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亚多元一体论 被引量:4
1
作者 张乃和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18,共2页
近年来,“东亚共同体”问题已经成了东亚各国学术界不同领域热烈讨论的一个共同话题。不仅如此,东亚各国的商界和政界的精英也参加进来,以不同方式鼓动和推进“东亚共同体”的构建。东亚各国经济上相互依赖的加深固然给“东亚共同体”... 近年来,“东亚共同体”问题已经成了东亚各国学术界不同领域热烈讨论的一个共同话题。不仅如此,东亚各国的商界和政界的精英也参加进来,以不同方式鼓动和推进“东亚共同体”的构建。东亚各国经济上相互依赖的加深固然给“东亚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不可否认,对迅速发展变化的东亚地区前景的担忧,是许多人鼓吹“共同体”意识的另外一种重要推动力量。经过千百年的演进,东亚似乎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是像现在欧洲国家一样,超越民族国家的界限,形成一种新的共同体?还是要重蹈欧洲国家的旧日覆辙,在融成共同体之前也来一番你死我活的较量?无疑,对东亚历史的再认识是我们思考这一问题的起点。目前东亚国家不仅生活在现实里,也徘徊在历史中。东亚国家间关系中时隐时现的矛盾和问题,无不与历史的纠葛纠缠在一起。人们不仅要问:我们构建“东亚共同体”的历史基础有多少?或者说历史能给“东亚共同体”的构建带来什么?正是为了解读这些问题,我们组织了这个专栏。应邀参加本专栏讨论的作者有在国际学术界声明显赫的“学界泰斗”,也有初出茅庐的青年学子。尽管他们的地位和视角不同,观点差异很大,但思考的主线都是“东亚共同体”的历史经验问题,每一篇文章都不乏予读者以启迪的真知灼见。我们相信这组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多元一体 东亚共同体 建构过程 东亚史 律令制度 铜钱货币 农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与多元之间:全面抗战时期藏族人士的“中华民族”观念
2
作者 励轩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全面抗战爆发前,一些旅居内地的藏族宗教、政治与文化精英已频繁接触“中华民族”概念与话语,形成了多元一体式的“中华民族”观念。随着全面抗战爆发,藏族人士对“中华民族”相关概念的使用更为频繁,并且超越了地域与派系界限,来自卫... 全面抗战爆发前,一些旅居内地的藏族宗教、政治与文化精英已频繁接触“中华民族”概念与话语,形成了多元一体式的“中华民族”观念。随着全面抗战爆发,藏族人士对“中华民族”相关概念的使用更为频繁,并且超越了地域与派系界限,来自卫藏、康和安多的藏族人士均自觉运用起“中华民族”概念与话语,强调中华民族的一体性,表达与各族人民团结抗战的决心。不过与当时国统区盛行的中华民族一元一体论调不同,一些藏族人士并不认为中华民族建设要以否定各个民族的民族地位为代价,他们在肯定中华民族一体性的同时,也发出要求尊重中华民族多元性的声音,并在抗战胜利前夕联合其他少数民族人士共同推动国家认同建设理念的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藏族 多元一体 一元一体 全面抗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一体格局视域下契丹蕃将家族对唐朝向心力研究
3
作者 张祥瑞 张久和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4,共7页
契丹蕃将家族是唐朝诸多蕃将群体中的一部分,在唐朝“爱之如一”的统辖理念与“和同一家”的民族关系基础上,其逐渐对唐朝廷产生向心力。这种向心力体现在民族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三个维度,突出表现在族属攀附、葬于中原、名讳选... 契丹蕃将家族是唐朝诸多蕃将群体中的一部分,在唐朝“爱之如一”的统辖理念与“和同一家”的民族关系基础上,其逐渐对唐朝廷产生向心力。这种向心力体现在民族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三个维度,突出表现在族属攀附、葬于中原、名讳选取、嫡长子继承制度的实行以及墓志行文中对中原礼教的接受、认同和践行等方面。以李楷固、李光弼、王武俊、李过折等契丹蕃将家族为代表的北方游牧民族对唐朝的向心力,对于维护唐朝北疆地区稳定、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朝 多元一体 契丹蕃将家族 向心力 民族交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演进中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崔璨 崔明昆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3,共11页
生态环境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民族以及民族文化产生和发展的条件。中国地域辽阔、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华民族的发展兴盛得益于中国多样化的生态环境和从更新世早期开始的... 生态环境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民族以及民族文化产生和发展的条件。中国地域辽阔、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华民族的发展兴盛得益于中国多样化的生态环境和从更新世早期开始的温暖气候,其发展则与更新世中期的“气候适宜期”密切相关:中国北方的旱作农业和南方稻作农业均起源于距今10 000年前后的全球气候变暖期,鼎盛于“气候适宜期”(如仰韶文化中期的庙底沟时期和良渚文化时期等),形成了“满天星斗”的格局;距今4000年左右的全球降温事件,不仅促进了夏王朝的建立,开启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的历史进程,也使得游牧业从种植养殖业中分裂出来;随后的四次寒冷期(西周寒冷期、东汉魏晋南北朝寒冷期、两宋寒冷期及明清寒冷期),大量人口向南向东迁徙,加速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之间的融合,尤其是极端的寒冷期使得北方游牧民族大举南下并建立新的王朝,这在客观上加速了中华民族一体化格局的进程。寒冷期过后的温暖期改善了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使得人口向西转移,这也促进了中华民族东西部的一体化格局;作为自然地理的“走廊”,不仅是众多民族人口迁徙的历史地理通道,也是连接中华民族多元区域之间的纽带,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文化因素,特别是“大一统”思想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延续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因素与文化因素的综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生态环境 气候变迁 多元一体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慧鱼组合式智能多元一体化大葱机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汤靖雯 《南方农机》 2024年第3期142-145,共4页
【目的】我国大葱机功能单一、自动化程度低,大葱多采用传统手工收割方式,存在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成本高、品质不稳定等问题。【方法】笔者以现代大葱种植农民对高效低耗的大葱农用机械的迫切需求为出发点,研究设计了一款集松土... 【目的】我国大葱机功能单一、自动化程度低,大葱多采用传统手工收割方式,存在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成本高、品质不稳定等问题。【方法】笔者以现代大葱种植农民对高效低耗的大葱农用机械的迫切需求为出发点,研究设计了一款集松土、收割、捆绑、传送、切割、装运、播种、浇水为一体的新能源多元一体化智能大葱机——“葱”慧机,并详细阐述了“葱”慧机的智能控制系统、行走装置、收取装置等结构设计。【结果】该“葱”慧机具有操作自动化、功能模块化、智能化、低碳环保等特点,能够实现高效收取播种、智能捆绑、可控切割,极大地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且使用便捷、效率高。【结论】该“葱”慧机可以收取类似大葱的作物,只需调整环境参数、判别要素和执行顺序,便可以应用于不同的作业对象、作业环境或执行不同的功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与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多元一体化大葱机 智能捆绑切割 全自动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与过程:再论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 被引量:9
6
作者 徐杰舜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5-32,96,共9页
费孝通的多元一体论是中国人类学、民族学整体性宏观研究的典范,是中国话语的具有国际意义和价值的创新之作。但是,20年来却一直处于共识与分歧并行的态势,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多元一体理论内涵的本质是一种结构论,如果能加上从多元... 费孝通的多元一体论是中国人类学、民族学整体性宏观研究的典范,是中国话语的具有国际意义和价值的创新之作。但是,20年来却一直处于共识与分歧并行的态势,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多元一体理论内涵的本质是一种结构论,如果能加上从多元走向一体过程论的诠释和解读,一些不理解和质疑就可能迎刃而解。面对全球化,在"属于中国的就是属于世界的"这个事实面前,中国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能单独面对世界、面对全球化,而只有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建构相匹配的中华民族,才能面对世界、面对全球化。正是属于中华民族的就是属于中国的,这也是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真正意义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多元一体论 多元走向一体 结构论 过程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一体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被引量:25
7
作者 张鹏 甄国红 姚丽亚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93-96,共4页
针对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存在的人才培养岗位适切性差,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断裂,课程体系学科逻辑主导无法对接岗位,教师队伍素质整体不高,考评标准单一等问题,学校以层次性、整体性、贯通性为原则,通过更加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针对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存在的人才培养岗位适切性差,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断裂,课程体系学科逻辑主导无法对接岗位,教师队伍素质整体不高,考评标准单一等问题,学校以层次性、整体性、贯通性为原则,通过更加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一体化培养方案、构建衔接贯通的课程体系、组建多元师资队伍、构建分段人才质量评价体系等,构建了"校企互融工学交替"多元一体的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人才培养模式 多元一体 校企互融 工学交替 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一体化教学法用于临床护理带教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36
8
作者 黄春霞 陈小燕 杨小丽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13-15,共3页
目的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教学效果。方法将102名护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名。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带教;观察组开展多元一体化教学,包括增强职业防护意识、模拟案例分析及激励教学法等。结果急诊科实习结束时,观察组操作成绩、理论成... 目的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教学效果。方法将102名护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名。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带教;观察组开展多元一体化教学,包括增强职业防护意识、模拟案例分析及激励教学法等。结果急诊科实习结束时,观察组操作成绩、理论成绩及实习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沟通能力及服务态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多元一体化教学法用于急诊科临床护理教学有利于提高护生实习成绩,促进其形成积极的服务态度,提高护生的沟通能力及对实习教学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临床护理带教 多元一体化教学法 考核成绩 核心能力 实习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民族的历史发展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关系述论 被引量:16
9
作者 王文光 翟国强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9-35,共7页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一个逐步形成、发展的过程, 先有地区性的局部统一, 再逐步向多元一体过渡。从西南的地理环境、早期的文化起源、各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及中原王朝的互动关系、郡县制度对西南民族融合的影响和西南民族内部多元一体...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一个逐步形成、发展的过程, 先有地区性的局部统一, 再逐步向多元一体过渡。从西南的地理环境、早期的文化起源、各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及中原王朝的互动关系、郡县制度对西南民族融合的影响和西南民族内部多元一体的形成等方面看, 这一历史规律在西南民族的发展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民族 中华民族 多元一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多元一体中寻找“我们”——从社会心理学看共识的建构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杨宜音 张曙光 《学术前沿》 2013年第7期23-30,共8页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上下"同心","同心"在当前社会转型的背景下,重在将"多元"有机地凝聚成"一体"。"社会凝聚力"与"社会共识"是"同心"的两个不同面相...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上下"同心","同心"在当前社会转型的背景下,重在将"多元"有机地凝聚成"一体"。"社会凝聚力"与"社会共识"是"同心"的两个不同面相。社会凝聚的社会心理机制主要有"关系化"、"类别化"、"镶嵌化"三种,其中"镶嵌化"机制最适宜于构建多元一体关系。"镶嵌化"机制的有效实施,仰赖于对社会结构的扁平化调整。社会共识须藉由政府与群体间、群际间以及群体内的双向沟通来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一体 社会共识 社会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转型期高校图书馆的多元一体化服务 被引量:38
11
作者 杨勇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7-50,共4页
从转型期高校图书馆多元化格局形成的现实出发,分析了现代化环境中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现状,指出了在高校图书馆实施多元一体化服务的必要性。同时对多元一体化服务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特征,以及实施多元一体化服务的条件、方法等... 从转型期高校图书馆多元化格局形成的现实出发,分析了现代化环境中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现状,指出了在高校图书馆实施多元一体化服务的必要性。同时对多元一体化服务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特征,以及实施多元一体化服务的条件、方法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服务 多元一体 转型期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倡“多元一体主义” 被引量:32
12
作者 王希恩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6-93,共8页
自费孝通先生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以来,"多元一体"已是一个认知度很高的学术概念。称"多元一体主义"意在强调它的普遍价值和意义。多元一体主义是对中华民族结构乃至全部民族结构的概括,是对尊重... 自费孝通先生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以来,"多元一体"已是一个认知度很高的学术概念。称"多元一体主义"意在强调它的普遍价值和意义。多元一体主义是对中华民族结构乃至全部民族结构的概括,是对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观念的弘扬,体现了"多元"与"一体"的辩证统一,也是对文化相对论的扬弃。"多元"与"一体"的矛盾是当代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文化问题的基本矛盾。多元一体主义有着自身固有的理论内涵,也有着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实践需求。我们需要提倡,更需要努力构建、完善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一体 多民族国家 民族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一体:中国农村教育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17
13
作者 廖其发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6-118,共13页
我国农村教育的价值取向应是多元的,但这多元的价值取向之中又有根本,相互之间在根本价值取向的统摄之下,构成和谐统一的整体。具体地说,我国农村教育应该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综... 我国农村教育的价值取向应是多元的,但这多元的价值取向之中又有根本,相互之间在根本价值取向的统摄之下,构成和谐统一的整体。具体地说,我国农村教育应该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综合素养为根本性的价值取向。与此同时,兼顾我国农村、城市乃至整个社会各个方面对于农村教育的价值诉求。在体现这一基本精神的前提之下,我国农村各类教育又应适当地体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村教育 价值取向 根本价值 特殊价值 多元一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多元一体”农村基层干部培养体系的思考——部分省市农村基层干部培养调研报告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弢 黄彦芳 +1 位作者 马雪雁 李秀华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84-88,共5页
对农村基层干部开展系统性的培养是当前推进农村工作开展的有效抓手。通过调研、吉林省、青岛市、苏州市各地及北京郊区的农村基层干部学历教育与培训开展情况,建议从管理体制、分类培养、课程安排、实践教学和政策保障五个方面构建&qu... 对农村基层干部开展系统性的培养是当前推进农村工作开展的有效抓手。通过调研、吉林省、青岛市、苏州市各地及北京郊区的农村基层干部学历教育与培训开展情况,建议从管理体制、分类培养、课程安排、实践教学和政策保障五个方面构建"多元一体"的农村基层干部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一体 农村基层干部 培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与多元文化治理——当代中国多元一体格局视阈 被引量:14
15
作者 常士訚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4-106,共13页
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元一体格局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政治格局,共有精神家园是多元一体格局的文化和精神依托,是中华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源泉和动力。从历史和现实角度分析共有精神家园命题的产生及其在当代中国多元一... 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元一体格局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政治格局,共有精神家园是多元一体格局的文化和精神依托,是中华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源泉和动力。从历史和现实角度分析共有精神家园命题的产生及其在当代中国多元一体格局中的价值和意义,分析构成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多元文化价值和现实问题,可以进一步明确多元文化治理的方向。在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中的多元文化治理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既不同于西方的多元文化主义,也不同于西方民族国家建设逻辑,而是在中国特有的文化背景下,通过国家发挥积极作用和各个民族共同参与的一种新型的治理,它在与各个民族文化的相接中,使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进入到各个民族的文化和心理之中,成为引领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精神力量;同时,各个民族也在参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中,自身的民族文化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一体 共有精神 多元文化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在线实践社区多元反思方法一体化反思活动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杨卉 马如霞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4-109,120,共7页
本研究针对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教学反思方式单一、反思水平不高等问题,聚焦教师在线实践社区的多元反思方法一体化反思活动模式的研究,以使教师通过将多种反思方法有机整合,提高反思水平。基于该活动模式,本研究设计了同侪反思活动。通... 本研究针对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教学反思方式单一、反思水平不高等问题,聚焦教师在线实践社区的多元反思方法一体化反思活动模式的研究,以使教师通过将多种反思方法有机整合,提高反思水平。基于该活动模式,本研究设计了同侪反思活动。通过对同侪反思活动设计和实证研究得出:在线实践社区多元反思方法一体化反思活动模式能够使个人反思和集体反思活动相互促进,并能够有效提升各教师群体的反思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反思方法一体 活动模式 教师在线实践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文明史上的“多元一体”格局及其深远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江林昌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3-121,178,共10页
百年考古表明,五千多年前中华文明在长江南北、黄河上下、长城内外八个农牧文化区内同时起源后,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相当于历史学上的五帝时代近一千年长时段里,表现为各自独立而又相互影响的“多元并行”发展格局。到五帝时代晚期,出现... 百年考古表明,五千多年前中华文明在长江南北、黄河上下、长城内外八个农牧文化区内同时起源后,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相当于历史学上的五帝时代近一千年长时段里,表现为各自独立而又相互影响的“多元并行”发展格局。到五帝时代晚期,出现了周边文化向中原文化区汇聚的新现象。到夏商周早期文明近二千年发展过程中,形成并巩固了“多元一体”格局。“多元一体”发展格局深刻影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家国观”“中国观”“天下观”等重要哲学思想的形成。这些思想既是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具体展现,也是对世界文化的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文化区 多元一体 家国观 中国观 天下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被引量:62
18
作者 郝亚明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1期8-13,共6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有着紧密的理论与现实渊源。前者对后者既有一定意义上的理论深化,同时又是对后者所面临挑战的现实回应。就二者的关系而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存续的必要条件,而中华...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有着紧密的理论与现实渊源。前者对后者既有一定意义上的理论深化,同时又是对后者所面临挑战的现实回应。就二者的关系而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存续的必要条件,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结构性基础,因而在一定意义上也框定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多民族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 被引量:11
19
作者 徐杰舜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9-118,共10页
中华民族的认同基本上停留在文化和学术的层面上。当今中国"国权"和"族权"应该统一,现在已经到了确立中华民族是"国族"地位的时候了。族群概念的引入和应用是民族认同与国家建构对立统一、确立中华民族是... 中华民族的认同基本上停留在文化和学术的层面上。当今中国"国权"和"族权"应该统一,现在已经到了确立中华民族是"国族"地位的时候了。族群概念的引入和应用是民族认同与国家建构对立统一、确立中华民族是"国族"地位的理论基石。从多元走向一体是中国各民族互动、整合和认同的历史趋势。中国各民族面对全球化挑战的最佳民族认同就是中华民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多元一体 多元走向一体 民族 族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玉器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被引量:11
20
作者 费孝通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4,共4页
玉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从考古学观看,我国史前玉器分布广泛,各地区的玉器业在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体系,既有交流,又有各自特点。至周代,各地区玉器型制差异减少,秦统一至汉代,各类玉雕几乎都已大同。中国古代玉器在中华民族... 玉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从考古学观看,我国史前玉器分布广泛,各地区的玉器业在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体系,既有交流,又有各自特点。至周代,各地区玉器型制差异减少,秦统一至汉代,各类玉雕几乎都已大同。中国古代玉器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玉器 多元一体 中华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