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部经济失衡、流动性过剩与房地产投资过热 被引量:7
1
作者 黄德权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4-49,共6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际收支顺差不断增加,外部经济失衡加剧;同时,国内经济方面出现了由流动性过剩引起内部经济的结构性失衡,导致了我国经济出现了内外"双失衡"。该文通过国际收支顺差、流动性过剩和国内房地产投资之...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际收支顺差不断增加,外部经济失衡加剧;同时,国内经济方面出现了由流动性过剩引起内部经济的结构性失衡,导致了我国经济出现了内外"双失衡"。该文通过国际收支顺差、流动性过剩和国内房地产投资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认为国际收支顺差与流动性过剩是我国房地产投资过热的主要原因,并依此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部经济失衡 流动性过剩 房地产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贸区框架下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解决路径 被引量:2
2
作者 霍伟东 刘飞宇 《经济研究参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3期63-73,共11页
当前,以美国为代表的"双赤字"压力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双顺差"问题成为全球外部经济失衡的主要表现。然而,在全球范围内不同经济体差异扩大的条件下解决外部失衡问题难度较大,各方博弈很难找到真正有价... 当前,以美国为代表的"双赤字"压力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双顺差"问题成为全球外部经济失衡的主要表现。然而,在全球范围内不同经济体差异扩大的条件下解决外部失衡问题难度较大,各方博弈很难找到真正有价值的契合点。在这种情况下,以区域一体化为特征的经济体间的合作成为突破这一瓶颈的有价值途径,各经济体在区域框架内更容易达成协调一致。本文在总结中国外部经济失衡的表现及影响等的基础上,从CAFTA视角对中国的国际收支再平衡以及人民币的区域化问题进行了讨论,为解决中国经济的外部失衡问题提供一条有效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 外部失衡 路径 新兴经济 外部经济失衡 “双顺差” 区域一体化 CAF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资本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看我国宏观经济的内外部失衡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嫩晓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70-72,共3页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深刻剖析了社会再生产运动的一般规律,揭示了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之间的比例关系对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意义。从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看,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内外部失衡,根源在于生产与消费比例不协调。要纠...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深刻剖析了社会再生产运动的一般规律,揭示了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之间的比例关系对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意义。从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看,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内外部失衡,根源在于生产与消费比例不协调。要纠正宏观经济失衡,必须从扩大内需、严格控制投资规模入手,从根本上解决生产与消费比例失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社会资本再生产 内部经济失衡 外部经济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影响机理研究
4
作者 张国卿 朱少英 吴海燕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3期29-34,共6页
贸易顺差逐步上升促使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我国经济外部失衡的负面效应,而经济外部失衡不仅仅是我国面临的棘手问题,同时也是世界各国亟须解决的焦点课题。本文首先对要素市场扭曲与宏观经济失衡等内容进行阐述,其中包括我... 贸易顺差逐步上升促使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我国经济外部失衡的负面效应,而经济外部失衡不仅仅是我国面临的棘手问题,同时也是世界各国亟须解决的焦点课题。本文首先对要素市场扭曲与宏观经济失衡等内容进行阐述,其中包括我国经济外部失衡的主要表现与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其次,从资本形成率、贸易顺差、最终消费率三个角度衡量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经济外部失衡带来的影响,并通过消费、投资、净出口三个方面开展定量分析,结论证明与定性分析基本吻合,当市场扭曲程度较大时,投资率与贸易顺差会增高,同时消费率也会大大降低。最后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扩大内需和强化舆论引导促使政府转型两个方面提出改善我国经济外部失衡局面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市场扭曲 经济外部失衡 影响机理 贸易顺差 净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