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春phlb突变体与多倍体Aegilops杂种F_1回交植株(BC_1F_1)的细胞学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任贤 张曦燕 +1 位作者 韩敬花 樊路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6期1300-1305,共6页
中国春 phlb突变体与 5个多倍体 Aegilops的杂种 F1 用普通小麦进行回交 ,并对回交一代 (BC1 F1 )的细胞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BC1 F1 植株花粉母细胞最高染色体数 56条 ,最低 35条 ,一般情况下 phlb基因可以增加 BC1 F1 植株的染色... 中国春 phlb突变体与 5个多倍体 Aegilops的杂种 F1 用普通小麦进行回交 ,并对回交一代 (BC1 F1 )的细胞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BC1 F1 植株花粉母细胞最高染色体数 56条 ,最低 35条 ,一般情况下 phlb基因可以增加 BC1 F1 植株的染色体数 (不是所有组合 ) ,但不能增加染色体配对水平。杂种 F1 回交时有效雌配子最高染色体数在含有 phlb基因组合中高于不含 ph1 b基因的组合 ,但最低染色体数目相等 ,且含有 2 1条染色体雌配子最具有竞争力。同时也证明 ,回交的成功并不取决于杂种 F1 通过重建分裂 (restitution divi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春phlb突变体 多倍体aegilops杂种 F1 回交植株 细胞学研究 普通小麦 染色体配对 雌配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小麦—Aegilops crassa核质杂种的同工酶研究
2
作者 吴晓华 张爱民 +2 位作者 李元清 刘冬成 于美玲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8,共4页
对普通小麦—Aegilopscrassa核质杂种及其核亲本灌浆期旗叶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个测试核亲本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谱带数和带有Aegilopscrassa细胞质的3个核质杂种的酶谱数不尽一致,但其中谱带1的酶活性均以弱... 对普通小麦—Aegilopscrassa核质杂种及其核亲本灌浆期旗叶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个测试核亲本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谱带数和带有Aegilopscrassa细胞质的3个核质杂种的酶谱数不尽一致,但其中谱带1的酶活性均以弱势表达;核质杂种的酯酶同工酶与相应的核亲本比较酶带数目变化不明显,只是存在活性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在不同测试材料间也并未发现规律性的变化,表现了不同的核质杂种灌浆期旗叶过氧化物酶与酯酶同工酶的活性有所不同。说明Aegilopscrassa细胞质与普通小麦的细胞核结合产生的特异核质互作,在灌浆期旗叶的有关同工酶上也有所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aegilops CRASSA 核质杂种 同工酶 亲本 灌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咖啡阿塔杂种的多倍体特征表现 被引量:2
3
作者 莫饶 《热带作物研究》 1997年第1期20-24,共5页
通过对咖啡阿塔杂种的叶片厚度、叶形指数、单位面积气孔数及气孔直径进行观察研究发现,杂种四倍体与二倍性中粒种比较,叶片较厚,叶形较圆钝,单位面积气孔数少,气孔直径较大,表现了典型的同源多倍体特征.而杂种三倍体这四个性状... 通过对咖啡阿塔杂种的叶片厚度、叶形指数、单位面积气孔数及气孔直径进行观察研究发现,杂种四倍体与二倍性中粒种比较,叶片较厚,叶形较圆钝,单位面积气孔数少,气孔直径较大,表现了典型的同源多倍体特征.而杂种三倍体这四个性状的表现与二倍性中粒种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 阿塔杂种 多倍体 抗征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多倍体、杂种优势及表观遗传学大会将在北京召开
4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0-470,共1页
动植物多倍体、杂种优势的研究开展及表观遗传学的发展,使得这几个领域已经跻身成为国际上当前最具竞争性的研究领域。
关键词 多倍体 多元体 杂种优势 杂交优势 表观遗传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鲫人工多倍体谱系中同工酶和蛋白的基因表达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小虎 叶玉珍 吴清江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25-432,共8页
通过对红鲤、红鲫、镜鲤、鲤鲫杂种二倍体一代 ,二代 ,鲤鲫杂种三倍体 ,鲤鲫复合三倍体 ,鲤鲫杂种四倍体一代 ,二代的同工酶及蛋白电泳谱型和扫描数据分析表明 :在鲤鲫人工多倍体谱系中 ,亲代的等位基因在杂交子代中共有四种表达模式 :(... 通过对红鲤、红鲫、镜鲤、鲤鲫杂种二倍体一代 ,二代 ,鲤鲫杂种三倍体 ,鲤鲫复合三倍体 ,鲤鲫杂种四倍体一代 ,二代的同工酶及蛋白电泳谱型和扫描数据分析表明 :在鲤鲫人工多倍体谱系中 ,亲代的等位基因在杂交子代中共有四种表达模式 :( 1 )两亲本基因在子代中共同表达 ,即共显表达 ;( 2 )父本的基因表达受到部分或完全的抑制 ,即母本的基因优先得到表达 ;( 3)母本的基因表达受到抑制 ,父本的基因得到表达 ;( 4 )双亲本的基因表达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或都不表达。其中第一种表达模式是主要的模式。根据以上基因在杂交子代中的表达特点 ,可用同工酶和蛋白电泳图谱将鲤鲫人工多倍体谱系的各种生物型逐一加以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多倍体 谱系 同工酶 蛋白 基因表达 鲤鱼 鲫鱼 鲤鲫杂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倍体水稻回复二倍体品系的籼粳属性鉴定和杂种优势利用初探 被引量:3
6
作者 宋兆建 冯紫旖 +7 位作者 屈天歌 吕品苍 杨晓璐 湛明月 张献华 何玉池 刘育华 蔡得田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039-2050,共12页
本研究以8个四倍体水稻回复二倍体品系为材料,采用InDel分子标记法鉴定其籼粳属性;同时以回复二倍体品系为父本,分别与籼稻光温敏雄性不育系培矮64S、粳稻光温敏雄性不育系农垦58S配制杂交组合,进行亲本及杂种的遗传距离及聚类分析,考... 本研究以8个四倍体水稻回复二倍体品系为材料,采用InDel分子标记法鉴定其籼粳属性;同时以回复二倍体品系为父本,分别与籼稻光温敏雄性不育系培矮64S、粳稻光温敏雄性不育系农垦58S配制杂交组合,进行亲本及杂种的遗传距离及聚类分析,考察杂种及其父本的产量相关性状,分析杂种的超父本优势、超标优势;另外,对亲本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探讨利用亲本遗传距离预测杂种优势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回复二倍体品系的籼型基因频率分布在0.605~0.947之间,所有品系都兼有籼稻和粳稻遗传成分,但籼粳成分比例各不相同。(2)回复二倍体品系和培矮64S之间的遗传距离在0.21~0.42之间,回复二倍体品系和农垦58S之间的遗传距离在0.68~0.95之间;籼粳属性相同或相近的材料聚为一类,清晰显示了材料间的亲缘关系。(3)回复二倍体品系的杂种优势利用需要广亲和基因的参与,以具有广亲和基因的培矮64S为母本配制的杂交组合在单株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方面超父本优势和超标优势明显;在综合后的单株产量上8个杂交组合都表现出超父本优势和超标优势,尤其是杂交组合HYP2单株产量超标优势突出,高达45.92%。(4)亲本遗传距离与杂种F1的每穗总粒数和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说明InDel遗传距离可以用于杂种优势预测。研究证实了籼粳亚种间四倍体水稻的回复二倍体品系兼有籼稻和粳稻遗传成分,遗传多样性丰富,利用这些回复二倍体品系能够配制出超强杂种优势组合,为通过以籼粳中间型品系与广亲和光温敏雄性不育系配组实现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同时初步证实了“以多倍体为变异载体选育回复二倍体水稻”育种途径的可行性,为水稻育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多倍体 回复二倍体 INDEL 籼粳属性 遗传距离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四倍体水稻创制及其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向东 吴锦文 SHAHID Muhammad Qasim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4-50,共7页
新型四倍体水稻是本研究团队创制的一类高育性多倍体水稻新种质,携带有多种优异基因。该类材料与同源四倍体水稻杂交获得的杂种F_(1)产量优势明显,具有应用前景。本文首先概述了同源四倍体水稻的研究进展,并重点阐述了新型四倍体水稻创... 新型四倍体水稻是本研究团队创制的一类高育性多倍体水稻新种质,携带有多种优异基因。该类材料与同源四倍体水稻杂交获得的杂种F_(1)产量优势明显,具有应用前景。本文首先概述了同源四倍体水稻的研究进展,并重点阐述了新型四倍体水稻创制过程、主要特点、杂种优势表现及其涉及的分子遗传机理,最后提出未来研究的思路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加快新型四倍体水稻在多倍体水稻育种中的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多倍体水稻 新型四倍体水稻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多倍体新品种甜研302的选育 被引量:3
8
作者 杨炎生 孙以楚 +3 位作者 彭顺芬 玉华忠 马亚怀 汪继友 《中国甜菜》 1989年第4期1-6,共6页
甜研302是由四倍体亲本甜408与二倍体品系甜202以3:1比例杂交而成(原代号81325)。1982年~1983年,81325在选配的31个组合中表现优良,根产量、含糖率比当地种增产极显著,同时也高于双亲。是一个特殊配合力强的多倍体组合。甜研302在1982... 甜研302是由四倍体亲本甜408与二倍体品系甜202以3:1比例杂交而成(原代号81325)。1982年~1983年,81325在选配的31个组合中表现优良,根产量、含糖率比当地种增产极显著,同时也高于双亲。是一个特殊配合力强的多倍体组合。甜研302在1982~1988年多次多点试验中,表现丰产性稳定、含糖率高、抗褐斑病、耐根腐病,优于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双八等推广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多倍体 杂种优势 配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病偏高糖甜菜多倍体新品种甜研301的选育 被引量:6
9
作者 杨炎生 孙以楚 《中国甜菜》 1989年第3期7-12,共6页
甜研301是在改进多倍体育种技术的基础上育成的甜菜多倍体新品种。抗褐斑病、根腐病,含糖较高,稳产,优于当地推广品种及引进的国外多倍体良种。由于采用重点选择四倍体新本、早代定向培育、多点鉴定和南繁北育等手段,优良性状迅速稳定... 甜研301是在改进多倍体育种技术的基础上育成的甜菜多倍体新品种。抗褐斑病、根腐病,含糖较高,稳产,优于当地推广品种及引进的国外多倍体良种。由于采用重点选择四倍体新本、早代定向培育、多点鉴定和南繁北育等手段,优良性状迅速稳定。种植面积已遍布黑龙江中、北部、吉林西部、辽宁、内蒙东部及北京延庆等地,至1987年已累计推广90余万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多倍体 杂种优势 南繁北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多倍体新品种协作二号的选育 被引量:3
10
作者 (The Sugarbeet Physiological Research Division, Inner Mongolian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The Bikeqi Sugarbeet Breeding and Experimental Station of Huhehot Sugar Refinery) 《中国甜菜》 1990年第3期1-8,共8页
协作二号是采用生理育种方法,通过系统的生理选择、组合、鉴定、品比、区试和生产示范育成的丰产、高糖、品质好、抗逆性强、适应性较广的多倍体新品种。该品种在块根产量、含糖率以及光合性能、物质代谢、呼吸代谢方面都具有明显的超... 协作二号是采用生理育种方法,通过系统的生理选择、组合、鉴定、品比、区试和生产示范育成的丰产、高糖、品质好、抗逆性强、适应性较广的多倍体新品种。该品种在块根产量、含糖率以及光合性能、物质代谢、呼吸代谢方面都具有明显的超亲优势,是一个特殊配合力强的杂交组合;在过氧化物酶同功酶含量和蔗糖合成酶活性上具有平均优势。其生产性能优于当地推广种,具有较强的超标优势。并在一定范围内解决了根重与含糖率的负相关矛盾,为甜菜生理育种开辟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多倍体 生理育种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多倍体新品种包育301的选育
11
作者 杜振江 秦树才 +3 位作者 郭殿宝 白进玲 杨红艳 张杰 《中国甜菜》 1995年第1期9-11,共3页
甜菜多倍体新品种包育301是由四倍体B401与二倍体BS79-1杂交而成的。该品种具有丰产性稳定、含糖率高、抗褐斑病、抗黄化毒病和丛根病,在内蒙古自治区区域试验及生产示范中,其平均块根产量、含糖率和产糖量分别比统一对... 甜菜多倍体新品种包育301是由四倍体B401与二倍体BS79-1杂交而成的。该品种具有丰产性稳定、含糖率高、抗褐斑病、抗黄化毒病和丛根病,在内蒙古自治区区域试验及生产示范中,其平均块根产量、含糖率和产糖量分别比统一对照品种工农5号提高5%、1.0度和13.4%,属于标准型优良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倍体 杂种优势 丛根病 抗病性 甜菜 制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倍体水稻三系选育初报 被引量:3
12
作者 谭协和 《遗传》 CAS 1979年第2期1-4,共4页
普通二倍体(2n)水稻,通过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4n),可形成同源四倍体,与二倍体比较,形态上一般表现为巨大性:茎秆粗壮、叶色深而厚,颖花、花粉粒和谷粒都显著增大。但分蘖力减弱,发育延迟,结实率大幅度下降,穗粒数减少,半饱米增多,米质... 普通二倍体(2n)水稻,通过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4n),可形成同源四倍体,与二倍体比较,形态上一般表现为巨大性:茎秆粗壮、叶色深而厚,颖花、花粉粒和谷粒都显著增大。但分蘖力减弱,发育延迟,结实率大幅度下降,穗粒数减少,半饱米增多,米质变劣。因此,四倍体水稻原种都难以在生产上直接利用。但它普遍而显著的大粒特性,受到了育种工作者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倍体水稻 三系 品系(育种) 结实率 每穗粒数 杂交水稻 二倍体水稻 杂种后代 千粒重 四倍体水稻 三系配套 育性 不育株 同质恢复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及其在园艺植物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燕 陈清 +3 位作者 陈涛 张静 汤浩茹 王小蓉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087-2096,共10页
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技术可以鉴定植物多倍体物种起源、杂种亲本染色体来源和组成,分析栽培种与其近缘野生种的亲缘关系,研究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等。基因组原位杂交包括多色基因组原位杂交、比较基因组原位杂交和自身基因组原位杂交等... 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技术可以鉴定植物多倍体物种起源、杂种亲本染色体来源和组成,分析栽培种与其近缘野生种的亲缘关系,研究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等。基因组原位杂交包括多色基因组原位杂交、比较基因组原位杂交和自身基因组原位杂交等。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的关键步骤是染色体制片、探针制备及长度优化、探针与封阻的浓度比例和杂交后洗脱强度。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园艺植物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随着多种园艺植物全基因组的测定,未来应从基因组信息中寻找更多的染色体特异性标记,结合荧光显带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为深入研究园艺植物的起源以及遗传关系鉴定等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原位杂交 园艺植物 多倍体杂种鉴定 物种起源 染色体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源四倍体水稻:低育性机理、改良与育种展望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向东 吴锦文 +1 位作者 陆紫君 Muhammad Qasim Shahid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81-792,共12页
同源四倍体水稻具有籽粒增大、营养成分增加和抗性增强等特点,但其育性普遍偏低,影响产量,无法直接应用。高育性四倍体水稻的成功创制解决了同源四倍体水稻育性偏低的瓶颈问题,然而该类型多倍体水稻能否在生产上推广应用需要进一步探讨... 同源四倍体水稻具有籽粒增大、营养成分增加和抗性增强等特点,但其育性普遍偏低,影响产量,无法直接应用。高育性四倍体水稻的成功创制解决了同源四倍体水稻育性偏低的瓶颈问题,然而该类型多倍体水稻能否在生产上推广应用需要进一步探讨。本文总结了同源四倍体水稻及其杂种F1育性偏低的细胞和分子遗传学机理研究的概况,重点介绍了高育性四倍体水稻的主要类型及最新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未来利用新型四倍体水稻开展多代杂种优势等研究的设想,以期为水稻多倍体育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同源四倍体水稻 新型四倍体水稻 PMeS多倍体水稻 杂种优势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桔染色体倍性操纵与育种 被引量:5
15
作者 邓秀新 章文才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S1期23-28,共6页
柑桔绝大多数品种为二倍体.通过染色体倍性操纵进行品种改良的工作近些年有较大发展.作者从技术角度概述了柑桔倍性操纵的途径.以培养三倍体无核品种为目标的育种工作开展得较为系统,并育出了三倍体商业品种.原生质体融合为培育异源多... 柑桔绝大多数品种为二倍体.通过染色体倍性操纵进行品种改良的工作近些年有较大发展.作者从技术角度概述了柑桔倍性操纵的途径.以培养三倍体无核品种为目标的育种工作开展得较为系统,并育出了三倍体商业品种.原生质体融合为培育异源多倍体柑桔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获得了一批异源四倍体.胚乳培养获得三倍体的研究有新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倍性 柑桔品种 胚乳培养 无核品种 原生质体融合 体细胞杂种 异源多倍体 愈伤组织 品种改良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倍体桑树品种资源的研究——Ⅳ.高产优质桑树四倍体品种育成初报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展雄 王穗虹 +3 位作者 肖更生 苏大道 吴进义 陈璞华 《广东蚕丝通讯》 1991年第1期35-38,共4页
桑树多倍体育种的研究,日本、苏联开展得较早,积累了许多资料。一般认为:四倍体桑叶形大、叶肉厚、叶质好、饲料效率高;但发条数少,枝条伸长短,产叶量低、孕性差,未能为生产上利用。国内杨今后(1984,1989)和作者(1989,1990)的研究,从整... 桑树多倍体育种的研究,日本、苏联开展得较早,积累了许多资料。一般认为:四倍体桑叶形大、叶肉厚、叶质好、饲料效率高;但发条数少,枝条伸长短,产叶量低、孕性差,未能为生产上利用。国内杨今后(1984,1989)和作者(1989,1990)的研究,从整体上说与前人的结果有同一的倾向,但作者从处理桑树杂种实生苗诱导获得104份四倍体桑植株中发现有些生长势强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叶量 品种资源 多倍体育种 杂种实生苗 桑叶产量 优良品种 叶质 饲料效率 实生桑 叶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金海棠实生后代耐缺铁性状分离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徐连生 王磊 +4 位作者 王然 王忆 张新忠 许雪峰 韩振海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70-775,I0001,共7页
【目的】采用直接鉴定的方法,对四倍体小金海棠(高耐缺铁,兼性无融合生殖)×山定子(不耐缺铁)杂交后代实生群体中杂种、重组型无融合生殖及非重组型无融合生殖等不同倍性的后代单株的耐缺铁性状进行评价,对筛选高耐缺铁新种质和培... 【目的】采用直接鉴定的方法,对四倍体小金海棠(高耐缺铁,兼性无融合生殖)×山定子(不耐缺铁)杂交后代实生群体中杂种、重组型无融合生殖及非重组型无融合生殖等不同倍性的后代单株的耐缺铁性状进行评价,对筛选高耐缺铁新种质和培育抗缺铁砧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通过观察叶片黄化情况以及测定铁含量和SPAD(土壤、作物分析仪器开发,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值,比较沙培-滴灌条件下小金海棠无融合生殖后代与小金海棠×山定子杂种后代的耐缺铁能力,并分析其分离情况。【结果】结果表明,小金海棠无融合生殖后代耐缺铁能力基本保持,但仍表现出与倍性相关的多样性分离;杂种后代耐缺铁能力不及无融合生殖后代,杂种后代中三倍体分离更广泛,出现耐缺铁后代比率更高;小金海棠耐缺铁性状为多基因控制的隐性性状。并筛选出若干优异的个体。【结论】小金海棠实生后代耐缺铁性状分离复杂,通过杂交育种得到兼有小金海棠与其他优良砧木品种优良性状的杂种可能性虽小却并非不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金海棠 缺铁 无融合生殖 杂种 多倍体 黄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优势利用现状及构想
18
作者 汤文光 刘海军 曾贤杰 《湖南农业科学》 2004年第1期12-15,共4页
回顾了作物杂种优势和多倍体优势利用的研究情况,针对目前作物产量徘徊、优势潜力难以发挥的现状,提出了作物层次优势利用的构想,即作物优势利用发展3个阶段:二倍体杂种优势利用、多倍体杂种优势利用和功能基因优势利用。
关键词 作物 优势利用 杂种优势 多倍体优势 层次优势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倍体杂交桑选育的研究Ⅵ.粤诱25×苗33和德新七×粤诱1的育成(初报)
19
作者 郭展雄 王穗虹 +1 位作者 肖更生 苏大道 《广东蚕丝通讯》 1990年第4期20-22,19,共4页
国内外生产实践已证明三倍体桑往往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的性能。日本正在大力推广三倍体桑农林五号(新剑持)、农林八号(青叶鼠)。我省七十年代也曾推广三倍体桑伦教40号,获得显著的坛产效果,但由于需用无性繁殖,技术要求高,环节多... 国内外生产实践已证明三倍体桑往往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的性能。日本正在大力推广三倍体桑农林五号(新剑持)、农林八号(青叶鼠)。我省七十年代也曾推广三倍体桑伦教40号,获得显著的坛产效果,但由于需用无性繁殖,技术要求高,环节多,速度慢,成本大,与我省密植栽桑不相适应,如何选育三倍体杂交桑,用种子繁殖,以适应生产需要,是急待研究解决的新课题。 1986—1987年作者采用秋水仙素处理桑杂种实生苗诱导四倍体获得成功,为开展桑树多倍体育种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桑 剑持 秋水仙素处理 多倍体育种 栽桑 桑叶产量 实粒数 青叶 杂种实生苗 种子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倍体桑树品种资源的研究——Ⅵ、生物学特性及种质资源
20
作者 郭展雄 王穗虹 +1 位作者 肖更生 苏大道 《广东蚕丝通讯》 1991年第3期44-48,共5页
为了开展桑树多倍体育种工作,1986—1987年用秋水仙素处理桑树杂种实生苗诱导获得四倍体植株104份,其中属于广东桑系统102份,属于印度桑系统2份。这些材料栽植(株行距40×130厘米)于本所桑树资源内,现将多年来的观察结果整理如下: ... 为了开展桑树多倍体育种工作,1986—1987年用秋水仙素处理桑树杂种实生苗诱导获得四倍体植株104份,其中属于广东桑系统102份,属于印度桑系统2份。这些材料栽植(株行距40×130厘米)于本所桑树资源内,现将多年来的观察结果整理如下: 一、发芽 (一)发芽期。桑树发芽与气候有密切关系,冬春期间当气温下降到12℃以下,桑树即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水仙素处理 种质资源 发芽期 多倍体育种 杂种实生苗 品种资源 东桑 生物学特性 实粒数 花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