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近红外光谱和水分校正算法的造纸木片基本密度预测 被引量:8
1
作者 梁龙 吴珽 +3 位作者 沈葵忠 熊智新 许凤 房桂干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476-2482,共7页
基本密度是评估木材制浆造纸性能的重要指标。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造纸木片基本密度,实时掌握原料材性变化,能够为制定和优化制浆生产工艺提供基础理论数据。但在实际生产中,原料来源的复杂性造成木片水分含量波动较大,光谱中的水分... 基本密度是评估木材制浆造纸性能的重要指标。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造纸木片基本密度,实时掌握原料材性变化,能够为制定和优化制浆生产工艺提供基础理论数据。但在实际生产中,原料来源的复杂性造成木片水分含量波动较大,光谱中的水分干扰信息严重影响模型预测效果,成为制约近红外技术实际应用的主要因素。以杨木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木片失水过程的近红外光谱动态监测,结合主成分分析明确光谱中水分吸收信息的特征响应,揭示了木片水分中结合水和自由水的变化规律。分别采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木片光谱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PLS)模型预测木片基本密度,通过对比分析模型预测性能,探究木片水分变化对近红外预测木片密度的影响,并采用外部参数正交化算法(EPO)消除光谱中水分的干扰,提高模型对水分变化的抗干扰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饱水木片光谱的模型具有最好的预测精度,模型的建立主要依靠近红外光谱对木片纤维结构特征信息的获取。而光谱中大量的水分吸收信息对建模是冗余无用的,并且会导致模型对样品水分高度敏感,当测试集水分含量变化时,模型预测出现严重偏差。通过EPO算法对木片失水过程动态光谱的解析,提取水分校正因子,能够有效消除水分变化引起的光谱差异。基于水分校正的基本密度预测模型对不同水分条件下的测试集均表现出稳定的预测性能,均方根误差、决定系数和预测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2.23 kg·m^(-3)、0.8834和2.93。该研究将EPO算法引入对木材材性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构建了抗水分干扰的稳健型基本密度预测模型,较好地解决了水分含量波动对原料材性快速检测的影响,为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制浆造纸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木片 近红外光谱 基本密度 外部参数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甜菊糖吸湿过程表征及莱鲍迪苷A含量快速测定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高乐乐 钟亮 +3 位作者 董海玲 来雨强 李连 臧恒昌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15-422,共8页
作为一种绿色安全的食品药品配料,甜菊糖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吸湿性是其面临的一大难题,同时也是大多数制剂原辅料普遍存在的问题,研究分析吸湿的过程状态并提出针对性解决办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 作为一种绿色安全的食品药品配料,甜菊糖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吸湿性是其面临的一大难题,同时也是大多数制剂原辅料普遍存在的问题,研究分析吸湿的过程状态并提出针对性解决办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甜菊糖吸湿过程进行表征、解析,从而揭示吸湿过程中水的吸附方式和键合作用;通过吸湿过程光谱并采用外部参数正交(EPO)算法消除样品中水分的影响,建立甜菊糖中莱鲍迪苷A(RA)含量的快速分析方法。研究表明,甜菊糖吸湿过程初始,水分子迅速吸附在甜菊糖粉末表面形成单分子层;之后,表面吸附位点变少,吸湿速率明显变慢,水分子将同时吸附在单分子层之上;最后,甜菊糖整体吸湿达到饱和状态,含水量保持稳定。揭示水分吸收规律后,利用EPO算法建立RA定量模型,模型外部测试集的均方根误差、决定系数和预测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6695%,0.9570和4.3368,与未使用水分校正所建模型相比有较大提升,表明EPO算法可以有效去除吸湿的影响。该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甜菊糖吸湿过程中水的变化进行了表征,同时利用EPO算法有效消除吸湿的影响,实现对甜菊糖成品中RA的快速测定,为其进一步的研究和使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菊糖 近红外光谱 吸湿性 二维相关光谱分析 外部正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