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杉木多代连栽地营造混交林生产力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周后盛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46-148,共3页
在三代杉木林采伐迹地营造杉木火力楠混交林(5:2)试验,结果表明:10年生杉木火力楠混交林林分的生产力和生物量比对照杉木纯林有所提高;单株生物量大小顺序为:混交林中杉木>纯林杉木>混交林中火力楠;在根系组成中,火力楠... 在三代杉木林采伐迹地营造杉木火力楠混交林(5:2)试验,结果表明:10年生杉木火力楠混交林林分的生产力和生物量比对照杉木纯林有所提高;单株生物量大小顺序为:混交林中杉木>纯林杉木>混交林中火力楠;在根系组成中,火力楠<0.1cm须根所占比例(15.44%)比杉木(1.79%)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火力楠 混交林 生产力 生物量 多代连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多代连栽林地营造杉阔混交林后的土壤肥力变化 被引量:8
2
作者 林同龙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3-25,42,共4页
在3代杉木采伐迹地上营造杉阔混交林的林地土壤孔隙状况、水分状况和养分状况优于继续营造杉木 纯林,且以表层土壤尤为明显。土壤表层容重杉阀阔混交林的比杉木纯林减少6.87%;土壤贮水量比杉木纯林增 加3.61%;土壤表层的... 在3代杉木采伐迹地上营造杉阔混交林的林地土壤孔隙状况、水分状况和养分状况优于继续营造杉木 纯林,且以表层土壤尤为明显。土壤表层容重杉阀阔混交林的比杉木纯林减少6.87%;土壤贮水量比杉木纯林增 加3.61%;土壤表层的非毛管孔隙度比杉木纯林高3.31%;土壤表层的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速效性磷和 速效性钾含量分别比杉木纯林增加18.98%、24.73%、18.75%、16.60%、10.87%和5.70%,其中又以全氮的增 加尤为明显。因此,营造杉阔混交林或轮栽阔叶树,特别是与固氮树种混交,是防止杉木多代连栽林地地力 衰退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阔混交林 杉木纯林 土壤肥力 多代连栽 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多代连栽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阐释 被引量:1
3
作者 梁朝群 《南方农业》 2016年第30期59-59,61,共2页
从课题研究意义出发,详细分析了杉木多代连栽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并综合整理试验结果,旨在为杉木林管理人员提供有价值的试验参考。
关键词 杉木 多代连栽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代连栽及混交经营措施下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演变研究
4
作者 张立洋 《农村科学实验》 2023年第18期169-171,共3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多代连栽模式和混交经营对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的影响。通过采集不同代次人工林的土壤样品,并分析土壤功能多样性和化学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多代连栽模式引起了桉树人工林土壤功能多样性的显著变化。此外,与松树林相比,... 本研究旨在探讨多代连栽模式和混交经营对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的影响。通过采集不同代次人工林的土壤样品,并分析土壤功能多样性和化学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多代连栽模式引起了桉树人工林土壤功能多样性的显著变化。此外,与松树林相比,不同代次人工林的土壤多功能指数呈现不同的趋势,第2代人工林表现出较高的土壤多功能指数,而第3、4代人工林则显著下降。研究还发现混交经营方式对桉树人工林的土壤化学性质产生了显著影响,桉树—灰木莲混交林表现出更好的土壤改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代连栽 混交经营 桉树人工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杉代数杉木林C库与C吸存 被引量:15
5
作者 杨少红 高人 +1 位作者 陈光水 张任好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45,共4页
对福建南平市王台镇溪后村安曹下及邓窠的不同代数杉木林C库和C吸存的研究结果表明,1代杉木林C库总量为251.165t/hm2,分别为2代(193.471t/hm2)和3代(161.716t/hm2)的1.29倍和1.55倍,其中活植物体和死生物体C贮量分别占72.91%和27.09%。... 对福建南平市王台镇溪后村安曹下及邓窠的不同代数杉木林C库和C吸存的研究结果表明,1代杉木林C库总量为251.165t/hm2,分别为2代(193.471t/hm2)和3代(161.716t/hm2)的1.29倍和1.55倍,其中活植物体和死生物体C贮量分别占72.91%和27.09%。而林下植被碳贮量随着连载代数的增加而增加,3代林分别为2代林、1代林的2.33倍和3.67倍。1代杉木林枯枝落叶层的C贮量为2.799t/hm2,是2代和3代的1.09倍和1.52倍。1代杉木林土壤的C贮量分别是2代和3代的1.09倍和1.19倍。1代、2代和3代杉木林土壤有机碳贮量均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1代杉木林乔木层C当年净固定量为7.653t/hm2,分别是2代和3代的1.46倍和1.9倍。1代杉木林C年归还总量(凋落物量)是1.25t/(hm2·a),分别是2代和3代的1.1倍和1.3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库 C吸存 杉木林 多代连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地管理措施对2代26年生杉木林生产力的影响
6
作者 苏比·热西塔洪 阮颖超 +3 位作者 何宗明 范少辉 翁贤权 马祥庆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7-273,共7页
为研究1代杉木林采伐后采用不同立地管理措施对更新的2代26年生杉木林生产力的影响,在1代20地位指数级的29年生杉木林(起源于本地普通杉木种子)中设置固定试验地,采伐后采用5种采伐剩余物处理方式和2代杉木种子园种子培育的苗木营造2代... 为研究1代杉木林采伐后采用不同立地管理措施对更新的2代26年生杉木林生产力的影响,在1代20地位指数级的29年生杉木林(起源于本地普通杉木种子)中设置固定试验地,采伐后采用5种采伐剩余物处理方式和2代杉木种子园种子培育的苗木营造2代杉木试验林,研究造林后26 a 5种不同采伐剩余物处理对2代杉木人工林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2代26年生杉木林平均蓄积量为666.312 m^(3)·hm^(-2),平均出材量为536.805 m^(3)·hm^(-2),年平均蓄积增长量为25.627 m^(3)·hm^(-2)·a^(-1)。不同处理的蓄积量和总材种出材量排序均为:保留采伐剩余物处理(BL2)>加倍采伐剩余物处理(BL3)>炼山处理(SB)>全树收获处理(BL1)>移除采伐剩余物处理(BL0),5种不同处理的大径材出材量均在65.52%以上,不同处理间蓄积量和出材量差异不显著。本试验的2代26年生杉木林并没有出现前人报道的连栽生产力下降的情况,且不同采伐剩余物处理之间的生产力也无显著差异。采伐后保留采伐剩余物、适地适树(杉木造林选择20以上地位指数级的林地)和采用经遗传改良的苗木造林是缓解杉木连栽地力衰退、维持杉木大径级无节材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采伐剩余物处理 多代连栽 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栽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分析 被引量:21
7
作者 杨远彪 吕成群 +2 位作者 黄宝灵 孙成毅 方丽英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0-12,共3页
桉树人工林多代连载的经营方式对林地土壤和酶的活性具有一定影响。对广西七坡林场连栽桉树人工林不同栽植世代:一代林(G1)、二代林(G2)、三代林(G3)林地以及对照林地(G0)的0~20cm土层进行了微生物及土壤酶的分析。研究表明:土壤微生... 桉树人工林多代连载的经营方式对林地土壤和酶的活性具有一定影响。对广西七坡林场连栽桉树人工林不同栽植世代:一代林(G1)、二代林(G2)、三代林(G3)林地以及对照林地(G0)的0~20cm土层进行了微生物及土壤酶的分析。研究表明:土壤微生物中真菌数量表现为G3>G2>G1>G0,放线菌为G3>G2>G1>G0,细菌为G2>G0>G3>G1;其中二代林中微生物总量最多;各代林地之间土壤中果聚糖蔗糖酶活性差异显著,且表现出随着连栽代数的增加酶活性逐渐降低的趋势;不同样地土壤中磷酸酶活性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多代连栽 微生物 土壤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周期桉树人工林养分的输入输出 被引量:6
8
作者 高悦 苏福聪 +6 位作者 梁燕芳 李书玲 朱原立 许宇星 唐健 曹继钊 吴立潮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6-67,共12页
【目的】桉树作为一种短轮伐期速生树种在我国广西等南方地区被广泛种植,单一树种连栽经营模式对林地土壤肥力质量产生重大影响,为探究当前短周期高强度连栽桉树人工林炼山经营模式是否可持续,拟对多代连栽桉树人工林的养分输入、输出... 【目的】桉树作为一种短轮伐期速生树种在我国广西等南方地区被广泛种植,单一树种连栽经营模式对林地土壤肥力质量产生重大影响,为探究当前短周期高强度连栽桉树人工林炼山经营模式是否可持续,拟对多代连栽桉树人工林的养分输入、输出特征进行研究。【方法】在4种不同代次的桉树人工林设置36个标准地,以胸径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方程估算桉树人工林生物量;通过林地分等定级观测土壤肥力质量变化状况,运用冗余分析研究桉树养分含量和土壤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基于施肥量研究各代桉树人工林养分平衡状况。【结果】1)不同代次之间的桉树人工林生物量存在显著性差异,总体呈下降趋势,一代林至四代林的生物量分别为:125.10、151.11、107.71、116.22 t·hm^(-2)。2)桉树人工林各器官养分含量随代次增长呈先升后降趋势,表明林地土壤肥力质量下降。3)忽略大气氮沉降和土壤微生物自身固氮等相关因素的前提下,基于全树利用和施肥量研究发现各代桉树人工林的养分输入和输出不平衡,特别是氮和磷处于养分亏缺状态。4)林地土壤肥力质量等级随代次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表明土壤肥力质量下降、地力衰退。【结论】随着连栽代次的增加,桉树人工林生物量总体呈现降低的趋势,当前经营模式下桉树人工林的养分处于不平衡状态。同时,多代连栽造成林地土壤肥力质量下降,表明当前短周期高强度多代连栽经营方式存在不合理之处,经营可持续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代连栽 生物量 短周期经营 养分亏缺 可持续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