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话语下的社区文化多元主体共治路径——《大都市社区协同治理视域下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思维新战略 被引量:4
1
作者 谭志云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5-246,共2页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大都市成为我国人口的主要集聚地,其居民生活场所——社区,作为国家治理的基层单元,成为延伸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空间载体。由于大都市社区居民的高度多元化和异质性、利益诉求和阶层分化的复杂性、生活...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大都市成为我国人口的主要集聚地,其居民生活场所——社区,作为国家治理的基层单元,成为延伸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空间载体。由于大都市社区居民的高度多元化和异质性、利益诉求和阶层分化的复杂性、生活迁徙和代际更替所导致的文化断裂等,被"陌生人社会"充斥的社区难以实现融合,导致文化认同的"结构性缺失"和"合理性危机",居民对社区逐步失去了认同感和归属感。从国家层面来看,这一现象拓展为整体性终极关怀的失落和信仰危机,从而削弱了人心凝聚和共识形构的社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社区 公共文化服务 协同治理 多元主体 社区文化 时代话语 维新 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旧工业建筑更新设计范式转型——评《多元视域下的中国工业文化》
2
作者 张爱科 朱紫阳 赵瑞洁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423-424,共2页
《多元视域下的中国工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国内较新聚焦中国工业文化的代表性著作,该书由中国文联出版社于2019年3月出版发行,作为一定范围内的高校及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使用,受到较高评价。该书由中国工业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郑... 《多元视域下的中国工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国内较新聚焦中国工业文化的代表性著作,该书由中国文联出版社于2019年3月出版发行,作为一定范围内的高校及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使用,受到较高评价。该书由中国工业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郑慧博士及中国工业文化中心研究人员尹晓琳副教授及其团队撰写,从工业文化的基本理论和价值、中国工业制度与工业文化思想、中国工业文化与工业精神、中国工业行业文化、中国工业文化与文学、影视、中国工业文化产业及其细分维度为典型代表阐述了工业文化更新与发展趋势,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工业文化的文化体系。该书对城市旧工业建筑更新设计在多元视域下的范式转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有助于提升工业设计读者对中国工业文化综合理解能力,拓展多门类多元需求下的工业设计综合素养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旧工业建筑 更新设计 多元视域 工业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文化经历提升人类对机器人的利他行为及心智知觉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滕玥 张昊天 +2 位作者 赵偲琪 彭凯平 胡晓檬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6-160,共15页
人类步入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快速迭代、迅猛发展、不断变革,引发诸多伦理问题。其中一个核心关切便是在人类与AI和谐共生的指导思想之下,人类是否会对机器人持有与人类同等的道德关怀并对其做出利他行为。目前,鲜有研究探讨哪些文化... 人类步入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快速迭代、迅猛发展、不断变革,引发诸多伦理问题。其中一个核心关切便是在人类与AI和谐共生的指导思想之下,人类是否会对机器人持有与人类同等的道德关怀并对其做出利他行为。目前,鲜有研究探讨哪些文化心理因素提高人类对机器人的利他行为及其背后的深层心理机制。本研究旨在从多元文化经历的视角开展科学探索。基于中西两种文化样本的研究发现,个体的多元文化经历正向预测人类对机器人的利他行为,人对机器人的心智感知起部分中介作用。此中介模型在中西文化被试中不存在显著文化差异,表明该模型具备一定的文化普适性。最后,线上启动实验研究虽未能证实因果机制,但存在符合研究假设的总体趋势。本研究丰富了多元文化经历的下游效应,对探讨何种前因变量会提高人类对机器人的利他行为及其解释机制做出了一定的原创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经历 人机交互 利他行为 心智知觉 文化普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认同——评《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核心价值观教育》
4
作者 宫敏燕 任芳莹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I0016-I0016,共1页
党的十八大首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概念,并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进行了初步凝练和概括,强调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 党的十八大首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概念,并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进行了初步凝练和概括,强调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因此,深入开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任何理论的创立都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理论条件密切相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多元文化背景 价值观教育 文化视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大学生 核心价值理念 中国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传播视域下的中国钢琴音乐教学改革与实践——评《中国钢琴音乐文化及传播》
5
作者 曾丽娜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I0011-I0011,共1页
钢琴音乐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一直以来人们都注重它的弘扬与传承问题,为了进一步增加人们对它的了解程度,相关教育部门逐渐开始调整教学方案,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钢琴演奏能力,而且开始关注多元化钢琴音乐文化内容是否得以有... 钢琴音乐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一直以来人们都注重它的弘扬与传承问题,为了进一步增加人们对它的了解程度,相关教育部门逐渐开始调整教学方案,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钢琴演奏能力,而且开始关注多元化钢琴音乐文化内容是否得以有效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钢琴音乐 钢琴音乐文化 钢琴演奏能力 钢琴音乐艺术 有效传播 教学改革与实践 传播视域 多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课程中的潜伏及其对多元文化交互的寓意(英文) 被引量:1
6
作者 苏珊娜.奥里利奥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2008年第3期52-55,共4页
随着在线活动的不断增多,就有必要了解不同的用户。潜伏者和潜伏现象在各种类型的在线交互中都普遍存在,然而对潜伏的概念可能存在一定误解。在多元文化的在线交互中,不同文化对交互的看法是不一样的,对于那些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或者外语... 随着在线活动的不断增多,就有必要了解不同的用户。潜伏者和潜伏现象在各种类型的在线交互中都普遍存在,然而对潜伏的概念可能存在一定误解。在多元文化的在线交互中,不同文化对交互的看法是不一样的,对于那些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或者外语的学习者来说,他们在理解和开展各种各样基于语言的交流过程中有着不同的需求。潜伏可能是一种可行的在线交互方式,而不是一种不参与交互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伏 交互 在线 多元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琴艺术教育在多元文化视域下的发展研究——《钢琴教育教学与实践问题探论》 被引量:2
7
作者 郑丽莎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2期F0002-F0002,共1页
目前,中国当代钢琴教育随着教育发展变化不断完善。由蓝天棉根据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创作的《钢琴教育教学与实践问题探论》一书,对我国钢琴教育现状以及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所取得的教育成就和教学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可行性研讨... 目前,中国当代钢琴教育随着教育发展变化不断完善。由蓝天棉根据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创作的《钢琴教育教学与实践问题探论》一书,对我国钢琴教育现状以及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所取得的教育成就和教学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可行性研讨。该书对多元文化视域下钢琴艺术教育的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艺术教育 钢琴教育教学 钢琴教育现状 发展前景 多元文化视域 价值和意义 探论 教学实践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理念的文化冲突与中国法律的多元属性 被引量:9
8
作者 徐爱国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0-70,共11页
法律内部的文化冲突与变迁,特别是多元法律理念之间的差异性导致了法律制度的多重属性。中国法同时包含了中国传统、社会主义性质和西方现代法律精神的三重因素。中华法律传统是"有等差的社会和谐",社会主义法律特点是"... 法律内部的文化冲突与变迁,特别是多元法律理念之间的差异性导致了法律制度的多重属性。中国法同时包含了中国传统、社会主义性质和西方现代法律精神的三重因素。中华法律传统是"有等差的社会和谐",社会主义法律特点是"政治权力之下的社会秩序",西方法律传统是"个人权利和经济的繁荣"。中国法的三重属性之间,既有相互统一的一面,又有相互冲突的一面。中华法系传统与社会主义法律都基于社群主义,不同于西方现代法律中的个人主义;社会主义法律与现代西方法律都体现了现代法律精神,不同于中华法系的古代性;从中华法系传统到现代西方法律代表了人类法律从古代到现代的一般发展模式,不同于法律史中特例的社会主义法律。虽然西方现代法律在20世纪初期和中期曾两度侵入,但是法律的社会主义和中华法系传统仍然是中国现行法中的主体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理念 法律文化 多元法律属性之间的冲突 法律与文化的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文化视域下的外国文学教学研究——评《外国文学通用教程(第二版)》
9
作者 朱荔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I0006-I0006,共1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看待问题的视角也变得多元化。每一个国家的文学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需要和其他国家的文化进行深度融合。在当前的文学教学中,跨文化语境下的研究已经成为重要的内容。在开展跨文化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看待问题的视角也变得多元化。每一个国家的文学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需要和其他国家的文化进行深度融合。在当前的文学教学中,跨文化语境下的研究已经成为重要的内容。在开展跨文化语境研究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依据自己的知识水平以及相应的文化积累来探究外国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文学教学 深度融合 文化视域 文化语境 经济全球化 多元 思维方式 第二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什梅尔·里德与多元文化思想 被引量:2
10
作者 秦苏珏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8-210,共3页
在当代美国作家中,伊什梅尔·里德是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美国"文学"多元文化主义的主要理论家和支持者。自19世纪早期以来,美国就信奉"一个永不分离、全民共享自由与正义的国家"这样的政治神话,以此弱化其多族... 在当代美国作家中,伊什梅尔·里德是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美国"文学"多元文化主义的主要理论家和支持者。自19世纪早期以来,美国就信奉"一个永不分离、全民共享自由与正义的国家"这样的政治神话,以此弱化其多族裔、多文化的特性。里德有效地挑战了此类神话的可信度,在论争性的杂文、作品选集和小说中都坚持最大限度地确认美国文学和社会进程中多元文化的交互式存在。本文简要论及里德与国家的"论战式对话"可能表明了什么,认为他的《由此的19位巫师:1970年代美国原著集》(1970)、《卡拉菲亚:加利福尼亚诗歌》(1979)、《多元美国:文化战争与文化和平论文集》(1997)、《从图腾到嘻哈文化:美洲多元文化诗集,1900-2002》(2003)、《议事会:美国经历的错误描绘——由彼及此的短篇故事》(2009)等系列著作为美国和全球语境中关于"文学"多元文化的理论与实践等持续的争辩既提供了论题,也献上了证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什梅尔·里德 多元文化主义 交互式存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张东荪对康德先验哲学的改造看中西方文化融通的形式
11
作者 毛翼鹏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2-48,共7页
内容提要康德知识论存在某些偏颇和不足,张东荪力图对之补偏救蔽,“接着康德往下讲”。他在多元文化的“交互视域”中广义地解决“知识何以可能”的问题,多元地、集合地、广义地批判、改造康德的先验哲学,使知识论由狭义拓展到广义,成... 内容提要康德知识论存在某些偏颇和不足,张东荪力图对之补偏救蔽,“接着康德往下讲”。他在多元文化的“交互视域”中广义地解决“知识何以可能”的问题,多元地、集合地、广义地批判、改造康德的先验哲学,使知识论由狭义拓展到广义,成为以文化为视域的、多元的、广义的知识论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康德先验哲学形式主义的理论偏颇,表现出中西方文化融合中补偏救弊、取长补短的思想倾向,表现了中西方文化在“交互视域”中的创造性融通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东荪 多元交互主义 广义的知识 多元文化的“交互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中外文化生态衍变下的儿童电影发展动向——以《雪人奇缘》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美艳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51-54,共4页
合拍片(co-production)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的电影单位共同拍摄制作的电影,以其跨语言、跨国界、跨文化的交互传播策略,建构起文化互鉴体系。本文所探讨的主体,并非法律意义或经济意义上的合拍电影,而是立足于全球化视域下的... 合拍片(co-production)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的电影单位共同拍摄制作的电影,以其跨语言、跨国界、跨文化的交互传播策略,建构起文化互鉴体系。本文所探讨的主体,并非法律意义或经济意义上的合拍电影,而是立足于全球化视域下的文化艺术“合拍”,立足于各国电影管理法规与票房的量化标准之上,解读中外合拍电影所体现的文化生态衍变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电影 合拍片 中外文化 中外合拍 拍摄制作 合拍电影 交互传播 全球化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