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变细胞膜脂肪酸组成防治大肠癌的基因治疗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茂刚 夏立建 +1 位作者 葛银林 李馨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98-200,共3页
目的:利用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fat-1改变细胞膜脂肪酸组成,进行大肠癌的基因治疗研究。方法:将fat-1基因插入腺病毒载体中,与骨架载体同源重组,构建腺病毒重组载体(Ad-GFP-fat1),通过包装细胞系(293)产生的腺病毒,感染人大肠癌株HT-29细... 目的:利用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fat-1改变细胞膜脂肪酸组成,进行大肠癌的基因治疗研究。方法:将fat-1基因插入腺病毒载体中,与骨架载体同源重组,构建腺病毒重组载体(Ad-GFP-fat1),通过包装细胞系(293)产生的腺病毒,感染人大肠癌株HT-29细胞。提取细胞的总RNA,以fat-1基因的反义mRNA作探针,用Northern Blot检测fat-1基因在HT-29细胞内的表达。以流式细胞仪对HT-29细胞G_0/G_1期、S期、G_2/M期所占比例进行检测,分析fat-1基因对HT-2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气相色谱分析仪分析fat-1基因对HT-29细胞细胞膜n-6 PUFAs和n-3 PUFAs含量及n-6/n-3PUFAs比例的影响。将HT-29细胞皮下接种于裸鼠右前肢腋下,建立裸鼠HT-29大肠癌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成瘤后进行治疗实验,经连续5次治疗,于最后一次治疗后第3天处死小鼠,取肿瘤称重。分析fat-1基因裸鼠体内抗肿瘤效果。结果: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得到高滴度的含fat-1基因的重组病毒;腺病毒介导的fat-1基因能够在HT-29细胞中有效表达;fat-1基因的表达可降低HT-29细胞膜n-6/n-3PUFAs的比例,有效抑制HT-29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并能抑制裸鼠移植瘤的发展。结论:fat-1基因的表达,可抑制HT-29细胞的体内外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在大肠癌基因治疗中可能具有良好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载体 细胞膜 多不饱和脂肪酸大肠癌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不饱和脂肪酸不同比值对结直肠癌病人术后营养状况、炎症反应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李群珍 庄树彤 +2 位作者 蔡燕娟 张茂祥 吴绍豪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96-198,204,共4页
目的:探讨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不同比值对结直肠癌病人术后营养状况、炎症反应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接受结直肠癌手术的40例病人随机分瑞能组(ω-6∶ω-3=2.5∶1)和能全力组(ω-6∶ω-3=5∶1),每组20例。病人均于术后第2~7天给予肠... 目的:探讨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不同比值对结直肠癌病人术后营养状况、炎症反应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接受结直肠癌手术的40例病人随机分瑞能组(ω-6∶ω-3=2.5∶1)和能全力组(ω-6∶ω-3=5∶1),每组20例。病人均于术后第2~7天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同时测定营养指标、炎症和免疫指标,记录并发症的发生率、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两组病人术后均出现体重、血清蛋白和免疫球蛋白下降,炎性因子升高。经治疗后,血清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均升高,瑞能组病人明显高于能全力组(P<0.05)。炎症指标下降,瑞能组明显低于能全力组(P<0.05)。瑞能组病人的肠功能恢复时间略早于能全力组,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亦均少于能全力组(P<0.05)。结论:瑞能肠内营养治疗,能明显减轻结直肠癌病人术后的炎症反应,提高蛋白质合成速度、改善营养状况,促进肠功能恢复,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不饱和脂肪酸 结直肠癌 肠内营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在乳腺癌细胞内的表达和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葛银林 耿芳宋 +4 位作者 张金玉 张峥 李馨 田润华 徐文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9-333,共5页
为探讨ω- 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fat -1在人类乳腺癌细胞MCF- 7中表达和对其生长的作用,将fat -1基因插入到腺病毒载体中,构建腺病毒重组载体(Ad·GFP·fat1) .通过包装细胞系(2 93)产生重组腺病毒,感染MCF 7细胞.用核糖核酸酶保... 为探讨ω- 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fat -1在人类乳腺癌细胞MCF- 7中表达和对其生长的作用,将fat -1基因插入到腺病毒载体中,构建腺病毒重组载体(Ad·GFP·fat1) .通过包装细胞系(2 93)产生重组腺病毒,感染MCF 7细胞.用核糖核酸酶保护性分析技术,检测fat -1基因在MCF- 7细胞内的表达,细胞增殖试剂盒(MTT)和凋亡染色试剂盒染色分析fat 1基因对MCF- 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用酶联免疫分析花生酸类(eicosanoids)前列腺素E2 (prostaglandinE2 )的含量.结果显示,腺病毒介导的fat- 1基因能在MCF- 7细胞内有效异源表达,抑制MCF -7细胞的增殖且导致凋亡,前列腺素的含量也明显地减少.结果说明,fat- 1基因在乳腺癌的基因治疗中具有良好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 不饱和脂肪酸 人乳腺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脂肪酸对结肠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被引量:2
4
作者 蔡文伟 花天放 +2 位作者 曹俊 顾青 施敦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2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 :探讨八种外源性脂肪酸对人结肠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体外实验中应用MTT法观察外源性脂肪酸对细胞生长的影响 ,并对细胞脂质过氧化反应产物丙二醛含量进行了测定。 结果 :多不饱和脂肪酸可抑制结肠癌细胞生长 ... 目的 :探讨八种外源性脂肪酸对人结肠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体外实验中应用MTT法观察外源性脂肪酸对细胞生长的影响 ,并对细胞脂质过氧化反应产物丙二醛含量进行了测定。 结果 :多不饱和脂肪酸可抑制结肠癌细胞生长 ,饱和及单不饱和脂肪酸作用不明显 ,八种脂肪酸对正常成纤维细胞没有明显抑制作用。多不饱和脂肪酸可引起细胞内丙二醛含量升高。 结论 :多不饱和脂肪酸可选择性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fat-1基因疗法有效预防及治疗小鼠多发性硬化症
5
作者 唐敏怡 毕欣耘 +4 位作者 王帅 邢朝凤 吴晓丽 赵子建 李芳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30-1936,共7页
目的 探讨mfat-1基因疗法对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 利用mfat-1基因治疗方法来提高小鼠体内内源性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PUFAs)含量的同时,降低ω-6 PUFAs含量,改变ω-3/ω-6... 目的 探讨mfat-1基因疗法对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 利用mfat-1基因治疗方法来提高小鼠体内内源性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PUFAs)含量的同时,降低ω-6 PUFAs含量,改变ω-3/ω-6 PUFAs的比例,并使用气相色谱分析小鼠外周血中PUFAs的比例;运用小鼠神经功能障碍评分评估小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通过小鼠脊髓切片HE染色以及LFB染色观察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浸润和脱髓鞘病变;利用流式细胞术微球芯片技术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 mfat-1基因治疗能明显提高小鼠外周血ω-3/ω-6 PUFAs的比例(P<0.01);有效延缓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疾病高峰期,并明显降低神经功能障碍评分(P<0.05);改善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浸润程度和神经髓鞘损伤(P<0.05);明显下调血清中的IL-2、IFN-γ、IL-4、IL-17的含量(P<0.05)。结论 利用mfat-1基因疗法提高外周血ω-3/ω-6PUFAs的比例能有效预防及治疗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fat-1 基因治疗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ω-6多不饱和脂肪酸 多发性硬化症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t-1基因对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晓蕾 葛银林 蒋正尧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fat-1基因在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增殖以及细胞周期中所起的作用。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fat-1),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转染到结肠癌HT-29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及RT-PCR检测fat-1基因的表达,气相色谱分析检测fat-1基因对... 目的探讨fat-1基因在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增殖以及细胞周期中所起的作用。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fat-1),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转染到结肠癌HT-29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及RT-PCR检测fat-1基因的表达,气相色谱分析检测fat-1基因对HT-29细胞n-6/n-3多聚不饱和脂肪酸(PUFAs)比例的影响,MTT法分析fat-1基因对HT-29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fat-1基因对HT-29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EGFP-fat-1,并在HT-29细胞内有效表达。fat-1基因通过降低HT-29细胞内n-6/n-3PUFAs的比例抑制HT-29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细胞增殖主要被阻滞在S期。结论fat-1基因改变HT-29细胞n-6/n-3PUFAs比例后,通过一定的信号转导途径促进大部分HT-29细胞在S期凋亡,抑制了其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fat-1 HT-29细胞 脂肪酸 不饱和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t-1基因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李馨 王秀丽 +4 位作者 田润华 刘颖 侯琳 耿芳宋 葛银林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研究fat—1基因在人乳腺癌细胞内的表达、功能及其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把fat-1基因插入到腺病毒的穿梭载体中,与骨架载体同源重组,构建腺病毒重组载体(Ad.GFP.fatl),将通过包装细胞系(293)产生的腺病毒感染人乳腺癌株QMB... 目的:研究fat—1基因在人乳腺癌细胞内的表达、功能及其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把fat-1基因插入到腺病毒的穿梭载体中,与骨架载体同源重组,构建腺病毒重组载体(Ad.GFP.fatl),将通过包装细胞系(293)产生的腺病毒感染人乳腺癌株QMB2细胞。提取细胞的总RNA,以fat-1的反义mRNA作探针,用NorthernBlot检测fat-1基因在人乳腺癌株QMR2细胞内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n-3脂肪酸脱氢酶对人乳腺癌株QMB2细胞增殖的影响。气象色谱仪分析n-3脂肪酸脱氢酶对人乳腺癌株QMR2细胞的n-6PUFAs/n-3PUFAs含量影响。结果:fat-1基因在人乳腺癌株QMR2细胞中能有效异源表达,2d后检测到fat-1mRNA的条带。fat-1基因抑制了人乳腺癌株QMB2细胞的增殖,降低了20%(P<0.05);同时降低了人乳腺癌株QMR2细胞n-6PUFAs/n-3PUFAs含量降低。结论:腺病毒介导的fat-1基因能在人乳腺癌株QMR2细胞内有效异源表达,且抑制人乳腺癌株QMR2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不饱和脂肪酸 乳腺癌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性鱼类可能会降低肠癌患者的死亡风险
8
作者 杨林林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6年第4期310-311,共2页
美国一项新的研究表明,肠癌患者每日摄食或1~2周摄入一部分油性鱼类会显著提高生存几率。研究发现,患者只需提高海洋欧米伽3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就会大幅降低70%的死亡几率。这些不饱和脂肪酸通常在沙丁鱼、竹笑鱼等鱼类中含量丰... 美国一项新的研究表明,肠癌患者每日摄食或1~2周摄入一部分油性鱼类会显著提高生存几率。研究发现,患者只需提高海洋欧米伽3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就会大幅降低70%的死亡几率。这些不饱和脂肪酸通常在沙丁鱼、竹笑鱼等鱼类中含量丰富。欧米伽3不饱和脂肪酸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阻断肿瘤细胞的血液供应。尽管研究人员表示该结果仅是观察值且没有最终的结论,但为欧米伽3不饱和脂肪酸影响癌症患者的生存首次提供了证据。该研究的首席科学家,波士顿马萨诸塞州总医院临床和流行病学专家AndrewChan博士表示,如果其他研究也能证明该结果,肠癌患者将会被增加为海洋欧米伽3不饱和脂肪酸的临床推荐。研究人员监测了约20万人的饮食习惯和癌症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患者 鱼类 肠癌 死亡 油性 不饱和脂肪酸 风险 研究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外与肠内营养》2009年总目次(第16卷 总第68~73期)
9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I0001-I0004,共4页
关键词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黎介寿 鱼油脂肪 加速康复外科 肠癌围手术期 病人治疗 重症急性胰腺炎 术后病人 肠外与肠内营养 向红 多不饱和脂肪酸 营养状况 脑卒中病人 目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橄榄油和山茶油市场俏销
10
作者 王路 《农业知识》 2004年第4期8-8,共1页
橄榄油是目前食用油中比较高级的一种油品。
关键词 山茶油 不饱和脂肪酸 畅销不衰 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