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新驱动下研究生多元互补课堂教学模式实践 被引量:9
1
作者 王芳 王昭俊 +1 位作者 刘京 张承虎 《高等建筑教育》 2016年第5期35-38,共4页
基于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目标,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暖通学科研究生多元互补教学模式框架下,提出了若干研究生课堂"教""学"组合模式,并应用于教学实践。该模式旨在全面拓展教育教学的时空范畴,提高学生课程参与度,... 基于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目标,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暖通学科研究生多元互补教学模式框架下,提出了若干研究生课堂"教""学"组合模式,并应用于教学实践。该模式旨在全面拓展教育教学的时空范畴,提高学生课程参与度,努力培养和提升学生发挥多元智能的潜力,为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多元学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学 多元互补 自主创新能力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互补式研究生教学模式研究——以哈工大暖通学科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昭俊 刘京 +1 位作者 王芳 张承虎 《高等建筑教育》 2015年第6期51-54,共4页
文章对适用于我国工科院校的研究生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倡多元化互补式研究生教学模式。针对哈尔滨工业大学暖通学科研究生的课程体系,探讨了与基础课和专业课、必修课和选修课相适宜的教学模式。基于层次分析理论,构建了暖通学科不... 文章对适用于我国工科院校的研究生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倡多元化互补式研究生教学模式。针对哈尔滨工业大学暖通学科研究生的课程体系,探讨了与基础课和专业课、必修课和选修课相适宜的教学模式。基于层次分析理论,构建了暖通学科不同层次的教学模式,为深入研究不同类型课程的教学模式与实施方案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多元互补 暖通学科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多元互补论和多元系统论谈译者的主体性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文娟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1-64,共4页
翻译不仅是语言间的转换,也是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也是文化建构的重要参与者,译者的作用理应受到重视。然而,由于受到传统翻译一元标准的束缚,在中西方的文化多元系统中,译者的地位长期遭到遮蔽。本文分析了这一... 翻译不仅是语言间的转换,也是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也是文化建构的重要参与者,译者的作用理应受到重视。然而,由于受到传统翻译一元标准的束缚,在中西方的文化多元系统中,译者的地位长期遭到遮蔽。本文分析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借用翻译标准的多元互补论和多元系统理论,分析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主体意识之必要性和译者在译入语的文化建构中所起的不容忽视的作用,得出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不可能、也不应该隐身的结论,指出译者主体意识的发挥,正是翻译的魅力之所在。本文最后提出了译者主体性研究是翻译学科建设不容忽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 主体性 翻译标准多元互补 多元系统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单位多元互补性理论探析 被引量:21
4
作者 司显柱 《山东外语教学》 2001年第3期34-37,共4页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和分析最近二十年中国译学界对"翻译单位是什么"命题研究的状况与不足;接着,以辨证法为指导,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论述了翻译单位的多元性、互补性;最后,从翻译实质的角度,论证了翻译单位多元互补性理论与翻...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和分析最近二十年中国译学界对"翻译单位是什么"命题研究的状况与不足;接着,以辨证法为指导,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论述了翻译单位的多元性、互补性;最后,从翻译实质的角度,论证了翻译单位多元互补性理论与翻译活动本质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单位 多元互补性理论 辨证法 翻译的实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环太湖流域郡邑词派词学思想的多元互补与演化融合 被引量:1
5
作者 陈雪军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8-132,共5页
明清之际环太湖流域郡邑词选纷纷刊刻,郡邑词派接踵而起。这些词派在词学主张与创作实践上,取径多样,兼容并蓄,呈现出多元互补的格局。同时,由于历史巨变和相同的人文环境的原因,这些词派又总体上呈现一种趋同的倾向。可以说明清之际环... 明清之际环太湖流域郡邑词选纷纷刊刻,郡邑词派接踵而起。这些词派在词学主张与创作实践上,取径多样,兼容并蓄,呈现出多元互补的格局。同时,由于历史巨变和相同的人文环境的原因,这些词派又总体上呈现一种趋同的倾向。可以说明清之际环太湖流域郡邑词派在词学思想上既有多元互补的一面,也存在演化融合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郡邑词派 多元互补 演化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信达雅”到“多元互补论”——兼谈诗歌翻译 被引量:4
6
作者 覃学岚 《山东外语教学》 1997年第2期33-38,共6页
从“信、达、雅”的提出到“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的系统创立,我国翻译理论研究走过了约90年的历程.经历了两次大的飞跃。
关键词 多元互补 信达雅 翻译理论 翻译标准 诗歌翻译 历程 飞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多元互补教学相辅相成的研究生多元化考核实践——以建筑节能技术课程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芳 王海燕 +1 位作者 王砚玲 王昭俊 《高等建筑教育》 2020年第3期115-119,共5页
课程考核方式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考核方式的选择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文章提出研究生教与学目标及定位,探索多元互补教学模式的应用,辅以多元评价考核,促进多元互补“教”与“学”模式真正落地实施并检验其效果。以建筑节能技术课... 课程考核方式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考核方式的选择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文章提出研究生教与学目标及定位,探索多元互补教学模式的应用,辅以多元评价考核,促进多元互补“教”与“学”模式真正落地实施并检验其效果。以建筑节能技术课程为例,凸显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全面实施多元化考核,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关注思维习惯培养,提高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旨在帮助研究生明确发展方向,建立长远目标,是工科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的有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课程 教学改革 多元互补教学模式 多元化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二元对立”到“多元互补”——论中国译学流派发展
8
作者 田鹏 盛昔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年第2期89-90,20,共3页
本文以对比中西翻译理论为其本研究方法 ,从介绍西方译学流派纷呈的现状和成因入手 ,分析了中国译学理论化和科学化发展滞后和之所以出现“中国译学无流派”的声音的主要原因 ,总结了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界的学术之争 ,阐述了中国译学流派... 本文以对比中西翻译理论为其本研究方法 ,从介绍西方译学流派纷呈的现状和成因入手 ,分析了中国译学理论化和科学化发展滞后和之所以出现“中国译学无流派”的声音的主要原因 ,总结了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界的学术之争 ,阐述了中国译学流派发展的现状 ,并最终在介绍了中国译学中文化学派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元互补”是中国译学走向科学化 ,理论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译学流派 文化学派 二元对立 多元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的视角下浅析语言迁移理论中的多元理论互补现象
9
作者 于晓燕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4年第1期16-17,共2页
本文主要介绍辜正坤先生提出"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的产生背景、研究内容、论点特征及实践意义。并在"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的指导下,浅析母语迁移理论中多元理论的互补现象及其重要意义。
关键词 翻译标准 多元互补 系统 母语迁移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批评方法的多元互补
10
《文艺理论研究》 1987年第6期69-69,共1页
李昕在《批评方法的互补与优化》(《人民日报》87年7月21日)一文中指出:方法是探究作品奥秘的钥匙,但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
关键词 多元互补 批评方法 人民日报 多角度 钥匙 优化 作品 探究 多方位 代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的实践指导意义——以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翻译题为例
11
作者 吕敏志 《英语教师》 2022年第24期88-91,共4页
阐述“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的概念。以“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为理论基础,结合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翻译题,探究“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对学生备考的指导意义。指出在辜正坤的翻译标准系统中,最佳近似度作为一个抽象标准,在翻译实... 阐述“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的概念。以“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为理论基础,结合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翻译题,探究“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对学生备考的指导意义。指出在辜正坤的翻译标准系统中,最佳近似度作为一个抽象标准,在翻译实践中,译者要寻求与原作在内容与形式上的最佳近似,即要达到最高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标准 翻译标准多元互补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翻译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研究的多元思维 被引量:3
12
作者 贺自爱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80-183,共4页
科学研究是一项创造性的智力活动 ,思维是其核心和灵魂。科技创新是对未知的探索 ,依赖于科学革命精神和高度的创造性思维。科学研究中创造思维的形成 ,须经历两个阶段 :一是构思阶段 ;二是构建阶段。前者以突发的、非线性的、跳跃性的... 科学研究是一项创造性的智力活动 ,思维是其核心和灵魂。科技创新是对未知的探索 ,依赖于科学革命精神和高度的创造性思维。科学研究中创造思维的形成 ,须经历两个阶段 :一是构思阶段 ;二是构建阶段。前者以突发的、非线性的、跳跃性的思维为主导 ,旨在发散搜寻发挥创造思维的灵活性与独创性 ;后者以渐进的、线性的、连续性的思维为主导 ,旨在聚焦优化 ,考察创造思维成果的可行性。所有思维多处于两个极端 ,即现实主义与想象主义 ,各有其独特的价值与功能 ,也各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 ,必须多元互补方能发挥思维的创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研究 创造思维 思维功能 多元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我国当代音乐教育哲学的转向——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13
作者 王永昶 《艺术家》 2024年第11期86-88,共3页
教育自产生之日起就与哲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育学中的许多观点与概念都被打上了哲学的烙印,有的观点与概念甚至完全来自哲学。我国20世纪以来的音乐教育是建立在主体性哲学基础之上的,但在实践中,这种音乐教育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 教育自产生之日起就与哲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育学中的许多观点与概念都被打上了哲学的烙印,有的观点与概念甚至完全来自哲学。我国20世纪以来的音乐教育是建立在主体性哲学基础之上的,但在实践中,这种音乐教育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主体间性理论来自德奥哲学,胡赛尔第一个对其进行了严密的思考和建构。主体间性又称为交互主体性,是指多元主体间平等的对话与交流,强调相互理解、尊重差异、多元互补、建立共识。教育说到底是在生活世界中的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主体性 主体间性理论 音乐教育 主体性哲学 对话与交流 多元互补 对话交流 多元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国内翻译研究本体回归的思考 被引量:8
14
作者 耿强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31-35,共5页
国内译学界一些学者认为,翻译研究文化范式已然占据了学界的中心位置,却抛弃了语言层面翻译问题的求解,因此讨论的不是翻译研究的本体。他们呼吁翻译研究的本体回归,即回归到对语言转换的研究。然而,呼吁翻译研究回归本体的学者对翻译... 国内译学界一些学者认为,翻译研究文化范式已然占据了学界的中心位置,却抛弃了语言层面翻译问题的求解,因此讨论的不是翻译研究的本体。他们呼吁翻译研究的本体回归,即回归到对语言转换的研究。然而,呼吁翻译研究回归本体的学者对翻译研究文化范式的理解出现偏差,对国内目前研究真正的需求调查不足,没有对翻译实践层面和学科层面的本体作出有效区分,因此得出了偏颇的结论。国内译学界应该在文化范式的指导下深入研究,充分吸收各种研究范式的长处,真正实现研究的综合性和多元互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本体回归 文化范式 多元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绘画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路 《中国美术》 2016年第1期72-79,共8页
讨论绘画的定义,绘画的好与坏,事关文化与本能,本能即个性。绘画是基于本能下的现实操作。千百年来艺术离不开巫术、宗教、社会文化的影响。统治阶层的审美取向以及更为深远的历史因袭之间的错综关联将绘画或者说艺术引向丰富多彩的必... 讨论绘画的定义,绘画的好与坏,事关文化与本能,本能即个性。绘画是基于本能下的现实操作。千百年来艺术离不开巫术、宗教、社会文化的影响。统治阶层的审美取向以及更为深远的历史因袭之间的错综关联将绘画或者说艺术引向丰富多彩的必然。马路先生认为"事物总是在发展。没定义不好,有定义也未必好。没有定义,混乱但活跃,有创造性;有了定义,清晰、明确但会僵化。"身为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院长的马路先生,身负教学与创作的双重压力。压力来源于勤思以及对自身的审视,同时也是甘于担当责任与使命的体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本期"名师授业"表述的就是这位师者近年来对艺术、对绘画的理解,其中不乏醍醐灌顶的良句,比如:"艺术不是谁战胜谁的事情,而是多元互补的事情""绘画创造最重要的是人而非技术""认识总是要自己去认识无法由他人代劳""不易样式、风格、题材、技术标准而是以境界为标准,题材可小,境界需大!""重复即死"。他的文章不是对绘画技法的传授,而是对艺术思考结果的呈现。这些"呈现"字字珠玑、汪洋恣肆。或许会对在绘画道路中迷茫前行的学人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操作 字字珠玑 中央美术学院 汪洋恣肆 传道授业解惑 技术标准 伦勃朗 多元互补 综合材料 中国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似”的内涵──论翻译的内在规律“似”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忠廉 刘丽芬 《语言与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3-55,共3页
"似"的内涵──论翻译的内在规律"似"黄忠廉,刘丽芬"似"的内涵指译文与原文之间的最佳接近程度关系。以原文为参照系,存在两种现象:一是译文不出其内,再是译文出乎其外。两种关系可图示为:图中△A'B'C'∽△ABC为第... "似"的内涵──论翻译的内在规律"似"黄忠廉,刘丽芬"似"的内涵指译文与原文之间的最佳接近程度关系。以原文为参照系,存在两种现象:一是译文不出其内,再是译文出乎其外。两种关系可图示为:图中△A'B'C'∽△ABC为第一种关系,我们称之为"相似";△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在规律 “似” 论翻译 《中国翻译》 译文 战争贩子 内容与形式 文学翻译 多元互补 文学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语言融合性学习模式的创新研究
17
作者 李茜 《教师》 2010年第11期40-41,共2页
在我国传统的英语学习中,教师越主导,学生越被动,西方的建构主义则刚好相反,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笔者通过研究发现,融合性学习能以适当的学习方式为学习者提供适当的学习内容,有利于实现授者与受者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多元互... 在我国传统的英语学习中,教师越主导,学生越被动,西方的建构主义则刚好相反,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笔者通过研究发现,融合性学习能以适当的学习方式为学习者提供适当的学习内容,有利于实现授者与受者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多元互补的最佳教和学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 融合 多元互补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语法研究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
18
作者 何继军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69-71,共3页
现代意义上系统的汉语语法研究是从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开始的,至今已愈百年。回顾过去,汉语语法研究经历了由传统语法学向结构主义语法学、由结构主义语法学向多元互补语法理论体系的历史嬗变。展望未来,汉语语法研究将会在语法理论... 现代意义上系统的汉语语法研究是从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开始的,至今已愈百年。回顾过去,汉语语法研究经历了由传统语法学向结构主义语法学、由结构主义语法学向多元互补语法理论体系的历史嬗变。展望未来,汉语语法研究将会在语法理论、研究方法、应用研究、人才模式上出现新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语法研究 《马氏文通》 结构主义 多元互补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古东方文学及其文化底蕴
19
作者 侯传文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1998年第2期38-44,共7页
试论中古东方文学及其文化底蕴侯传文一由于东方文明的早熟和率先进入封建社会,中古东方成为世界文明的先进地区,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光辉篇章。中古东方文化的发达以及其间各种文化因素的互动和融合,对中古东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直... 试论中古东方文学及其文化底蕴侯传文一由于东方文明的早熟和率先进入封建社会,中古东方成为世界文明的先进地区,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光辉篇章。中古东方文化的发达以及其间各种文化因素的互动和融合,对中古东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首先,中古东方文学是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古东方 宗教文学 民间文学 文学作品 东方文化 传奇小说 伊斯兰教 艺术表现 民间故事 多元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太经济发展的理论和机制问题
20
作者 陈鲁直 《经济研究参考》 1997年第5期48-48,共1页
我觉得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给我们的提示,归根结蒂集中在一点上,就是亚太的经济发展是市场启动的,不是根据条约的规定自上而下推动的,而各个经济体的单方面行动是按市场要求采取的,不是哪一个超国家权威强制的。如果不抓住这一点并继续发... 我觉得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给我们的提示,归根结蒂集中在一点上,就是亚太的经济发展是市场启动的,不是根据条约的规定自上而下推动的,而各个经济体的单方面行动是按市场要求采取的,不是哪一个超国家权威强制的。如果不抓住这一点并继续发挥其能量,亚太的经济发展就会受挫。因此,在“多元互补”的地区分工合作的原则指引下,有必要进一步探讨亚太市场经济的特点。如果在这一深层次的问题上有所建树,就能为亚太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经济体 亚太地区 地区分工 多元互补 亚太市场 根结 发达的市场经济 市场启动 探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