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货币政策、时变预期与融资成本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勇 涂雪梅 周浩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2-39,共8页
本文在货币当局与市场主体存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探讨了货币当局实施未预期的宽松性货币政策时,市场主体预期时变性在这一政策行动影响信贷市场融资成本过程中的机制。首先,采用外部融资溢价度量融资成本,提出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未... 本文在货币当局与市场主体存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探讨了货币当局实施未预期的宽松性货币政策时,市场主体预期时变性在这一政策行动影响信贷市场融资成本过程中的机制。首先,采用外部融资溢价度量融资成本,提出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未预期的宽松性货币政策通过作用于市场主体预期的时变性特征,进而影响外部融资溢价的非线性效应假说,然后,建立包含货币政策变量的马尔科夫区制转换信贷利差模型和市场主体预期形成模型进行检验。研究显示,未预期的宽松性货币政策会暴露出经济不良的私有信息,从而使市场主体对经济前景形成悲观的预期。而且,在经济衰退阶段,政策行动促使市场主体预期恶化的影响效应较小,会较大幅度地降低外部融资溢价;在经济扩张阶段,政策行动促使市场主体预期恶化的影响效应将会增大,进而较小幅度地降低外部融资溢价,这说明,市场主体预期形成方式的时变性,影响到未预期宽松性货币政策降低信贷市场融资成本的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信息 未预期宽松性货币政策 预期时变性 外部融资溢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加速器效应研究述评 被引量:1
2
作者 邱兆祥 蔡祥锋 《金融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4-97,共4页
2007年由美国次债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表明,金融因素对实体经济的波动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对既有关于金融加速器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金融加速器效应在货币政策传导上的应用。我们发现金融加速器... 2007年由美国次债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表明,金融因素对实体经济的波动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对既有关于金融加速器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金融加速器效应在货币政策传导上的应用。我们发现金融加速器效应很好地解释了经济波动的成因,并为最近的危机发生及政府救助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我们提出了金融加速器效应在理论和实证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金融加速器效应 净值 外部融资溢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政策、信贷规模与企业行为——基于“信贷市场环境函数”新概念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何大安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8-88,共11页
现实经济中的货币政策、信贷规模和企业行为,是一条可被理论概括和演绎的逻辑分析链,各大经济学流派讨论经济运行时,均在不同程度和范围内涉及这条分析链。货币政策通过利率传导和信贷传导对信贷规模变动和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是通过企... 现实经济中的货币政策、信贷规模和企业行为,是一条可被理论概括和演绎的逻辑分析链,各大经济学流派讨论经济运行时,均在不同程度和范围内涉及这条分析链。货币政策通过利率传导和信贷传导对信贷规模变动和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是通过企业投资行为实现的。经济学家对货币政策和信贷规模之关联的不同解释,会在一些场合流露出对企业投资行为的不同理解。以信贷市场环境的变动而言,如何对货币政策、信贷规模和企业行为作出一般性的理论概括,如何解说不同经济周期背景下货币政策、信贷规模和企业行为之间的关联,如何理解企业面对货币政策导向和信贷规模变动时的决策等,这些问题既是经济学家结合货币政策来研究宏观经济运行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经济学家讨论微观经济运行时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依据现有的宏观货币理论和微观企业理论来研究货币政策、信贷规模和企业行为,尝试在理论上描述一个关联于货币政策、信贷规模与企业行为的“信贷市场环境函数”,并试图通过对这个函数的解析来拓宽现代宏观货币理论的分析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贷市场环境函数” 货币政策 信贷规模 企业投资行为 金融加速器 外部融资溢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加速器与财政政策的动态效应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慎可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21,共8页
本文以带有金融加速器的粘性价格和粘性工资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来分析财政支出对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动态影响,特别是在包含工资粘性和金融摩擦时政府公共投资的动态经济效应。主要结论包括:不同类型的财政支出对产出、消费、投资和就业... 本文以带有金融加速器的粘性价格和粘性工资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来分析财政支出对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动态影响,特别是在包含工资粘性和金融摩擦时政府公共投资的动态经济效应。主要结论包括:不同类型的财政支出对产出、消费、投资和就业的短期和长期效应存在显著的差异;金融摩擦的存在加剧了财政政策对投资的挤出效应,同时放大了对产出的影响。这说明了在政府利用财政政策干预经济时,需要综合考虑不同类型的财政支出政策的长短期效应差异,同时要考虑金融摩擦的重要影响,以便进行适当的政策配合达到稳定经济、促进产出和消费增长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加速器 外部融资风险 财政政策 新凯恩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