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碳酸盐岩气藏储层外部能量评价新方法
被引量:
7
1
作者
刘道杰
田中敬
+2 位作者
LI Jianli
王方鲁
谢伟彪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7-71,共5页
储层外部能量的准确评价是认识气藏的基础,特别是对于构造特征复杂的碳酸盐岩气藏,气藏储层外部能量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将气藏非储层(泥页岩隔层或盖层)和有限封闭水体看作一个整体作为气藏储层外部能量,在广义气藏物质平衡原理和储...
储层外部能量的准确评价是认识气藏的基础,特别是对于构造特征复杂的碳酸盐岩气藏,气藏储层外部能量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将气藏非储层(泥页岩隔层或盖层)和有限封闭水体看作一个整体作为气藏储层外部能量,在广义气藏物质平衡原理和储层精细描述理论的基础上,考虑气藏基质孔隙、裂缝和溶洞,建立了碳酸盐岩气藏储层外部能量评价新方程。此方法利用气藏实际生产数据和气藏基础数据,采用二元回归分析法求解,不仅可以确定气藏外部能量的大小,也可以确定气藏地质储量。实例证明,利用碳酸盐岩气藏储层外部能量评价新方法获得的气藏储层外部能量大小与数值模拟方法计算的结果十分接近,获得气藏地质储量与容积法也基本相同,从而论证了新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气藏
储层
外部能量
物质平衡方程
非储层
有限水体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旋流雾化排液采气工艺及其关键参数
被引量:
3
2
作者
薛承文
谢文强
+4 位作者
高涵
池明
张国红
郭玲
薛亮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6-82,共7页
气水同产井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地层能量逐渐下降易产生井底积液,严重影响了气井的产能,甚至会造成气井水淹停产,常用的排液采气工艺需要借助外部能量或更换生产管柱,工艺运行成本高。为此,以Turner模型为理论基础,设计了旋流雾化装置将...
气水同产井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地层能量逐渐下降易产生井底积液,严重影响了气井的产能,甚至会造成气井水淹停产,常用的排液采气工艺需要借助外部能量或更换生产管柱,工艺运行成本高。为此,以Turner模型为理论基础,设计了旋流雾化装置将井底积液雾化为细小的液滴,以便容易被携带出气井井筒;进而开展旋流雾化数值模拟、室内可视化实验及现场试验确定旋流雾化排液采气工艺关键技术参数。研究结果表明:(1)实施旋流雾化排液采气工艺使气井能够在不增加外部能量的条件下将井底积液排出,实现气井的连续携液生产;(2)该工艺具有对气井凝析油含量不敏感、作业方便、生产成本低及装置工作可靠性高等优点;(3)旋流雾化排液采气工艺关键技术参数为:最大下入井深4 200 m,工作温度120℃,气井气液比大于1 100 m^3/m^3、产液量小于20 m^3/d,工具外径58 mm或72 mm;(4)两口井现场应用效果好:水淹气井滴西17井成功复产并实现连续携液生产,大直径油管完井的K82006井携液良好且气井产气量稳定。结论认为,旋流雾化排液采气工艺作为一种不动原井生产管柱、不增加外部能量的排液采气工艺,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
雾化
井底积液
排液采气
配套工具
临界流速
生产管柱
外部能量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碳酸盐岩气藏储层外部能量评价新方法
被引量:
7
1
作者
刘道杰
田中敬
LI Jianli
王方鲁
谢伟彪
机构
中石油冀东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Faculty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
出处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7-7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874094)资助
文摘
储层外部能量的准确评价是认识气藏的基础,特别是对于构造特征复杂的碳酸盐岩气藏,气藏储层外部能量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将气藏非储层(泥页岩隔层或盖层)和有限封闭水体看作一个整体作为气藏储层外部能量,在广义气藏物质平衡原理和储层精细描述理论的基础上,考虑气藏基质孔隙、裂缝和溶洞,建立了碳酸盐岩气藏储层外部能量评价新方程。此方法利用气藏实际生产数据和气藏基础数据,采用二元回归分析法求解,不仅可以确定气藏外部能量的大小,也可以确定气藏地质储量。实例证明,利用碳酸盐岩气藏储层外部能量评价新方法获得的气藏储层外部能量大小与数值模拟方法计算的结果十分接近,获得气藏地质储量与容积法也基本相同,从而论证了新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碳酸盐岩气藏
储层
外部能量
物质平衡方程
非储层
有限水体
评价
Keywords
carbonate gas reservoirs
exterior energy of the reservoir
material balance equation
non-reservoir
limited aquifer
evaluation
分类号
TE35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旋流雾化排液采气工艺及其关键参数
被引量:
3
2
作者
薛承文
谢文强
高涵
池明
张国红
郭玲
薛亮
机构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准东采油厂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6-82,共7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新疆油田和吐哈油田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编号:2017E-0410)
文摘
气水同产井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地层能量逐渐下降易产生井底积液,严重影响了气井的产能,甚至会造成气井水淹停产,常用的排液采气工艺需要借助外部能量或更换生产管柱,工艺运行成本高。为此,以Turner模型为理论基础,设计了旋流雾化装置将井底积液雾化为细小的液滴,以便容易被携带出气井井筒;进而开展旋流雾化数值模拟、室内可视化实验及现场试验确定旋流雾化排液采气工艺关键技术参数。研究结果表明:(1)实施旋流雾化排液采气工艺使气井能够在不增加外部能量的条件下将井底积液排出,实现气井的连续携液生产;(2)该工艺具有对气井凝析油含量不敏感、作业方便、生产成本低及装置工作可靠性高等优点;(3)旋流雾化排液采气工艺关键技术参数为:最大下入井深4 200 m,工作温度120℃,气井气液比大于1 100 m^3/m^3、产液量小于20 m^3/d,工具外径58 mm或72 mm;(4)两口井现场应用效果好:水淹气井滴西17井成功复产并实现连续携液生产,大直径油管完井的K82006井携液良好且气井产气量稳定。结论认为,旋流雾化排液采气工艺作为一种不动原井生产管柱、不增加外部能量的排液采气工艺,值得推荐。
关键词
旋流
雾化
井底积液
排液采气
配套工具
临界流速
生产管柱
外部能量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
Keywords
Cyclone
Atomizing
Bottom hole liquid loading
Drainage gas recovery
Matching tools
Critical flow rate
Production string
External energy
PetroChina Xinjiang Oilfield Company
分类号
TE37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碳酸盐岩气藏储层外部能量评价新方法
刘道杰
田中敬
LI Jianli
王方鲁
谢伟彪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旋流雾化排液采气工艺及其关键参数
薛承文
谢文强
高涵
池明
张国红
郭玲
薛亮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