测定 被引量:3
2
作者 弓晓峰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47-149,共3页
采用多元校正模型 ,不经分离 ,用吸光光度法同时测定拼色食品中混合合成色素 ,获得较满意的结果 ;
关键词 多元校正模型 拼色食品 混合合成色素 同时测定 吸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的红外光谱温度预测及校正方法(英文) 被引量:4
3
作者 杨驰晓 彭思龙 +3 位作者 单鹏 毕一鸣 唐亮 谢琼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50-1456,共7页
温度校正是红外光谱定性定量分析中的一个关键问题,通过去除光谱数据中的温度效应,可以改善模型的线性度,从而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通常的温度校正方法不仅需要记录训练集光谱的采集温度,而且需要记录测试集光谱的采集温度,这对很多实... 温度校正是红外光谱定性定量分析中的一个关键问题,通过去除光谱数据中的温度效应,可以改善模型的线性度,从而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通常的温度校正方法不仅需要记录训练集光谱的采集温度,而且需要记录测试集光谱的采集温度,这对很多实际应用中的光谱温度校正造成了困难。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的光谱温度预测及校正方法,通过训练集数据对光谱中的温度信息进行建模,利用模型的信息,从而能从测试集光谱数据中估计出采集温度,并进行光谱数据的温度校正,降低了温度校正方法对测试集光谱数据采集温度的依赖性。作为方法的验证,进行了两部分的实验:在第一部分的实验中,通过对十个浓度的水-乙醇二元混合物光谱数据的温度预测以及温度校正的实验,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在第二部分的实验中,我们采用了Wulfert的经典温度校正方法 CPDS的实验数据和实验方案,对三元混合物的光谱数据进行温度预测以及温度校正,得到了不亚于CPDS方法的温度校正效果,同时也证明了该方法对三元混合物光谱数据的适用性。通过两部分的实验表明,在缺少测试集测量温度的情况下,提出的温度校正方法仍可对光谱数据进行有效的预测和校正,降低了温度校正方法对测试集数据的依赖性,从而提高了温度校正方法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温度预测 温度校正 多元校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的碱金属Na定量检测
4
作者 沈思劼 李驰 +5 位作者 周王峥 王珍珍 严俊杰 侯宗余 王哲 出口祥啓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62-2270,共9页
低品质煤等高碱燃料在热利用过程中释放的碱金属化合物会影响热力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低品质煤中碱金属质量分数的快速在线检测对控制燃烧过程中碱金属释放具有重要意义。以碱金属Na元素为检测对象,采用不同比例的石墨与氯化钠粉末的... 低品质煤等高碱燃料在热利用过程中释放的碱金属化合物会影响热力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低品质煤中碱金属质量分数的快速在线检测对控制燃烧过程中碱金属释放具有重要意义。以碱金属Na元素为检测对象,采用不同比例的石墨与氯化钠粉末的混合样品为试验样品,研究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测量样品中Na元素的影响因素。对比了2种信号强度的计算方式对信号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试验参数对信号强度和信噪比的影响规律,并建立了Na元素的定量计算模型。研究表明:Na元素的特征谱线Na I 588.995 nm和Na I 589.592 nm适合作为主要分析谱线,采用Na元素双线特征谱线的面积强度作为信号强度,可以有效地提高信号稳定性。当激光能量为60 mJ、延迟时间为1 000 ns时,光谱信号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较低且信噪比高。以光谱信号强度为输入量,样品中Na元素的添加量为输出量,采用传统定标法、偏最小二乘法(PLS)及支持向量机(SVR)建立定量计算模型,并对比分析各模型的精度。结果表明:在样本数量少而输入量多的情况下,PLS模型会出现过拟合现象。SVR模型的拟合精度为0.978 3,训练集的根均方百分比误差为13.42%,测试集的根均方百分比误差为13.51%;相比传统的定标模型,在样本数量较少的情况下,SVR模型精度最高,可以更好地校正基体效应带来的影响,提高低品质煤中碱金属定量检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低品质煤 碱金属 定量分析 多元校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似性度量的改进KS算法对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高云飞 付霖宇 +3 位作者 瞿军 王菊香 邢志娜 翁新华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21,26,共5页
研究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中的样本有效划分问题,针对经典KS算法依据距离度量描述高维度光谱数据间差异时效果不尽人意甚至失去意义的问题,结合目前相似性度量方法的不足,构造出一种新的相似性度量函数,采用光谱特征和性质特征相结合的方... 研究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中的样本有效划分问题,针对经典KS算法依据距离度量描述高维度光谱数据间差异时效果不尽人意甚至失去意义的问题,结合目前相似性度量方法的不足,构造出一种新的相似性度量函数,采用光谱特征和性质特征相结合的方式计算样本间差异,提出一种改进的KS算法以寻求样本差异的最佳表达方式。通过与其他改进方法的对比,从有效性和对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的影响两方面对所提改进算法进行分析,验证了所提算法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分析 相似性度量 模型传递 多元校正模型 KS算法 样本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