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治理视域下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历史、属性与价值 被引量:7
1
作者 卢春天 高海利 冯沁园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9-118,共10页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是市民参与各种类型体育活动的场所,是被“身体性话语”赋予内容和意义的公共空间。通过梳理国内外发展历史发现,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具有可达性、意象性、补偿性和互视性四个基本属性,其在参与我国现代社会秩序建构方面...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是市民参与各种类型体育活动的场所,是被“身体性话语”赋予内容和意义的公共空间。通过梳理国内外发展历史发现,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具有可达性、意象性、补偿性和互视性四个基本属性,其在参与我国现代社会秩序建构方面具有非凡的价值:首先,公正、友谊、竞争等思想观念在此空间重复推演,发展为中国民众精神世界共享的价值符号,承载了集体记忆,国人由此获得文化认同;其次,人们在此空间提升身体健康水平,以身体性话语的形式言说世事,为公众提供了舆论的渠道;再次,个体以身体活动的形式在此空间拓展了角色向度,自主性需要得以满足,凸显了社会性别,优化了社会秩序;最后,主体在此空间内通过遵守体育规则,以身体实践的方式深耕生活,进行身体性的叙事,丰富了生活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 身体性话语 多元化公共空间 社会公共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