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6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进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算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刘玉柱 屈蔷 曹东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1-164,共4页
针对量测噪声未知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方法,首先对量测噪声进行实时跟踪与估计,接着基于估计的量测噪声进行最优加权融合,解决常规加权法权值不是最优的问题,最后将融合的结果进行卡尔曼滤波,得到系统的状态估计。将... 针对量测噪声未知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方法,首先对量测噪声进行实时跟踪与估计,接着基于估计的量测噪声进行最优加权融合,解决常规加权法权值不是最优的问题,最后将融合的结果进行卡尔曼滤波,得到系统的状态估计。将改进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方法应用某型无人机(UAV)垂向高度信息融合系统中,经仿真验证,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尔曼滤波 信息融合 多传感器 噪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粒子滤波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算法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伟强 陈军 +2 位作者 张闯 宋立国 谭卓理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358-3362,共5页
针对粒子滤波中存在粒子质量低和粒子贫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粒子滤波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算法。该算法分为两个模块,首先,将多传感器数据发送给相应的粒子滤波计算模块,以优化粒子分布为目的更新建议分布密度;然后,在智能粒子滤... 针对粒子滤波中存在粒子质量低和粒子贫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粒子滤波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算法。该算法分为两个模块,首先,将多传感器数据发送给相应的粒子滤波计算模块,以优化粒子分布为目的更新建议分布密度;然后,在智能粒子滤波模块中对多传感器数据构造完整的似然函数,引入设计的遗传因子将小权重粒子修正为大权重粒子,近似于真实的后验分布,重采样过程中保留了权值较大的粒子,又避免了粒子耗尽问题,进一步保持粒子的多样性,提高了滤波精度,最终得到最优的估计值。根据实船实验的数据进行了验证,将所提算法应用于GPS/SINS/LOG组合导航系统进行仿真计算验证了其有效性。实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得到精确的位置、速度和航向信息,而且也能有效改善滤波性能,提高了组合导航系统的解算精度,能够满足船舶高精度导航定位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传感器 遗传因子 粒子滤波 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度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算法 被引量:8
3
作者 杨宝强 孙勇 徐明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3-35,共3页
目前多传感器融合算法大都需要先验知识,而现实环境中常常无法满足。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信息融合中利用指数衰减函数引入了支持度的概念,进而设计了两种不依赖任何先验知识的基于支持度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算法。最后,应用该算法对3... 目前多传感器融合算法大都需要先验知识,而现实环境中常常无法满足。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信息融合中利用指数衰减函数引入了支持度的概念,进而设计了两种不依赖任何先验知识的基于支持度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算法。最后,应用该算法对3部雷达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有较好的融合效果,并具有计算简单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融合 支持度 融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M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算法 被引量:12
4
作者 周鸣争 汪军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7-410,共4页
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简称SVM)是一种基于结构风险最小化原理,具有很高泛化性能的学习算法。针对工业多传感器测控系统中,被测系数与相关参数之间存在有较大的非线性和模糊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SVM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 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简称SVM)是一种基于结构风险最小化原理,具有很高泛化性能的学习算法。针对工业多传感器测控系统中,被测系数与相关参数之间存在有较大的非线性和模糊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SVM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模型及算法。为小样本、非线性、高维数一类多传感器信息融合问题的建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通过对“纸张水份在线测量系统”应用表明,基于SVM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模型及算法在测量精度和推广性能上都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融合算法 SVM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 信息融合模型 结构风险最小化 Vector 在线测量系统 支持向量机 学习算法 泛化性能 测控系统 模糊关系 纸张水份 推广性能 测量精度 非线性 小样本 高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证据理论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算法 被引量:11
5
作者 康健 谷云彪 李一兵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70-673,共4页
多传感器卡尔曼滤波算法具有良好的信号跟踪及估值能力,但由于信号噪声的影响,不同传感器所提供的信号会产生一定幅度的偏差,不利于对真实信号的预测及估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DS证据理论的多传感器量测融合的方法,利用证据... 多传感器卡尔曼滤波算法具有良好的信号跟踪及估值能力,但由于信号噪声的影响,不同传感器所提供的信号会产生一定幅度的偏差,不利于对真实信号的预测及估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DS证据理论的多传感器量测融合的方法,利用证据理论处理传感器的量测信息以及滤波器的估计值,从而合理地计算出单传感器的权值,并对子传感器的量测值进行二次赋值。经过融合后的结果具有良好的滤波效果。将改进的量测融合方法应用到目标跟踪问题中,获得的目标跟踪精度提高了近一倍。通过仿真实验对比验证了新算法的可靠性及精确性,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证据理论 KALMAN滤波 信息融合 多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导航系统中异步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算法 被引量:13
6
作者 朱倚娴 程向红 +1 位作者 周玲 刘全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5-200,共6页
针对组合导航系统中多个传感器采样频率不同且存在量测滞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数据分块的组合导航信息融合算法.建立最高采样率下的系统模型,通过状态和观测的分块得到基于多尺度的系统模型,利用不同尺度上的观测信息在各尺度上... 针对组合导航系统中多个传感器采样频率不同且存在量测滞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数据分块的组合导航信息融合算法.建立最高采样率下的系统模型,通过状态和观测的分块得到基于多尺度的系统模型,利用不同尺度上的观测信息在各尺度上进行Kalman滤波,并经融合最终获得基于全局的状态估计值.将该算法用于SINS/DVL/TAN组合导航系统仿真,结果表明,在异步多传感器量测的情况下,基于多尺度数据分块的信息融合算法与非等间隔Kalman滤波算法相比,北向速度最大误差减小24.1%,纬度最大误差减小23.8%,东向速度最大误差和经度最大误差均略有减小.因此,信息融合算法具有较高的滤波精度,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导航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导航系统 异步多传感器 信息融合 多尺度 KALMAN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算法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吴成东 黄明松 +2 位作者 朱红 储直明 洪涛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4年第2期145-150,共6页
定义可信度区间估计,建立关联阵及可信度阵以检验传感器测量值的误差.采用有向图描述传感器之间的关系,确定传感器数据的取舍,提出两种最优融合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优化算法是有效的,优越于简单平均法.
关键词 机器人 传感器 信息 融合算法 最优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熵和优劣解距离法的多传感器信息评价融合算法
8
作者 闫佳怡 赵宝奇 +1 位作者 汤陈 彭秀辉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5-40,共6页
针对无先验值情况下多传感器信息融合问题,从评价传感器获取信息质量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熵和优劣解距离(TOPSIS)法的多传感器信息评价融合算法,以获得更接近真实值的结果。首先,利用信息熵评价每次采样中所有传感器获取数据... 针对无先验值情况下多传感器信息融合问题,从评价传感器获取信息质量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熵和优劣解距离(TOPSIS)法的多传感器信息评价融合算法,以获得更接近真实值的结果。首先,利用信息熵评价每次采样中所有传感器获取数据的一致性,为采样时机赋权,利用优劣解距离法评价所有传感器获取信息的质量并按质量优劣为各传感器赋权;其次,利用采样时机的权重和传感器的权重得到临时融合值,并不断迭代,使融合值向真实值收敛;最后,通过仿真实验,从稳定性和精确程度两个方面验证了该信息评价融合算法明显优于已有的同类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融合 动态赋权 多传感器 信息 优劣解距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和迁移学习的下肢外骨骼运动意图预测研究
9
作者 俞志鹏 王美玲 +2 位作者 王成军 凌六一 金力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69-1978,共10页
下肢外骨骼需要通过识别穿戴者的运动意图为穿戴者日常活动提供助力,然而当前的研究很少关注能够提供新受试者意图信息的下肢运动模式预测.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和迁移学习的下肢运动模式预测方法.本文首先设计了一... 下肢外骨骼需要通过识别穿戴者的运动意图为穿戴者日常活动提供助力,然而当前的研究很少关注能够提供新受试者意图信息的下肢运动模式预测.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和迁移学习的下肢运动模式预测方法.本文首先设计了一个下肢运动模式预测模型,采用长短时记忆单元(Long-Short Term Memory,LSTM)提取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中的模式特征,然后将sEMG的模式特征与关节角度特征融合预测下肢运动模式.考虑到受试者之间的生理信号差异,本文设计的迁移学习策略分两步训练预测模型,第一步在源域受试者数据集上预训练模型,第二步冻结sEMG模式特征提取器的网络权值,并在目标域数据集上微调全连接层.实验采集了受试者自由行走和穿戴外骨骼行走的数据.通过预测时间长度为100 ms的实验可以得出,所提出的方法分别能够有效提升新受试者自由行走状态下和穿戴外骨骼行走时9.53%和8.29%的运动模式预测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可通过提升新受试者运动模式预测准确率,从而保障下肢外骨骼可靠的人体运动意图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外骨骼 下肢运动模式预测 表面肌电信号 迁移学习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无人机编队协同差分相对定位方法
10
作者 鲁航 姜涛 田德宇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9-257,共9页
在GNSS拒止条件下,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方法可以融合无人机编队成员间相对距离和速度等信息,实现相对定位。但编队成员以相同速度飞行时不满足可观测性条件,滤波方法失效、定位精度下降。针对上述问题,在惯导/气压高度计组合导航的基础上... 在GNSS拒止条件下,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方法可以融合无人机编队成员间相对距离和速度等信息,实现相对定位。但编队成员以相同速度飞行时不满足可观测性条件,滤波方法失效、定位精度下降。针对上述问题,在惯导/气压高度计组合导航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协同差分相对定位算法。该算法通过高度解耦,将问题转化到二维平面,利用惯导信息和数据链测距信息得到从机含误差的水平位置。合理设置主机和从机之间的距离,可使从机水平位置误差值大致相同,再通过差分计算消去共同误差,最终获得从机之间的相对位置。蒙特卡洛仿真和敏感性分析表明满足主从距离条件后,相对定位精度主要由测距精度决定,测距精度为1、5、10 m时相对定位精度分别为2.3、5.8、11.7 m左右。且在编队成员同速飞行时可保持定位精度。该方法适用于中短航时的无人机编队相对定位,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编队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 相对定位 协同定位 数据链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下变电站汇控柜状态监测方法
11
作者 杨洋 谢青洋 苏适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08-1213,共6页
对变电站汇控柜的状态展开实时传感监测,能够有效预防由变电站故障引起的停电、火灾等情况的发生,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的变电站汇控柜状态监测方法。通过分布图和自适应加权法实现不同传感器的变电站汇控柜数据信息融... 对变电站汇控柜的状态展开实时传感监测,能够有效预防由变电站故障引起的停电、火灾等情况的发生,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的变电站汇控柜状态监测方法。通过分布图和自适应加权法实现不同传感器的变电站汇控柜数据信息融合,以提高融合后状态信息的准确性。对融合后的变电站汇控柜状态信息进行小波包分解,并对分解系数进行重构,以提取关键的状态特征。将提取到的状态特征输入到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中,实现对变电站汇控柜状态的监测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融合处理汇控柜信息的时间低于45 ms,特征提取准确率高于95%,监测信息与真实信息基本一致,汇控柜状态监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汇控柜 状态监测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 小波包分解 自适应加权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液压系统故障诊断
12
作者 李贝利 张达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71-180,共10页
在多物理参数监测的工作场景下,液压系统的信号采集通常具有多时间尺度的特性,导致诊断过程中出现故障信息的损失和精度下降。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故障诊断方法,采用多头1DCNN网络对温度、压力、流量等多传感... 在多物理参数监测的工作场景下,液压系统的信号采集通常具有多时间尺度的特性,导致诊断过程中出现故障信息的损失和精度下降。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故障诊断方法,采用多头1DCNN网络对温度、压力、流量等多传感器信号进行并行差异化的特征提取,通过减法平均优化器为不同采样率的信号输入确定合适的卷积核尺寸及滑动步长超参数,实现时间尺度上的进一步适配,同时提高网络的收敛速度。在特征融合阶段,引入注意力机制对权重进行动态分配,降低多传感器融合数据的过拟合风险。采用公开液压数据集进行分析和验证,并与多种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取和利用多传感器信号中的多方位故障信息进行诊断,且无需依赖专家知识,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系统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 故障诊断 深度学习 减法平均优化器(SAB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运动轨迹跟踪系统设计
13
作者 夏之阅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46-149,共4页
单传感器采集数据易受噪声和干扰的影响,进而影响轨迹数据的准确性,增大轨迹跟踪误差。为此,设计一种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运动轨迹跟踪系统。将惯性传感器设置于人体脚踝位置以采集运动姿态数据,计算运动位置数据;通过FMCW雷达传感... 单传感器采集数据易受噪声和干扰的影响,进而影响轨迹数据的准确性,增大轨迹跟踪误差。为此,设计一种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运动轨迹跟踪系统。将惯性传感器设置于人体脚踝位置以采集运动姿态数据,计算运动位置数据;通过FMCW雷达传感器发射和接收信号,再通过处理频率差异和时间差来定位人体运动位置。采用基于多传感信息融合的运动轨迹定位跟踪方法,再结合动态加权法融合两种传感器数据,生成精确运动轨迹跟踪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对运动员不同类型的运动轨迹跟踪误差较小,且可以通过整合不同传感器数据来减少单一数据源可能带来的噪声和误差,提高运动轨迹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传感器 信息融合 运动轨迹 跟踪系统 惯性传感器 FMCW雷达传感器 动态加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无轨胶轮车井下高精度建图研究
14
作者 李星 陈湘源 张伟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6-134,共9页
针对煤矿巷道多岔路、底板起伏不平的行驶工况,以德塔WLR-5BA型无轨胶轮车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激光雷达与毫米波雷达数据信息融合算法(LIDAR-MMWR-DFA),结合自适应路面起伏的点云分割算法以及点云聚类分析法,以实现巷道高精度建图及L... 针对煤矿巷道多岔路、底板起伏不平的行驶工况,以德塔WLR-5BA型无轨胶轮车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激光雷达与毫米波雷达数据信息融合算法(LIDAR-MMWR-DFA),结合自适应路面起伏的点云分割算法以及点云聚类分析法,以实现巷道高精度建图及L3级别的无人驾驶。同时为了验证LIDAR-MMWR-DFA算法的有效性,以郭家湾煤矿辅运巷为行驶场景进行工业性试验,并与传统算法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下坡、岔路、调头等工况下,巷道建图三维点云坐标平均误差为0.070~0.408 m,与井下常用的传统LOAM算法相比拥有更小误差,并显著提升了煤矿井下复杂环境(多岔路、起伏路面)的三维建图精度,为L3+无人驾驶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融合技术 无轨胶轮车 高精度建图 巷道感知 激光雷达 多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重信息融合分析的图书动态自组织分类算法
15
作者 窦淑庆 刘思豆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69-173,共5页
为提高图书资源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以及个性化服务的精准度,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多重信息融合分析的图书馆动态自组织分类算法。在构建数据感知与处理基本架构的基础上,引入深度学习算法对各类数据中的海量信息进行快速分析与感知... 为提高图书资源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以及个性化服务的精准度,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多重信息融合分析的图书馆动态自组织分类算法。在构建数据感知与处理基本架构的基础上,引入深度学习算法对各类数据中的海量信息进行快速分析与感知,同时对感知后的数据进行动态分类,从而实现大规模数据的智能化处理。基于深度学习算法,引入多重信息融合技术,对各类数据的多种信息进行有效识别与融合,实现对读者行为和偏好的精准捕捉,为图书资源的优化管理提供了技术解决方案。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设计了数值实验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数据分类准确率可达99.10%,能够满足大型图书馆的智能化数据管理与分类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资源管理 智能化水平 个性化服务 深度学习 多重信息融合分析 动态自组织分类算法 数据分类准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园移动机器人多传感器融合自主导航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湖演 刘大为 孙大许 《现代农机》 2025年第3期15-18,共4页
文章深入研究了果园移动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的多传感器融合自主导航技术。通过分析果园特有的地形、作物布局及自然环境因素,设计并构建了适应果园作业的移动机器人平台,集成了视觉、激光雷达、GPS/INS等多种传感器系统。针对多源数据... 文章深入研究了果园移动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的多传感器融合自主导航技术。通过分析果园特有的地形、作物布局及自然环境因素,设计并构建了适应果园作业的移动机器人平台,集成了视觉、激光雷达、GPS/INS等多种传感器系统。针对多源数据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探讨了数据预处理与同步方法,研究了多种融合算法,以提升导航精度与鲁棒性。提出了基于地图的全局路径规划与实时避障的局部路径规划相结合的导航策略,并针对果园特殊场景制定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实验结果表明,该多传感器融合自主导航系统能够有效提升果园移动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的作业效率与自主性,为智慧农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移动机器人 多传感器融合 自主导航 路径规划 数据预处理 融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传感器融合的工业测量技术现状及展望
17
作者 郭迎钢 石风淼 徐嘉泽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44-49,共6页
在智能制造与工业4.0的推动下,工业测量技术面临着提升精度、适应复杂环境及多样化工件的严峻挑战,传统单一传感器难以满足需求,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通过集成异构传感器的互补优势,能够显著提升测量系统的可靠性、精度及环境适应性。... 在智能制造与工业4.0的推动下,工业测量技术面临着提升精度、适应复杂环境及多样化工件的严峻挑战,传统单一传感器难以满足需求,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通过集成异构传感器的互补优势,能够显著提升测量系统的可靠性、精度及环境适应性。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多传感器融合工业测量技术的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高精度静态测量、动态移动测量及跨模态混合测量3种典型系统的配置及其协同测量方法,归纳了数据级、特征级及决策级融合算法的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分析了多传感器融合面临的时空基准标定、环境噪声抑制、实时计算优化及跨模态语义对齐等关键技术挑战。未来,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将向更加智能化、精准化及自适应的方向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传感器融合 工业测量 数据融合算法 全站仪 激光跟踪仪 智能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物理系统的传感器攻击抵御策略综述
18
作者 陈彦峰 冯智伟 +1 位作者 邓庆绪 王妍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3,共10页
信息物理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CPS)作为融合了计算、通信和控制的智能系统,在诸多领域,如智能交通、智能健康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感器在CPS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也常成为攻击者的目标。首先,明确了传感器攻击抵御的... 信息物理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CPS)作为融合了计算、通信和控制的智能系统,在诸多领域,如智能交通、智能健康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感器在CPS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也常成为攻击者的目标。首先,明确了传感器攻击抵御的研究范围,按照攻击发生时间点,将传感器攻击的相关研究分为了攻击防御、攻击抵御和攻击恢复。然后,回顾了常见传感器攻击的类型和影响,包括拒绝服务攻击、重放攻击、欺骗攻击等。接着,总结了基于多源一致性、历史一致性和响应一致性的传感器攻击检测方法。随后,论述了攻击检测后的数据融合方法,包括基于卡尔曼滤波和基于间隔的数据融合方法。最后,探讨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以进一步加强CPS中传感器攻击的防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系统 传感器攻击 攻击抵御 攻击检测 数据融合 数据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异质传感器信号聚类融合处理下森林火灾检测
19
作者 王承茂 黄润才 顾磊欣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41-1447,共7页
为了提升森林火灾检测的准确性,提出多源异质传感器信号聚类融合处理下森林火灾检测。结合孤立森林法与奇异值算法实现多源异质传感器信号的去噪重构;利用K-Means聚类法实现森林不同检测区域数据的聚类,并赋予相应标签;利用信息增益算法... 为了提升森林火灾检测的准确性,提出多源异质传感器信号聚类融合处理下森林火灾检测。结合孤立森林法与奇异值算法实现多源异质传感器信号的去噪重构;利用K-Means聚类法实现森林不同检测区域数据的聚类,并赋予相应标签;利用信息增益算法,计算不同诱因森林火灾情况发生的影响程度。利用反向传播(Back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多层神经元结构迭代计算火灾发生概率,实现森林火灾的实时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预处理后的传感器信号线性度高于0.8,算法在迭代4.5×10^(4)轮后基本达到收敛,最终的损失函数值为0.6;该方法对三种森林火灾类型的检测结果与实际结果误差低于4%,森林火灾检测耗时低于11 ms,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森林火灾类型的检测准确性和效果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信号处理 森林火灾检测 聚类融合处理 奇异值算法 K-MEANS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电力管廊3D建图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乾 谢正宽 +2 位作者 曹玉超 王明明 孙晓云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4,共4页
针对城市地下管廊、电缆隧道的复杂工况环境下,利用单一传感器进行环境建图不能准确构建复杂环境地图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RTAB-MAP算法融合多种传感器进行环境建图的方法。实验在装有机器人操作系统(ROS)的智能小车上进行,采用激光雷达(... 针对城市地下管廊、电缆隧道的复杂工况环境下,利用单一传感器进行环境建图不能准确构建复杂环境地图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RTAB-MAP算法融合多种传感器进行环境建图的方法。实验在装有机器人操作系统(ROS)的智能小车上进行,采用激光雷达(LiDAR)和RGB-D深度相机融合建图。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RTAB-MAP算法,融合之后的方法在建图过程中建图精度比仅使用激光雷达建图小了0.114 m,比仅使用RGB-D相机建图小了0.128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下管廊 RTAB-MAP算法 同步定位和地图构建 多传感器融合 机器人操作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