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地区转制研发机构与外资研发机构之比较
1
作者 傅正华 张耘 李志斌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21,共7页
北京地区转制研发机构和外资研发机构数量、科技活动人员大体相当,但在投入产出方面这两类机构却存在较大差异:在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方面,外资研发机构的人员劳务费的支出高于转制研发机构,而在固定资产购建方面则正好相反;在科技成果产... 北京地区转制研发机构和外资研发机构数量、科技活动人员大体相当,但在投入产出方面这两类机构却存在较大差异:在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方面,外资研发机构的人员劳务费的支出高于转制研发机构,而在固定资产购建方面则正好相反;在科技成果产出方面,外资研发机构在专利申请尤其是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上要多于转制研发机构,而科技论文和科技著作的产出,转制研发机构则远远高于外资研发机构。两类机构科技投入产出的差异对于促进转制研发机构健康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制研发机构 外资研发机构 科技投入产出 借鉴与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创新体系包容性视角下高校与外资研发机构合作模式演进研究
2
作者 宗凡 王莉芳 刘启雷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9-133,共5页
在华外资研发机构具有明显的技术和管理优势,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产生了积极影响;高校作为研发创新的重要载体与外资研发机构开展科研合作,可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应用,进而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从国家创新体系包容性视角,分析了高校与外... 在华外资研发机构具有明显的技术和管理优势,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产生了积极影响;高校作为研发创新的重要载体与外资研发机构开展科研合作,可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应用,进而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从国家创新体系包容性视角,分析了高校与外资研发机构科研合作模式演进历程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 包容性 高校科研合作 科研合作模式 外资研发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华外资研发机构本地绩效的评价因子研究
3
作者 祝影 李茜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6-31,共6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活动日益增多,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过程中外资研发机构的数量成为各地政府追求的主要考评指标,纷纷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研发机构进驻,却并不关注个体外资研发机构...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活动日益增多,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过程中外资研发机构的数量成为各地政府追求的主要考评指标,纷纷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研发机构进驻,却并不关注个体外资研发机构的本地绩效。而事实上,在华外资研发机构规模不一、质量素质不等,对本地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利弊影响各不相同。利用SPSS软件对31个机构18个指标构建的数据库进行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应从投资主体研发实力、机构自身研发条件和对当地的贡献度三个因子评价外资研发机构的本地绩效,从因子得分情况可以归纳不同绩效机构的一些共同特征,从而为中国政府实现对在华外资研发机构的综合评价和分类管理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资研发机构 地区绩效 评价因子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资企业在华研发机构创新效率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陈关聚 安立仁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7-126,共10页
外资企业在华研发机构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参与者,如何促进外资研发机构在区域间均衡发展及带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采用随机前沿技术研究了27省市外资企业研发机构的创新效率,对2006-2012年... 外资企业在华研发机构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参与者,如何促进外资研发机构在区域间均衡发展及带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采用随机前沿技术研究了27省市外资企业研发机构的创新效率,对2006-2012年面板数据的研究结果发现:外资企业创新效率区域间分化明显,没有呈现自东向西逐渐下降的特征,各地区创新投入要素对创新产出的贡献差异较大,外部因素对效率的影响也表现出区域差异。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建议实施差异化的创新管理政策,改革外资研发机构管理体制,实施基于创新项目收益的新产品税收优惠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资研发机构 创新效率 区域差异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管控模式、创新开放性对突破性创新绩效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洁 安立仁 +1 位作者 陈关聚 张宸璐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1-87,94,共8页
通过对374家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调查发现,跨国公司母公司对研发机构采取集权式管控模式会抑制突破性创新绩效,而分权和混合式管控模式并不是促进突破性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当研发机构与本地企业创新互动越强,即创新开放性程度越高越... 通过对374家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调查发现,跨国公司母公司对研发机构采取集权式管控模式会抑制突破性创新绩效,而分权和混合式管控模式并不是促进突破性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当研发机构与本地企业创新互动越强,即创新开放性程度越高越能显著提升突破性创新绩效。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不确定性程度高时,集权式管控模式对突破性创新绩效负向影响会变为正向影响。当市场不确定程度高时,创新开放性对突破性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更为明显。研究为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机构治理,以及中国创新生态体系建设提供理论基础与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资研发机构 突破性创新绩效 管控模式 创新开放性 市场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