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资准入政策与中国制造业双重价值链的构建 被引量:2
1
作者 周大鹏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5-77,共13页
促进国家价值链和全球价值链的构建是发挥制造业在新发展格局中关键作用的重要举措。使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间投入产出表计算我国制造业生产长度指数,利用我国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计算外资准入政策强度指数,并将其与中国工... 促进国家价值链和全球价值链的构建是发挥制造业在新发展格局中关键作用的重要举措。使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间投入产出表计算我国制造业生产长度指数,利用我国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计算外资准入政策强度指数,并将其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相匹配,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外资准入政策对我国制造业国家价值链和全球价值链构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外资准入政策放宽能够通过减弱信息外部性、抑制技术负外部性两个渠道减少市场失灵,促进我国制造业纯国内生产长度和全球价值链生产长度的增加,有利于制造业国家价值链和全球价值链双重价值链的构建;在样本期内,成本不是影响制造业价值链构建的主要因素,并且增加主营业务费用还对制造业价值链的构建具有促进作用;外资准入政策对制造业生产长度的影响具有行业异质性;在样本期内,外资准入政策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构建更有效,对制造业国家价值链构建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在某些行业甚至具有负面作用。我国应通过外资领域制度型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高外资准入政策的针对性,在促进外资技术溢出效应的同时,抑制外资技术负外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外资准入政策 市场失灵 价值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资准入政策与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协同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徐雨婧 沈瑶 《预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8,共8页
现有关于宏观政策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单一的政策效应。本文聚焦于政策间的互动关系及其协同作用,以2001~2013年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为样本,探究了外资准入政策与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协同影响及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现有关于宏观政策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单一的政策效应。本文聚焦于政策间的互动关系及其协同作用,以2001~2013年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为样本,探究了外资准入政策与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协同影响及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相比于单一的政策效果,外资开放与产业政策扶持的政策合力更能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而外资限制与产业政策激励的综合效力却会显著抑制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第二,政策组合下产生的创新促进和抑制效应均主要表现在国有企业组和所在地市场化程度较低组中。第三,外资开放与产业政策扶持会通过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平抑寻租动机来发挥创新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资准入政策 产业政策 政策协同 企业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资进入与资本错配——来自外资准入政策放松的证据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小腾 徐璋勇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1-63,共13页
基于制造业企业的微观数据,利用外资准入政策放松的准自然实验构建DID模型,探讨了外资进入对资本错配的影响,并重点讨论了潜在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外资进入显著加剧了资本错配程度,这一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进一步... 基于制造业企业的微观数据,利用外资准入政策放松的准自然实验构建DID模型,探讨了外资进入对资本错配的影响,并重点讨论了潜在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外资进入显著加剧了资本错配程度,这一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进一步影响机制的结果表明:外资进入的加剧资本错配效应主要来源于优惠政策引导,没有实施优惠政策的外资进入反而能够改善资本错配;外资进入在不同效率企业之间存在着非对称的生产率溢出效应,导致在位企业生产率分布的扩散,从而加剧了资本错配;外资进入会增强不同效率企业的生存能力,低效率企业并不会受到竞争效应而退出市场,进而导致企业生产率的分布不会趋于收敛,不利于改善资本错配。结论表明,政府在促进外资准入方面应该有所限制,应该以不造成资本错配为重要原则,即外资准入配套的优惠政策应该更加精准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资进入 资本错配 双重差分模型 外资准入政策放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资准入政策与资源优化配置 被引量:3
4
作者 邢震 梁君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4-147,共14页
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外商投资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同时也对资源优化配置产生多方面影响。以2002年《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调整作为准自然实验,具体分析外资准入政策放松对资源优化配置的影响。研究表明:外资准入政策显著... 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外商投资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同时也对资源优化配置产生多方面影响。以2002年《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调整作为准自然实验,具体分析外资准入政策放松对资源优化配置的影响。研究表明:外资准入政策显著地增大了城市-行业层面生产率的离散度,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从企业层面来看,外资准入政策提高了规制放松行业中企业的平均生产率;除此之外,外资准入政策在地区、企业性质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政策效力主要体现在东部地区、非国有企业和创新能力较强的行业。因此,中国进一步扩大外资开放程度和改革外资准入政策时,应考虑到外资准入政策放松对企业生产率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双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资准入政策 资源配置 生产率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资产业准入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逆全球化思潮下吸引外商投资政策再思考 被引量:6
5
作者 韩超 朱鹏洲 王震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0-37,共8页
逆全球化思潮下完善吸引外商投资政策,是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本文基于1995—2017年中国发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研究外资产业准入政策对外商投资的影响,并揭示其引致的外商... 逆全球化思潮下完善吸引外商投资政策,是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本文基于1995—2017年中国发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研究外资产业准入政策对外商投资的影响,并揭示其引致的外商投资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外资产业准入政策具有显著的吸引外商投资作用,且这一作用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受政策影响更为显著的是低技术行业,行业集中度对政策发挥吸引外商投资作用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整体来看外资产业准入政策对企业TFP产生显著负向溢出效应,对东部地区企业TFP产生显著正向溢出效应;外资产业准入政策对高市场集中度、中低技术行业企业TFP产生显著正向溢出效应;外资产业准入政策对在位企业TFP产生显著正向溢出效应,但对退出企业和进入企业TFP未产生显著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资产业准入政策 企业TFP 溢出效应 外商投资 逆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便利化如何影响企业创新?--基于外资自由化协同视角
6
作者 徐芬 焦永香 左思明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3-107,共15页
当前,良好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正逐渐成为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力量。利用2012—2020年中国省域和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带来的金融便利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从外资准入政策带来的外资自由化视角出发,重点分析了... 当前,良好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正逐渐成为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力量。利用2012—2020年中国省域和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带来的金融便利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从外资准入政策带来的外资自由化视角出发,重点分析了金融便利化与外资自由化对企业创新带来的协同效应。研究发现,金融便利化有助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且金融便利化与外资自由化对于企业创新能力具有正向的交互影响,即货币“走出去”、资本“引进来”对企业创新具有协同效应。机制分析结果显示,地区金融资源供给和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是金融便利化、外资自由化促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渠道。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上述协同作用在沿海沿边地区、高竞争行业以及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因而,应持续推进金融便利化建设,深化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的配套改革,并注重提升地区金融资源供给水平,加大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便利化 外资自由化 企业创新 跨境人民币结算 外资准入政策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资进入的碳排放效应及其对碳达峰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曹翔 姜璐 于洋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5-219,共15页
在不断压缩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的大背景下,进一步引进外资究竟会如何影响双碳目标的实现?为回答这一问题,使用2001—2019年省份-行业的碳排放数据,并结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以及《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构建双重差... 在不断压缩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的大背景下,进一步引进外资究竟会如何影响双碳目标的实现?为回答这一问题,使用2001—2019年省份-行业的碳排放数据,并结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以及《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外资准入政策的碳排放效应、作用机制、异质性及其与碳达峰的关系。结果表明:外资准入政策显著降低了碳排放水平,且该政策主要通过促进能源结构清洁化实现碳减排;外资准入政策对东部地区碳排放无显著影响,对中部地区和北方地区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西部地区和南方地区碳排放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相较于高碳排放行业,该政策对非高碳排放行业的碳减排作用更为突出;拓展分析发现,外资进入规模与碳排放量存在着“倒U型”曲线关系,且中国绝大多数省份大多数行业尚未跨过拐点。因此,进一步放松外资准入政策、持续推进能源结构清洁化并根据地区及行业异质性制定差异化的“负面清单”等可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资准入政策 碳排放 双重差分法 分省分行业 “倒U型”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