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110例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8
1
作者 孟戈 刘芸 +4 位作者 李长东 郭银树 成九梅 张颖 段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12期1079-1081,1090,共4页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方法2007年7月~2008年12月,对212例经外阴多点活检病理证实为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者,根据年龄、病程及病理类型按照不平衡指数最小的分配原则分为超声组(n=106)...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方法2007年7月~2008年12月,对212例经外阴多点活检病理证实为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者,根据年龄、病程及病理类型按照不平衡指数最小的分配原则分为超声组(n=106)和药物组(n=106)。超声组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连续直线扫描,治疗功率3.5W,时间20~30min;药物组选用我院自制的复方白斑膏治疗,硬化苔癣型37例及混合型10例给予2%丙酸睾酮软膏与复方白斑膏交替使用共6个月。治疗期间及疗程结束6个月外阴多点活检,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后6个月,根据皮肤的组织学分期和临床评分表,对病损部位皮肤弹性、色泽、病损范围占外阴部的百分比进行综合评价。超声组随访97例,治愈32例(33.0%),显效62例(63.9%),无效3例(3.1%),有效率为96.9%(94/97)。药物组随访94例,治愈4例(4.3%),显效55例(58.5%),无效35例(37.2%),有效率为62.8%(59/94)。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MannWhitneyU检验,Z=-6.965,P=0.000)。超声组2例外阴皮肤浅Ⅱ度烧伤,药物对症治疗后痊愈。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能够在短时间内缓解瘙痒症状,安全,疗效确切,是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超声治疗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超声联合参菊洗剂对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患者VEGF、ET-1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磊 屈红 +1 位作者 郑君 顾立萍 《西部中医药》 2022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观察聚焦超声联合参菊洗剂对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内皮素1(endotelin-1,ET-1)的影响。方法:将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 目的:观察聚焦超声联合参菊洗剂对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内皮素1(endotelin-1,ET-1)的影响。方法:将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聚焦超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参菊洗剂外洗。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月后VEGF、ET-1表达情况。结果:治疗3月后两组患者外阴皮肤组织中VEGF表达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月后两组患者外阴皮肤中ET-1表达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微血管数明显增多,观察组增加更明显(P<0.05)。结论:聚焦超声联合参菊洗剂可能通过改善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皮肤的微循环障碍及降低组织中的瘙痒介质水平而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内皮素1 聚焦超声 参菊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2
3
作者 朱旭霞 李芸 翁卓娅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10-911,共2页
关键词 超声治疗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聚焦超声治疗后应用湿润烧伤膏5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吕荣君 刘馨 +1 位作者 刘巍 杨默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0期164-165,共2页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后应用湿润烧伤膏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12年5月~2013年10月门诊经聚焦超声妇科治疗仪治疗的55例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35例(63.64%),显效12例(2...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后应用湿润烧伤膏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12年5月~2013年10月门诊经聚焦超声妇科治疗仪治疗的55例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35例(63.64%),显效12例(21.82%),有效8例(14.55%),总有效率为100%,治疗后皮肤完整,无瘢痕形成,无感染和溃疡病,无外阴变形及恢复快。结论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后应用湿润烧伤膏是一种无创、无辐射、安全性高、行之有效的治疗新方法 ,同时术后应用湿润烧伤膏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水肿及感染的发生。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聚焦超声 湿润烧伤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超声联合参菊洗剂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屈红 王磊 +1 位作者 郑君 张斌 《西部中医药》 2022年第7期115-118,共4页
目的:观察聚焦超声联合参菊洗剂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聚焦超声联合参菊洗剂治疗的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256例患者临床资料及疗效相关因素。结果:256例患者中治愈7... 目的:观察聚焦超声联合参菊洗剂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聚焦超声联合参菊洗剂治疗的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256例患者临床资料及疗效相关因素。结果:256例患者中治愈78例,治愈率为30.46%(78/256),总有效率为96.87%(248/256),复发率为28.22%(70/256)。疗效与患者年龄、病程、治疗次数有关(P<0.05),与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年龄越大、病程越长治愈率越低,复发率越高;再次巩固治疗较单次治疗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术后偶有水泡、溃疡、疼痛等近期并发症,对症治疗后均痊愈,无远期并发症。结论:聚焦超声联合参菊洗剂对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单次治疗有效,再次巩固治疗可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早诊断、早治疗可获得相对满意的疗效,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聚焦超声 参菊洗剂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α蛋白在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中的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春艳 武昕 《淮海医药》 CAS 2010年第3期218-219,共2页
目的探讨HIF-1α在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中的表达。方法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HIF-1α在10例外阴正常皮肤、20例外阴鳞状上皮增生(SH),20例外阴硬化性苔藓(LS)中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各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外阴正常皮肤组织中无表... 目的探讨HIF-1α在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中的表达。方法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HIF-1α在10例外阴正常皮肤、20例外阴鳞状上皮增生(SH),20例外阴硬化性苔藓(LS)中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各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外阴正常皮肤组织中无表达,外阴SH中为3.26±0.35,外阴LS中为18.37±2.45,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外阴LS中MVD值为10.34±2.88,低于外阴正常皮肤20.44±3.66,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SH中的21.58±2.48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外阴硬化性苔癣真皮中微血管密度减少,缺氧诱导HIF-1α代偿性增高,可能参与促进血管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F-1Α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外用三合激素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及病理学疗效观察
7
作者 邱玉荣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21期120-121,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局部外用三合激素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及病理学疗效。方法选取我院48例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患者为观察对象,平均将其分为观察组(采用局部外用三合激素治疗)、对照组(采用氢化可的松乳膏)和治疗组(聚焦超声治疗)... 目的观察分析局部外用三合激素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及病理学疗效。方法选取我院48例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患者为观察对象,平均将其分为观察组(采用局部外用三合激素治疗)、对照组(采用氢化可的松乳膏)和治疗组(聚焦超声治疗),各为16例,对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为93.75%,治疗组治疗效果为75%,对照组治疗效果为62.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三组患者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疾病临床上局部外用三合激素治疗方法具有一定效果,对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良好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用三合激素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临床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5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静 王莉 宋文侠 《临床医药实践》 2009年第8期596-597,共2页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50例采用聚焦超声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氟廉嘧啶局部注射。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及病理变化,...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50例采用聚焦超声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氟廉嘧啶局部注射。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及病理变化,评价聚焦超声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50例聚焦超声治疗后,48例患者瘙痒症状基本消失,治疗区皮肤无瘢痕,弹性正常,皮肤色素逐渐恢复,病变区域逐渐缩小。6个月随访,48例瘙痒症状消失,皮肤色素弹性正常,达治愈标准,占96%。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聚焦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51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桂英 高军大 赵俊霞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73-74,共2页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是指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一组慢性疾病,因病变部位皮肤和黏膜多呈白色,又称其为外阴白色病变。主要临床表现为外阴奇痒难忍,局部湿疹样变,病变区增厚或变薄,失去弹性,肤色变白,外阴多有...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是指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一组慢性疾病,因病变部位皮肤和黏膜多呈白色,又称其为外阴白色病变。主要临床表现为外阴奇痒难忍,局部湿疹样变,病变区增厚或变薄,失去弹性,肤色变白,外阴多有萎缩。2000年5月-2007年5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姆光疗仪与中药结合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10
作者 李丽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7期153-154,共2页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是女性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一组慢性疾病,因病变部位皮肤和黏膜多呈白色,故又称其为外阴白色病变,分为外阴鳞状上皮增生,外阴鳞状性苔藓及硬化性苔藓合并鳞状上皮增生三种类型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是女性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一组慢性疾病,因病变部位皮肤和黏膜多呈白色,故又称其为外阴白色病变,分为外阴鳞状上皮增生,外阴鳞状性苔藓及硬化性苔藓合并鳞状上皮增生三种类型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外阴鳞状上皮增生以外阴瘙痒为主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波姆光疗仪 结合治疗 鳞状上皮增生 硬化性苔藓 中药 白色病变 常见病多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阴熏洗法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被引量:1
11
作者 管素芬 金季玲 《江西中医药》 2011年第5期37-37,共1页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是指女性外阴皮肤和粘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一组慢性疾病,分为外阴鳞状上皮增生、外阴硬化性苔藓及其他外阴皮肤病。中医学认为本病归属于"阴痒"范畴。阴痒是妇科常见病。
关键词 熏洗法 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艳萍 李春光 宋国娇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5期169-170,共2页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是指女性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一组慢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和机制迄今不明。以外阴奇痒、干涩疼痛及外阴黏膜变白、粗糙、萎缩或增生皲裂。失去正常色泽、弹性为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1西...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是指女性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一组慢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和机制迄今不明。以外阴奇痒、干涩疼痛及外阴黏膜变白、粗糙、萎缩或增生皲裂。失去正常色泽、弹性为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1西医治疗1.1糖皮质激素应用糖皮质激素目的在于控制局部瘙痒、抗炎及抗过敏作用,抑制结缔组织细胞增生,还可稳定细胞内溶酶体膜。防止细胞内溶酶体酶释放组织而引起组织损伤。临床常用的药物有0.01%曲安奈德软膏或0.025%氟轻松软膏或1%~2%氢化可的松软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病变 治疗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氢化可的松软膏 组织细胞增生 糖皮质激素 溶酶体酶释放 组织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斑膏治疗女性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鲜菊 刘晋敏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0期968-969,共2页
目的探讨白斑膏治疗女性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女性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患者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研究组采用白斑膏治疗;对照组采用2%丙酸睾酮加2.5%氢化可的松软膏治疗。比较两组间疗效,并随访半年。结果... 目的探讨白斑膏治疗女性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女性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患者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研究组采用白斑膏治疗;对照组采用2%丙酸睾酮加2.5%氢化可的松软膏治疗。比较两组间疗效,并随访半年。结果研究组治愈率96.7%,且复发率为0;对照组治愈率10%,复发率为30%;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100%,治疗后随访半年无复发。结论白斑膏治疗女性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病变 白斑膏 丙酸睾酮 氢化可的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 被引量:5
14
作者 黄勤 王景美 胡娅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99-202,共4页
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VIN)是用来描述外阴皮肤鳞状上皮异常增生的一组癌前病变。近年来,其发病率快速上升。基于有无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VIN可分为HPV阳性及阴性两类。前者通常发病年龄较轻,31%~40%可能进展为浸润性癌;... 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VIN)是用来描述外阴皮肤鳞状上皮异常增生的一组癌前病变。近年来,其发病率快速上升。基于有无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VIN可分为HPV阳性及阴性两类。前者通常发病年龄较轻,31%~40%可能进展为浸润性癌;后者常与硬化性苔藓相关,发生于老年患者,约60%可能进展为浸润性癌。VIN根据形态学特征及病变深度,可分为Ⅰ级、Ⅱ级和Ⅲ级。VIN可自行消退,但也可能进展为浸润性癌。激素治疗可阻止其恶性转化,但不能达到治愈,外科手术切除是浸润性癌的主要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内病变 人乳头状病毒 鳞状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R的反向线杂交技术检测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中的HPV DNA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倩 郭毅 李慧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25-427,共3页
目的了解人乳头瘤病毒(HPV)在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中的感染状况和病毒型别。方法在PCR基础上用反向线杂交和测序法检测40例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的67处病灶。应用GP5/GP6引物,PCR扩增HPV的L1区长度为150bp的DNA片段,如结果为阴性,则采... 目的了解人乳头瘤病毒(HPV)在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中的感染状况和病毒型别。方法在PCR基础上用反向线杂交和测序法检测40例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的67处病灶。应用GP5/GP6引物,PCR扩增HPV的L1区长度为150bp的DNA片段,如结果为阴性,则采用SPF1/SPF2引物扩增同区域长度为65bp的短片段。结果采用通用引物GP5/GP6,病灶HPV DNA阳性率为52.2%(35/67);阴性的32处病灶用SPF引物扩增短片段的阳性率为81.2%(26/32),总阳性率为91.0%(61/67)。检出的HPV90%为高危类型。35例GP引物PCR扩增产物作了基因测序,其中31例单一感染病灶的测序结果与反向线杂交的结果一致,4例多重感染病灶的基因测序结果分析不成功。用SPF引物PCR扩增的26例产物中,24例成功进行基因测序,2例测序结果不能分析。结论高危型HPV与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相关,可能在浸润性外阴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内病变 人乳头病毒 癌前病变 反向线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变及术后对性生活质量的评价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晶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5期108-110,共3页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1年11月,于我院经外阴多点活检病理证实为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者198例,随机分为超声聚焦治疗组(n=102)和药物+微波治疗组(...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1年11月,于我院经外阴多点活检病理证实为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者198例,随机分为超声聚焦治疗组(n=102)和药物+微波治疗组(n=96)。超声组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连续直线扫描,治疗功率3.5W,时间20~30分,药物+微波组选用我院自制的复方白斑膏加传统微波治疗。治疗前及疗程结束6个月外阴多点活检,进行疗效评估。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女性性功能指标量表(Female Sexual Function Index,FSFI)对患者性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6个月,根据临床评分表,对病损部位皮肤弹性、色泽、病损范围占外阴部的百分比进行综合评价。超声组治愈35例(34.3%),显效63例(61.8%),无效4例(3.9%),有效率为96.1%(98/102)。药物+微波组96例,治愈5例(5.2%),显效56例(58.3%),无效35例(36.5%),有效率为63.5%(61/9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月两组患者性生活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聚焦超声治疗具有安全、有效、无创的特点,能有效改善患者性生活障碍。是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超声治疗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疗效评价 女性性功能指标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可佳联合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研究
17
作者 章艳霞 张健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3期142-144,共3页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是具有不同病理学改变的非浸润性宫颈癌前病变,它包括宫颈非典型增生和宫颈原位癌。而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CIN和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也是最重要的致病因素。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 宫颈环形电切术 临床研究 纳可佳 宫颈上皮内病变 宫颈典型增生 治疗 宫颈癌前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仔帽”式宫颈冷刀锥切术对宫颈柱状上皮外翻预防作用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红 杜敏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30期51-53,60,共4页
目的探索“牛仔帽”式宫颈锥切术对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冷刀锥切术后宫颈柱状上皮外翻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新乡市妇幼保健院2008年1月~2011年2月260例行宫颈冷刀锥形切除术的CINⅡ一Ⅲ病例进行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 目的探索“牛仔帽”式宫颈锥切术对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冷刀锥切术后宫颈柱状上皮外翻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新乡市妇幼保健院2008年1月~2011年2月260例行宫颈冷刀锥形切除术的CINⅡ一Ⅲ病例进行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121例)和对照组(139例),分别采用“牛仔帽”式宫颈锥切术式和传统宫颈锥切术式,对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术后宫颈柱状上皮外翻发生率、术后复发率、术后宫颈管粘连及狭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①术后1、3个月研究组宫颈柱状上皮外翻发生率(8.26%,10/121;1.65%,2/12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3.74%,33/139;12.23%,17/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996,P=0.035;X^2=23.545,P=0.012);②研究组术中出血量[(48.59±1.64)mL]低于对照组[(68.76±2.0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36,P=0.014);③研究组与对照组复发率(3.3l%,4/121;4.32%,6/139)及宫颈管粘连狭窄发生率(5.79%,7/121;5.76%,8/13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4.364,P=0.196;X^2=5.218,P=0.210)。结论“牛仔帽”式宫颈锥切术可有效预防冷刀锥切术后宫颈上皮外翻的发生,并可降低术中出血量,提高手术安全性,在高级别CIN治疗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冷刀锥切术 宫颈上皮内病变 宫颈柱状上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生殖器肿瘤
19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CAS 1997年第2期159-160,共2页
9707192 男性和女性性伴侣中的生殖器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流行和型特异性谐性/Baken LA//J Infect Dis.-1995,171(2).-429~432 医科图9707193 性腺外生殖细胞瘤;
关键词 生殖器肿 何杰金淋巴 乙醇治疗 妇科恶性肿 人类乳头状病毒 泌尿系统疾病 切除术后 鳞状上皮内病变 个案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生殖器肿瘤
20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2000年第1期121-121,共1页
0002452 进行腹腔内手术的妇科肿瘤病人术后早期进食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Pearl M L//Obstet Gynecol.-1998,92(1).-94~97 津医情0002453 术前软式纤维乙状结肠镜检在评价可疑妇科恶性肿瘤中的效用/LawitzE//Gastrointest Endosc.-1998,... 0002452 进行腹腔内手术的妇科肿瘤病人术后早期进食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Pearl M L//Obstet Gynecol.-1998,92(1).-94~97 津医情0002453 术前软式纤维乙状结肠镜检在评价可疑妇科恶性肿瘤中的效用/LawitzE//Gastrointest Endosc.-1998,47(5).-350~353 湘医图0002454 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外阴癌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 CD44v 表达[德,英摘]/Küppers V//Geburtshilfe Frauen-heilkd.-1998,5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上皮内病变 纤维乙状结肠镜 早期进食 妇科恶性肿 病人 生殖器肿 腹腔内 免疫组化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