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战略出发的绩效测评体系——外部指标的选取与测量 被引量:2
1
作者 杨继民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86-88,共3页
普通的绩效测评体系往往只偏重一点,不够全面,从战略出发的绩效测评才能全面透彻地评价一个企业。按照卡普兰和诺顿的平衡计分卡思想,企业外部程度、内部程序、创新与学习和财务结果这4类选择指标能够覆盖整个企业各个方面的绩效评估。... 普通的绩效测评体系往往只偏重一点,不够全面,从战略出发的绩效测评才能全面透彻地评价一个企业。按照卡普兰和诺顿的平衡计分卡思想,企业外部程度、内部程序、创新与学习和财务结果这4类选择指标能够覆盖整个企业各个方面的绩效评估。本文详细介绍了企业外部指标的选取与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测评 外部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类有效性评价新指标 被引量:34
2
作者 谢娟英 周颖 +1 位作者 王明钊 姜炜亮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73-882,共10页
聚类有效性评价指标分为外部评价指标和内部评价指标两大类。现有外部评价指标没有考虑聚类结果类偏斜现象;现有内部评价指标的聚类有效性检验效果难以得到最佳类簇数。针对现有内外部聚类评价指标的缺陷,提出同时考虑正负类信息的分别... 聚类有效性评价指标分为外部评价指标和内部评价指标两大类。现有外部评价指标没有考虑聚类结果类偏斜现象;现有内部评价指标的聚类有效性检验效果难以得到最佳类簇数。针对现有内外部聚类评价指标的缺陷,提出同时考虑正负类信息的分别基于相依表和样本对的外部评价指标,用于评价任意分布数据集的聚类结果;提出采用方差度量类内紧密度和类间分离度,以类间分离度与类内紧密度之比作为度量指标的内部评价指标。UCI数据集和人工模拟数据集实验测试表明,提出的新内部评价指标能有效发现数据集的真实类簇数;提出的基于相依表和样本对的外部评价指标,可有效评价存在类偏斜与噪音数据的聚类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 聚类有效性 评价指标 外部指标 内部指标 F-MEASURE Adjusted Rand INDEX STDI S2 PS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模糊C均值算法的MAME聚类有效性指标 被引量:1
3
作者 唐益明 陈仁好 李冰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45-956,共12页
聚类有效性指标可用来评估聚类结果的有效性,并且帮助判别聚类的类别数。现有的面向模糊C均值算法的聚类有效性指标存在对于类内紧致性的刻画不太到位、对于类间分离性的度量刻画不够准确的问题。为此,基于类内紧致性和类间分离性两个... 聚类有效性指标可用来评估聚类结果的有效性,并且帮助判别聚类的类别数。现有的面向模糊C均值算法的聚类有效性指标存在对于类内紧致性的刻画不太到位、对于类间分离性的度量刻画不够准确的问题。为此,基于类内紧致性和类间分离性两个角度着手设计,提出了一种新的模糊聚类有效性指标——考虑最大值和均值的指标(maximum-mean,MAME)。首先,考虑了整个数据集的综合特征,计算分别分为K类和1类的情况的比值,提出了一种新的模糊紧致性度量表达式。其次,引入最大聚类中心距离和平均聚类中心距离,提出了一种新的分离性度量方法。最后,从模糊紧致性度量表达式、分离性度量方法出发,提出了MAME指标。面向5个UCI数据集和6个人工数据集,和9个聚类有效性指标(包括CH、DB、NPC、PE、FSI、XBI、NPE、WLI和I指标)一起进行了对比实验,验证了所提指标的准确性、稳定性,说明了MAME指标的鲁棒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 模糊聚类 模糊C均值 聚类有效性指标 内部指标 外部指标 紧致性 分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尾榛鸡部分外部特征和内脏器官的测量和分析
4
作者 赵桂英 张克勤 +2 位作者 刘立芳 鲁佳龙 孙红卫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7-48,49,共3页
通过大体解剖的方法,对获得的花尾榛鸡进行了部分外部形态特征指标和内脏器官的测量和分析,取得花尾榛鸡的体貌指标和一些器官大小及重量的数据73组。并对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有些器官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成对的器官重量... 通过大体解剖的方法,对获得的花尾榛鸡进行了部分外部形态特征指标和内脏器官的测量和分析,取得花尾榛鸡的体貌指标和一些器官大小及重量的数据73组。并对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有些器官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成对的器官重量之间均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尾榛鸡 外部形态指标 内脏器官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密切值客户信用评价的电力营销智能化体系 被引量:9
5
作者 赵建华 刘宏志 +2 位作者 薛松 刘清宇 曾鸣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74-177,195,共5页
针对电力客户信用水平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的收益水平和智能电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问题,构建了包含客户用电缴费、法律、用电合作、社会交往四个方面的信用风险外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改进的密切值法建立电力客户信用评价模型评定... 针对电力客户信用水平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的收益水平和智能电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问题,构建了包含客户用电缴费、法律、用电合作、社会交往四个方面的信用风险外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改进的密切值法建立电力客户信用评价模型评定客户信用水平,并针对不同信用水平客户提出了差异化服务策略,算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合理、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权密切值法 客户信用评价 电力营销智能化 信用外部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