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PVC多元复合热稳定剂体系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
30
1
作者
徐选华
瞿龙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4-376,共3页
采用线性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 ,对PVC多元复合热稳定体系的配方进行优化设计 ;此外 ,建立了 β 氨基丁烯酸酯类稳定剂与脂肪酸钙、脂肪酸锌、环氧大豆油、亚磷酸酯、加工助剂A的组合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 .研究结果表明 :PVC多元复合热稳...
采用线性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 ,对PVC多元复合热稳定体系的配方进行优化设计 ;此外 ,建立了 β 氨基丁烯酸酯类稳定剂与脂肪酸钙、脂肪酸锌、环氧大豆油、亚磷酸酯、加工助剂A的组合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 .研究结果表明 :PVC多元复合热稳定体系中 β 氨基丁烯酸与脂肪酸钙协同效应最好 ,与脂肪酸锌协同效应最差 ;利用该模型进行优化设计获得的稳定剂间的效应与实验结果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C
多元
复合
热稳定剂
体系
优化设计
模型
协同效应
聚氯乙烯塑料
配方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纳米C-S-H晶种对四元胶凝材料体系的增强作用
2
作者
刘晓飞
尹健
+4 位作者
李思娇
仉文岗
薄其航
陈怡豪
何帅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638-2644,共7页
为解决高孔隙率下生态多孔混凝土(ecological porous concrete, EPC)强度下降的难题,通过优化胶凝材料体系,探究纳米C-S-H晶种对CFSS(cement-fly ash-slag powder-silica fume)四元胶凝材料体系性能的影响机理,旨在提升EPC骨料-水泥浆...
为解决高孔隙率下生态多孔混凝土(ecological porous concrete, EPC)强度下降的难题,通过优化胶凝材料体系,探究纳米C-S-H晶种对CFSS(cement-fly ash-slag powder-silica fume)四元胶凝材料体系性能的影响机理,旨在提升EPC骨料-水泥浆界面黏结强度,为后续在雨水渗透控制、隔音环保等工程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基于纳米C-S-H晶种可提供成核位点并加速水化产物生成的原理,固定水胶比0.26和减水剂掺量0.15%,配制纳米C-S-H晶种不同掺量下的CFSS四元胶凝材料体系浆体。实验使用水化热测试设备、维卡仪和水泥抗压试验机等,对水化热、凝结时间及抗压强度进行表征,并借助X射线衍射(XRD)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合专业数据处理软件对水化产物的矿物组成和微观结构进行定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纳米C-S-H晶种掺量的增加,CFSS四元胶凝材料体系浆体的凝结时间显著缩短,水化反应明显加速;当纳米C-S-H晶种掺量为1%时,1 d和28 d抗压强度相较空白组分别提升23.7%和14.5%。微观分析显示,纳米C-S-H晶种与粉煤灰、矿粉、硅灰协同作用,促使大量致密链网状水化产物在体系内部快速生成,提高了CFSS四元胶凝材料体系结构的整体致密性和稳定性。本研究证实,纳米C-S-H晶种的合理掺量可在不明显降低EPC有效孔隙率的前提下,显著增强CFSS四元胶凝材料体系的早期及后期力学性能,为EPC骨架强度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该成果对生态多孔混凝土在道路建设、雨水渗透控制、隔音环保等方面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并为高性能生态多孔混凝土的研发与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C-S-H晶种
多元
复合
胶凝
体系
抗压强度
水泥水化
增强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元复合超早强灌浆料试验
被引量:
11
3
作者
孙长征
张晓平
赵同峰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3-70,共8页
目的研究铝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石膏和硅灰四元复合体系超早强灌浆料的流动度、凝结时间和力学性能,找出超早强灌浆料的最佳配比.方法采用行星式搅拌机将原材料搅拌均匀,利用跳桌测试流动度,贯入阻力法测定凝结时间,水泥压力试...
目的研究铝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石膏和硅灰四元复合体系超早强灌浆料的流动度、凝结时间和力学性能,找出超早强灌浆料的最佳配比.方法采用行星式搅拌机将原材料搅拌均匀,利用跳桌测试流动度,贯入阻力法测定凝结时间,水泥压力试验机测试力学强度,混凝土收缩膨胀仪测试膨胀性能,分析砂胶比为1.0的微观结构.结果该体系辅以多种外加剂,采用高胶砂比可以保证初始流动度大于325 mm,30 min流动度大于280 mm,2 h抗压强度达34.80 MPa,24 h抗折达13.82 MPa,28 d抗压强度大于99.90 MPa,56 d抗压强度大于28 d抗压强度.早期SEM微观结构显示晶形生长良好,结构致密.结论铝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石膏和硅灰按一定的比例复配,具有良好的施工和易性和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浆料
高性能
多元复合体系
超早强
硅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VC多元复合热稳定剂体系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
30
1
作者
徐选华
瞿龙
机构
中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出处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4-376,共3页
文摘
采用线性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 ,对PVC多元复合热稳定体系的配方进行优化设计 ;此外 ,建立了 β 氨基丁烯酸酯类稳定剂与脂肪酸钙、脂肪酸锌、环氧大豆油、亚磷酸酯、加工助剂A的组合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 .研究结果表明 :PVC多元复合热稳定体系中 β 氨基丁烯酸与脂肪酸钙协同效应最好 ,与脂肪酸锌协同效应最差 ;利用该模型进行优化设计获得的稳定剂间的效应与实验结果一致 。
关键词
PVC
多元
复合
热稳定剂
体系
优化设计
模型
协同效应
聚氯乙烯塑料
配方设计
Keywords
heat stabilizing system
model
coordination effect
分类号
TQ325.3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TQ314.245 [化学工程—高聚物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纳米C-S-H晶种对四元胶凝材料体系的增强作用
2
作者
刘晓飞
尹健
李思娇
仉文岗
薄其航
陈怡豪
何帅
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工程流变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新南威尔士大学工程学院
出处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638-264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178262)
湖南省科技创新计划项目(2020RC4049)。
文摘
为解决高孔隙率下生态多孔混凝土(ecological porous concrete, EPC)强度下降的难题,通过优化胶凝材料体系,探究纳米C-S-H晶种对CFSS(cement-fly ash-slag powder-silica fume)四元胶凝材料体系性能的影响机理,旨在提升EPC骨料-水泥浆界面黏结强度,为后续在雨水渗透控制、隔音环保等工程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基于纳米C-S-H晶种可提供成核位点并加速水化产物生成的原理,固定水胶比0.26和减水剂掺量0.15%,配制纳米C-S-H晶种不同掺量下的CFSS四元胶凝材料体系浆体。实验使用水化热测试设备、维卡仪和水泥抗压试验机等,对水化热、凝结时间及抗压强度进行表征,并借助X射线衍射(XRD)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合专业数据处理软件对水化产物的矿物组成和微观结构进行定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纳米C-S-H晶种掺量的增加,CFSS四元胶凝材料体系浆体的凝结时间显著缩短,水化反应明显加速;当纳米C-S-H晶种掺量为1%时,1 d和28 d抗压强度相较空白组分别提升23.7%和14.5%。微观分析显示,纳米C-S-H晶种与粉煤灰、矿粉、硅灰协同作用,促使大量致密链网状水化产物在体系内部快速生成,提高了CFSS四元胶凝材料体系结构的整体致密性和稳定性。本研究证实,纳米C-S-H晶种的合理掺量可在不明显降低EPC有效孔隙率的前提下,显著增强CFSS四元胶凝材料体系的早期及后期力学性能,为EPC骨架强度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该成果对生态多孔混凝土在道路建设、雨水渗透控制、隔音环保等方面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并为高性能生态多孔混凝土的研发与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
纳米C-S-H晶种
多元
复合
胶凝
体系
抗压强度
水泥水化
增强机理
Keywords
nano C-S-H seeds
multivariate composite cementitious system
compressive strength
cement hydration
strengthening mechanism
分类号
TU528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元复合超早强灌浆料试验
被引量:
11
3
作者
孙长征
张晓平
赵同峰
机构
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出处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3-70,共8页
基金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J11B02)
文摘
目的研究铝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石膏和硅灰四元复合体系超早强灌浆料的流动度、凝结时间和力学性能,找出超早强灌浆料的最佳配比.方法采用行星式搅拌机将原材料搅拌均匀,利用跳桌测试流动度,贯入阻力法测定凝结时间,水泥压力试验机测试力学强度,混凝土收缩膨胀仪测试膨胀性能,分析砂胶比为1.0的微观结构.结果该体系辅以多种外加剂,采用高胶砂比可以保证初始流动度大于325 mm,30 min流动度大于280 mm,2 h抗压强度达34.80 MPa,24 h抗折达13.82 MPa,28 d抗压强度大于99.90 MPa,56 d抗压强度大于28 d抗压强度.早期SEM微观结构显示晶形生长良好,结构致密.结论铝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石膏和硅灰按一定的比例复配,具有良好的施工和易性和力学性能.
关键词
灌浆料
高性能
多元复合体系
超早强
硅灰
Keywords
grouting material
high performance
multivariate complex system
super high-early-strength
silica fume
分类号
TU51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PVC多元复合热稳定剂体系的优化设计
徐选华
瞿龙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纳米C-S-H晶种对四元胶凝材料体系的增强作用
刘晓飞
尹健
李思娇
仉文岗
薄其航
陈怡豪
何帅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多元复合超早强灌浆料试验
孙长征
张晓平
赵同峰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