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线性在多元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中的危害及其处理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廖森 王建设 陈超球 《广西科学》 CAS 2003年第2期101-103,共3页
以 1个均匀设计应用的实例为对象 ,回归分析得到 2个多元二次多项式方程 :( 1) Y =0 .0 84 82 6 + 0 .2 3179X3- 0 .0 5 0 2 86 X3X3+ 0 .0 2 84 2 2 X1 X3- 0 .0 0 1396 2 X2 X3;( 2 ) Y =0 .0 6 2 32 0 + 0 .2 5 11X3- 0 .0 6 0 0 X3X... 以 1个均匀设计应用的实例为对象 ,回归分析得到 2个多元二次多项式方程 :( 1) Y =0 .0 84 82 6 + 0 .2 3179X3- 0 .0 5 0 2 86 X3X3+ 0 .0 2 84 2 2 X1 X3- 0 .0 0 1396 2 X2 X3;( 2 ) Y =0 .0 6 2 32 0 + 0 .2 5 11X3- 0 .0 6 0 0 X3X3+ 0 .0 2 347X1 X3。对这 2个方程进行线性变换处理后 ,用 SPSS软件包进行共线性诊断分析 ,得出方程 ( 1)第4项和第 2项存在强烈的共线性关系 ,共线性的存在使方程的预测变得不可靠 ;方程 ( 2 )没有共线性存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 共线性 回归分析 均匀设计试验 数据处理 数理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的黑河流域TRMM数据降尺度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樊东 薛华柱 +4 位作者 董国涛 蒋晓辉 张文鸽 殷会娟 郭欣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6-151,共6页
在不同空间尺度下分别建立TRMM 3B43降水数据与数字高程模型(DEM)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将2001—2013年黑河流域TRMM降水数据的空间分辨率从0.25°提高到1km,并利用流域内9个气象站点实测数据对降尺度结果进... 在不同空间尺度下分别建立TRMM 3B43降水数据与数字高程模型(DEM)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将2001—2013年黑河流域TRMM降水数据的空间分辨率从0.25°提高到1km,并利用流域内9个气象站点实测数据对降尺度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降尺度方法不仅提高了TRMM数据的空间分辨率,数据的精确程度也有所提高;与传统线性回归模型降尺度方法相比,基于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获得的降尺度结果更接近于实测值,其结果更为准确;模型建立的尺度对最终降尺度结果精确性具有较大影响,0.50°是基于DEM和NDVI对黑河流域TRMM降水数据进行降尺度的相对最优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MM数据降尺度 多项式回归模型 DEM NDVI 黑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市O_(3)生成主控因素及其与PM_(2.5)二次组分相互作用的多时间尺度研究
3
作者 洪也 陆美静 +8 位作者 马雁军 王式功 苏枞枞 王扬锋 任万辉 李晓岚 张云海 王绪鑫 韩国敬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17-1529,共13页
为研究不同时间尺度O_(3)生成的主控因素及其与PM_(2.5)二次组分相互作用,本文基于2019年1月1日-2022年4月1日沈阳市地面观测数据,运用KZ(Kolmogorov-Zurbenko)滤波、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和气象校正技术,将浓度变化分解为长期分量、季... 为研究不同时间尺度O_(3)生成的主控因素及其与PM_(2.5)二次组分相互作用,本文基于2019年1月1日-2022年4月1日沈阳市地面观测数据,运用KZ(Kolmogorov-Zurbenko)滤波、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和气象校正技术,将浓度变化分解为长期分量、季节分量和短期分量3个时间尺度,识别不同时间尺度下O_(3)生成的主控因素;同时量化排放源与气象条件对污染物长期趋势的贡献差异,深入探究O_(3)和PM_(2.5)二次组分[硫酸盐(SO_(4)^(2−))、硝酸盐(NO_(3)^(-))等]的多尺度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①2019年1月1日-2021年4月1日沈阳市O_(3)和PM_(2.5)浓度分别累计下降9.6和7.8μg/m^(3),其中由于排放源的控制作用分别累计下降16.5和8.2μg/m^(3),下降速率分别为5.5和2.7μg/(m^(3)·a);而气象条件恶化导致其分别累计上升6.9和0.4μg/m^(3),上升速率分别为2.3和0.1μg/(m^(3)·a)。根据排放源控制和气象条件恶化导致的污染物浓度变化速率,得出O_(3)和PM_(2.5)排放贡献占比分别为70.5%和96.4%,清晰量化了“人努力”与“天不帮忙”的博弈效应。②跨时间尺度分析揭示,气温、总辐射和风速是O_(3)生成的关键促进因子,而相对湿度、大气稳定度和气压主导其衰减过程。③沈阳市PM_(2.5)中二次组分与O_(3)的交互作用呈现显著的季节性差异。夏季高温与强辐射条件下,SO_(4)^(2−)与SOC通过光化学氧化及VOCs氧化与O_(3)形成正反馈,而NO_(3)^(-)因热分解削弱其促进作用;冬季高浓度的二次组分削弱太阳辐射,并通过·OH抑制VOCs氧化,降低O_(3)生成速率。一次成分(Cl^(-)、Na^(+))等通过吸湿增长增强了辐射散射,间接抑制光化学反应。研究显示,不同时间尺度下O_(3)主控因素具有相似性,但二次组分的调控作用随气象条件发生变化,研究将为东北老工业基地O_(3)与PM_(2.5)“双达峰”路径设计提供跨尺度协同调控的理论依据与调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Z(Kolmogorov-Zurbenko)滤波 O_(3) PM_(2.5) 组分 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钙肥、生石灰、硫肥三因素二次多项式回归大豆产量效应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林蔚刚 吴俊江 +2 位作者 董德健 钟鹏 郭玉红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1-354,共4页
对硅钙肥、生石灰、硫磺粉三种肥料因素进行了二次多项式大豆产量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硫磺粉的产量灵敏度峰值和单因素产量峰值最高,硅钙肥居中,生石灰最低;互作效应对产量的作用表现为硅钙肥与硫磺粉的互作对产量作用极显著。硫磺粉对... 对硅钙肥、生石灰、硫磺粉三种肥料因素进行了二次多项式大豆产量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硫磺粉的产量灵敏度峰值和单因素产量峰值最高,硅钙肥居中,生石灰最低;互作效应对产量的作用表现为硅钙肥与硫磺粉的互作对产量作用极显著。硫磺粉对产量作用相对较大。在本试验条件下,大豆单产水平≥3000 kg/hm2的施肥方案为,硫磺粉14.0 kg/hm2,硅钙肥和生石灰免施;大豆单产水平≥3 200 kg/hm2,硫磺粉43.0 kg/hm2,硅钙肥和生石灰免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钙肥 硫磺粉 生石灰 多项式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权物元可拓模型的二次设备状态综合评价 被引量:15
5
作者 刘映尚 陶文伟 +3 位作者 周凯 叶艳军 李金 徐鹏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0-85,共6页
针对二次设备状态评价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变权物元可拓的二次设备状态综合评价模型。结合物元可拓理论,确立二次设备的状态信息经典域,建立状态参量物元矩阵。同时,充分考虑权重确定过程的主观性,运用变权理论对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修正... 针对二次设备状态评价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变权物元可拓的二次设备状态综合评价模型。结合物元可拓理论,确立二次设备的状态信息经典域,建立状态参量物元矩阵。同时,充分考虑权重确定过程的主观性,运用变权理论对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修正,并比较了三种权重确定方法。结果表明,变权法对异常指标具有放大作用,更加符合设备管理要求。最后引入贴近度函数对二次设备的状态进行综合评判。以某220 k V变电站某二次装置为例,评价结果显示设备处于注意状态,偏向异常状态的程度较大,结果基本符合设备实际运行情况,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权理论 可拓模型 设备状态评价 贴近度 敏感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次多项式模型的人脸光照归一化 被引量:10
6
作者 谢晓华 赖剑煌 郑伟诗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791-1797,共7页
根据人脸光照变化非线性的特性,本文提出用二次多项式模型来描述非正面光照条件下的人脸图像与正面光照条件下的人脸图像在对应象素点灰度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一种人脸光照归一化方法.本方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独立于先验的物理模型而通... 根据人脸光照变化非线性的特性,本文提出用二次多项式模型来描述非正面光照条件下的人脸图像与正面光照条件下的人脸图像在对应象素点灰度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一种人脸光照归一化方法.本方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独立于先验的物理模型而通过建立统计回归模型来学习不同光照图像之间的关系.此外,提出用基于PCA的方法对光照归一化后的人脸图像进行加权补偿,进一步改善图像的视觉效果.在Extended YaleB和CMU-PIE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在改善人脸视觉效果同时能大大提高人脸识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光照归一化 多项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响应面回归模型用遗传算法探索最优试验条件 被引量:13
7
作者 仇丽霞 刘桂芬 +1 位作者 何大卫 肖琳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94-197,共4页
目的 探讨多因素、多水平试验中最优试验条件的确定方法。方法 以二次响应面回归模型为目标函数 ,用遗传算法搜索最优试验条件。结果 在试验范围内 ,遗传算法确定的最优试验条件精度较高 ,且可预测响应变量的水平 ;若根据实际的可行... 目的 探讨多因素、多水平试验中最优试验条件的确定方法。方法 以二次响应面回归模型为目标函数 ,用遗传算法搜索最优试验条件。结果 在试验范围内 ,遗传算法确定的最优试验条件精度较高 ,且可预测响应变量的水平 ;若根据实际的可行性 ,外延因素的搜索范围 ,为研究提供新的试验方向。结论 模型与遗传算法结合 ,为多因素、多水平试验中最优试验条件确定提供了精度高 ,信息量大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回归模型 遗传算法 最优试验条件 GA 表达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响应面回归模型在优选制药工艺条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仇丽霞 陈利民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2-53,共2页
二次响应面回归分析是研究最佳工艺条件、最佳配方、最佳居住条件等方面的一种非常有应用价值的方法。若考察的指标与影响因素满足二次函数关系,则二次响应面回归分析就可以从响应面的形状上找到最佳控制点,而且当曲面复杂时,即在研... 二次响应面回归分析是研究最佳工艺条件、最佳配方、最佳居住条件等方面的一种非常有应用价值的方法。若考察的指标与影响因素满足二次函数关系,则二次响应面回归分析就可以从响应面的形状上找到最佳控制点,而且当曲面复杂时,即在研究设计的影响因素的不同水平中无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药工艺 优选 响应面 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型回归模型预测卫生服务需求量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许汝福 张蔚 +1 位作者 尹全焕 王文昌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3-24,共2页
二次型回归模型预测卫生服务需求量探讨第三军医大学卫生统计学教研室许汝福张蔚尹全焕王文昌文献〔1〕应用线性回归模型预测农村卫生服务需求量。但如果自变量间存在交互作用,其线性回归模型有时不足以反映实际情况〔2〕。本文应用... 二次型回归模型预测卫生服务需求量探讨第三军医大学卫生统计学教研室许汝福张蔚尹全焕王文昌文献〔1〕应用线性回归模型预测农村卫生服务需求量。但如果自变量间存在交互作用,其线性回归模型有时不足以反映实际情况〔2〕。本文应用二次型回归模型对文献〔1〕40个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卫生 服务需求量 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次回归模型的铝合金弱刚性零件辅助支撑加工铣削温度预测 被引量:2
10
作者 沈浩 王全 岳顺龙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0-34,共5页
在零件结构轻量化的要求下,弱刚性薄壁零件被广泛使用。为验证低熔点合金辅助支撑材料选择的有效性和更精准地预测铣削加工过程中刀具的温度,将试验设计理论引入铣削温度预测中。采用Design-Expert数值分析软件,结合仿真数据分析影响刀... 在零件结构轻量化的要求下,弱刚性薄壁零件被广泛使用。为验证低熔点合金辅助支撑材料选择的有效性和更精准地预测铣削加工过程中刀具的温度,将试验设计理论引入铣削温度预测中。采用Design-Expert数值分析软件,结合仿真数据分析影响刀具铣削温度的三个因素,获得影响因素的二次回归模型,对刀具铣削温度进行预测,通过随机均匀选取预测值进行误差分析。由分析结果可知,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3.27%,预测模型精准度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具铣削温度 回归模型 低熔点合金 Design-Expe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PR-NN:一种结合二次多项式回归与神经网络的推荐算法 被引量:11
11
作者 廖彬 张陶 +3 位作者 于炯 国冰磊 李敏 刘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9-87,136,共10页
针对传统推荐算法不能很好地适应数据高规模及高稀疏性的问题,结合深度学习数据建模的方法,提出了一种结合二次多项式回归与神经网络(QPR-NN)的推荐算法。在对已有特征提取方法缺陷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将用户对物品的... 针对传统推荐算法不能很好地适应数据高规模及高稀疏性的问题,结合深度学习数据建模的方法,提出了一种结合二次多项式回归与神经网络(QPR-NN)的推荐算法。在对已有特征提取方法缺陷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将用户对物品的评分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及降维,充分挖掘了用户与物品之间的相关性。将特征提取后的数据作为深度学习训练模型的输入,增加输入数据与训练模型之间的匹配度,并将训练得到的模型用于推荐评分预测。在MovieLens与Epinions两组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QPR特征提取方法与QPR-NN推荐算法在平分绝对误差与均方根误差评价指标上均优于现有的主流算法,QPR-NN推荐算法可以有效提升推荐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荐算法 深度学习 特征提取 多项式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的上边界模型构建
12
作者 刘小雍 曾成斌 +2 位作者 刘赟 何国锋 闫庚龙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9-150,共12页
目前,基于数据驱动的传统非线性系统建模方法主要着眼于模型拟合和应用,鉴于此,该文针对来自系统的某个重要参数受不确定性影响的最大容忍极限输出,构建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LSSVR)的上边界模型,深入剖析了上边界模型的精度与稀疏... 目前,基于数据驱动的传统非线性系统建模方法主要着眼于模型拟合和应用,鉴于此,该文针对来自系统的某个重要参数受不确定性影响的最大容忍极限输出,构建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LSSVR)的上边界模型,深入剖析了上边界模型的精度与稀疏特性之间的平衡关系对上边界模型输出的影响。首先,借助LSSVR的优化问题,将原等式线性约束变成满足上边界模型的不等式约束;接着,为提高模型精度,引入基于上边界模型预测输出与实际输出之间逼近误差的不等式约束;与此同时,借助LSSVR的权值二范数来控制上边界模型结构的复杂度,从而构建出新的目标函数,并与满足上边界模型的不等式约束建立新的优化问题;最后,对所建立的优化问题引入拉格朗日函数并借助Karush-Kuhn-Tucker最优化条件来获取相应的对偶优化问题,并将其转化为标准的二次规划问题来求解上边界模型的参数。由于所构造的新优化问题满足凸性,因此模型系数解是全局最优的。该文还通过实验分析了反映模型精度的最大逼近误差、均方根误差及反映模型稀疏特性的指标,论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边界模型 对偶优化问题 全局最优解 最小乘支持向量回归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在高蛋白大豆施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瑞兰 吴艳平 +1 位作者 孙文军 宿庆瑞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5年第3期24-26,共3页
通过田间试验,应用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获得高蛋白大豆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并以此进行施肥推荐,结果表明:与当地常规施肥相比,模型推荐施肥不但可以提高大豆蛋白质含量0.9个百分点,同时还能增加纯收入356.26元/hm2。
关键词 高蛋白大豆 多项式 数学模型 应用 正交组合设计 蛋白质含量 田间试验 回归 常规施肥 推荐施肥 纯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效应部分线性单指标空间自回归面板模型的二次推断函数估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丁飞鹏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07-426,共20页
从模型结构的特点着手,获得了一些不依赖于工具变量的矩条件.将这些矩条件与二次推断函数法(QIF)和最小二乘虚拟变量法(LSDV)结合,为模型构建了一种新的估计方法.该方法的优点是考虑了空间内生性的同时,还将个体内的相关结构包含其中.... 从模型结构的特点着手,获得了一些不依赖于工具变量的矩条件.将这些矩条件与二次推断函数法(QIF)和最小二乘虚拟变量法(LSDV)结合,为模型构建了一种新的估计方法.该方法的优点是考虑了空间内生性的同时,还将个体内的相关结构包含其中.进一步,在一些正则条件下,研究了模型估计量的大样本性质,发现非参数估计量具有最优收敛速度,参数估计量渐近于正态分布.同时,采用Monte Carlo模拟评价了估计方法在有限样本下的表现,结果表明文中所述方法的表现符合大样本性质,且远远优于忽略相关性的估计方法.最后,将所述方法应用于实际数据分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线性单指标模型 空间自回归 面板数据 推断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Excel建立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回归模型 被引量:14
15
作者 高洪泽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22期20-21,共2页
总结了运用Excel建立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回归模型的过程,包括结构矩阵、转置矩阵、系数矩阵、逆矩阵、回归系数等参数的测算,指出该方法具有设计度高、计算简便等优点,可在农业生产的试验设计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饱和D-最优试验设计 回归模型 EXC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试验的深松铲关键参数建模 被引量:25
16
作者 周桂霞 汪春 +3 位作者 张伟 梁远 李玉清 胡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6-89,共4页
对深松铲的关键参数翼张角α、刃角δ、翼倾角β进行多因素多水平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试验,以牵引阻力为观测指标,分析α、δ、β与观测指标之间的关系,得出两者之间的数学模型,为深松铲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深松铲 正交旋转回归试验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在害虫天敌捕食效应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7
作者 吴进才 沈斌斌 庞雄飞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2期16-24,共9页
本文应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四种蜘蛛(食虫瘤胸蛛Oedothorax iasecticeps,拟水狼蛛Pirata subpiratica,粽管巢蛛Clubiona japonicola和菱头跳蛛Bianar hotingchlehi)复合种群对白背飞虱Sogateila furcifera若虫的捕食作用及... 本文应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四种蜘蛛(食虫瘤胸蛛Oedothorax iasecticeps,拟水狼蛛Pirata subpiratica,粽管巢蛛Clubiona japonicola和菱头跳蛛Bianar hotingchlehi)复合种群对白背飞虱Sogateila furcifera若虫的捕食作用及交互效应。对白背飞虱捕食的数学模型为: Y=13.1492+0.4583x1-0.125x2+0.625Zx3+1.0417X4+13.9583x5-0.9375x1x2+0.4375x1x3-0.0625x1x4+2.25x1x5+0.1875x2x3+0.1875x2x4-0.3125x2x5-0.6875x3x4+0.5625x3x5+0.0625x4x5+0.1008x12-0.2742x22+1.2258x32+0.1008x42+4.4758x52对上述模型进行了主效应及两个变量对一个因变量交互作用反应面分析。结果种间、种内个体间均存在干扰效应,这与田间调查结果一致。白背飞虱若虫的被捕食数与四种蜘蛛间形成多种形状的反应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害虫 天敌捕食 回归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响应面回归方法及其在个体-环境匹配研究中的使用 被引量:24
18
作者 张珊珊 张建新 周明洁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25-833,共9页
二次响应面回归分析是指二次多项式回归与响应面分析相结合的一种研究方法,该方法在工业与组织心理学领域起源于个体?环境(P-E)匹配研究。它使用对个体?环境进行间接匹配测量的策略,考察二者间的最佳匹配以及与结果变量的复杂关系,并在... 二次响应面回归分析是指二次多项式回归与响应面分析相结合的一种研究方法,该方法在工业与组织心理学领域起源于个体?环境(P-E)匹配研究。它使用对个体?环境进行间接匹配测量的策略,考察二者间的最佳匹配以及与结果变量的复杂关系,并在三维空间对其进行检验和解释。该文在分析以往P-E匹配研究方法(例如差异分数)缺陷性的基础上,阐述了二次响应面回归方法的产生与发展,逻辑思想,统计分析方法,并以实例演示其操作步骤与结果解释,以及相对于其他方法的优势与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项式回归 响应面分析 个体环境(P—E)匹配 差异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在梨子叶不定梢再生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鲁敏 汤浩茹 +3 位作者 余世杰 雷美艳 陈小杨 丁继军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1-175,共5页
以水晶×金二十世纪花后90 d的梨成熟胚子叶为外植体,利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其再生体系研究中的关键因素6-BA、NAA、AgNO3浓度建立数学模型,得到回归方程Y=4.405 3+0.863 8X1-0.386 9X2-0.058 4X3-0.015 7X1X2+0.000 5X1X3... 以水晶×金二十世纪花后90 d的梨成熟胚子叶为外植体,利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其再生体系研究中的关键因素6-BA、NAA、AgNO3浓度建立数学模型,得到回归方程Y=4.405 3+0.863 8X1-0.386 9X2-0.058 4X3-0.015 7X1X2+0.000 5X1X3+0.011 2X2X3-0.671 8X12-0.219 2X22-0.749 9X32。6-BA、NAA、AgNO3浓度在试验设定范围内对梨成熟胚子叶不定梢再生系数的影响均呈"低促高抑"现象;且培养基中6-BA、NAA、AgNO3的浓度分别在5.955~7.124 mg·L-1、0.281~0.473 mg·L-1和2.199~2.801 mg·L-1,梨成熟胚子叶不定梢再生系数大于3的可靠性为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叶 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再生体系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hebyshev多项式的自适应偏最小二乘回归建模 被引量:4
20
作者 曾三友 孙星明 +1 位作者 夏利民 金可音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5-99,共5页
把 Chebyshev多项式和偏最小二乘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提出一种基于 Chebyshev多项式的自适应偏最小二乘回归建模算法 .它自动建立一个预测误差较小的基于Chebyshev多项式的多元多项式模型 ,它的预测效果优于传统多元多项式模型 .本文算... 把 Chebyshev多项式和偏最小二乘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提出一种基于 Chebyshev多项式的自适应偏最小二乘回归建模算法 .它自动建立一个预测误差较小的基于Chebyshev多项式的多元多项式模型 ,它的预测效果优于传统多元多项式模型 .本文算法是偏最小乘法的推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BYSHEV多项式 偏最小乘法 回归模型 建模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