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复合铰链约束的坐姿人体多体动力学模型
1
作者 张志刚 姚周 +1 位作者 赵登峰 付志军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51-56,65,共7页
为精确模拟人体振动响应,提出了一种基于复合铰链约束的坐姿人体多体动力学模型。将人体划分为头颈部、上躯干、中躯干、下躯干和大腿臀部五个主要部分,并通过滑移-转动复合铰链连接各部位。基于运动学递推关系和虚功率原理,建立了坐姿... 为精确模拟人体振动响应,提出了一种基于复合铰链约束的坐姿人体多体动力学模型。将人体划分为头颈部、上躯干、中躯干、下躯干和大腿臀部五个主要部分,并通过滑移-转动复合铰链连接各部位。基于运动学递推关系和虚功率原理,建立了坐姿人体多体动力学控制方程。通过对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方程进行线性化处理,推导了坐姿人体多体动力学模型的视在质量和座椅-头部传递率等关键参数。采用归一化视在质量和座椅-头部传递率的平方加权作为目标函数,利用公开的坐姿人体振动试验数据对模型中的弹簧和阻尼进行了参数辨识。基于所建立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坐姿人体振动特性。仿真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得到的人体振动响应曲线与试验数据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所得振动模态能更准确地反映人体实际运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姿人 多体动力学模型 复合铰链 参数辨识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轴式直升机双旋翼系统的多体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5
2
作者 贺天鹏 李书 +1 位作者 张俊 李小龙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91-96,221-222,共8页
建立了共轴式直升机双旋翼系统结构的多体动力学模型,该细节模型包括旋翼轴内轴与外轴、桨毂、双旋翼、操纵杆、自动倾斜器、驱动器和固定支架等所有关键部件,经过分析计算,得到了关键部件与旋翼系统结构运动耦合的的动力学特性。与台... 建立了共轴式直升机双旋翼系统结构的多体动力学模型,该细节模型包括旋翼轴内轴与外轴、桨毂、双旋翼、操纵杆、自动倾斜器、驱动器和固定支架等所有关键部件,经过分析计算,得到了关键部件与旋翼系统结构运动耦合的的动力学特性。与台架运转振动测试的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误差基本都在5%以内,验证了这种基于多体动力学的分析方法在共轴式直升机复杂系统结构动力学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轴式直升机 双旋翼 旋翼轴 多体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体动力学模型的Modelica语言建模 被引量:3
3
作者 刘俊 黄运保 +1 位作者 陈立平 王启富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88-1093,共6页
对Adams多体模型结构及Modelica模型的转换方法进行了研究。对多体动力学模型结构及建模方式进行分析,根据Adams多体模型结构设计了对应的Modelica多体模型结构。研究了Adams多体模型各组件包含的信息,以及与Modelica模型的异同,提出了... 对Adams多体模型结构及Modelica模型的转换方法进行了研究。对多体动力学模型结构及建模方式进行分析,根据Adams多体模型结构设计了对应的Modelica多体模型结构。研究了Adams多体模型各组件包含的信息,以及与Modelica模型的异同,提出了各多体组件的转换方法。最后给出了多体模型转换验证实例与结果。该研究有助于提高多领域仿真系统的多体建模效率及与传统多体系统的兼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领域统一建模 MODELICA语言 多体动力学模型 模型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索单元等效多体动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志军 冯文贤 陈新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2-265,共4页
根据预应力非线性索单元本构方程,推导了钢丝绳多刚体离散等效节点连接力,将索道离散成刚体小段,在刚体之间施加等效载荷,并引入了扭转刚度和阻尼来保证位移相容性。利用该模型编制了ADAMS程序代码,通过预紧力索道多体动力学进行仿真,... 根据预应力非线性索单元本构方程,推导了钢丝绳多刚体离散等效节点连接力,将索道离散成刚体小段,在刚体之间施加等效载荷,并引入了扭转刚度和阻尼来保证位移相容性。利用该模型编制了ADAMS程序代码,通过预紧力索道多体动力学进行仿真,揭示了钢丝绳振动频率与张力的关系,为索道多体动力学仿真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紧索道 非线性索单元 多体动力学模型 位移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似模型和模式搜索法的履带车辆多体动力学模型参数修正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钦龙 王红岩 芮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3期46-53,共8页
履带车辆多体动力学模型仿真结果的准确度直接影响其动力学性能分析结果的可信性。为提高仿真结果的准确度,研究了多体动力学模型参数的修正方法。首先建立了履带车辆多体动力学模型,通过对比仿真结果与实车测试结果,初步验证了模型的... 履带车辆多体动力学模型仿真结果的准确度直接影响其动力学性能分析结果的可信性。为提高仿真结果的准确度,研究了多体动力学模型参数的修正方法。首先建立了履带车辆多体动力学模型,通过对比仿真结果与实车测试结果,初步验证了模型的可信性;并给出了参数修正目标函数的表达式。通过参数筛选确定了待修正模型参数。采用克里格插值法,构造了待修正参数与目标函数之间的近似模型;解决了修正效率低、计算量大的问题。针对修正问题的无约束性和非线性,采用模式搜索法进行参数修正的迭代计算。修正结果表明,动力学模型仿真结果的准确度得到了提高,证明了修正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体动力学模型 参数修正 克里格近似模型 模式搜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井钻柱系统耦合振动多体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与算例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程载斌 姜伟 +4 位作者 蒋世全 李迅科 何保生 仼革学 王宁羽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76,共6页
基于绝对节点坐标法建立全井钻柱系统的多体动力学模型,研究系统的耦合振动现象;将大长细比柔性钻柱离散为绝对节点坐标梁单元,讨论梁单元格式,并研究井口、钻头处边界及钻柱与井壁的接触/摩擦模型,给出包含绝对节点坐标梁单元的钻柱系... 基于绝对节点坐标法建立全井钻柱系统的多体动力学模型,研究系统的耦合振动现象;将大长细比柔性钻柱离散为绝对节点坐标梁单元,讨论梁单元格式,并研究井口、钻头处边界及钻柱与井壁的接触/摩擦模型,给出包含绝对节点坐标梁单元的钻柱系统运动方程;采用向后差分法求解微分-代数方程组,开发多体动力学求解器及相应的前、后处理器。通过直井、定向井算例分析了全井钻柱系统的轴向、扭转、横向耦合振动特性,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力学建模和数值分析方法可实时捕捉到钻柱系统的耦合振动现象,能够在钻柱系统动力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井钻柱系统 耦合振动 多体动力学模型 绝对节点坐标法 向后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ustered张拉整体结构的动力学建模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子宇 王彤 周斌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87-294,共8页
针对clustered张拉整体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任意拉格朗日-欧拉(arbitrary Lagrangian-Eulerian, ALE)法的多体动力学模型。相较于传统的拉格朗日法模型,该研究中的模型具有更为简单的运动学约束。首先,引入了一种ALE时变长度索单元,其... 针对clustered张拉整体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任意拉格朗日-欧拉(arbitrary Lagrangian-Eulerian, ALE)法的多体动力学模型。相较于传统的拉格朗日法模型,该研究中的模型具有更为简单的运动学约束。首先,引入了一种ALE时变长度索单元,其网格节点与物质点可以独立运动,提供了一种自然的方式描述结构中运动的滑轮和滑动绳索;其次,利用达朗贝尔原理,推导了该单元的广义力向量并计算了相应的雅可比矩阵;然后,建立了张拉整体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并利用广义α算法对其进行求解,选取节点的全局位置坐标和物质坐标作为广义坐标,其中全局位置坐标可以被不同物体共享,以减少动力学方程的自由度数和消除物体间的约束;最后,展示了一个数值算例,10层可折叠张拉整体塔架,对其折叠过程进行了准静态和动力学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所提出的模型和算法可为clustered张拉整体结构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具有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体动力学模型 clustered张拉整 任意拉格朗日-欧拉(ALE) 可展开空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裂纹齿轮系统动力学建模及仿真研究
8
作者 尤小梅 王梓蘅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2-76,共5页
齿轮传动系统多采用细长轴,轴的柔性以及约束的施加会显著影响系统的动态响应,为了研究含齿轮裂纹故障的两级齿轮传动系统的振动特性,采用虚拟样机技术基于ADAMS分析软件对含齿轮裂纹故障的两级齿轮传动系统建立多体动力学模型,使用柔... 齿轮传动系统多采用细长轴,轴的柔性以及约束的施加会显著影响系统的动态响应,为了研究含齿轮裂纹故障的两级齿轮传动系统的振动特性,采用虚拟样机技术基于ADAMS分析软件对含齿轮裂纹故障的两级齿轮传动系统建立多体动力学模型,使用柔性支撑替换理想转动约束,分别建立系统的全刚体模型和全柔体模型,研究模型在相同工况下的动态响应,分析柔性轴、柔性齿对含裂纹轮齿的齿轮传动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对健康齿轮传动系统建立多体动力学模型,将健康模型的结果与故障多体动力学模型的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探究裂纹对结果的影响。该研究可得到准确的含裂纹齿轮传动系统的振动特性,并验证在齿轮箱轴承处采用柔性支撑分析含裂纹故障的齿轮传动系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裂纹 虚拟样机技术 多体动力学模型 ADAMS 振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盘角系统制动颤振多体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立军 闫国明 +1 位作者 孟德建 余卓平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39-647,共9页
基于多体动力学方法,考虑制动系统、悬架系统、等效传动系统的具体结构和空间位置以及制动器摩擦特性,以传动系统驱动力矩和制动压力为输入,提出了一种制动颤振瞬态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制动盘与制动块间的黏滑运动和相图特性以及制动系统... 基于多体动力学方法,考虑制动系统、悬架系统、等效传动系统的具体结构和空间位置以及制动器摩擦特性,以传动系统驱动力矩和制动压力为输入,提出了一种制动颤振瞬态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制动盘与制动块间的黏滑运动和相图特性以及制动系统和悬架系统关键部件振动特性,明确了制动颤振的主要传递路径.结果表明:制动颤振包含2种典型振动模式,一种是幅值较大、持续时间较短的冲击振动,另一种是幅值较小、持续时间较长的周期性谐波振动;制动钳和悬架关键部件均以制动盘切向振动为主,经过减振器支柱和下摆臂的传递,整车以纵向振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颤振 底盘角系统 多体动力学模型 黏滑振动 整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体动力学仿真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二系悬挂故障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金子博 方宇 +1 位作者 陆远航 李晓斌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7-101,共5页
对国内某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故障统计发现,二系悬挂故障已成为影响转向架乃至车辆安全运行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多体动力学的方法建立该型国产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动力学模型,并通过实车振动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利用验证后的模型模... 对国内某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故障统计发现,二系悬挂故障已成为影响转向架乃至车辆安全运行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多体动力学的方法建立该型国产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动力学模型,并通过实车振动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利用验证后的模型模拟二系悬挂故障下列车的运行状态,并采用功率谱对车体振动加速度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考虑速度、载荷及故障个数等因素的情况下,车体垂向、横向振动频率分别在0~3.5 Hz和0~2.0Hz频段时对于二系悬挂故障最为敏感;均方根值和方差更适合作为频谱变化的量化指标;当故障造成列车部件布置不对称时,车体振动变化尤其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 二系悬挂 故障特征 多体动力学模型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段法在高炮发射多体系统动力学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晓锋 姜兴渭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5-27,共3页
用有限段法计算高炮身管的弹性变形 ,用基于Kane方程的Huston方法建立了某高炮 7刚体 18自由度的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 ,对高炮发射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 ,计算得出的炮口角位移明显大于不计身管变形的 5刚体 10自由度模型的计算结果。 2种... 用有限段法计算高炮身管的弹性变形 ,用基于Kane方程的Huston方法建立了某高炮 7刚体 18自由度的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 ,对高炮发射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 ,计算得出的炮口角位移明显大于不计身管变形的 5刚体 10自由度模型的计算结果。 2种模型计算出的炮箱后坐曲线是完全一样的 ,与实测的炮箱后坐曲线一致 ,证明了上述分析的正确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射炮 炮管 弹性变形 有限元法 KANE方程 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壁四点接触球轴承-腕部关节系统接触动力学分析
12
作者 赵宝旭 姚廷强 +1 位作者 钱建伟 赵德春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0-877,共8页
在机器人实际工况中,针对含有薄壁四点接触球轴承的机器人腕部关节系统的运动稳定性问题,对腕部系统模型进行了简化设计和仿真研究。在考虑薄壁结构的弹性变形和动态接触作用耦合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刚柔耦合工业机器人腕部关节系统模型... 在机器人实际工况中,针对含有薄壁四点接触球轴承的机器人腕部关节系统的运动稳定性问题,对腕部系统模型进行了简化设计和仿真研究。在考虑薄壁结构的弹性变形和动态接触作用耦合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刚柔耦合工业机器人腕部关节系统模型,分析了不同受载工况和正反转驱动下的变形规律和动态特性。首先,基于多体动力学和Hertz接触理论,设计了包含薄壁四点接触球轴承和中空轴及基座的腕部关节系统刚柔耦合接触动力学仿真模型;然后,考虑薄壁中空轴、基座、轴承套圈和保持架的结构弹性变形、钢球和套圈滚道、保持架的动态接触作用,研究了机器人腕部关节系统两种实际工况对保持架和钢球角速度、保持架和薄壁基座振动位移、钢球与套圈的动态接触力的影响;最后,计算分析了两种工况下腕部关节系统的动态载荷规律和振动响应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对较大的径向载荷作用下,保持架和钢球会出现打滑现象,速度呈现周期波动,保持架和基座具有更好的运动稳定性,其薄壁轴承内部载荷降低,主副接触对均承担联合载荷,轴承内部载荷稳定性也更好。该仿真模型及结果可以为薄壁腕部关节系统的动力学分析与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柔耦合工业机器人 腕部关节系统模型 薄壁四点接触球轴承 结构弹性变形 振动特性 动态接触 薄壁中空轴-球轴承-基座的刚柔耦合多体接触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臂架弹性的动臂起重机动力学建模及振动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嘉红霞 李万莉 W. Singhose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6-140,共5页
动臂起重机负载的振荡会大大降低起重机工作时的防倾翻能力。首先建立动臂起重机的静态模型以便全面了解动臂起重机的系统结构。然后运用AUTOLEV建立了考虑臂架弹性的动臂起重机的一个简单模型及完全多体动力学模型,仿真出动臂起重机各... 动臂起重机负载的振荡会大大降低起重机工作时的防倾翻能力。首先建立动臂起重机的静态模型以便全面了解动臂起重机的系统结构。然后运用AUTOLEV建立了考虑臂架弹性的动臂起重机的一个简单模型及完全多体动力学模型,仿真出动臂起重机各机构运行时弹性臂架输出角度及臂架顶部负载对阶跃输入的响应曲线。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动臂起重机中车体的运行及臂架的回转和起升都会导致负载的剧烈振荡从而影响整机工作的安全性。详细而全面的负载振动分析为系统的振动控制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机械臂 动臂起重机 简单模型 多体动力学模型 振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环境下运输类飞机拦阻着舰建模与动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柳子栋 詹浩 邓阳平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16-823,共8页
根据运输类飞机拦阻着舰的特点,以载机与舰船间多体动力学关系作为基础,搭建了一套由载机-航母-起落架-拦阻器组成的多体动力学系统仿真模型。结合近舰区风场等外部环境模型,使系统不仅能够反映出运输类飞机基本的着舰动力学特性,还可... 根据运输类飞机拦阻着舰的特点,以载机与舰船间多体动力学关系作为基础,搭建了一套由载机-航母-起落架-拦阻器组成的多体动力学系统仿真模型。结合近舰区风场等外部环境模型,使系统不仅能够反映出运输类飞机基本的着舰动力学特性,还可研究复杂环境中载机-航母的适配性问题。在以该模型为基础的研究工作中,重点分析了着舰速度、载机重量、下滑轨迹、风扰动、甲板运动等因素对运输类飞机拦阻着舰过程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风扰动及甲板运动对载机着舰过程的影响最为严重,其余扰动则会对着舰过程中某些相关参数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为下一步将要开展的运输类飞机着舰控制系统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体动力学模型 动力学特性 着舰 建模 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理模型和数据驱动的重载货车悬挂参数估计
15
作者 张昌凡 王宇轩 +1 位作者 何静 钟琪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26,共8页
重载货车在长期的服役过程中,车辆悬挂参数因为老化、疲劳等原因,与设计初始值之间会存在较大差异。而传统面向固定工况的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难以准确评估实际的车辆—轨道系统安全状态。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对在役重载货车悬挂参数进... 重载货车在长期的服役过程中,车辆悬挂参数因为老化、疲劳等原因,与设计初始值之间会存在较大差异。而传统面向固定工况的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难以准确评估实际的车辆—轨道系统安全状态。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对在役重载货车悬挂参数进行估计的方法。首先,以国内某型C80货车为原型,构建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其次,通过Sobol全局敏感性分析选取了10个对轮轨力影响较大的关键悬挂参数;再次,构建基于RBFNN的数据驱动代理模型,并以实际轮轨力为基准,结合NSGA-Ⅱ算法对关键悬挂参数进行估计;最后,将所估计参数代入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并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将估计后的结果带入模型,其仿真结果与实测的轮轨力进行对比,在直线工况下,轮轨横向力误差由9.28%降低到6.13%;在曲线工况下,这一误差由6.24%降低到4.95%;而在长大下坡工况下,误差由18.11%降低到16.24%,仿真轮轨力精度得到提升,表明了所提方法在估计重载货车悬挂参数上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货车 多体动力学模型 轮轨力 RBFNN代理模型 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ifeMod对跳马运动员推手动作动力学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旭鸿 郝卫亚 +1 位作者 吴成亮 肖晓飞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3-58,共6页
基于LifeMod建立体操运动员个性化人体模型和跳桌,其中,人体模型包括19个环节和50个自由度。通过仿真和实际运动之间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比较,完成体操运动员-跳桌系统模型的可行性验证,随后量化推手过程人体上肢承受的内、外冲击负荷... 基于LifeMod建立体操运动员个性化人体模型和跳桌,其中,人体模型包括19个环节和50个自由度。通过仿真和实际运动之间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比较,完成体操运动员-跳桌系统模型的可行性验证,随后量化推手过程人体上肢承受的内、外冲击负荷,并对跳桌的力学特性展开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基于LifeMod建立的人-器械系统模型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可靠性,优秀女子体操运动员在完成冢原直体后空翻转体720°的技术动作时,左、右手受到的撑马反作用力峰值分别为1.37BW和1.40BW,且推手过程中上肢的腕、肘和肩关节反作用力峰值依次减小,同时肩关节左侧的屈力矩和右侧的伸力矩起主导作用。无论跳桌的刚度如何变化,推手过程左侧肘关节到达关节反作用力峰值的时间最短且关节负载率最大。另外,增大跳桌的阻尼系数虽能减小外载负荷,却导致左侧上肢的内载负荷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体动力学模型 操运动员 计算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刚柔耦合动力学的玻璃升降器多目标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罗坤 陈梓铭 +2 位作者 吴云龙 曾刚 李落星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14-818,共5页
针对某SUV车型的前车窗玻璃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卡滞的问题,建立了绳轮式玻璃升降器的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对玻璃偏转位移、钢丝绳拉力等性能指标进行了研究。通过升降器试验台架对模型精度进行了验证,然后对导轨位置、尼槽阻力和水切... 针对某SUV车型的前车窗玻璃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卡滞的问题,建立了绳轮式玻璃升降器的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对玻璃偏转位移、钢丝绳拉力等性能指标进行了研究。通过升降器试验台架对模型精度进行了验证,然后对导轨位置、尼槽阻力和水切条阻力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参数化建模;结合Isight中的拉丁超立方设计方法进行了试验设计,并建立了各指标的二阶响应面近似模型;基于该响应面模型,采用第二代非支配遗传算法对玻璃升降器的性能指标进行了优化。优化结果表明:玻璃卡滞现象消失,玻璃上测点偏转位移、下测点偏转位移、钢丝绳拉力分别降低了47.6%、33.3%、9.6%;在满足玻璃上升时间的条件下,该优化显著提升了玻璃升降器的运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升降器 刚柔耦合 多体动力学模型 多目标优化 试验设计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AMS/View建模的曲柄连杆机构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建伟 张肇伟 +3 位作者 刘荣昌 薛隆泉 孙华东 焦洪磊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09年第5期79-81,共3页
基于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相关理论,利用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中View模块的建模功能,建立了某型号4缸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在考虑此型号发动机实际工况受力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动力学仿真,得出各连杆轴颈处的受力情况,... 基于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相关理论,利用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中View模块的建模功能,建立了某型号4缸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在考虑此型号发动机实际工况受力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动力学仿真,得出各连杆轴颈处的受力情况,为曲轴圆角滚压及曲轴强度分析提供了力的边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MS 建模 多体动力学模型 动力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履带式微型海底钻机行驶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嘉豪 金永平 +1 位作者 刘德顺 万步炎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共5页
概述了履带式微型海底钻机组成结构及其作业过程;应用仿真软件Recurdyn建立了履带式微型海底钻机多体动力学模型;开展了底质土力学特性试验研究,构建了深海底质力学模型;进行了履带式微型海底钻机深海底行驶过程动力学仿真。结果表明,... 概述了履带式微型海底钻机组成结构及其作业过程;应用仿真软件Recurdyn建立了履带式微型海底钻机多体动力学模型;开展了底质土力学特性试验研究,构建了深海底质力学模型;进行了履带式微型海底钻机深海底行驶过程动力学仿真。结果表明,在深海沉积物底质条件下,履带式微型海底钻机在行驶过程中存在轻微打滑现象和一定的沉陷量与仰角;深海底质(特别是稀软底质)力学性能显著影响履带式微型海底钻机动态特性;在钻机低速行驶时行驶速度对履带式微型海底钻机动态特性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式微型海底钻机 深海沉积物底质 钻探取芯 行驶特性 多体动力学模型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刚臂系泊系统多体动力行为模拟和实测验证 被引量:2
20
作者 童韵 吕柏呈 +1 位作者 郭冲冲 武文华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79-786,共8页
为了研究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软刚臂系泊系统在服役海况下的多体动力学行为,本文将软刚臂系泊系统的铰结构进行拆分,结合现场原型监测信息,开展了适用于现场应用的软刚臂系泊系统的三维多体动力学模拟研究。利用现场监测冗余信息,验证了... 为了研究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软刚臂系泊系统在服役海况下的多体动力学行为,本文将软刚臂系泊系统的铰结构进行拆分,结合现场原型监测信息,开展了适用于现场应用的软刚臂系泊系统的三维多体动力学模拟研究。利用现场监测冗余信息,验证了多体动力学模拟方法对在役软刚臂系泊系统各铰和单体运动状态计算的正确性。同时,相对于传统的软刚臂结构的二维力学模型而言,本文所提出的三维多体动力学模型全面地考虑了船体和系泊结构运动的影响,系泊回复力具有明显的波频效应,可更加全面地表征软刚臂系泊系统在服役状态下的结构运动姿态和受力等实时工作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 软刚臂系泊系统 多体动力学模型 铰节点 原型监测 系泊回复力 波频效应 结构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