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阴硬化性萎缩性苔藓伴先天性皮肤异色症1例
1
作者 潘玲 郭在培 王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6-246,共1页
报告1例外阴硬化性萎缩性苔藓伴先天性皮肤异色症。患者女性,17岁,因外阴白斑伴瘙痒8年就诊。皮损主要表现为外阴、会阴及肛周有呈哑铃状角化白色斑片;胸背及双上肢伸侧有网状色素沉着斑,伴毛细血管扩张和轻度萎缩性白斑,家族中有皮肤... 报告1例外阴硬化性萎缩性苔藓伴先天性皮肤异色症。患者女性,17岁,因外阴白斑伴瘙痒8年就诊。皮损主要表现为外阴、会阴及肛周有呈哑铃状角化白色斑片;胸背及双上肢伸侧有网状色素沉着斑,伴毛细血管扩张和轻度萎缩性白斑,家族中有皮肤异色症患者。组织病理改变符合硬化性萎缩性苔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硬化性萎缩性苔藓 先天性皮肤异色症 临床分析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阵式CO_(2)激光联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在治疗外阴硬化性苔藓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红艳 王稳莹 +3 位作者 贺国静 陈国平 栾丽霞 薛芳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047-3053,共7页
目的探讨点阵式CO_(2)激光联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在治疗外阴硬化性苔藓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113例外阴硬化性苔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点阵式CO_(2)激光+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和对照组(点阵式C... 目的探讨点阵式CO_(2)激光联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在治疗外阴硬化性苔藓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113例外阴硬化性苔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点阵式CO_(2)激光+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和对照组(点阵式CO_(2)激光),分别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外阴瘙痒、性交痛)和体征评分(外阴皮肤颜色、外阴皮肤弹性、外阴病变范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一步评价点阵式CO_(2)激光联合曲安奈德在治疗外阴硬化性苔藓中临床疗效。结果经过3次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治疗方法对外阴硬化性苔藓均具有明显疗效。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5.86%vs.10.91%,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一应用点阵式CO_(2)激光,点阵式CO_(2)激光联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可以更有效的缓解外阴硬化性苔藓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性苔藓 点阵式CO_(2)激光 曲安奈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欧洲硬化性苔藓指南解读
3
作者 李乔 牛晓宇 +1 位作者 陈悦悦 魏冬梅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69-474,共6页
女性外阴硬化性苔藓(vulvar lichen sclerosus,VLS)是一种影响所有年龄段的炎症性皮肤病,呈慢性进展性,病程往往较长。一项来自瑞典的全国数据显示,2001~2020年间,平均每年每10万例女性中有114例经临床确诊为VLS[1];而在丹麦,经活检确诊... 女性外阴硬化性苔藓(vulvar lichen sclerosus,VLS)是一种影响所有年龄段的炎症性皮肤病,呈慢性进展性,病程往往较长。一项来自瑞典的全国数据显示,2001~2020年间,平均每年每10万例女性中有114例经临床确诊为VLS[1];而在丹麦,经活检确诊的VLS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从1997~1998年间的4.9/10万人年上升至2021~2022年间的35.7/10万人年,大约增加了7倍[2]。在女性中其发病呈双峰状,青春期前和绝经后妇女是两个高峰[3,4],且绝经后女性更多见。旧的术语如“外阴干枯症”、“外阴白斑”、“外阴硬化性萎缩”等不应再被使用。VLS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包括心理障碍、性功能障碍和排尿功能障碍等,甚至会增加进展为外阴癌的风险。因此,早期识别和干预对于减少瘢痕形成和降低癌变风险至关重要。2024年6月,欧洲皮肤病与性病学会(Europe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EADV)发布了关于VLS的指南,旨在为VLS的诊断、治疗和管理提供全面的指导。本文将对该指南中的要点进行总结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硬化性苔藓 皮肤病 VLS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2、IL-10 mRNA的表达及树突状细胞分布在外阴硬化性苔藓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楠楠 王婧 +1 位作者 刘嗣同 武昕(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79-982,共4页
目的:探讨与免疫相关的TLR2、IL-10 mRNA及树突状细胞与外阴硬化性苔藓(VLS)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VLS石蜡标本50例(早期和进展期各25例),外阴正常皮肤15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1α在组织中的分布,RT-PCR法检测TLR2和IL-10 m... 目的:探讨与免疫相关的TLR2、IL-10 mRNA及树突状细胞与外阴硬化性苔藓(VLS)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VLS石蜡标本50例(早期和进展期各25例),外阴正常皮肤15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1α在组织中的分布,RT-PCR法检测TLR2和IL-10 mRNA在组织中的表达。结果:CD1α阳性细胞在VLS进展期中明显高于正常外阴皮肤(P<0.05)。TLR2、IL-10的mRNA表达在VLS进展期中明显高于正常外阴皮肤(P<0.05);TLR2、IL-10 mRNA和CD1α表达在早期VLS中略增加,与正常外阴皮肤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VLS的进展期TLR2、IL-10 mRNA及树突状细胞增多,预示局部组织内免疫抑制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性苔藓 TOLL样受体2 白介素-10 树突状细胞 CD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和胶原蛋白mRNA在外阴硬化性苔藓病变中的表达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威 王婧 +1 位作者 石洪爽 武昕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1-245,共5页
目的目前在外阴硬化性苔藓(VLS)中关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胶原蛋白Ⅰ、Ⅲ(Col Ⅰ、Ⅲ)mRNA表达的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探讨TGF-β1、TGF-β2及Col Ⅰ、Ⅲ mRNA在VLS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 目的目前在外阴硬化性苔藓(VLS)中关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胶原蛋白Ⅰ、Ⅲ(Col Ⅰ、Ⅲ)mRNA表达的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探讨TGF-β1、TGF-β2及Col Ⅰ、Ⅲ mRNA在VLS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手术切除或活检的30份外阴硬化性苔藓标本。VLS早期和进展期各15份,外阴整形手术切除的正常皮肤标本15份。采用RT-PCR方法检测组织中TGF-β1、TGF-β2及Col Ⅰ、Col Ⅲ mRNA的表达,同时利用Vimentin标记检测病变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的含量。结果VLS平均光密度值(129.3±59.78)较正常皮肤(47.04±5.311)明显增加(P<0.05)。早期VLS中Vimentin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真皮浅层,进展期VLS中Vimentin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真皮深层。早期VLS平均光密度值(136.9±43.02)与进展期VLS(127.9±19.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LS中TGF-β1 mRNA表达(110.68±56.34)较正常皮肤(1.72±1.00)明显增加(P<0.05)。VLS进展期TGF-β1 mRNA(104.31±57.29)明显高于VLS早期(6.37±3.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LS及VLS早期中Col Ⅰ mRNA表达量较正常皮肤明显增加(P<0.05)。VLS中Col Ⅰ/Ⅲ比值较正常皮肤明显增加(P<0.05)。结论VLS真皮层内成纤维细胞和TGF-β1增加,促进Col Ⅰ的合成,减少Col Ⅲ的含量,可能是导致VLS皮肤弹性减低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性苔藓 转化生长因子Β VIMENTIN Ⅰ型胶原蛋白 Ⅲ型胶原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外阴硬化性苔藓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边鹊桥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9-51,共3页
1病历摘要患儿女,9岁。因外阴、肛周皮肤瘙痒、发白1年半,外阴局部溃破,排尿、排便痛2个月就诊。患儿1年半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外阴、肛周皮肤瘙痒,晚问明显,患儿常自行搔抓。曾于当地县医院就诊,未明确诊断,给予中草药外洗(具体... 1病历摘要患儿女,9岁。因外阴、肛周皮肤瘙痒、发白1年半,外阴局部溃破,排尿、排便痛2个月就诊。患儿1年半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外阴、肛周皮肤瘙痒,晚问明显,患儿常自行搔抓。曾于当地县医院就诊,未明确诊断,给予中草药外洗(具体不详),无改善。后又在当地儿童医院诊治,曾做过外阴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阴性。予去炎松尿素乳膏外用,瘙痒有所缓解。停用后,瘙痒复发且患处皮肤逐渐变白,发硬,近2个月患儿自觉外阴、肛周瘙痒加重,大、小阴唇、会阴处间断有水疱出现、溃破露红色糜烂面,排尿、排便痛,遂来我科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性苔藓 儿童 他克莫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阴硬化性苔藓基底细胞核DNA含量分析
7
作者 尹伶 濮德敏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304-305,313,共3页
运用图像分析技术 ,通过Feulgen染色检测外阴硬化性苔藓组织及正常外阴皮肤组织角朊细胞基底细胞核积分光密度、DNA含量。结果显示 ,与外阴正常皮肤组织比较 ,硬化性苔藓组织的角朊细胞基底细胞核积分光密度、DNA含量明显降低 ,差异有... 运用图像分析技术 ,通过Feulgen染色检测外阴硬化性苔藓组织及正常外阴皮肤组织角朊细胞基底细胞核积分光密度、DNA含量。结果显示 ,与外阴正常皮肤组织比较 ,硬化性苔藓组织的角朊细胞基底细胞核积分光密度、DNA含量明显降低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硬化性苔藓组织的角朊细胞基底细胞核增生能力较正常皮肤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细胞核 硬化性苔藓 DNA 积分光密度 硬化性苔藓 癌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秀霞教授诊治外阴硬化性苔藓临证经验总结 被引量:6
8
作者 何慧 王秀霞 张多加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3期500-503,共4页
外阴硬化性苔藓是以外阴瘙痒剧烈难忍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妇科难治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且极易复发,病情缠绵难愈。王秀霞教授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妇... 外阴硬化性苔藓是以外阴瘙痒剧烈难忍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妇科难治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且极易复发,病情缠绵难愈。王秀霞教授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妇科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50余载,擅长诊治妇科疑难杂症,尤其对外阴硬化性苔藓有独到见解。王老临证坚持治病求本和整体与局部兼顾的原则,认为本病当从虚、实两方面论治,内治以补益肝肾、清热利湿、祛风止痒为大法,并自拟白斑1号、白斑2号方进行外阴坐浴,联合胎盘多肽局部封闭、尤靖安外涂、外阴部红光照射等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本文从病因病机、辨证方法、用药特色、典型案例等方面深度剖析王秀霞教授诊治外阴硬化性苔藓的经验,以为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性苔藓 辨证论治 坐浴 白斑1号 白斑2号 胎盘多肽 中西医结合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斑膏对外阴硬化性苔藓患者全基因表达谱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赵铭宇 刘桂兰 +2 位作者 刘树辉 石晶 李灼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8期579-584,共6页
目的:研究白斑膏对外阴硬化性苔藓治疗前后外阴病变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影响,并为外阴硬化性苔藓的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病理诊断为外阴硬化性苔藓的患者9例为研究对象,局部外涂白斑膏3个月。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患... 目的:研究白斑膏对外阴硬化性苔藓治疗前后外阴病变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影响,并为外阴硬化性苔藓的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病理诊断为外阴硬化性苔藓的患者9例为研究对象,局部外涂白斑膏3个月。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同一部位外阴皮肤组织,并以周边正常处皮肤作为正常对照组,分析基因表达谱的变化,以FC及P值为研究指标,差异表达的标准为FC≥1.5,P<0.05。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GO分析和KEGG数据库基因通路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治疗前A组差异表达基因共22个,其中上调21个,下调1个;治疗前A组与治疗后B组比较,差异表达基因23个,均为上调。与白斑膏治疗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包括:TBK1、STAT1、ITGAM、VCAN、PRKACB、PROM1、PLAT、SERPINA1。GO分析显示:上调的差异基因主要集中在胞外体,胞浆、细胞外间隙、高尔基体等细胞组分,利用细胞代谢正调控、信号转导调节、细胞黏附等生物过程,起到蛋白结合、酶活性调节等分子功能。KEGG信号通路显示:差异表达基因明显富集于Toll样受体、NOD样受体、FcεRI等信号通路上,均为上调信号通路。其中Toll样受体、NOD样受体信号通路与本病关系最密切。结论:白斑膏对外阴硬化性苔藓治疗,可能是通过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Toll样受体等信号通路转导,从而起到调节代谢,炎症和免疫反应等作用,而本研究所筛选出的通路及基因为今后研究本病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性苔藓 白斑膏 全基因表达谱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阴硬化性苔癣 被引量:17
10
作者 向金芙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4期317-321,共5页
外阴硬化性苔癣(lichen sclerosurs简称LS)是外阴较常见的一种皮肤病.LS也可发生于身体的其他部位,但以外阴多见.为了对LS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现结合有关文献,加以介绍如下:命名1885年Brislcy和1909年Berkeley将外阴角化亢进性病变称为... 外阴硬化性苔癣(lichen sclerosurs简称LS)是外阴较常见的一种皮肤病.LS也可发生于身体的其他部位,但以外阴多见.为了对LS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现结合有关文献,加以介绍如下:命名1885年Brislcy和1909年Berkeley将外阴角化亢进性病变称为外阴白斑.以后又有人称为女阴干枯、白斑性外阴炎、原发性萎缩、硬化性萎缩性苔癣、神经性皮炎、白色角化病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硬化性苔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药结合治疗女阴硬化性苔藓23例
11
作者 李麟 蒋发兴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110-111,共2页
女阴硬化性苔藓(Vular lichen sclerosus,VLS)是-种以外阴及肛周皮肤萎缩变薄、色素减退变白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患者外阴瘙痒,治疗较为困难,容易复发.笔者自2000年11月-2015年2月,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中老年VLS23例,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 女阴硬化性苔藓(Vular lichen sclerosus,VLS)是-种以外阴及肛周皮肤萎缩变薄、色素减退变白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患者外阴瘙痒,治疗较为困难,容易复发.笔者自2000年11月-2015年2月,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中老年VLS23例,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般资料23例患者年龄43-65岁,平均54.6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药结合治疗 硬化性苔藓 瘙痒 患者年龄 皮肤萎缩 临床资料 中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性外阴硬化性苔鲜
12
作者 向金芙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16-217,共2页
家族性外阴硬化性苔鲜第一医院妇产科向金芙中图分类号R758.65硬化性苔藓(LS)是一种慢性皮肤病,外阴多见,也可发生于身体其他部位。男女之比为1:10。以白种人多见。常发生在绝经后妇女,其次是青春期前少女。本病原因... 家族性外阴硬化性苔鲜第一医院妇产科向金芙中图分类号R758.65硬化性苔藓(LS)是一种慢性皮肤病,外阴多见,也可发生于身体其他部位。男女之比为1:10。以白种人多见。常发生在绝经后妇女,其次是青春期前少女。本病原因不明,但与许多因素有关。可发生在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性苔藓 家族性 遗传学 自身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浸润与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阳 马涛 武昕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61-563,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CD4+T细胞、CD8+T细胞和CD34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标记的微血管数目在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中的表达情况,探讨细胞免疫和微循环改变与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CD4+T细胞、CD8+T细胞和CD3... 目的通过检测CD4+T细胞、CD8+T细胞和CD34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标记的微血管数目在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中的表达情况,探讨细胞免疫和微循环改变与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CD4+T细胞、CD8+T细胞和CD34阳性细胞在20例外阴鳞状上皮增生和40例外阴硬化性苔藓病变中的表达,取10例正常外阴皮肤作对照。结果 CD4+T细胞在外阴鳞状上皮增生和外阴硬化性苔藓中的表达均明显低于正常外阴皮肤(P均<0.05)。CD8+T细胞在外阴硬化性苔藓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外阴皮肤和外阴鳞状上皮增生(P<0.05)。CD34阳性细胞标记的微血管数目在外阴鳞状上皮增生中较正常外阴皮肤稍增多,两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外阴硬化性苔藓晚期病变中微血管数目明显减少,与正常外阴皮肤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真皮内细胞免疫无明显增强,炎性细胞浸润可能与微血管的扩张有关。外阴硬化性苔藓病变组织内存在免疫应答过度,造成局部组织细胞的破坏,进一步证明外阴硬化性苔藓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外阴硬化性苔藓病变晚期的胶原纤维化和细胞透明样变,导致微血管数目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鳞状吸增生 硬化性苔藓 CD4+T细胞 CD8+T细胞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rbB-2和EGFR在外阴白色病变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4
作者 尹迎辉 李广太 付玉静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242-245,共4页
目的检测外阴白色病变组织中c-erbB-2和EGFR的表达,探讨其在该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9例患者的外阴白色病变其中硬化性苔癣(LS)11例,鳞状上皮细胞增生(SH)19例,SH合并LS9例,并以此分组。组织中c-... 目的检测外阴白色病变组织中c-erbB-2和EGFR的表达,探讨其在该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9例患者的外阴白色病变其中硬化性苔癣(LS)11例,鳞状上皮细胞增生(SH)19例,SH合并LS9例,并以此分组。组织中c-erbB-2、EGFR的表达情况。以11例正常外阴皮肤石蜡包埋组织作为对照组。结果EGFR基因蛋白在对照组与SH组、LS合并SH组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6,P<0.05),SH组与其他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9,P<0.01),LS组与对照组及LS合并SH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3,P>0.05)。在对照组与LSH组和LS合并SH组间c-erbB-2基因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0,P<0.01)。EGFR基因蛋白阳性表达产物位于表皮基底层和棘层,主要位于细胞膜,部分位于细胞质内,而c-erbB-2基因蛋白阳性表达产物位于表皮基底层?颗粒层和棘层上部,主要位于细胞膜,部分位于细胞质内。在外阴白色病变患者中,c-erbB-2与EGFR的表达有相关性(r=0.388,P=0.015)。结论c-erbB-2、EGFR的过度表达可能与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的发生有关,也可能是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较硬化性苔藓易于癌变的原因之一。c-erbB-2、EGFR基因表达有相关性。c-erbB-2、EGFR在SH组中的过度表达使基于二者的免疫靶向治疗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BB-2 EGFR 基因 细胞信号转导 白色病变 鳞状上皮细胞增生 硬化性苔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