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元复合共混改性理论及其应用
1
作者 刘伯元 陈更新 王梓刚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06年第2期101-103,共3页
以三元(聚合物/弹性体/无机粉体)复合理论为基础的多元复合共混改性理论取代单一的偶联剂或二元(聚合物/弹性体)体系。在塑料加工业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笔者应用多元复合共混改性理论,以2000-2500目超细滑石粉作为成核... 以三元(聚合物/弹性体/无机粉体)复合理论为基础的多元复合共混改性理论取代单一的偶联剂或二元(聚合物/弹性体)体系。在塑料加工业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笔者应用多元复合共混改性理论,以2000-2500目超细滑石粉作为成核剂和无机粉体,以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为相容剂。采用复合偶联剂、弹性体包覆、茂金属共混等多种改性方法,并在加工中使用预塑化、预混合技术,研制出一种新型透明薄膜母料。该母料的透光率高达91.6%,且在母料质量分数为20%-30%时,制成厚度为12μm的薄膜,其透光率也超过9l%,并可同时保持树脂的力学性能,降低薄膜的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复合共混改性理论 聚合物/弹性体/无机粉体复合体系 有机包覆 透明薄膜母料 滑石 透光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S/胶粉复合改性沥青共混改善及其性能提升技术
2
作者 万民晶 田乐鹏 +1 位作者 张壮 牛玺荣 《市政技术》 2024年第4期18-24,86,共8页
为提高SBS/胶粉复合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对其共混工艺进行了改善。分别采用不同掺量的胶粉和SBS对基质沥青进行改性,得到胶粉改性沥青母液和SBS改性沥青母液,通过将这2种母液混合制备得到共混SBS/胶粉复合改性沥青,通过与传统SBS/胶... 为提高SBS/胶粉复合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对其共混工艺进行了改善。分别采用不同掺量的胶粉和SBS对基质沥青进行改性,得到胶粉改性沥青母液和SBS改性沥青母液,通过将这2种母液混合制备得到共混SBS/胶粉复合改性沥青,通过与传统SBS/胶粉复合改性沥青进行对比,研究了共混改善工艺对其物理性能、流变性能和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改善工艺显著提升了SBS/胶粉复合改性沥青的综合性能,当共混时间为30 min时,提升效果最佳;当胶粉掺量为20%时,共混SBS/胶粉复合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提升约30%、低温松弛性能提升约14.6%、疲劳寿命提升约23.7%,而高温蠕变性能几乎不变;综合共混SBS/胶粉复合改性沥青的软化点变化趋势,在30 min的共混时间下,胶粉的最优掺量为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S 胶粉 复合改性沥青 改善工艺 储存稳定性 物理-流变性能 疲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混、复合改性SBS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何志才 魏刚 +1 位作者 刘峰 闫光红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26-29,共4页
综述了各种聚合物(聚烯烃、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等)和无机粒子对热塑性弹性体SBS的共混、复合改性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改性SBS体系在制备、组成与性能方面的研究概况。并指出制备互穿网络热塑性弹性体或纳米复合热塑性弹性体是SBS改性的... 综述了各种聚合物(聚烯烃、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等)和无机粒子对热塑性弹性体SBS的共混、复合改性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改性SBS体系在制备、组成与性能方面的研究概况。并指出制备互穿网络热塑性弹性体或纳米复合热塑性弹性体是SBS改性的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弹性体 SBS 互穿网络 纳米复合弹性体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TPU的共混改性及其超临界发泡行为特征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闫文飞 高海隆 +4 位作者 陈君荣 王汉杰 谈敦旭 张璇 张炫辉 《中国皮革》 CAS 2024年第8期69-72,77,共5页
以聚酯型和聚醚型不同类型热塑性聚氨酯(TPU)为考察对象,通过共混改性并采用超临界发泡技术制备了鞋用TPU复合发泡材料。研究了不同共混比例对复合材料官能团结构、熔体流动性,以及复合发泡材料的微观形貌结构、密度和发泡倍率的影响。... 以聚酯型和聚醚型不同类型热塑性聚氨酯(TPU)为考察对象,通过共混改性并采用超临界发泡技术制备了鞋用TPU复合发泡材料。研究了不同共混比例对复合材料官能团结构、熔体流动性,以及复合发泡材料的微观形貌结构、密度和发泡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TPU共混后化学结构并未发生明显变化;随着聚醚TPU比例的增加,复合材料热稳定性略有降低,但其熔融指数提高;复合发泡材料泡孔为闭孔结构且孔径先增大后缩小并趋于均匀,密度先减小后增加,发泡倍率先增加后减小。当聚酯TPU与聚醚TPU共混比例为30∶70时,复合发泡材料密度最轻且达到0.132 g/cm^(3),发泡倍率最大且达到9.86倍。聚酯TPU与聚醚TPU二者在超临界发泡成型时存在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聚氨酯 超临界发泡 改性 复合发泡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碳酸亚丙酯共混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宋鹏飞 孙海荣 +2 位作者 王荣民 张雪峰 王永霞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97-100,124,共5页
聚碳酸亚丙酯(PPC)是一种新型脂肪族聚碳酸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降解性和极低的氧透过率,但其热性能和机械强度较差。聚碳酸亚丙酯的共混改性可以有效改善其性能。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聚碳酸亚丙酯共混改性的研究情况,分别介绍了聚... 聚碳酸亚丙酯(PPC)是一种新型脂肪族聚碳酸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降解性和极低的氧透过率,但其热性能和机械强度较差。聚碳酸亚丙酯的共混改性可以有效改善其性能。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聚碳酸亚丙酯共混改性的研究情况,分别介绍了聚碳酸亚丙酯/合成聚合物、聚碳酸亚丙酯/天然聚合物、聚碳酸亚丙酯/无机粒子、聚碳酸亚丙酯/有机小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性能,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亚丙酯 改性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树脂/聚苯硫醚共混改性防腐涂层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国丽 王雪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5-47,共3页
综述了氟树脂及聚苯硫醚涂料的性能和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 FEP/PPS 共混改性梯度涂层技术,分析了表面预处理工艺对该复合涂层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改性 氟树脂 研究现状 防腐涂层 展望 聚苯硫醚涂料 预处理工艺 复合涂层 涂层技术 发展趋势 PPS FE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锂/丙三醇改性玉米淀粉/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7
作者 杜云婷 王妤鑫 +2 位作者 邹金成 杨贞旋 张熙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3-51,共9页
为制备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淀粉(CS)/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共混材料,以氯化锂(LiCl)和丙三醇(Gly)构建新型复合改性剂,提出了一步共混制备改性CS/PBAT共混材料的新方法。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分... 为制备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淀粉(CS)/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共混材料,以氯化锂(LiCl)和丙三醇(Gly)构建新型复合改性剂,提出了一步共混制备改性CS/PBAT共混材料的新方法。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力学性能测试等考察了复合改性剂中LiCl对淀粉的作用效果,探究了复合改性剂对CS/PBAT共混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ly/LiCl复合改性剂中LiCl的引入能够增强改性剂与淀粉羟基和PBAT酯基之间的电子相互作用,进一步破坏淀粉的氢键和颗粒结构,从而降低CS/PBAT的结晶度,改善淀粉与PBAT的相容性,提高共混材料的韧性、耐水性和降解性能,表现出比单纯丙三醇改性更好的作用效果。采用Gly和LiCl质量比10:1的复合改性剂,在CS和PBAT质量比为50:75时改性CS/PBAT共混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其断裂伸长率从改性前的21.9%提高到了271.7%,拉伸强度从改性前的13.4 MPa变为10.8 MPa,下降不大,显示出良好的改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 材料 氯化锂 丙三醇 复合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与聚丙烯酸酯混合乳液(PU+PA)共聚氯乙烯复合树脂的性能研究
8
作者 刘仕沛 王会昌 +2 位作者 王强 刘栋杰 潘明旺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7-68,90,共3页
采用预聚体分散法,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聚醚(PPG)和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主要原料,用三乙胺(TEA)为中和剂合成了阴离子水性聚氨酯(PU);以丙烯酸丁酯(BA)为原料,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聚丙烯酸酯乳液(PA),并与PU共混形成(PU+PA... 采用预聚体分散法,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聚醚(PPG)和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主要原料,用三乙胺(TEA)为中和剂合成了阴离子水性聚氨酯(PU);以丙烯酸丁酯(BA)为原料,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聚丙烯酸酯乳液(PA),并与PU共混形成(PU+PA)混合乳液。在高压釜中以混合乳液为种子进行氯乙烯(VC)原位共聚,制备了(PU+PA)/PVC复合乳液树脂。通过电子万能试验机、冲击试验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TA-2000热分析仪和维卡软化点温度测定仪等手段对(PU+PA)/PVC复合树脂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耐热性较好的PA的加入,不但提高了材料的耐热性能,还能有效地改善复合树脂的抗缺口冲击强度。当PA/PU为4/6,聚醚分子量为3000时,(PU+PA)/PVC复合树脂的缺口冲击强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乳液 复合树脂 改性PV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制备工艺室内对比试验研究
9
作者 徐泽人 刘鹏 《湖南交通科技》 2024年第4期68-71,共4页
为解决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湿法工艺运输存储不稳定,干法工艺改性沥青易离析、压实难度大的问题,研究新型的共混改性工艺。通过开展沥青及其混合料试验,对比不同改性工艺下改性沥青的三大指标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温度稳定性、水稳定性... 为解决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湿法工艺运输存储不稳定,干法工艺改性沥青易离析、压实难度大的问题,研究新型的共混改性工艺。通过开展沥青及其混合料试验,对比不同改性工艺下改性沥青的三大指标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温度稳定性、水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共混与湿法工艺制得的复合改性沥青三大指标接近,且两种工艺下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水稳性大致相当,说明共混改性工艺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粉/SBS复合改性 湿法 干法 固废利用 改性沥青合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硫醚共混改性研究进展
10
作者 张宝忠 《精细石油化工》 CAS 2023年第3期73-78,共6页
综述了聚苯硫醚(PPS)共混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简述了PPS与聚合物、纳米材料以及其他物质共混时性能的变化规律,叙述了不同材料对PPS性能的影响,指出了PPS应用改性方向。还对PPS共混改性的发展趋向进行评述。
关键词 聚苯硫醚 改性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壳聚糖食品包装复合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亚珍 谢晶 +2 位作者 薛斌 邵则淮 孙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9,共3页
壳聚糖是一种可降解的天然高分子,具有良好的成膜性、生物相容性以及一定的抑菌性能,在食品包装领域已有广泛的应用。综述了近年来共混制备的改性壳聚糖食品包装复合膜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壳聚糖 包装膜 性能 复合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P/HTPB共混粘合剂体系的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倪冰 覃光明 冉秀伦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7-173,共7页
利用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粘合剂和端羟基叠氮聚醚(GAP)共混,以改善纯GAP粘合剂的力学性能;探讨各种固化反应条件对共混粘合剂力学性能的影响;静态拉伸测试结果显示共混胶片的确产生了协同效应,GAP与HTPB质量比11时,常温下粘合剂拉伸强... 利用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粘合剂和端羟基叠氮聚醚(GAP)共混,以改善纯GAP粘合剂的力学性能;探讨各种固化反应条件对共混粘合剂力学性能的影响;静态拉伸测试结果显示共混胶片的确产生了协同效应,GAP与HTPB质量比11时,常温下粘合剂拉伸强度可达到3.833MPa,最大延伸率可达593%。动态热机械测试(DMA)结果显示,通过调整固化工艺条件,能够使得GAP与HTPB本不相容的两相产生反应增容,损耗因子-温度(Tanδ-T)曲线在-60.2℃附近出现单一的玻璃化温度;SEM照片更从微观形态上印证了以上两点。结果显示,HTPB与GAP共混粘合剂体系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对GAP在复合固体推进剂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材料 复合固体推进剂 端羟基叠氮聚醚(GAP) 改性 反应增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表面改性对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亚楠 石超 张仲凤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21,共7页
首先采用超声对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进行表面处理,确定分散性能最佳的超声处理时间,再选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聚乙二醇(PEG2000)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以及硅烷偶联剂A-171(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结合超声振荡对多壁碳纳米管进行... 首先采用超声对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进行表面处理,确定分散性能最佳的超声处理时间,再选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聚乙二醇(PEG2000)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以及硅烷偶联剂A-171(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结合超声振荡对多壁碳纳米管进行表面预处理。然后将改性后的多壁碳纳米管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木粉熔融共混、模压成型,并对制得的复合材料样品进行电、热、力学性能的相关测试。研究表明:经A-171表面改性的多壁碳纳米管木塑复合材料电阻率下降幅度最大,力学性能提升最高,经PEG表面改性的多壁碳纳米管木塑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提升幅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塑复合材料 多壁碳纳米管 熔融 表面改性 材料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锌SBS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爱群 李雪峰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18-221,共4页
采用溶液共混制备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在某溶剂下将纳米氧化锌与SBS制备成胶体,并通过合适的工艺将溶剂除去使之聚合,然后将其加入到基质沥青中,制得纳米SBS改性沥青。采用常规与非常规(美国SHRP)的试验方法对基质沥青、纳米氧... 采用溶液共混制备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在某溶剂下将纳米氧化锌与SBS制备成胶体,并通过合适的工艺将溶剂除去使之聚合,然后将其加入到基质沥青中,制得纳米SBS改性沥青。采用常规与非常规(美国SHRP)的试验方法对基质沥青、纳米氧化锌改性沥青、SBS改性沥青和纳米氧化锌SBS改性沥青的性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进而对改性沥青的感温性能、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以及抗老化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通过沥青混合料的试验对几种沥青的路用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锌SBS改性沥青的性能更为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锌SBS 改性沥青及合料 溶液 纳米复合材料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原位改性丁腈橡胶/谷壳灰复合发泡涂层
15
作者 郑楠 刘杰 +1 位作者 邱祖民 何维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74-179,185,共7页
以农业废弃物谷壳灰(RHA)为填料,采用液态共混工艺,即将有机溶剂溶解的NBR生胶、谷壳灰和其他助剂混合形成混合胶液制备丁腈橡胶(NBR)/RHA复合发泡涂层,在混合胶液中添加甲基丙烯酸(MAA)对NBR/RHA复合发泡涂层进行原位改性。研究了MAA... 以农业废弃物谷壳灰(RHA)为填料,采用液态共混工艺,即将有机溶剂溶解的NBR生胶、谷壳灰和其他助剂混合形成混合胶液制备丁腈橡胶(NBR)/RHA复合发泡涂层,在混合胶液中添加甲基丙烯酸(MAA)对NBR/RHA复合发泡涂层进行原位改性。研究了MAA的用量对RHA分散性、RHA与NBR界面结合性、NBR/RHA复合发泡涂层泡孔形貌、力学性能、耐溶剂性能及热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AA作为界面改性剂,可改善RHA的分散性,增强RHA与NBR相的界面作用,改变NBR/RHA复合发泡涂层的泡孔形貌,对NBR/RHA复合发泡涂层具有补强效果。当MAA用量为10phr时,NBR/RHA复合发泡涂层的力学性能、耐流体性能、热学性能等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腈橡胶 谷壳灰 液态 原位改性 甲基丙烯酸 复合发泡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硅芳炔树脂的改性及复合材料性能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呈成 崔方旭 +1 位作者 袁荞龙 黄发荣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5-40,47,共7页
合成了苯乙炔全封端含硅芳炔树脂(FEC-PSA)和含炔丙氧基苯并口恶嗪(P-appe),通过与含硅芳炔树脂(PSA)混合得到了4种不同共混质量比的改性含硅芳炔树脂,用模压成型制备了单向T800碳纤维增强改性含硅芳炔树脂复合材料。利用红外光谱、核... 合成了苯乙炔全封端含硅芳炔树脂(FEC-PSA)和含炔丙氧基苯并口恶嗪(P-appe),通过与含硅芳炔树脂(PSA)混合得到了4种不同共混质量比的改性含硅芳炔树脂,用模压成型制备了单向T800碳纤维增强改性含硅芳炔树脂复合材料。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热重分析等方法对改性含硅芳炔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混树脂的黏度随温度的升高和加入P-appe质量分数增加而明显下降。当P-appe质量分数为30%时,共混树脂固化物5%热失重温度(Td5)为531℃,800℃残留率为85%;共混树脂浇铸体的弯曲强度为41.5 MPa,冲击强度达5.5 kJ/m2;改性PSA树脂经T800碳纤维增强,其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在常温下为1557 MPa和153 GPa,层间剪切强度为66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硅芳炔树脂 改性 复合材料 热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聚合物改性聚乙烯复合防水卷材
17
《化学建材》 2005年第3期57-57,共1页
(CN1572969)一种低分子聚合物改性聚乙烯复合防水卷材,它是在主防水层顶底面复合丙纶无纺布或涤纶无纺布,其特征在于主防水层是低分子聚合物共混改性后制成的防水膜,共混改性的方案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低分子聚合物二元共混或再加... (CN1572969)一种低分子聚合物改性聚乙烯复合防水卷材,它是在主防水层顶底面复合丙纶无纺布或涤纶无纺布,其特征在于主防水层是低分子聚合物共混改性后制成的防水膜,共混改性的方案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低分子聚合物二元共混或再加上低密度聚乙烯三元共混,共混后的积极效果是改善熔体特性,提高产量和满足生产卷材的技术要求和提高卷材的柔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聚合物 复合防水卷材 改性聚乙烯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改性 丙纶无纺布 三元 防水膜 防水层 柔韧性 高产量 底面 层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的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18
作者 姚军燕 杨青芳 马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8-32,共5页
在对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的生物性能、物理力学性能进行概述的基础上,介绍了对聚乳酸进行增塑、共聚、共混、复合等改性的方法及作用。经改性后聚乳酸的力学性能、亲水性能或反应功能可以得到某些改善,且其降解性能不受影响,从而... 在对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的生物性能、物理力学性能进行概述的基础上,介绍了对聚乳酸进行增塑、共聚、共混、复合等改性的方法及作用。经改性后聚乳酸的力学性能、亲水性能或反应功能可以得到某些改善,且其降解性能不受影响,从而更好地满足了在生物医用及环保中的应用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高分子材料 聚乳酸 改性 医用材料 增塑 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碳纳米管的聚合物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利 瞿美臻 +2 位作者 王贵欣 张伯兰 于作龙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6-49,54,共5页
介绍了近年来含碳纳米管的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状况,对直接共混法、原位聚合法和溶胶-凝胶法三种制备含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工艺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含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研究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并探讨了该类复合材料的发展... 介绍了近年来含碳纳米管的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状况,对直接共混法、原位聚合法和溶胶-凝胶法三种制备含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工艺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含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研究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并探讨了该类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聚合物复合材料 直接 原位聚合法 溶胶-凝胶法 制备 改性 界面结合力 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填充SiO_2/聚丙烯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特性 被引量:19
20
作者 吴春蕾 章明秋 容敏智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0-33,共4页
通过对纳米 Si O2 辐照接枝聚合改性 ,结合熔融共混工艺制备了低填充 Si O2 / PP纳米复合材料。发现在一定拉伸速度和粒子含量下 ,经辐照改性的 Si O2 / PP纳米复合材料韧性得到显著提高 ,同时强度也有所增加。随拉伸速度的升高 ,纳米... 通过对纳米 Si O2 辐照接枝聚合改性 ,结合熔融共混工艺制备了低填充 Si O2 / PP纳米复合材料。发现在一定拉伸速度和粒子含量下 ,经辐照改性的 Si O2 / PP纳米复合材料韧性得到显著提高 ,同时强度也有所增加。随拉伸速度的升高 ,纳米复合材料的模量和强度逐渐增大 ,而韧性则随之下降。断面扫描电镜观察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纳米粒子 纳米复合材料 拉伸性能 二氧化硅 辐照接枝聚合改性 熔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