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星历的火卫一邻近区域限制性多体问题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晓杰 王悦 徐世杰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2021年第2期1-7,共7页
火星及其天然卫星火卫一在深空探测领域的重要性日渐显现.由于火星强烈的三体引力摄动,传统二体问题下的受摄开普勒轨道在火卫一的邻近区域无法存在,研究探测器在火卫一邻近区域的轨道运动时,需要建立限制性多体问题模型.为提高现有轨... 火星及其天然卫星火卫一在深空探测领域的重要性日渐显现.由于火星强烈的三体引力摄动,传统二体问题下的受摄开普勒轨道在火卫一的邻近区域无法存在,研究探测器在火卫一邻近区域的轨道运动时,需要建立限制性多体问题模型.为提高现有轨道模型精度,在火卫一本体系建立了一种考虑星历的限制性多体动力学模型.该模型考虑的因素有:考虑真实星历、真实姿态运动与多面体引力势的火卫一引力;考虑J2项的火星三体引力摄动;太阳,地球及木星的三体引力摄动.在保留上述高精度模型主要特征的基础上,为减小数值仿真计算量,对该模型进行简化,提出了考虑火卫一简谐天平动和球谐引力势的椭圆型限制性三体问题模型.在两种模型和现有动力学模型中,对准卫星轨道进行仿真,分析了轨道的形状和星下点轨迹,证实了本文提出的两种模型在轨道设计中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星火卫一系统 星历 多体问题 准卫星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体系统中动力刚化项差时初应力补偿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齐朝晖 陈礼 张伟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2-35,共4页
当航天器和机器人等机械系统中存在高速旋转的部件时 ,传统的多体系统建模方法由于不能正确考虑动力刚化效应而给出了错误的结果 .严格依据连续介质力学的基本原理 ,给出了多体系统中动力刚化的力学机理 ,评述了现有的几种主要的动力刚... 当航天器和机器人等机械系统中存在高速旋转的部件时 ,传统的多体系统建模方法由于不能正确考虑动力刚化效应而给出了错误的结果 .严格依据连续介质力学的基本原理 ,给出了多体系统中动力刚化的力学机理 ,评述了现有的几种主要的动力刚化项补偿方法 ,在综合现有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动力刚化项补偿方法——差时初应力补偿方法 .该方法的主要思想是利用系统部件在前一时刻的内部应力构造由于部件高速旋转产生的动力刚化项 ,因而能够在保持弹性部件运动方程线性的情况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体问题 动刚度 差时初应力补偿方法 多体系统 动力刚化 力学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欧空间飞行器姿态与轨道控制技术 国际学术讨论会情况介绍之(二) 四、轨道测量和控制以及其它问题
3
作者 屠善澄 《中国航天》 1978年第7期37-47,共11页
(一)关于卫星轨道测量和控制关于卫星的轨道设计、控制程序的提出、轨道测控的实施以及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工作,主要由设在西德的欧洲空间控制中心(ESOC)完成。在这次荷兰会议上。
关键词 轨道控制 飞行器姿态 变轨 转移轨道 轨道测量 远地点发动机 国际学术讨论会 多体问题 空间控制 卫星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称群标准表示矩阵计算新方法
4
作者 吴玮 张乾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8期1122-1123,共2页
在多体问题的对称群方法中,群表示矩阵的计算是关键性问题。Young-Yamanouchi规则给出了标准正交表示的计算方法,然而该法相当繁琐,颇难使用,本文将2列Young表标准表示的计算方法推广到任意不可约表示,给出对称群标准表示矩阵计算新方法.
关键词 对称群 标准表示 群论 多体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惯性解耦的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
5
作者 王琪 黄克累 张安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90-95,共6页
对一类含自由一自由弹性梁的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进行了研究,利用多体系统的结构特性和运动特性对其动力学方程进行了简化,使惯性质量矩阵为对角形,得到了惯性解耦的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在方程的数值求解时,可提高计算速度和精度,... 对一类含自由一自由弹性梁的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进行了研究,利用多体系统的结构特性和运动特性对其动力学方程进行了简化,使惯性质量矩阵为对角形,得到了惯性解耦的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在方程的数值求解时,可提高计算速度和精度,为多体系统动力学的实时仿真提供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体问题 惯量解耦 动力学 实时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体机械手的一般动力学模型
6
作者 赵育善 谷良贤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9期829-833,共5页
本文建立了多体机械手的一般动力学方程.设多体系统是由任意数目的刚体组成的树形拓扑结构,并认为铰是柱铰链,允许具有相对转动和滑动.考虑到实际问题中摩擦力的影响,采用Newton-Euler方法,建立了运动方程.进一步通过构造分配矩阵,将动... 本文建立了多体机械手的一般动力学方程.设多体系统是由任意数目的刚体组成的树形拓扑结构,并认为铰是柱铰链,允许具有相对转动和滑动.考虑到实际问题中摩擦力的影响,采用Newton-Euler方法,建立了运动方程.进一步通过构造分配矩阵,将动力学方程分离,得到了一组实用的力方程和运动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体问题 机器人 动力学 机械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小行星系统216 Kleopatra引力场中的动力学
7
作者 姜宇 张韵 +2 位作者 任兆欣 宝音贺西 李恒年 《深空探测学报》 2015年第4期352-357,共6页
主带三小行星系统216 Kleopatra是由主星216 Kleopatra及两个小月亮(moonlet)Alexhelios[S/2008(216)1]和Cleoselene[S/2008(216)2]组成。其中主星216Kleopatra是一个具有强不规则形状如哑铃的连接双星,大小为217km×94km×81km... 主带三小行星系统216 Kleopatra是由主星216 Kleopatra及两个小月亮(moonlet)Alexhelios[S/2008(216)1]和Cleoselene[S/2008(216)2]组成。其中主星216Kleopatra是一个具有强不规则形状如哑铃的连接双星,大小为217km×94km×81km,外小月亮Alexhelios大小约为8.9km,内小月亮大小约为6.9km。其动力学行为具有非常丰富的科学内涵。研究了三小行星系统216Kleopatra自身的动力学机制及其引力场中探测器的运动规律,分析了主星质心固连系中探测器的动力学方程,给出了三小行星引力全多体问题的动力学方程及Jacobi积分,方程考虑了三个小行星的不规则外形、轨道与姿态。发现三小行星系统216Kleopatra主星引力场中一种新的周期轨道族的倍周期分岔。考虑主星的不规则精确外形与引力、两个小月亮的相互作用,研究了该三小行星系统的动力学构形。发现Kleopatra的强不规则几何外形及两个小月亮Alexhelios和Cleoselene的相互作用引起两个小月亮的轨道参数的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小行星 连接双星 引力全多体问题 分岔 平衡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斯托克斯流动在扁球坐标系中的基本解及其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庄宏 严宗毅 吴望一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59-476,共18页
通过把Lamb基本解中的调和函数转换为扁球坐标系下的表达式 ,这项研究成功地得到了一个新的Stokes流动三维基本解· 此基本解可用于解决任意多个扁椭球处于任意位置和方向时的流动问题· 应用最小二乘法 ,三维流动问题中常遇... 通过把Lamb基本解中的调和函数转换为扁球坐标系下的表达式 ,这项研究成功地得到了一个新的Stokes流动三维基本解· 此基本解可用于解决任意多个扁椭球处于任意位置和方向时的流动问题· 应用最小二乘法 ,三维流动问题中常遇到的收敛性差的困难在此得以完全克服· 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准确度高 ,收敛性好和计算量小的特点· 由于扁球可用于模拟从圆盘到圆球的多种物体形状 ,此基本解被用于系统地分析了各种几何因素对两个扁球所受力和力矩的影响· 为了显示此方法的通用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OKES流动 基本解 三维 扁椭球 多极子配置 最小二乘法 低雷诺数 多体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铰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研究
9
作者 李明成 朱世晋 朱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4期487-495,共9页
针对关节饺柔性多体系统建立了R/W体系的动力学方程,并进一步推广到非树及约束型多体系统。本文采用适合描述弹性变形和进行弹性体离散的刚性连体浮动坐标系,用相对描述方法来分解部件的运动,用部件模态方法对弹性体进行离散,从... 针对关节饺柔性多体系统建立了R/W体系的动力学方程,并进一步推广到非树及约束型多体系统。本文采用适合描述弹性变形和进行弹性体离散的刚性连体浮动坐标系,用相对描述方法来分解部件的运动,用部件模态方法对弹性体进行离散,从达朗伯原理出发建立了R/W体系的系统动力学方程。方程对于运动的分解、部件的弹性离散以及对系统的结构描述都比较直观和简单,系统的广义坐标数目也小。方程推广到非树系统和约束系统后,采用奇异值分解缩聚法来处理约束或闭合条件,并使方程能够自动判别系统运动中的奇异性,改善了数值计算性态。本文的数学模型尽管刚柔耦合较强,但在空间闭环的算例上得到的计算结果是令人满意的,计算过程中数值稳定性和收敛性都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体问题 柔性结构 动力学方程 关节铰 机械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刚体静力分析中的一种变换
10
作者 宋丽英 《兰州铁道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37-47,共11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多刚体静力分析中的一种变换,它是对现有分块矩阵单元分割法的扩充与概括。文中结合实例对该种变换作了具体阐述。
关键词 共面力系 静平衡方程 多体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生与湮灭算符的作用
11
作者 马安娜 《益阳师专学报》 1999年第6期40-43,共4页
对量子力学中的产生算符(a+)和湮灭算符(a)的定义式、对易关系、基本特征及其作用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讨论.
关键词 产生算符 湮灭算符 对易关系 量子力学 粒子占有数表象 全同粒子多体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研发出超过50比特的量子模拟器
12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3-153,共1页
据科技部网站2018年1月18日报道,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和马里兰大学联合成立的联合量子研究所(JQI)科研人员利用离子阱制成53台量子比特的模拟器,用来研究量子磁体的相变.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团队利用53台独立的带有电荷... 据科技部网站2018年1月18日报道,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和马里兰大学联合成立的联合量子研究所(JQI)科研人员利用离子阱制成53台量子比特的模拟器,用来研究量子磁体的相变.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团队利用53台独立的带有电荷的镱金属离子形成模拟系统,这些离子被电极限制在近似真空的电磁场中.通过利用激光操纵这些离子,可以模拟传统计算机所无法计算的复杂量子多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量子比特 模拟器 研发 《自然》杂志 量子多体问题 马里兰大学 离子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istence and Uniqueness of Nested Regular Quadrilateral Central Configurations 被引量:2
13
作者 LIUXue-fei 《Chinese Quarterly Journal of Mathematic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9-64,共6页
Two cases of the nested configurations in R3 consisting of two regular quadrilaterals are discussed. One case of them do not form central configuration, the other case can be central configuration. In the second case ... Two cases of the nested configurations in R3 consisting of two regular quadrilaterals are discussed. One case of them do not form central configuration, the other case can be central configuration. In the second case the existence and uniqueness of the central configuration are studied. If the configuration is a central configuration, then all masses of outside layer are equivalent, similar to the masses of inside layer. At the same time the following relation between r(the ratio of the sizes) and mass ratio b = m/m must be satisfied in which the masses at outside layer are not less than the masses at inside layer, and the solution of this kind of central configuration is unique for the given ratio (6) of ma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ody problems nested quadrilaterals central configurations existence and uniquen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Filtration Problems of Fluid Containing Solute Through Layered Porous Media
14
作者 邓聚成 《Chinese Quarterly Journal of Mathematics》 CSCD 1992年第3期77-87,共11页
In this paper, we consider the problem (θ(x,U))_t=(K(x,U)U_x)_x-(K(x,U))_x (x,t)∈G_T (θ(x,U)V(x,t))_t=(DθV_x)_x+(V(KU_x-K))_x,(x,t)∈G_T, u(x,0)=u_0(x),V(x,0),(x,0)=V_0(x),0≤x≤2, U(0,t)=h_0(t),U(2,t)=h_2(t),0≤t... In this paper, we consider the problem (θ(x,U))_t=(K(x,U)U_x)_x-(K(x,U))_x (x,t)∈G_T (θ(x,U)V(x,t))_t=(DθV_x)_x+(V(KU_x-K))_x,(x,t)∈G_T, u(x,0)=u_0(x),V(x,0),(x,0)=V_0(x),0≤x≤2, U(0,t)=h_0(t),U(2,t)=h_2(t),0≤t≤T, V(0,t)=g_0(t),V(2,t)=g_2(t),0≤t≤T. Where, θ(x,U)=θ_1(x,U) when (x,t)∈D_1={0≤x<1,0≤t≤T};θ(x,U)=θ_2(x,U),(x,t)∈D_2={1<x≤2,0≤t≤T}.K(x,U)=K_i(x,U),(x,t)∈D_i. θ_i, K_i are the Moisture content and hy draulic conductivity of porous Media on D_i respectively. V be the the concentration of solute in the fluid. In addition we also require that U, V, (K(x,U)U_x-1) and DθV_x+V(KU_x-K) are continu ous at x=1. We prove the exisence, uniqueness and large time behavior of the problem by the method of reg ular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rous Media FILTRATION weak sol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